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4月 20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雒越是个伟大的民族

谢 寿球

7月 2, 2010

粟 明 清
雒越是个伟大的民族,他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那些自诩为“真龙天子”的“马背民族”的头领,却把光环一个个地戴到自己的头上。历史便围绕炎黄而写,弄得拥有四万万同胞的泱泱大国没有一个国名、族名,只有朝代名、帝王名,连鲁迅这样的民族英雄,在小日本的欺侮下,也只能发出“我以我血呈轩辕”的喊呐!说黄帝是“策天命而治天下”,只不过是愚弄黎民百姓,维护其统治而已。本书试图从一个侧面启开历史尘封,看看雒越人的本来面目。
? 第一章族称? 族源
??? 第一节百越释义
??? 第二节夷? 越(中华民族的始称)
??? 第三节雒? 越(母权时代的自称)
??? 第四节濮? 越(父权时代的自称)
????第五节雒? 更(今侗族的自称)
??? 第一节? 百越释义
??? 族称,是研究一个民族的首要问题。对族称的不同理解,对其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将会得出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 雒越,作为族称,史前就已经存在。春秋战国之前,统称为雒越或“于越”。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后,越以此散,越国王室的一些成员及部落首领,各自率部散居东南沿海、西南山区,于是出现了许多部落与国家,形成“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的局面(《吕氏春秋.恃君篇》)。
??? 在诸多的历史学、民族学典籍中,对“百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常见的有:雒越(骆越)、于越、扬越、濮越、荆越、瓯越、吴越、闽越、赣越、滇越、东鶗越、夷越、南越、东越、巴越、夔越等。对越人的称谓有:夷人、雒民、更民、荆民、黎民、苗民、濮人、庸人、僚人、俚人、旦人、伶人等,这些称谓缘何而生?含义如何?有何相干?其中哪个称谓是百越民族的族称?笔者拟从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的角度和材料进行诠释,并重点对“夷越”、“雒越”、“濮越 ”“更越”(今侗族)进行研究。
??? 扬越,也称“扬粤”。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尔稚.释地》说:“江南曰扬州。”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皆古扬州之属。古扬州之地为越人所居,故曰扬越。越国亡后,部分扬越人离开会稽这个越国的政治中心,迁居汉水、湘江、沅江、资江、澧水、赣江流域。与原居在这里的越人“荆蛮”融合,成为荆楚之地的主体民族,“荆蛮”一名逐渐取代了扬越之称。
??? 吴越。 周初,古公颤父(太王)长子吴太伯居今江苏无锡梅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始兴盛称王。春秋时期传至夫差,建都吴县(今苏州市),后因江苏简称为吴。
??? 吴越,一指吴国,二指吴地之越人。吴国和越国之民都是百越民族,历史上吴越并称,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国“自号勾吴”,勾与瓯、吴与雒音近,可能是百越支系“瓯雒”的不同译音。但两国互相敌对,互动干戈。春秋时,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于会稽(今绍兴市)。为使吴王退兵,勾践命范蠡求得越女西施进于吴王,吴王许和。勾践生聚教训,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到春秋未末年(即公元前473年)终得灭吴。???????????
??? 闽越。古代居住在今福建和浙江境内的闽人,因分七族,故有七闽之称,后简称福建为闽。
??? 何为“闽人”?《周礼.夏官.职方氏》说:“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这里的“四夷”、“八蛮”、“七闽”、“九貉”等都是对百越诸族的鄙薄之称。许慎《说文解字》注:“闽,东南越,越夷蛮之国也。”又说:“南方曰蛮,闽蛮之别也。”,并将“闽”字的部首列入“虫”字部。可见,闽,就是蛮,七闽就是七蛮。闽越又称东越。《史记.东越列传》中说:“东越人猛悍”。也含蛮之意。闽越分部颇广,秦汉时,“东及今台湾、澎湖诸岛,西则威力所屈以直达于赣东北等地。”(见罗香林《古代百越分布考.闽越》)。
??? 闽越人是南蛮北上而定居闽地的土着民族。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被楚威王打败后,无疆的儿子玉率领一支船队从海上南下进入闽越之地,随后又陆续迁入许多雒越移民。这些同宗同祖的越人融为一体,玉成了闽越人的头领,传至无诸号国立王,建立了闽越国,自封闽越王。无诸有复兴越国的强烈欲望,他步勾践“卧薪尝胆”之举,构筑东冶都城,加强南北军事工事,发展经济,打造战船,很快增强了实力。公元前138年,第三代闽越王郢出于扩张领地和势力的需要,举兵围攻东瓯,汉武帝出兵救援东瓯。公元前135年,郢又乘南越王赵佗病殁,发兵攻击南越。这两次举动引起了汉武帝的警觉,遣王恢和韩安国从南昌和绍兴出发,兵分两路夹攻闽越国。为保闽越国完整无损,郢的弟弟余善说服众臣,遂杀郢。汉武帝封余善为闽越王。余善貌合神离,反汉复国之心不死。余善不除是后患。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发动灭闽之战,兵分四路,陆海同时进攻,闽越国终归于汉。
??? 南越。中国历史上有“北胡南越”之说。南越是对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这里所说的南越,是指古代居住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越南的越人。《史记》写作“南越”、“南夷”。《汉书》写作“南粤”,其意相同,后因此简称广东为粤。?在南越人群中,有雒越(骆越)、瓯越等诸族。这些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的土蓍民族,后来演化为现在的壮族、侗族、黎族、苗族、瑶族、佘族、水族、仫佬族、布依族等族类。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七国后,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岭南、岭西今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之广大地区,是雒越人的领地。秦军兵分五路进军南越,一路沿湘江而上,一军守九巍之塞(今湖南江华县境)。一路沿珠江而上,一军处番禺之郡(今广州市)。一路沿赣水而上,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康县境)。一军结余干之水(今江西鄱阳湖以南)。一路沿沅水而上,一军塞镡成之岭(今湘、桂、黔三省边区三省坡地区)。从五路大军的布局来看,是合围雒越人集居的湘、桂、黔三省边区,重心是镡成之地。古镡成之地包括今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东南部。秦军从东、西、中压过来,雒越人边打边退,最后集结于镡成之岭的“丛薄”之中。镡成之岭雄奇险峻,沟壑纵横,原林莽莽,有许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隘。秦军为攻破镡成之岭,在镡成之岭东面的兴安县俢筑工事“灵渠”,沟通湘江与珠江水道,以增强兵力和物资运输,保障战事需要。在镡成之西则控制沅江流域,其战略可谓周密。但雒越人凭借镡成之岭的险峻地势和原林,闭关据阨,坚决抵抗,与秦军激战三年,秦军初胜,斩雒越王泽于宋。雒越人不甘失败,“莫肯与秦虏”,依旧顽强抵抗,并推举一位英勇善战的桀俊为首领,在他的率领下,一面坚守镡成之地,一面进攻荆楚地区的秦军,“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见《淮南孒》卷18《人间训》。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与越人战。”但秦军始终未能打过镡成之岭,也未能征服雒越人。秦越之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中规模最大,损失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最后的一次战争。秦军战败后,不得不采取“亲和”收买”政策,封越人部落首领为王,在今广西地区建立桂林郡、象州郡、南海郡。秦军副将赵佗流落南越之地,当了龙川县的一个小小县令。秦朝灭亡后,赵佗凭借秦军的余部兼并桂林、象州、南海三郡,于公元前203年另立“南越国。”自封“南越武王,”与汉朝相对立。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调遣10万大军进攻南越,经过一年多的激战,终于攻破南越国都城番禺的城北石门,平定了南越国。之后,汉武帝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个郡。在秦越战争中,南方各地的雒越人纷纷逃迁到武陵郡的镡成县地和桂林郡的融州县地,与土着的雒越人融为一体,形成了湘、桂、黔边区“不服王化”的独立王国。东鶗越。史称江、浙一带为内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彭湖诸岛为外越(见《越绝书》卷二卷八)。《汉书.地理志.下.吴地》记载:“会稽海外有东鶗人,分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海外居住的疍人,分布在澶州和夷州等海岛上,其称为东鶗人。”(罗香林《唐代疍人考》上篇)。海外指的是外越地区,确切地说是指福建、广东、浙江、广西沿海诸岛。东鶗人是水上人家,以渔为业,常居舟中,漂泊生涯。笔者在2OO8年10月到海南旅游,发现三亚猴岛下的海湾 里有一个非常壮观的“海上舟城”,城市功能齐全,“大街”、“小巷”整齐有序。“楼台”建筑栉次鳞比,城里住的都是古代疍民,现在称黎族。对疍人(也写作蜑、旦)的流源,史学界、民族学界有不同观点,有的说古南越语称艇为“疍”,疍是艇的音译。广州市滨江街文化站长谢棣英认为:疍可能是战争的败落者逃到海岛上避难的越人。这个观点是可取的。公元前333年的楚越之战和公元前223年的秦越之战,均有许多越民从内地逃到“海外”避难。为此,楚、秦王朝均采取“禁海”政策,防止越人外逃。同时还采取“徙民”政策,将沿海之越人迁到江淮地区加以控制。春秋时期,荆楚之地有“伶人”、“仡覧”人(也写作敢、榄),“疍”与“览”谐音,“疍人”可能是从荆楚之地逃往沿海诸岛上躲避战祸的“仡览人”。??????????????????????????????????????????????????????????????????????????????
