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4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杨树喆: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田野考察

谢 寿球

3月 5, 2013

【内容摘要】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包括如下基本要素:名称、三十六神七十二相、教法与科法、唱本与科书、神像与法器、面具与服饰、唱师与跳师、师系与师班等。本文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上述壮族民间师公教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考察。
【关 键 词】民间师公教?基本要素?壮族?上林县西燕镇
【作者简介】杨树喆,男,壮族,广西扶绥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广西桂林,541004)
?
一、名称之由来
上林县西燕镇壮族的民间师公教信仰始于何时,已难以作出确切的考证。据康熙乙酉年(1750)《上林县志》载:“或遇疾病,不服医药,辄延鬼师歌舞祈祷,谓之跳鬼。”民国《上林县志》亦载:
?
父母弃世,即延僧、道、尸公亦曰巫师者,诵经超荐。或遇疾病,不服医药,辄延鬼师歌舞祈祷,谓之跳鬼。鬼师即俗所称之尸公。(引者按:“尸”与“师”都是壮语sae的译音,故“尸公”也就是“师公”。)
?
可见,至少在二百多年以前,上林县师公就已经相当的活跃。由此想来,西燕镇壮族师公的出现也不会太晚。
和广西其它壮族地区一样,西燕镇壮族师公教也因其宗教职能者自称和他称为Bouqsae(汉译为“师公”、“筛公”或“尸公”)而得名。“师公教”名称的由来,还与当地一种民间道教别——其宗教职能者自称和他称为“道公”有关,由于道公们认为他们是道教,故而师公们也以师公教自称以与道教相区别。师公教还有“三元教”、“梅山教”、“武教”等别称,前两者与以下的传说有关:说从前有个叫孙公侃的,生有一女,名“达荡”(音译)。此女十六岁时嫁给唐巫,生一子唐道扬;唐巫死后,改嫁葛文扬,生一子葛定应;葛文扬死后,再改嫁周远方,又生一子周护正。不久,夫妻二人死去,留下的三个同母异父孤儿被梅山古院收养,并被教以念经和学习法术。学成后,适逢皇太后有病,朝廷张榜招纳贤医,同父异母三兄弟奉师傅之命为皇太后施法治病,果然把病治好了,于是皇帝封之为“三元将真君”,并命他们到各地传法,最后成为壮族师公教的三位祖师。据此传说,由于师公教的三位祖师曾经被皇帝封为三元将真君,所以有三元教之称;又因其三元祖师是在梅山修炼得法的,故而称梅山教。至于武教一称,则是因为在师公们看来,道教(实指民间道公自称所属的茅山道教而非真正的中国道教)只诵经不跳神,称为“文教”;而师公教则除了诵经(又称“唱师”)外,还要戴面具扮神表演(俗称“跳师”或“调师”),并有一套诸如“上刀山”、“下火海”之类的法术,故又称之为武教。
二、三十六神七十二相
广西各地壮族师公教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的说法,这显然是从道教“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说演变而来的。西燕镇壮族师公教也有类似的说法,但具体何指当地师公们都无法确知。当笔者以有关研究者在广西象州县中平乡调查所得的“三十六神七十二相”情况,向李传教(法名)师公一一问询时,他又表示说大抵就是指这些神祇了,不过他也做了若干订正。它们是:
?
三十六神——(1)唐道扬;(2)葛定应;(3)周护正;(4)土地;(5)灶王;(6)社王;(7)雷王;(8)赵帅;(9)马帅;(10)邓帅;(11)辛帅;(12)中央关元帅;(13)甘王公侯(扶应);(14)甘陆将军;(15)甘七部圣官;(16)甘八部篆官;(17)甘五仙娘;(18)侍郎;(19)梁吴侯;(20)韦察院;(21)司徒公;(22)巡河公;(23)三界公;(24)冯四公;(25)北府将军;(26)白马姑娘;(27)通天圣地;(28)莫一大王;(29)三祖家仙;(30)五谷灵娘;(31)鲁班先师;(32)五海(龙神);(33)农婆(歌仙);(34)上楼花婆;(35)中楼花婆;(36)下楼花婆;
七十二相——(1)张天师;(2)李天师;(3)左真人;(4)右真人;(5)狱主;(6)灵王;(7)都督;(8)陈六;(9)陈养;(10)九吾(鬼王);(11)五通王官;(12)五道;(13)年值功曹;(14)月值功曹;(15)日值功曹;(16)时值功曹;(17)何雷明保;(18)泗州;(19)通保;(20)雷电;(21)雨师;(22)雷声;(23)引光;(24)南方天真;(25)西方天李;(26)北方天楼;(27)中央天录;(28)黑帝;(29)天成;(30)花林;(31)洪州;(32)观音;(33)孤独;(34)威德;(35)上元天官;(36)中元地官;(37)下元水官;(38)五官;(39)冯远;(40)冯雨;(41)冯咬;(42)冯累;(43)都长;(44)老奶;(45)韦明大;(46)甘奏;(47)金轮;(48)银轮;(49)南极仙翁;(50)日宫;(51)月宫;(52)神宵;(53)地藏王;(54)伏羲;(55)孙千岁;(56)律令;(57)九天应元;(58)玉皇;(59)蛮雷;(60)大王;(61)簶神;(62)监厨;(63)东王;(64)小帝;(65)猛将;(66)释迦牟尼佛;(67)玉清;(68)上清;(69)太清;(70)星主;(71)雷公;(72)雷母。
?
