南宁市西乡塘区歌圩
潘春见教授在歌圩采风
新编山歌对唱
93岁的陈家栋演唱平话山歌
师公戏表演
师公戏表演
繁华城市中的歌圩
——南宁市西乡塘城市歌圩速写
“城市歌圩既满足了市民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用山歌来表达自己对原来生活的眷恋和怀念,又满足了城市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山歌与城市生活结合,体现了城市的特点,必将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为南宁市西乡塘城市歌圩点赞!”9月6日中午,在南宁市新秀公园逛完一遍西乡塘城市歌圩后,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潘春见研究员由衷高兴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了这番话。她认为,西乡塘歌圩是民歌融入南宁百姓生活,融入热爱民歌的歌者生命的体现,它的传承与保护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有着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9月6日的新秀公园仿佛成为民歌的天堂,游客不仅欣赏到南宁传统民歌和新编民歌表演,还可以欣赏到南宁平话师公戏、品尝非遗美食等具有传统民间文化特色的展演。20多支来自南宁、武鸣等不同县区民歌队伍演唱不同的民歌调,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民歌的魅力!
据南宁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梁肇佐介绍,每周周末(星期天)中午就在南宁市新秀公园约定成俗开唱的西乡塘歌圩,是由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歌圩活动,目前已成为南宁城市歌圩的典范,每个周末歌圩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南宁平话师公戏是西乡塘城市歌圩的一大特色,该戏作为南宁市的地方戏之一,广泛流传于广西平话人居住地区,采用平话与本土壮话相结合的说唱形式,主要以故事内容、生动易懂的唱词吸引观众,同时配有音乐,锣鼓伴奏,融入了不少现代文化元素,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目前,南宁市正积极开展以西乡塘城市歌圩作为南宁壮族歌圩(南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工作。
西乡塘歌圩上还有引人入胜的唱平话山歌、壮族山歌。平话山歌属单声部民歌,富有韵律,是古民歌的一种,在形式上有七言家、家信(家书)两种。壮族山歌调婉转悠扬,以五言为主,以壮语方言唱,歌词依据现场情况脱口而成,押韵自由,可压韵尾也可压韵头、韵腹。平话山歌、壮族山歌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感情交流,有生产生活,有社会知识,有自然知识,但是爱情是其主要内容。山歌大量使用比兴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等修辞,表现力十分丰富。
据悉,西乡塘歌圩的历史很久远,至少在唐代前就出现。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夷人通商于邕州石溪口,至今谓之獠市。”“獠市”是壮族先民僚人的集市。邓淳《岭南简述》载:“南越志,越之市为虚,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僚人、僚市、嘹歌,这些历史的名称说明,以西乡塘区石埠为中心的壮族先民集市在唐代前已形成了歌圩。在解放以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九月初九这一天,西乡塘村落的男女青年,甚至周边的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县等地的男女青年,为了选择意中人,三五成群,汇聚到石埠、安吉、心圩、富德、桥板赶歌圩。歌圩活动一般持续三天三夜才结束。西乡塘歌圩活动延续至今,从分散到各个点赶歌圩到如今都集中在南宁新秀公园演唱,时间也从每年两次到每周一次。
(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