??? 东鶗原写作“东鯷”,“鳀”字可能是“鶗”字的误写。“鳀”字,现在汉语解释为是种长三寸到四寸,侧蝙,腹部呈园柱形,眼口部大的一种小鱼。而古汉语则说“鳀”是种大鲨鱼。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鮀,鮎也。”毛传皆曰:“鲨鮀也”,“鮎别名鳀”。可见古代的“鳀”字是指鲨鱼无疑。越王勾践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东南沿海越人以航海、渔猎为生,经常出没于大海波涛之中,生死难卜。殁于狂风恶浪之下,葬身鲨鱼口腹之中的事常有发生,故勾践对越人的航海辛酸史有一段悲壮的感赋:“越国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濬流,沉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波涛援而起,船夫不能救,末知命之所维。念楼船之苦,涕泣不止。”(《越绝书》卷四)。一部航海的血泪史,世世代代刻骨铭心。因此,他们不太可能以大鲨鱼来作为自己的国名。??????????????????????????????????
??? 鶗,鸟名,叫“鶗鳺”,俗名叫“杜鹃”。《临海异物志》曰:“鶗鳺,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杜鹃又名“子规”、“催规”。“子”古象形字作“ ”,有头有发,有手有脚,是人的形象。“规”从夫,“夫夫”为夫妻。红翅凤头鹃,其叫声调而凄厉。唐代白居易诗句:“其间日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而四声杜鹃则声声呼唤“快快回来!快快回来!”唐代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有“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的名句。可见,杜鹃叫“子规”、“催规”,其“规”字应作“归”字解。母亲催促出海的儿子“快快回来”,妻子则因失去丈夫而昼夜哀号,故有“泣鹃”之说。这种民族的情感与越王的感赋之词“船夫不能救,未知命之所维,念楼船之苦,涕泣不可止。”是一致的。“鶗鳺”的啼鸣反应了这种民族的情感,取名“东鶗越国”,折射了这个民族的悲壮历史。
??? 瓯越。瓯,水名,即今浙江温州的瓯江(见《史记.隐》)。瓯越有东瓯、西瓯之分,是雒越民族的一支,以“雒”为姓。今温州市临海、永宁、永嘉为瓯江之东,居住在这些地方的雒越人称东瓯(见杨雄《方言》卷二)。汉惠帝立雒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地在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南,后因简称温州为瓯。
??? 西瓯,岭西东部地区的瓯越称为西瓯(见《史记.南越列传》”。《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云:邕州宣化县(今南宁市)为“古越地”,茂名县是“古西瓯、骆越所居”。谚师古注《汉书》说“西瓯即骆越也,言西者,以别于东也。”西瓯,也称西越,《百越先贤志.岭南道》云:“自湘漓而南,故西越也。”瓯越,又称“瓯雒”。《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东瓯这支越人部落曾向西南迁徙。公元前138年,闽越王郢举兵围攻东瓯,汉武帝应东海王雒摇的请求,从会稽发兵救援。闽越王闻讯汉朝出兵而撤退。东海王担心闽越王再次来围攻,举王室迁徙至江淮之间。雒民们则往外地迁徙,他们乘双身船从东海经南海,而后溯珠江、西江而上到西南地区与雒越人合为一体,称为瓯雒。东汉时期,今广西桂南一带有“乌浒”人,《后汉书》、《广州记》也说合甫、晋兴(广西邕宁)一带有“乌浒”人,史学界有“乌浒”为“瓯雒”之音转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瓯雒与乌浒的分布一致是个实证。湖南通道有自称为“本地人”的侗族,讲“客家话”,祭祖时在船上唱“瓯雒歌”,叙说祖公迁徙之苦,其声雄浑悲壮。有可能是《华阳志》所说的南迁之瓯雒人。
??? 滇越。春秋战国时期,西南地区有“滇越国”,以其昆明滇池而得名,后因此简称云南为滇。滇越、又叫“濮越”,是居住在滇国境内的百越民族。古代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统称为“南中”,《南中志》载:“南中昔盖夷越之地。”有且兰、夜郎、劳楼、靡莫、滇濮、句町、哀牢等许多夷越部落。????????????????????????????????????????????????
??? 夔越,立国于春秋时期,叫“夔子国”,今湖北秭归、重庆巴东、奉节一带其属地。秭归县夔子城是古故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越民族叫“夔越”,夔字古音读“濮”(仆),是濮越的同音异写,以区别于濮国。夔越是《史记》和《南中志》中称之为“西南夷”的一支。
???? 巴越。国号叫“巴子国”,位于四川省东部一带,治都巴县(今重庆市),辖南充、达县、奉节、彭水、涪陵等地。后为惠文王所灭,文王置巴郡和蜀郡,故称四川为巴蜀。生活在这里的百越民族叫“巴越”。侗台语称“大姑婆”为“巴”,称“小姑婆”为“务”,在兄弟姐妹中“巴”为老大。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人的首领叫“巴务相”,这是一个侗台语的名称。侗族的“萨姆”神糸中,有一位叫“萨巴”,是侗族的始祖母。巴人与侗人是不是同宗共祖呢?巴越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里,乘里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太葜即伏羲。在苗、侗、壮、仫佬、瑶等民族中广泛流传着“伏羲兄妹成亲”繁衍人类的故事,《山海经》也说巴人也是从伏羲繁衍而来,可说这些民族是同宗共祖了。巴子国也始于先夏时期,夏初融入夏王朝,成为夏王朝的诸候国,最初建都夷城,即今湖北恩施。商初夏亡巴仍在,并接纳了夏国夷民。到战国时期,巴国仍然是“东至鱼腹(奉节),西至棘道(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的西南大国之一。
??? 夜郎夷。 《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范晔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者,在蜀郡檄外有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邓都国。”清人张澍在《续黔书》中描述了夜郎之大:“今石吁、思南为夷州之夜郎也;今黎平、镇远为龙标之夜郎也;今桐梓、正安为珍州之夜郎也;若秦汉时之夜郎,则西距邓雀,东距交趾,地凡数千里。今人徒知遵义之夜郎,亦不知夜郎之大矣。”由此可见,古夜郎国的疆域为今贵州的西北部、东南部,湖南的西南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四川南部等五省交界的边缘地区。在西南地区的诸多古国(或部落)中可算是幅员辽阔的大国了。《史记》说夜郎国拥有十万军队,也可算是军事强国了。所以,夜郎国王当汉朝使节的面说“汉与我孰大?”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为“夜郎自大”的千古笑谈。
??? 夜郎国里广泛流传一个“竹王”的故事,《后汉书》记载了这个故事:“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可见,夜郎国里从来就是“夷人”的领地。现在还是夷人、也就是雒越人的后裔侗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仫佬族、瑶族、壮族等民族集居的地方。
??? 总之,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对百越的称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头脑发麻。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 1、大名、小名混在一起。东越、西越、南越是大区域名。东越下又有扬越、吴越、闽越、、东瓯等等。南越名下又有荆越、干越、雒越、骆越、滇越、瓯越、腾越、棘越等等。西越名下又有西瓯、巴越、夔越等等。???????????????
??? 2、自称与他称混在一起。夷越、雒越、赣越、荆越是自称。扬越、滇越、腾越、山越、瓯越、吴越等等是他称。
??? 3 、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如越王无诸在会稽时本称“于越”,迁逃到福建后称“闽越”。现在的侗族,在史前称“雒越”、“粳越”、“荆越”,五帝时被称为“黎苗”,夏商时被称为“夏越”,到周代又有别称“濮越”,到春秋战国时,又有仡伶、仡览的称呼,秦汉之后被称为“苗僚”,唐宋后被称为“峒蛮”、“峒僚”。“俚人”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杂居在两广及湖南境内,唐宋以后,“俚僚”一名被“黎僚”所取代。对南方民族的称呼,先秦时期称为“南越”,秦汉以后称为“南蛮”,魏晋后又统称南蛮为“南僚(獠)”。如此等等。
??? 4、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不断分化出新的部落与族群。百越民族的后裔如今分化为壮族、侗族、傣族、水族、布依族、仫佬族、仡佬族、黎族、彝族、哈尼族、佤族、拉牯族、纳西族、布朗族、、德昂族、苗族、瑶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高山族等21个民族。
??? 5、地域口音的差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称谓。对侗族的称谓就有“更”、“干”、“荆”、“坦”的不同口音和记载。壮族也有撞、僮、壮、仲的不同口音和记载。濮越有濮、棘、布、夔的口音和记载。傣族有傣、摆的不同口音和记载,等等。
??? 6、不同的记音和译音。由于朝政和文人墨客的立场、观点、好恶、听觉不同,以及观察面的局限性,对一个民族的族称就会有不同的译音和记音。雒、骆、濮、棘、僚就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记音。由于他们对异族怀有偏见,称呼异族是很轻薄的、随意的、混乱的,连大学问家司马迁也是站在“民族中心主意”的立场上,人云亦云,未能拨乱反正。由于记音译音不同,同音异写的情况很多。如:
??? 夷越、于越、雒越、骆越
??? 更越、赣越、荆越、邗越
??? 夷人、黎人、俚人、彝人
??? 苗人、瑶人、僚人、哀牢
??? 僮人、峒人、邛人、庸人
??? 濮人、棘人、夔人、巴人
??? 7、并称、混称、分称。“百越”又称“百濮”。骆越、瓯越在历史文献中往往并称为“瓯骆”。《史记》云:“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自秦汉隋唐融合为一,统称为“僚”滇越又称为“滇濮”。《南中志.夜郎传》称夜郎人为“夷濮”,又称“恶僚”。《史记.西南夷传》则称“夷僚”。如此等等,给研究民族历史带来诸多困难。???????????????????????????????????????????????????????????????????????????????????????????????????????????????????????????????