这三十六神七十二相可大体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本教主神,即唐道扬、葛定应、周护正三位壮族师公教的三元祖师和创始人;第二类和第三类是道教神与佛教神,它们分别是指来源于道教系统和佛教系统的神灵,前者如张天师、、赵邓马关四帅、四值功曹、“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等,后者如释加牟尼佛、观音等;第四类是土俗神,大都是从本民族文化中生发出来的,它们有的来源于本民族的远古神话和原始信仰,如上楼花婆、中楼花婆、下楼花婆等;有的则是本民族历史传说人物的神化,如莫一、甘王等,还有少数神灵来源于已经壮族化了的或有功于壮族人民的汉族历史传说人物,如鲁班、孙千岁、梁吴侯等,也可以归入土俗神的行列;第五类神灵显然是原始万物有灵论观念支配下的产物,如土地、灶王、社王、雷王、雷电、雨师、雷声、引光等等,此类神为数不少。
三、教法与科法
广西一些壮族地区的师公和道公有“道公管死人,师公管活人”的分工 [1],即道公只做为亡魂拔解超生的幽事,而师公则主要为生人禳灾纳吉利、驱鬼治病。西燕镇的情形与此略有不同,当地师公既可以为生人禳灾纳吉利、驱鬼治病,也可以为亡魂拔解超生,用师公的话说是“道公只管死人,师公则死人活人都管”,而道公则不一定能“管活人”。也就是说,西燕镇师公教的教法属红、白事兼作。
但是,当地师公习惯上并不是按照红、白事来划分其大小各种法事,而是按照是否动用锣鼓来进行划分。凡是不动用锣鼓的法事都属于小法事,又称“小师坛仪式”一般只需1—2名师公即可,又分为若干小类:(1)求神类——祈求从神灵那里获得超自然力量以保平安,如“开光”、“升家神”、“安灶”、“添粮”等;(2)酬神类——认为家中能人畜平安,事业得以兴旺,是因为有神灵的护佑,所以要酬谢神灵,如“礼谢土府”、“礼谢灶神”、“小还愿”等;(3)驱鬼类——人们有各种不测之灾,认为是厉鬼或各种妖魔作祟,所以要进行各种驱鬼祛邪的仪式,如“隔觞”、“解谢白虎流霞”等。以上是师公们最经常的仪式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属于单个师公(有时也带一个弟子作助手)独立进行的仪式。由此又派生出一系列的相关特点:如由于是单个人的仪式,因此一般只需用宝剑、师刀、铜铃和符 等法具,既不需动用锣鼓,也不需设置师坛,而只需给主家原来的祖龛上香和献祭简单的供品,或用一个簸箕作为可移动的供桌;仪式过程中一般不需念诵长篇的经文,只念一些简单的咒语,有时跳一些简单的行罡步舞的动作,最后就抛符 落地以占卜结果;仪式时间一般较短,长的最多半天,短则十来分钟;仪式有一定的规范,但随意性较大,神秘性与世俗性相混融等等。
凡是动用锣鼓的法事都是师公班集体进行的大法事,又称“大师坛仪式”,也分为若干小类:(1)“打醮”——又称“做斋”。在庙堂进行的叫“庙斋”;在社坛进行的称“社坛平安斋”;(2)“道场”——即为成年死者超度亡灵,特别注重为非正常死亡者超度亡灵;(3)“存龙”——即请东西南北中五方之龙到本村境(本家、本墓地)驻守,以确保人畜(或亡灵)安宁;(4)“大还愿”——信士向神灵祈求的某种意愿得以实现后,进行的各种酬谢神灵的仪式;(5)“升神”——大凡新建或修复寺庙后都进行升神法事以求神灵禳灾赐福。大师坛仪式由于是师公集体性的活动,因此在仪式规模、时间以及师公人数上也就不同于小师坛仪式。通常是,仪式规模和持续时间由主家(个人或全体村民)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一般的进行一个昼夜,稍好的三、五、七、九个昼夜不等。若超过三个昼夜以上的则称为特大型师坛仪式。规模和时间确定之后,再由掌坛师公决定邀请多少位师公来组成一个班子,共同去完成此项仪式。一昼夜的大师坛仪式,需要5-7名师公;三昼夜或以上的大师坛仪式,则需要8-14名师公。一般说来,法事持续的时间越长需要的师公就越多,因为仪式中不仅必须设置师坛和使用锣鼓伴奏,还要戴着面具和手持各种法器进行通宵达旦的歌舞表演,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师公们分工与合作来完成;但也不能多多益善,因为这里边牵涉到仪式结束后所得报酬的分配问题,人多了只能少分。
