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韦晓康率领的专家组一行四人到平果县进行壮族拳术调研。
在平果期间,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该县的榜圩镇春德村坡排屯、乐圩村乐圩街、福吉村巴吞屯和榜圩街上等地,走访了多户村民。在春德村坡排屯,韦晓康一行主要走访了解壮族拳师韦善金“卜来拳”的起源和现状;在乐圩街上,韦晓康一行主要走访了当地村干和黄孟健之子、69岁的村民黄乐山等上年纪人家,了解当地上世纪征服方圆百里的土司在征租粮时,峒兵是否都具备拿手的防身拳术;在福吉村巴吞屯,韦晓康一行先后走访了现年99岁的“白衣人”黄娅氏,详细的了解当年“白衣人”的来历、生活起居和婚俗等,还来到当年土司黄国玉之妻的墓地,亲眼查看嘉庆二十三年黄氏的墓碑,发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榜圩街上,韦晓康调研组一行对壮族拳术与“天下狼兵过归德”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进行了调研。
据传,“昂拳”是流传于广西平果县榜圩,田东县思林及都安县江南等地的一种本土拳术,有的也称为“军拳”。其历史渊源虽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此拳术是古代狼兵练习在战场杀敌的一种武术,是典型的古代壮族武术。关于“昂拳”的“昂”字,在壮话中有“凶狠的”“厉害的”及“硬”的意思,通过反复对比,经权威认定:认为“凶狠的”更为准确些,更能体现壮族人民勇敢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据平果县榜圩镇乐圩街上黄孟健生前所述,此拳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这些拳术一直作为黄氏家族(土司)训练其峒兵用于战争的一种武术,这种用于应付战争的训练方法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黄孟健老人是没落的土司贵族后裔,家中虽然贫寒,但小时候家中还珍藏还有很多祖上传下的古代书籍及刀具、枪类的兵器,书籍上面的文字大部分是古代壮族方块文字,很多文字他本人也无法认识。这些书籍很多是经文,诗歌这类的资料,也有一些是家族历史,祭祀,土地契约及类似当地历史事件,战争等等记录的文本,还有些拳术之类图谱,有的已有数百年历史了。?www.jewechina.cn 广西新闻网
据黄孟健老人家回忆:黄氏家族中最后一个土司的名字叫“黄国玉”,在家谱中有过关于此人记载:他率峒兵在一次战役中的经过,其士兵在10余次的大小战场上如何神勇,在其死后家族把一名瑶族同胞残忍杀害,给其“垫棺材底”的等等的“光辉”事迹,后来也部分得到了证实;在上世纪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中曾经在乐圩附近挖掘出约40余口楠木棺材,这些地方以前是属于黄氏家族的领地范围内。
据称:这些同一时期的楠木棺材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仍然十分完整坚固,不腐不朽,滴水不漏,质地完好,这类金丝楠木在清明时期是当地与外界进行商品贸易的主要产品,由于长期砍伐,在近百年来已经在当地绝迹了,这类楠木棺材很多的当地老人也没有见过。 在一个地方同时掘出大量金丝楠木棺材在当地是十分罕见的,只可惜当地的文物部门及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多种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些棺材板后来被当地的许多农民纷纷拿来作喂猪的食槽,有的至今仍可以使用。当年挖掘出这些棺材时里面没有任何的陪葬品,棺材内的许多遗骸枯骨都是残缺不全的,缺手断足,,有的是没有头颅的,甚至有些枯骨上面清晰可见暴力击打痕迹。
经综合分析:约200-300年前,当地爆发了一场残酷战争,领主损失了40余峒兵后最终获胜(只有获胜后,牺牲的峒民及士兵才有可能享受金丝楠木棺材的待遇),这些与老人的家族史的部分情形相吻合。可见当时的各土司之间的战争是十分频繁的,频繁的战争必定催化武力的发展,所以武术在实际战争中的作用地位是十分崇高的。
据称,“昂拳”主要分有徒手拳法及兵器格斗技法,其中兵器格斗类格斗又有“长枪术”、“刀盾术”、“双刀术”及一种叫“纷撒”(壮语,其实物就是一种类似于无护手的长砍刀)的刀术等几大类。其中,徒手格斗术共有8套,现存的“昂拳”真正的招式是43个动作。昂拳的套路及招式的名称仍使用壮语命名,如“昂”,“度谷刀轴”(汉语老虎回头)“度谷哈外”(老虎咬水牛)等。兵器格斗类分为单兵操练及群体组合操练。组合操练的阵法一般是“长枪在前,两侧刀盾,双刀断后”等。
?????????????????????????? (黄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