???在如此繁杂的称呼中那个称呼是百越民族的自称呢?我们只有到历史长河中去寻找才能拨乱反正。本人通过反复研究,在百越民族的许多称呼中,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的自称只有四个,即:夷、雒、濮、更。
??? “夷”的称呼,产生于人类创造语言的初始时代,也就是说从猿声转入人语的时代,“夷”字音,很可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那种猿声,“夷”是最古老的族称了。
??? “雒”的称呼,产生于“象耕鸟耘”的原始农业时代,距今约15000年。?
??? “更”的称呼,产生于智力农业时代,距今约10000多年。
??? “濮”的称呼,产生于由母权社会进入父权社会时代,距今约5000年。
??? 下面就这几个族称加以论述。
??????? 第一节? 夷? 越(中华民族的始称)
??? 远古时代,我国环渤海地区住着许多氏族部落,统称为“夷”,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始祖伏羲是“夷”民族的始祖,太暤(伏羲氏)是九夷族的部落酋长。夷族的四个主要支系是皋陶、伯益、颛顼、帝喾(帝喾就是高辛氏),商朝的始祖契(帝舜的后裔)都是夷族。对“夷”字的含义,史学界有不同见解。
??? 指东夷集团。《礼.王制》说:“东方曰夷。”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统称“东方九夷”。此外,还有长江中下游的于夷,山东半岛的莱夷、口夷,东南海岛上的岛夷,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徐夷等等称呼。
??? 平坦之意。《诗.周颂》:“彼徂矣,歧有夷之行。”
??? 平易近人。《传》曰:“夷,易也。”
??? 大安之意。《周颂》:“降福孔夷。”夷,大。孔夷,大安。
??? 喜悦之意。《郑风》:“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 夷为人意。《说文解字》:“唯东夷从大,大,人也。”
??? 可见,“夷”作为民族的称呼,并非引伸上面所说的字意。那幺,为何称“夷”呢?我认为“夷”是夷人自称的音译。作出这样的判断,出于以下理由:
??? 1、自称为夷,是为了分清你我他。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之后,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叫原始人群。由于生产方式和婚姻制度的几经改变(乱婚、血缘婚、氏族婚),原始人群逐渐发展为氏族,当一个氏族与异族交往的时候,就会有你、我、他之分。侗族是侗台语系的民族之一,在人与人、氏族与氏族之间交往时,称己为“夷”,称人为“尼”,称我们为“黎”,称你们为“细”。也有的地方称我为“姚”,称人为“惹”,称我们为“佬”,称你们为“孝”,这是后来的僚人语言。夷、尼、黎、细是一个声母,通过音转道出了我、你、我们、你们四层关系。夷、尼、黎、细这种近音的称呼说明,夷人虽然一分为“九”,但他们都是一族。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夷人对第三者的称呼来说明,侗台语称他、他们为“呃”,可见,不是本族的人就不在意为“我们”的夷、尼、黎、细的称呼范围之内。我们还可以用侗台语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侗台语称外婆为“这”,这是“呃”字一语的延伸,外婆虽说是亲家母,但不是本家本族,因此在侗台语中把她列为“他、他们”的范围。你称己为夷,称我为尼,我也称己为夷,称你为尼。这样,大家都自称为“夷”了。远古时代整个中华民族都自称为“夷”,其原故恐怕就在这里了。
??? 2、夷,是汉字记音。由于是记音,就不那幺稳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译音。汉代许慎所编《说文解字》就把今桂东南的夷越写作“郁”,“郁,芳草也,……远方郁人所贡芳草,合酿之以降神。郁,今郁林郡也。”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说:“当周夷王时,……伐庸、扬越,至于鄂。”《索隐》则注:“有本作扬雩,音吁,地名,今音越。谯周作扬越。”这里把“夷”注解为“雩”。史书上“夷”、“黎”常混称。有的说“东方九夷”,有的说“东方九黎”,其首领都是蚩尤,可见夷、黎是同音异写。
??? 3、夷越后裔有许多民族仍自称为夷。广西、贵州的布衣族自称为“布夷”,云南傣族自称为“百夷”、“摆夷”,广西富宁县的壮族自称为“夷人”,建国初期,广西部份壮族、布衣族自报为“夷族”,其中有一部份夷族被误定为彝族,可见,夷、彝也是一族的两个分支。原广东、广西、琼州一带有俚人,俚也是夷字的音转,今海南黎族则是原称为夷、俚的音转。百越后裔也常被官方称作夷,如夷僚、夷蛮等等。
??? 4、夷越并称。民族学者李锦芳认为:夷越和百越一样,都是对百越民族的泛称。我认为这个意见可取。“此族见于古籍者,自淮北北皆称夷,自江以南则曰越”(《中国民族史》)这个意见把夷、越视为同族是对的,但把夷、越截然分为南北,显得机械。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规的史籍里,既有“东越”,“南越”之说,也有“东夷”、“南夷”、“西南夷”之说。可见夷、越是同族,不仅淮北有,淮南也有。史前历史是后人追记的,因此,一些民族的族称不能以“此族见于某某史籍”为准。“雒越”一语最早见于《水经注》,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北魏,距今才2600年,而根据此书记载,此族产生于一万多年前的原始农耕时代。“夷越”一语最早见于《禹贡》一书,该书称东夷为“鸟夷”,成书于战国中期,距今才2400来年。上面说上了,“夷”的称呼产生于原始时代,而“雒越”产生于后期的农耕时代,因此,“夷越”应该是雒越产生之后才有的名称。也就是说,雒越产生之后,才把夷与越连起来称呼。
??? 周惠王命楚成王曰:“春秋时周天子称百越为夷越”。司越马迁在《史记)中对桂、黔、滇的百越民族称为“南夷”,对四川西部的百越民族称为“西夷”,对江、浙、闽一带的百越民族称为“东夷”。台湾古称夷州,“夷州人即山夷人是继闽越之后,台湾古代越族的名称。”(陈国强着《百越民族史》263页)之后,秦汉、三国、两晋乃至唐宋多泛称百越为“夷越”。???????
??? “夷”,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自称,华夏族及其帝王们本身也是夷人。据《南齐书.芮芮传》载:“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传统说法的炎帝(现有北方炎帝和南方炎帝之争)是西部黄土高原羌氏族的部落首领,而羌氏族为西戎族的一支,也是四夷之一。黄帝也是出生于西北黄土高原,也是游牧民的一个部落首领。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羌水成。”这幺说来,炎帝和黄帝是亲兄弟了,既然炎帝是西夷人,黄帝还能不是幺?夷人的统治者为了有别于平民百姓,所以他称为“夷”,己称为“帝”。其实,帝”也是“夷”的音转。夏王朝产生后,有了国家、有了名符其实的皇帝,出现了王者与臣民、贵族与黎民、王者集团与夷民族群的等级界限,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分化,“夷”就成了华夏族尊己卑人的泛称、贬称。《尚书.周书.武成》中云:“华夏蛮貊,罔不率卑。”统治者们以我为中心,以黄帝为国族符号,来划分国族边界,把我国东、南、西、北分为“四夷”,即南蛮、东夷、西戌、北狄,以排除非我族类。??
????对于中华民族本自称为“夷”,历代学者也是共认不讳的。
??? 《说文解字》注: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西南棘人,焦侥从人。茸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 夷“与夏不殊”,道明了夏本出于夷。清代叶盛也在他的《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书中说:“吾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不承认自己是夷人,不知夷人的吊祭之礼,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的更清楚,汉族是多民族的复合体,“这里谈的羌、夷人、戎、狄人、苗、蛮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纲》)
??? 这些帝王们都是夷人,入主中原后为何又背叛了自己的民族?排斥自己的民族?征伐自己的民族?炎黄兄弟之间为何互动干戈?黄帝为何擒杀同是夷人的蚩尤?所有这些,对于一个稍有一点政治常识的人是不难理解的。用司马迁的话说来是“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蚩尤是东夷集团的首领,也是最早入主中原的先民,他的集团人口多,地域广,势力强大。蚩尤猛悍善战,被奉为“战神”。炎帝从黄土高原下来后,便举兵打蚩尤,妄图侵占黄河中下游平原,被蚩尤赶到涿鹿,炎帝向黄帝求助,炎黄结成联盟,与蚩尤集团大战涿鹿,历史上叫做“涿鹿中原”。
??? 夏朝时代,东方有“夷国”,君主是后羿,治地在今山东即墨县西之庄武。相传夏太康为政暴虐,荒淫无度,掠夺民财民女,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后羿揭竿而起,率东夷各部落反抗夏王朝统治,夺取帝相政权,自立为君,号有穷氏。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但这位抗暴英雄却遭到一些史学家的激烈攻击。《左传.襄》云:“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鹿牝,武不重,用不恢于夏家。”屈原《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这两位大学问家都说后羿推翻太康暴政是不仁不义,真可谓是颠倒黑白。后羿当政后,立太康兄弟仲康为王,把大权交给下臣寒浞,自己也沉湎于游猎。寒浞是个阴谋家、野心家,他趁后羿外出打猎之机,收买人心,策划政变,当后羿回来时,突然将其杀害。后来夏少康依靠东夷民族反攻寒浞,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东夷人与夏王朝的矛盾很深,若夏王朝不是东夷人,又怎能依靠东夷人来推翻寒浞呢?
??? 帝王们尊己卑人,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目的。在古代,帝王也就是奴隶主。在战争中俘虏来的战俘,统归王室所有,这些战俘就是奴隶,是王室的“活财产”,得按地位高低来分配。古代战争除了征服异族,扩大地域范围外,就是为了获得战俘。史书把战俘称作“罪人”。用这些人为自己去打仗、种田、纺纱织布、狩猎放牧、开矿炼铜、制造兵器等等。尤其是会种稻的雒越人、会打仗会造兵器的九黎三苗人,是那些靠军事实力入主中原而不会种稻的“马背民族”争夺的主要对象。五帝时代,炎黄结盟,征伐九黎,虏获大量的人口充实他们的军队,为他们制造兵器打仗、耕田种稻,从而,使以烧烤羊肉为食的游牧经济转变为吃白饭、喝小米粥的农业经济。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一致认为黄河中游一带的“仰韶文化”代表黄帝族文化,这里出土的谷物遗存距今才4000多年,而南方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距今己有一万多年,这是中原农业由南方传入的有力证明。夏王朝为获得种稻技术,对长江以南的种稻民族雒越人大张挞伐,虏获大批雒越人作奴隶,为他们种稻、纺织。商王朝效法夏王朝,举兵南下攻越,也虏获了大批会种稻的雒越人。到周朝,周昭王三次南征,最后征而难返,卒于湘江之中。传说今长沙湘江边上临江而立的“昭山”以及山下的“昭潭”,就是周昭王的葬身之所。虽有昭王丧身之鉴,周穆王、周宣王仍不顾安危,屡屡用兵侵伐夷越。可见其俘虏人口背后的用心是为了掠夺先进的科技财富。??????????????????????????????????????????
??? 到了汉代,中原华夏族改称“汉族”。从这个时候起,“夷”成了汉族对其他民族的泛称、蔑称。《史记》、《汉书》、《后汉书》所说的“东夷”、“南夷”、“西夷”,包含雒越、扬越、闽越、荆越、瓯越、南越、滇越、巴越等所有百越民族。可见,“夷”又进一步缩小到对百越民族族系的统称,“夷越”,也就是“百越”了。
??? 第三节? 雒? 越(母权时代的自称)
百越的“百”字,是明其越人族类之多,“越”才是族名。对“越人”的由来,历代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
??? 一是因地名而得族名说。一说珠江古代叫“越河”,越人是最先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故叫“越族”。二说广东广西称为“粤”,古代“粤”、“越”二字相通。《说文解字》注:“越于也,此假借越为粤也。”故百越又称“百粤”。先有地名然后有族名,还是先有族名而后有地名?既然越人是最先生息在珠江流域,就应该是先有族名才有地名,越河、粤地因越族而得名。
??? 二是因武器而得族名说。钺,是越人发明的军事武器,夏朝夏少康死后,杼登帝位,他率华夏各族去打山东,有的负大弓参与战斗,有的负钺参与战斗。负弓者即称为“夷人”,负钺者即称为“越人”。这个说法显然是牵强附会。一个在当时掌握了冶炼技术,会造斧、钺、剑等武器的先进民族难道连一个族名都没有吗?如果说“越”是因为武器“钺”而得名,那幺“钺”又从何而得名?天下万事万物都是人定的名,“钺”是越人的创造发明,越人把这种武器叫做“钺”,这才是符合情理的。
??? 三是因迁徙而得族名说。越族是古老的民族,也是中华的主体民族。两万多年前生息繁衍在北部湾及南方山区,后来逐步往外迁徙。往东迁的叫“东越”,往西迁的叫“西南越”,往内地迁的叫“内越”,往海外迁的叫“外越”,跨过长江黄河北上的叫“夏越”。雒越人是一个征服蛮荒的民族,他们闯南走北,漂洋过海,“开拓浸广”(司马迁语),的确是一个跨越历史进程的伟大民族。因此有学者说“百越”是因南北跨越,到处开拓而得名无疑。从这个意义上来称呼越族倒是很捧的。但百越民族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族称,并不因为走遍世界才得一个“越”字,才有自己的族称。因此,迁徙说也只是一个意向性的推测。?????????????????????????????????????????????????????????????????????
???四是因官名而得族名说。有资料说“于越”是辽代的官名,居于百官之上,是君主对功劳最大的臣子的奖尝。辽代9位皇帝统治了210多年,只有10个臣子被封为“于越”,“于越”之称由此而来。“于越”之称最早见于夏朝,是百越民族的最早族称,它与“雒越”是一个意思。夏朝与辽代相距两千多年,辽代的官名怎幺成了夏朝的族名?
??? 五是因潮水涨落而得族名。此说的依据是《水经注》的一段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其田,因名为雒民。”这里说得很清楚:雒越是因种雒田而得名。潮水论者则说:潮水涨落的“落”字与“雒”字相通,“从”字与“越”字相通,从而得出“雒越是因潮水涨落而得名”的结论,这纯属无稽之谈。
???? 六是因人名而得族名说。这是大学问家司马迁的说法,“昔者越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史记.赵世家》)。据《史记》和《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大禹巡狩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茅山(一作苗山)朝见四方诸候,封有功,爵有德。越国开国之君无余名“于越”,是夏少康之庶子,为续大越香火,少康封其为越王,号“无余”。建都会稽。贺循在《会稽记》中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许多学者倾向于这种说法。若这些文献记载是真实的话,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 1、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说明大禹原是会稽一带的越人,属史书所说的“南越北迁”之民,大禹的民族成份应为“越族”。
??? 2、禹巡天下,回到会稽“朝见诸候”,说明会稽是百越的政治中心。
??? 3、禹崩后葬于会稽茅山是“落叶归根”。
??? 4、封夏少康为越国君主,是为了续大越香火,说明虽然北上建立了夏朝,但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乡土,不忘自己的国家─越国。封夏少康为君主,有如现在的“派出”之意。
????5、禹巡天下回到“大越”,反过来说北上的越人是“小越”,说明南方是越人的大本营,北上的越人是小部落。
??? 6、以山西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为都的北方夏越国和以会稽为都的南越国都是越人建立的国家(下文另有详论)。????????????????????????????????????????????????
??? 我们无法查实夏少康是不是叫“于越”,但我们可以肯定“于越”就是“雒越”, “雒越”才是百越民族的自称、始称。“雒越”早在2万年前就巳经存在。
??? “雒”,古音读洛、咯、骆、罗,侗台语读“雒”、“喇”。“雒”为何物?《说文解字》注:雒,忌鸟其鸟。忌其,雁也,大曰鸿雁,小曰雁鹅。《史记.赵世家》云:“小臣之好射其鸟雁、罗鹫。”魏.阚骃在他的《十三州志》中也称雒为雁。越人以“雒”为姓,以“雒”为族名,在史书上有许多记载。
??? “交趾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湖水上下,民垦其田,因名为雒民。”(《水经注》卷31)。
??? “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绝越书》卷八)
??? “上虞县有雁为民田,春拔草根,秋除其秽,故越人奉为图腾。”(十三州志》张澍辑本)
??? 东汉王充也在《论衡》中说:“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舜死苍梧(今零陵),象为之耕,鸟为之耘。”故历史上把原始稻作阶段称为“象耕鸟耘”。
??? “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吴越春秋》
??? 侗族的《远祖歌》中也有详细的记叙:“仡览漂洋过海吃尽苦,落居到水甜土肥的好地方……湖水茫茫不见边,芦苇长到沙洲上,湖湾开田种水稻,良禽善鸟来邦忙……四月雁鹅来播种,五月仙鹤来插秧,六月秧鸡除杂草,七月银燕帮叮蝗,八月谷子金灿灿,九月十月剪禾忙。……”???????????????????????????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雁鹅“有人道,人以为挚。”侗族《远祖歌》中说:仙鹤(上古时代鹤、天鹅也称作雁鹅)哺育“雒更”(即侗族)繁衍子孙,赐“雒更”以谷种,教“雒更”耕种,教“雒更”说话、唱歌、跳舞。“雁鹅有人道,人以为挚”,所以更民将稻田称为“雒田”、“雁田”,自称“雒民”。??????????????????
??? “象耕鸟耘”是原始稻作时代,那幺,这个时代距今多久呢?考古发现是最可靠的证据。
??? 湖南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发现的人工栽培水稻,经中美专家联合鉴定距今已有1.86万年。???????????????????????????????????????????????????????????????????
??? 湖南澧县彭头山稻作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遗物,距今已有8000多年。???????????????????????????????????????????????????????????????????????????????????????????????????????????????????????????
??? 湖南黔阳高庙稻作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遗物,距今已有7400年。
???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发现的人工栽培稻扇形体硅石,距今约9000-14000年。
??? 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数千粒炭化稻,距今已有7000年。
???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有近400平方米的稻草及谷粒堆积层,距今已有7000多年。
??? 以上考古发现说明,百越民族种植水稻的历史已有1万多年,“雒越”是水稻种植的首创者。而夏朝距今只不过五千年。可见,“雒越”也不是因夏少康的雅号而得名。那幺,为何说“于越”就是“雒越”呢?
??? 我们首先谈一谈夷越、于越、雒越三者之间的关系。
??? 1、 鸟夷。《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史籍之一,在这本书中称夷越为“鸟夷”,其本意不见注解,但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推测。
??? 其一,指“夷”是鸟图腾的民族。
??? 其二,夷字的篆体是人的形象,若将出头的那一撇勾一下,把弯弓再写大点就是一个鸟的形象。所以说是“鸟夷”。
??? 其三,越语是鸟语,越是夷的后世,夷语也应该是鸟语,夷族也应该是鸟族。
??? 2、 於鸟一字。
??? “于”字在古籍中均写为“於”,与古“乌”字同意,是鸟类的总称。《说文解字》注:“乌者,鸟也。短言於,长言鸟,於乌一字也。”又说:“今之於字也,象古文乌而省之。”象古文的“乌” 字和“ 於”字,都是鸟的形象,故乌鸟、於鸟通用。《小尔雅》说:“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释文》曰:“於音乌,菟音徒。”古代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因称太阳为“乌金”,称月亮为“玉兔”,合称日月为“乌兔”。雒越民族以太阳鸟为图腾。马王堆出土的卉衣帛画与侗族的侗锦帛画的太阳图腾里都有乌。实际上整个中华民族都以太阳鸟为图腾。太阳鸟图腾随“神州5号”遨游长空,奥运主体场馆“鸟巢”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崇鸟情结。
??? 3、雒鸟一意。雒越的“雒”字,是侗台语对鸟类的总称,缘于鸟语的“咯咯”之声。汉文字意也是指鸟,《说文解字》讲雒是鸟,是雁鹅。
可见,夷、於、雒,其意都是鸟。於越,有可能是夷越后世之称,因越国的开 国之君叫於越,所以改称“夷越”为“於越”。於越既是夷越的异称,也是雒越的意译。
??? 现在我们把话题回到雒越上来。
??? 越人自称为“雒越”。史书上“雒”、“骆”两字混用。秦朝统一西瓯骆越后,“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其民称为雒民。”(见《水经注》卷37引《交州外域记》)。在无名氏撰写的《越史略.国初沿革》中讲到交趾郡有“雒越”,其王称“雒王”,说:“(雒越王)传十八世,皆称雒王,越王勾践赏遣使来谕,雒王拒之。”在《后汉书.任延传》中说,征侧、征贰两姊妹是“雒将之女”,征侧的丈夫诗索是“雒将之子”。三国时期的孟获也是雒越名将。《后汉书.马援传》说:“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并注:“骆者,越别名也。”越南河内师范大学教授陶继英所着的《越南古代史》中也称骆越为“雒越”。而司马迁的《史记》则称“骆越”。可见“雒”是越语原称,“骆”是“雒”字的异写。?????????????????????????
??? 越人本自称“雒”,为何史书中又多写为“骆”?“雒”从鸟,“骆“从马。两字虽同音,但不同意。《辞源》和《说文解字》均说:“白马黑鬣曰骆”,“黑身白鬣曰雒。”“鬣,须也,兽类颈领上之毛。”两者均是马,即白马、黑马,只是颈领上的毛色各异。《释文》说:“雒本或作骆,然则本二物相似而同名,浅人惑之,乃妄改字。”就是说,白身黑鬣的马也好,黑身白鬣的马也好,两者都是骆,把黑白鬣毛不同而分为骆、雒,乃妄改字。在鸟类中多有黑身白鬣之种,如白头翁、白颈雁、罗纹鸭、绿头鸭、棉凫、海雕、鹗、环颈雉、长尾雉、水雉、银鸥、沙雉、鸽、红翅凤头鹃、白颈鸭等等,古人改字,其用意也许是引伸黑身白颈的鸟来称道黑身白鬣之马与白身黑鬣之马加以区别。这样一来,出现了雒也是马,马也是雒,雒、骆二字混用的文字记载。
??? 雒,是侗台语对鸟类的总称。於,是古汉语对鸟类的总称。后者是前者的意译。那幺,“雒越”的声源从何而来?
??? 1、“雒”字音的来源
雒越是鸟的传人,讲鸟语,也就是粘着语。《吴越春秋》说,越王无壬的语言是鸟禽之声。在动物世界中,鸟类的语言是最动听的,3000多种鸟的语言,无疑是人类语言的来源之一。近水知鱼汛,靠山识鸟音,雒越人在采集和狩猎的活动中,耳闻目染百鸟的动态和啼鸣,以鸟声入人语,以鸟声入人歌,这就很自然的了。轰动世界、被誉为“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就是以布谷鸟的叫声和蝉鸣声为基调创作出来的多声部合唱歌曲。侗族的另一着名歌种《九歌》的歌曲,也是鸟声虫声风声雨声的合鸣。其他雒越后裔民族的民歌也多以鸟声入歌,如着名的彜族民歌《阿细跳月》,其美妙的旋律也来自于自然界的鸟叫虫鸣、风声水声。
?? “ 雒”的声源并非来源于汉字的读音,而是来源于鸟类的叫声。“咯咯”之声是鸟类最基本的声母之一,画眉鸟的基本声母是“咯咯唧”,几个画眉鸟飞拢来,都会发出“咯咯唧”的声音,好似互相问候。很有意思的是,两只画眉鸟在格斗之前,先发出“咯咯”之声互相认识、互相问候,然后才抖动翅膀,发出“嘤嘤”的挑战之声。看来鸟类也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哩。当迂到天敌时,鸟类都会发出“咯咯”之声,好似给众鸟发出警报,然后逃之夭夭。“咯咯”之声,又是一些鸟类的亲和之??? 声、歌唱之声,母鸡快要生蛋之前,就会“咯咯”地歌唱,公鸡、画眉、鹧鸪等等在求爱时都会发出“咯咯”之声。因此,越人把鸟类统称为“雒”,雒,成了侗台语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词头语。
用于称人的词头语:
? 统称人为“雒宁”
? 称女人为“雒越”
? 称男人为“雒曼”
? 称小孩为“雒温”
? 称青年为“雒尼”
? 称老年人为“雒老”
? 称孙子为“雒萨”
? 称外孙为“雒这”
? 称姑表为“雒姑”、“雒巴”
? 称自己的孩子为“雒霞”
? 称别人的孩子为“雒克”
用于称动物的词头语:
?? 统称鸟为“雒”
?? 称雁鹅为“雒安衙” 称孔雀为“雒姣”
?? 称鱼鹰为“雒可”
?? 称喜鹊为“雒厦”
?? 称鹞鹰为“雒有”
以此类推,凡称鸟都以雒为词头语。
用于称人、动物、植物小字辈的词头语:
?? 称人崽为“雒宁”(这里的雒字读“腊”,下同)
?? 称小鸟为“雒雒”
?? 称小鸡为“雒介”
?? 称小狗为“雒挎”
?? 称小牛为“雒作”
?? 称小猪为“雒库”
?? 称小鹅为“雒安”
?? 称鱼苗为“雒罢”
?? 称秧苗为“雒加”
?? 称树苗为“雒美”
?? 称菜秧为“雒骂”
???? 以此类推,凡小字辈皆称“雒”。?
??? 通过音转关系,“雒”又延伸为名词、形容词、像声词、动词。
???? 以“雒”、骆、洛、罗、佗字音作词头语所取的国名、族名、地名、村名、山名、水名非常多,且遍及东南亚。日本古称“倭国”,柬甫寨古称“扶罗”,“老挝”是老洛的音转,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古称“河洛国”,马来西亚半岛古称“罗越国”,泰国古称“罗迦戍国”、“罗钵底国”,巴基斯坦古称“犍陀罗国”,阿富汗古称“缚葛罗国”,缅甸西部古称“诃利难罗国”,等等。至于地名、村名、山名、水名那就不胜枚举了,尤其是古代雒越人活动过的地方以及雒越后裔现在居住的地方特别多。
??? 汉语土话称阳器为“鸟”,侗台语称为“雒”,有可能是汉借侗语的译意。
??? 侗语称船为“雒”,称跳岩为“罗”,称一个为“一雒”,形容络绎不绝为“雒雒”,形容敲打声为“哚哚”,形容滚动声、流水声为“吙吙”,雒越后裔民族的民歌中,以雒、罗之音为歌调的情况也很普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通过音转关系,从雒字音派生出来的侗台语词很多。它象一棵树,雒字音是树根,根生树干,干生树枝,枝生树茎,茎生树叶。
??? 雒越人捕捉百鸟之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下面略举几例,看看雒越人是如何利用鸟语来创造语言的:
??? 竹鸡 ,侗语叫“雒拜”。侗语称排队为“拜”,也称斜坡为“拜”,竹鸡常成群结队排成单行在丛林里行走,故叫“雒拜”。
??? 竹鸡叫声:“唧…咯…咲 …, 唧…咯…咲…”
??? 这是公竹鸡呼唤母竹鸡进食和求爱的声音,这声音很有诱惑力,其他竹鸡听到这个叫声就会飞来。
??? 以竹鸡叫声创造的侗台语:(有上声、下声)
? 唧─蛋,唧─吃东西,唧─计策,唧─山坡,唧─讳忌
? 咯─鸟,咯─亲和,咯─笼络,咯─谄媚,咯─不知道? ,
? 咲─圆,咲─健谈,咲─旋转,咲─缠恋,咲─伦次
??? 以竹鸡叫声编的鸟语儿歌:
?? 唧咯咲,咯唧咲,咯咯唧唧唧咯咲!唧咯咲,咯唧咲,,唧唧咯咯咯唧咲……
??? 翻译成汉语:
??? 蛋鸟圆,鸟蛋圆,鸟鸟蛋蛋蛋鸟圆,蛋鸟圆,鸟蛋圆,,蛋蛋鸟鸟鸟蛋圆……
????
??? 布谷鸟,侗语叫“雒嗄咕”。
??? 布谷鸟叫声:“嗄苟嗄咕……所苟听咕……”
?? 以布谷鸟叫声创造的侗台语:(有上、下声)
?? 嗄─舂捣、捶打
?? 苟─米饭、禾苗
?? 咕─谷子,咕─外壳,咕─衣服,咕─响声
?? 嗄苟─舂米,嗄咕─舂谷子?????????
?? 所─熟悉、成熟
?? 所苟─ 饭熟(这里指米舂好了)
?? 听─添加、添置,听咕─添谷子(指添加谷子再舂)
??????????????????????????????????????????????????????????????????????????????????????????????????????????????????????????????????????
??? 以布谷鸟叫声编的鸟语儿歌:?????????????????????
?? ?嗄苟嗄咕,所苟听咕!嗄苟嗄咕,苟所听咕!听咕听咕,嗄咕嗄咕嗄嗄咕……
?? ?翻译成汉语:
?? ?舂米舂谷,舂好添谷,舂米舂谷,舂好添谷,添谷添谷,舂谷舂谷舂舂谷……
??? 家鸡,学名驯养鸡,侗语叫“介”或“哎”。
??? 家鸡叫声:母鸡叫声“咯咯大、咯咯这……”
????????? 公鸡叫声“咯过哥……”
??? 以家鸡叫声创造的侗台语:
??? 咯─鸟,咯─亲和,咯─笼络,咯─谄媚,咯─不知道
??? 大─外公,大─邀约(来来),大─眼睛
??? 这─外婆
??? 过─光滑,过─竹竿
????哥─滑蹓
??? 咯咯大、咯咯这─鸡生蛋的代名词
??? 咯过哥─睡觉的代名词
??? 以家鸡叫声编的催眠曲:
??? 咯咯这,咯咯大,介送蠏,金居占,金居占,金居那……咯过哥,过咯哥,应人寻麻占苟糯……咯过哥,过咯哥,应人寻麻占苟糯……
翻译成汉语:
?? ?咯咯这,咯咯大,鸡生蛋,宝贝吃。宝贝吃,宝贝睡,咯过哥,过咯哥,明 早起来吃香糯……咯过哥,过咯哥,明早起来吃香糯……
???? 2、“越”字音的来源
??? 对于“百越”一名的起源,在这一节的开头,我例举了史学家们的六种解释,即:因地名而得族名说、因武器而得族名说、因迁徙而得族名说、因官名而得族名说、因潮水涨落而得族名说、因人名而得族名说。有的是从字意上解释的,有的是以同音字来解释的,都没有从声源上来研究,
??? 在鸟类中,雄性鸟与雌性鸟的鸣叫声有很大的差异。雄性鸟的叫声高吭激越,近乎歌唱,这是它们讨得雌性鸟喜爱的本领。而雌性鸟的叫声委婉娇柔,近乎呼唤,这是它们讨得雄性鸟喜爱的本性。雄性画眉鸟的歌唱时而激越婉转,时而绵绵细语。雌性画眉鸟听得情动,便发出“越越”的呼唤!雄性画眉鸟得到雌性画眉鸟的邀请后,便循声飞去与雌性画眉鸟结为伴侣,两者见面后便发出“咯咯”的求爱之声。雄性竹鸡的叫声也很动听,而雌性竹鸡也是“越越”地呼唤雄性。雄性鸟和雌性鸟的叫声,对异性同样有很大的诱惑力,雄性鸟只要听到雌性鸟“越越”的叫声,就会引颈高歌。雌性鸟听到雄性鸟的歌唱,就会发出“越越”的呼唤。所以,养鸟人往往模仿母鸟的叫声,用打勿哨来激发雄性鸟的歌唱,入春后,深山里的阳雀昼夜啼鸣,其声凄厉、孤寒,人不知,以为是孤树寡雀,其实不然。雄性阳雀啼鸣时,也伴随着雌性阳雀的“越…越…越…”之声,“哼退呅!哼退呅!哼退呅!越…越…越…哼退呅!哼退呅!哼退呅!越…越…越…”这是雄性阳雀与雌性阳雀的合鸣,不信,你听听。可见,“越越”是雌性鸟的普遍叫声。原始时代的雒越人,依据雄鸟和雌鸟的不同叫声创造语言、区分男女,首先从生殖器来区分,把女性生殖器称作“内”,把男性生殖器称作“离”。其次,区分性别,把雌性称作“为”(“为”,是“内”的阳转阴声)。把雄性称作“虽”(“虽”是“离”的音转)。其三,引伸对动物的雄雌之分来区分人类的性别,把鸟类雌性的叫声“越越”作为声源,将女性称作“雒越”,将男性称作“雒曼”。“雒越”,倒装语,直译为“母鸟”,引伸为母性,在母系社会里,母性当权,因此,把自己的部落、氏族、民族称为“雒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 “雒越”作为对女性的称呼,也就成了侗台语的一个底语,由此便产生了许多词语:
?? 曼越─男女
?? 越堂─姑娘们的歌堂,后人翻译为“月堂”
?? 然越─约会
?? 越更─漂亮的姑娘
?? 越更─侗族姑娘
?? 越嘎─汉族姑娘
?? 越妮─年青的姑娘
?? 越老─老姑娘
?? 如此等等,凡牵涉到女性的事都带一个“越”字。
??????? 第四节? 濮?? 越 (父权时代的自称)??
??? 据史籍记载,濮越在商周时期已经存在。《中国地名词典》说:“濮,周国名,在湖北石首县南。”《尚书.口誓篇》中说武王带领八个民族伐殷,其中就有濮族。濮人又分称为“闽越濮”、“滇濮”、“黑棘濮”、“赤口濮”、“文面濮”、“裸濮”、“濮僚”、“夷濮”等等,故有“百濮”之称。其分布也很广。《云南通志》说:“其濮人种类繁多,虽广至千余里,亦得称濮,故曰百濮。”南中地区是濮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吴地、巴郡、江汉流域、南楚地区、广东广西均有濮人部落。《左传.昭公元年》所说的“吴濮”,指的是吴国的濮人。《华阳国志.巴志》中云:“巴子国有濮。”晋.左思的《蜀部赋》曰:“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左传》杜预注:“濮在建宁郡南(今云南曲靖地区)。《左传.伪孔传》说:“濮在江汉之间。”《昭公十九年》云:“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败后“百濮南迁。”百濮随部落首领麇迁到长江中游的枝江一带。再后,又退至今湘、桂、黔、川、滇地区。而战俘则被“有罪贬远方,以棘围之。”今云南傣族就是被贬远方的民族之一。统治者把“棘”字下面加个人字,辱称为棘人。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也称广西的濮人为“棘僮”。
??? “百濮”与“百越”是什幺关系呢?罗香林在他的《中亚糸统之百越》书中说:“濮族为越族的别称。”、“濮与越原是一族而可混称。”为何说“百濮”与“百越”是一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 1、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基本一致,都有“纹身凿齿”、“卉衣”、“居干兰”的习俗。两者均以鸟为图腾。???????????????????????????????????????????????
??? 2、语言相通,都属侗台语。汉王朝对所谓“有罪贬远方”的濮人,不但“以棘来源:围之”,而且将男性睾丸割去。濮人说“犍夷的为”。这话是越语(即侗台语),侗台语称割为“犍”,称我为“夷”,称的为“最”,称阳具为“离”翻译成汉语是说“割我的卵。”越语称父亲为“濮”(或布、甫)。今云南的傣族、贵州的布依族自称为“濮越”、“濮侬”,侗台语是倒装语,称呼人,尊称在前,名称在后,“父越”,意译为“越父”。“濮侬”直译为“父侬”,意译为“本族兄弟的父亲”。侗台语称兄弟为“吉侬”,壮语、布依语、傣语、老挝语、越南语、缅甸掸语、印度阿萨姆邦阿念语中也是兄弟姐妹的意思。今广西都安地区的壮人自称为“濮诺”,诺是雒的同音异写,直译为“父雒”,意译为“雒父”,即本族的父亲(也可以说是祖公)是雒越人。濮人称吃饭为“紧娄”,称吃酒为“紧考”,称鸡为“哎”,称水牛为“葵”,四川的濮人称山为“巴”。所有这些,与同是雒越后裔侗族的说法完全一样。滇濮也说的是越语。汉.李膺着的《益州记》中记载了那幺一则故事:“邛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老怜,怡之。后稍长大,遂长丈余。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因大忿恨,令姥责出蛇,母云:‘在床下’。令即掘地,愈大而无所见。令迁怒,杀姥。蛇乃感受人以灵言,嗔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仇。此后,毎夜辄闻,着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世人谓之陷河。”史学者们虽然常引用这个故事,但对“汝头那忽戴鱼”一语不知何意,无法解释。其实这是一句越语(今侗台语),“汝”是我们的意思,“头”是内里的意思,“那”是田的意思,“忽”是都(全部)的意思,“戴”是死的意思,“鱼”,古越语称鱼为“尼”,鱼是尼的记音。“汝头那忽戴鱼”,就是说“我们田里的鱼都死了”,这是地震爆发的前兆。
??? 据语言学界研究,侗台语系有70多个语种,不论那个语种,其底语、母语都是相通的。不论那个民族,也不论他现在使用何种语言,只要他的祖宗是雒越人,就会有母语的“胎印”。日本古称“倭国”,据16世纪末赴日传教的葡萄牙人罗德里格斯所着的《日本教会史》中说:“日本最早的移民来自浙江,日本国王即其苗裔。” 有可能就是东渡日本的雒越人。倭是雒的异写,“倭国”有可能就是“雒国”。尽管他们现在讲的是日语,也还有许多越语遗传,有些遗传的越语,日本人和中国的学者们都无法解释,如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有的学者称“大和”一名来源于地名,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氏族集团统一了日本,在日本奈良南部的“大和这个地方建立了大和朝廷。若用侗台语来解释,恐怕更合情些,侗族中的杨姓、李族称父亲为“亚”,“大”是亚字的音转或异写,“和”则是“雒”字的音转,大和即“亚雒”,直译为“雒父”,意译为“统一日本的雒越氏族首领”,也是东渡日本的雒越人之父。这个解释与“日本最早的移民来自浙江,日本国王即其苗裔。”是一致的。倭国女王叫“卑弥乎”,既不是日语,也不是汉语,史学界的学者们无法解释,今夏与一位学者谈到雒越文化对东羸邻国的影响问题时,他对我说:“你能用侗台语破释《越人歌》,能不能用侗台语来解释日本女王的名字?”我思索片刻,作出如下解释:侗语称姑娘为“卑”,称未曾为“弥”,称出去为“乎”,“卑弥乎”,直译为“姑娘未出嫁”,意译为“未出嫁的姑娘”,或“未出嫁的女王”,这是很典型的侗语。两天后,这位同行跑来说:“你说的太对了,有资料说明她确实是一位未曾出嫁的姑娘。”资料是如此说的:“卑弥乎,古代日本邪马台国王,她是《三国志》所讲的和曹魏往来甚密的倭国女王,……登位时年17岁,年长不嫁。曹魏封女王为‘亲魏倭王’,授其金印。卑弥乎在位七十多年,九十多岁高龄去世。”
??? 3、民族的地域分布前后基本一致。从上面列举的百越分布地域和百濮的分布地域来看,“雒越”住的地方也是“濮越”住的地方。
??? 4、“濮越”与“雒越”的关系。“雒越”、“濮越”都是越人。“雒越”是古越人对女性的称呼,他产生于一万多年前的原始母性社会,侗台语系民族至今仍称女性为“雒越”。而“濮越”出现在元前11世纪的周朝,周朝时期已经是父权社会,侗台语称父亲为“濮”或“布”,“濮越”就是“父越”。起初,雒越民族都崇拜女性始祖“越母”,进入父权社会后,有的氏族转而崇拜男性始祖“越父”,如雒越后裔壮族就崇拜男性始祖“布洛佗”。“洛”是“雒”字的异写,壮侗语称首领为“宁佗”,可见“布洛佗”既是“雒越之父”,也是“头人”的意思。在《布洛佗经》和民间传说中,壮族原先崇拜“咩六甲”(“咩”是“越”的音转,都是对女性的称呼。),他是“布洛佗”的母亲。壮人从崇拜女性转而崇拜男性,这是父权社会取代母权社会的反映。由此可见,“雒越”与“濮越”是百越民族在两个时期、两种社会的不同称呼。濮族也就是越族,百濮也就是百越。
??? 第五节? 雒?? 更 (今侗族的自称)
???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有几次大的拌扰活动,每次拌扰活动都是由战争引发的。第一次是炎黄时代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引起的民族迁徙、民族拌和。这一次主要是九黎民族、羌狄民族、匈奴之间的拌和;第二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候混战所引发的民族大迁徙大拌和。这一次主要是百越民族、中原诸族之间的拌和;第三次是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为统一中国所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引发了汉民南下,百越东走西退的大迁徙大拌和。之后,唐、宋、元、明各朝代的统治者们,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羁縻政策,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大规模地迁徙汉民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据《侗族简史》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到三十年(1378─1397),明廷在今黎平、镇远、锦屏、天柱等县境内设立4个卫所,驻兵39000余名。明军进入民族地区后,到处圈地安置官兵和汉民,干隆元年古州镇(今榕江县城)驻军3000余人,在城郊大量圈占民田,安置屯军2150户,在黎平、锦屏设置五开卫72堡圈地1250余顷,安置屯兵32900余名。明军掠夺平坝良田,把雒更、苗民驱入穷乡僻壤,这就是汉住平坝,苗更居山沟的历史原因。一些屯军长官,通过立标圈地,成了屯田千亩的大地主,反过来利用土地盘剥失去土地的苗更农民,“盎无余粮,此债未还又欠新债,盘剥既久,田产倾尽,不得不将儿女去抵债,沦为地主的女婢。”(《苗防御览》3卷)与此同时,明、清两朝的统治者还疯狂镇压苗更农民起义,明洪武十八年明廷命汤和任总兵,率30万大军围剿吴勉义军,4000余人惨遭杀害,吴勉及子吴禄送解京师就义。明洪武30年,(1397年)明廷命楚王桢率师30万征伐林寛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害21500人。干隆元年(1736年),清廷调集两广、四川、湖南、云南等省兵力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对苗更人民进行毁灭性的屠杀,烧毁大小村寨1224个,屠杀人民28900余人,还有“临阵枪炮毙命、未及割取首级、围寨焚烧、投崖自尽、饿毙山林者不下数万。”并掳去一万多名青年妇女充当屯军妻妇,可谓惨绝人寰。“天下乌鸦一般黑”,在苗更人民心中,汉人最、坏,象乌鸦一样常袭击喜鹊及其他鸟巢,掠夺卵和雏鸟为食,所以苗更人民称汉为“嘎”(即乌鸦)。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民族迁徙的大扰拌运动中,各民族的族称及民族成份、区域分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1、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匈奴(通古斯人)、羌狄、九黎三苗、雒越等民族被挤压到西北、西南的边缘地带。
??? 2、历代统治阶级通过战争消灭异族有生力量的同时,用汉文化同化了百越以及其他民族的大部份人口,使我国民族人口比重由原来的“九股夷苗一股汉”转化为“一股夷苗九股汉”。
??? 3、以百越民族后裔为主体的西南地区成了汉民族比重很大的民族杂居地区。
??? 4、民族族称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以国名为族名,或以族名为国名,这是古代部落国家的普遍现象。因此,一旦国家消亡,族称也就消失了。如统一的越国被楚国打败后,“越以此散”,越王室成员及部落首领各自率部号国立王,出现了闽越国、南越国、瓯越国、东鶗越国、滇越国等等国名。“百越”一词也就从历史文献中逐渐消失。而这些部落国被秦始皇、汉武帝征服后,闽越、瓯越、滇越、濮越、山越、东鶗越等等族名也就随之消失了。
??? 5、旧称为新名取代。黄帝打败东夷后,九黎诸族南迁,改称三苗,史书均说,左洞庭,右彭蠡(鄱阳湖)为三苗国,三苗族是九黎族之后裔。
??? 6、变更族名。上述两种族名的演变,皆因战争所致。而有些族称的演变则是出于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或民族存亡的重大变故。发生在1万多年前的“象耕鸟耘”,是人类由采集时代进入农耕时代的伟大转变,故雒越先母把自己的民族命名为“雒越”。随着农田水利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耕作技术提高。通过反复栽培,提纯复壮,培育出了一种优质高产的稻种,雒越人把它叫作“苟更”,侗台语称稻谷为“苟”,“苟更”,即粳稻。“苟更”的种植和推广,相比“象耕鸟耘”时代的野稻,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从而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这又标志着从原始农业时代转变为智力农业时代,这个转变发生在距今约10000─7000多年以前,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400多个平方米的稻谷稻草堆积层,距今5000多年的湖南怀化高坎垄稻作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型的粮食储存陶罐,这些考古发现说明,由于“苟更”的发明,产量提高,粮食已经自给有余。7000多年前发生的这埸巨大变革,是雒越人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雒越人把自己的族称更名为“雒更”。今侗族仍然自称为“雒更”。
??? 更、粳二字同音,但“更”不是从粳字而来,道理很简单,因为那时还没有汉字。要弄清“更”字音的声源,恐怕要从渔猎时代说起,古越族东则薄海,西则迫江,以渔猎为生,起初形容活跃的鱼群为“妮纽”,并以此称鱼为“妮纽”,在侗歌里至今还有“妮纽上河找塘来逊子,雒尼走进月堂把歌唱”这样的诗句。大帮鱼群在水里游动呈灰白一片,古越语形容为“帕卜”一片,故又称鱼为“帕”、“罢”,称鱼鳞为“更罢”。而新培育出来的稻种其谷穗象鱼鳞那样的密集有序,故叫“苟更”。后来雒越人又培育出两个稻谷品种,一个叫“苟略”,一个叫“苟金”。“略”是“雒”字的下声,“金”是“更”字的上声(今侗族自称有更、金、干等不同口音),这两个品种各用“雒更”的一个语音命名,所以两个品名连起来还是族名“雒更”。现在侗族仍然沿袭这种命名方式,老二甲老大的名,老三甲老二的名,或各取老大老二名字中的一字组合为老三的名,如红云、红凡、云凡。“苟略”,汉语叫糯谷,“苟金”,汉语叫籼谷。谷与苟谐音,糯与略谐音,籼与金谐音,粳与更同音,由此可见,粳谷、糯谷、籼谷,是后人用汉字记音的方法记下来的越语(侗台语)。据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这些汉字及读音是不是依据古越语创造出来的呢?不能说没有可能。??????????????????????????????
??? 为了说明“雒更”的声源来自雒越人对鱼鳞的称呼,我们再来看看雒越人以“更”字音创造的语言:
???? 更苟─谷穗
???? 更罢─鱼鳞
???? 更龙─龙鳞
???? 更扔─ 穿山甲鳞
???? 更随─蛇鳞
???? 更额─瓦片鳞
??? 以此类推,凡有鳞或形象鳞的东西,均以“更”为词头
??? 屋梁上的瓦片象鱼鳞,故称“更额”,更额又假借为盖瓦,于是口音一转,又生发出许多“盖”字义的词语:
???? 更养─盖被子
???? 更棚─盖木棚
???? 更交─盖脑壳
???? 更大─蒙眼睛
???? 更加─蒙耳朵
???? 更呛─遮阳光
???? 更并─遮雨,???
以此类推,凡遮盖之事均以“更”为词头。
“更”又延伸为间隔、斑纹义,其词语有:
???? 更─隔开
???? 更─一间两间
? 更花─间花(如花鸡、花布、花牛、花鱼等等)
???? 更热─斑纹
???? 更退─颈上有白圈的燕子
???? 更厦─颈上有白圈的喜鹊
???? 更妈─一层层的云彩
???? 咕更─卉衣
???? 以此类推,凡有斑纹的东西均以“更”为词头。
??? “更”这个族名,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头语。
??? “雒更”,简称为“更”。后来出现的“邗越”、“赣越”、“荆越”、“旦越”等称呼均是“更”的音变。从这些区域性的称呼来看,荆楚、岭南、岭东之广大地区都是“雒更”耕作的地区,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素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
??? 春秋战国时末期(公元前333年)越国战败,楚威王杀了越王无疆,灭了越国,“雒更”被迫离开两湖,走上逃避战祸的迁徙之路,对这段历史,侗族《远祖歌》中有沉痛的叙述:“魔王眼红六十种姓的地方,战火烧进雒更居住的村庄,狼兵虎将铺天盖地杀过来,就象狂浪扑进小小的船舱!”说“这里是蟒王的土地,不是你们随意打猎捕鱼的地方,命令你们马上离开,谁不离开就见阎王!”“掠夺和屠杀没有停息,湖泊里漂着泡胀的尸体,大地上看不到完好的村庄。”雒更携老护幼,挥泪离开富饶的乡邦,踏上艰苦的跋涉之路,天黄黄,地茫茫,此去不知落何方?前途渺茫,心情凄怆。“雁鹅离不开绿洲,跟着雁鹅走就找到幸福”,这是由雁鹅崇拜而产生的一种信念。
??? 天上是南飞的大雁,地下是南迁的雒更。雁鹅是神鸟,是雒越人崇拜的图腾。为何崇拜雁鹅?这里摘录美国作家查尔斯.史温顿的一段文字给大家思考:
? “如果我们一定要选择一种鸟作为人类社会的榜样,那么海鸥绝对不是个选择。相反,我们应当学习大雁的行为。你曾想过为什么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阵吗?科学家告诉我们,在雁阵中雁群飞行的速度比单飞的速度高出71%。处于“v”字形尖 端的大雁任务最为艰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气阻力。因此领头的大雁每隔几分钟就要轮换,这样雁群就可以长距离飞行而无需休息;雁阵尾部的两个位置最为轻松,强壮的大雁就让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占据这些省力的位置。群雁不停地鸣叫,这是强壮的大雁在鼓励落后的同伴,如果那只大雁因为过于疲劳或生病而掉队,雁群也不会遗弃它,它们会派出一只健康的大雁,陪伴它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飞行。
??? 可见,雒越人崇拜雁鹅,除了在原始农业时代结下的那段情缘外,还有崇拜雁阵规则和精神的深邃意蕴。雒越人正象雁群一样,是无数个生命组成的联合体,他们之间团结互助,紧密合作,尊老爱幼,互相关心,绝不象海鸥那样互相妒嫉、互相争斗乃至互相残杀。在《侗族远祖歌》中,描述了迁徙途中的雒更头人忍饥挨饿,让食于老幼的感人事迹,以及年轻力壮的雒更驮老护幼的情景。天上的大雁不停地呜叫“仡伶!仡伶!”“仡憨!仡憨!”此声既是鼓励落后的大雁,也是对逃难中的雒更的鼓励。似乎在说:莫悲伤,要勇敢!这声音叫在南迁途中的“雒更”人心中,刻骨铭心,因此,他们又自称为“仡伶”、“仡憨”。侗族《远祖歌》中说,雒更来到镡城成之岭后,公坦在岭南垦荒造田,公伶在岭西垦荒造田,公朝在岭东垦荒造田,公憨在岭北垦荒造田,公滴定居今通道芙蓉金甸一带,并将这一带取名为“仡伶”。现在侗族内部仍有“更伶”、“更憨”、“更佬”之称。
??? 据有关文献记载,仡伶、仡憨人南迁后,分布于靖州地区的会同、通道、绥宁、黎平、锦屏、天柱、三江。沅州地区的无阳、三穗、、玉屏、万山、新晃、芷江。思州地区的镇远、岑巩、江口、铜仁、石阡。邵州地区也为杨氏仡伶居住地,融江、都柳江流域也是仡伶居住范围。可见,仡伶分布于湘、桂、黔、鄂毗邻的广大地区。与现在苗侗民族的分布一致。??
??? 综上所述,自春秋战国以后,雒越民族的地域缩小了,人口萎缩了,但从人类学、人种学意义来说,只是民族成份上的改变,而人种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说,虽然许多雒越人被汉化了,但他们的血管里仍然流着雒越人的血液,越国消亡了,而雒越人没有消亡,他仍然遍布中国大地。
??? 从百越民族的族称演变来看,从夷到夷越,从夷越到雒越、从雒越到雒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鸟和鸟声为名,以鸟为图腾。雒更的语言、服饰、建筑、信仰、风俗习惯是夷、夷越、雒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守住精神家园,也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转自新浪网雒越人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