由于西燕镇壮族师公教兼做红、白法事,因此其科法自然也就包括文、武两科。这两种科法的内涵与外延,既各有不同的表征,又互有融渗的成分。武科专指以武威慑、驱逐邪神恶煞为内涵和外延的科仪、科法或法术动作。其基本仪范是“落神”,即旨在藉降神附体以驱鬼压煞,集科仪、科法、法术于一炉的典型的武科之法。武科的科法动作雄健勇猛,多是头戴师冠、面具,身着师服上阵,同时伴以紧锣密鼓,因此场面极为阳刚火暴,但惊而无险,且常常杂有滑稽杂耍的动作,个别法事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其精彩程度毫不逊色于一场精湛的武术杂技表演。相比而言,文科科法的含义相对含糊,既泛指法事进行中各种礼赞奉诵类科仪、科法和法术动作,以及歌颂神迹神威、具有戏剧意味的科仪及其表演动作。其基本仪范是“断后”,即是劝送鬼神离境,盟威永不得返的代表性的文科科法。但文科的科法动作既有肃穆庄重的醮谢祷请姿势,也有娴静恬雅的女态身段,还不时揉进高踢腿、单脚跳步
四、唱本与科书
唱本和科书是指师公在进行仪式活动时所诵唱的文本。这些文本均为世代相传的民间手抄本,据初步调查大约有数十种,都是用古壮字手抄而成 [2],每部数十行至数百行不等,最长的达两千余行,多为五言或七言壮族山歌体,有押脚韵排歌和押腰脚韵勒脚歌两种样式。[3]当地师公们对他们烂熟于心的唱本和科书自有一套分类方法,他们通常根据唱本和科书所唱述的对象和使用的场合,将其分为“师唱本”、“圣唱本”、“杂唱本”和“科仪本”四大类。
师公分类法中的“师唱”、“圣唱”和“杂唱”,实际上应该是“唱师”、“唱圣”和“唱杂”,因为按照壮语的语法规则,中心词总是前置。这是根据唱本所唱述的对象来归类。其中,师唱本唱述的对象是师公所供奉的三十六位祖师和衙师,其内容主要是唱述他们的身世、功绩以及在祭祀中的非凡神力,如《唱三元》、《唱四帅》、《唱甘王》、《唱莫一大王》、《唱白马三娘》、《唱布伯》等。师唱本一般在白天或前半夜演唱,演唱时通常是歌、舞、乐交替进行,歌者围坐在师坛两旁诵唱,同时为舞者击鼓敲锣伴奏;舞者则身着师服,头戴与唱述对象相合的面具,在师坛中央以鼓为戒行罡步舞;歌者不舞,舞者不唱;每舞一方诵唱一段,舞完东西南北中五方,歌者也唱完了一部师唱本。圣唱本的唱述对象是师公所崇敬的七十二位贤圣,其内容则是唱述贤圣们的身世和功德,如《唱盘古》、《唱唐宣》、《唱东灵》、《唱黄祥》、《唱闵子骞》、《唱二十四孝》、《唱罕王》等。圣唱本的演唱,除了少数唱本如《唱玉女解秽》也采用与师唱本相类似的方式之外,一般都是在午夜子时以后进行,演唱时采用“坐唱”的方式,没有舞蹈,只需唱者自敲锣鼓伴奏。至于杂唱本,其对象则是一些具有训诫意义的神话传说人物,如《唱送师人》、《唱破狱》、《唱表文》、《唱森如王》等。上述三类唱本的共同特点是:(1)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不少唱本偏重于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刻画,风格很细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由于经历了上百年的锤炼,并不断吸取壮族民间文学的营养,因此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2)一般只在举行大筵头仪式时演唱。
与上述唱本不同,科仪本没有明确的唱述对象,也没有故事情节,但其内容更加庞杂,唱述的场合和方式也更加灵活。无论是大师坛仪式还是小师坛仪式仪式都可以诵唱,打击乐伴奏也可有可无,可高声诵唱,也可低声念念有词,还可以采用独唱、喝唱、领唱、对唱等方式。总之,采用什么样唱述的方式,完全由师公根据仪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科仪本的内容比较庞杂,大体可根据其适用的仪式场合,分为以下若干种类:(1)超度亡灵常用科书,如《解冤总式密录》、《元皇奏亡终送升虔朝见牒疏》、《雷五都总鬼名经》、《灵宝简文》、《置天门引路科》、《武坛请圣科赏兵科》、《收兵法》等;(2)打解结、禳关、打十保福、架桥、谢坟与安龙谢土、送星宿、打扫屋、送菩萨常用科书,如《禳关科》、《保福科》、《架桥科》、《谢坟科》、《谢土科》、《元皇送星宿科》、《具打扫屋秘诀》、《抛送五海科》等;(3)应七、还愿、回喜神常用科书,如《应七忏化用大悲咒》、《酬恩表意科》、《回喜神一宗》等,(4)其它科书杂经,如《请师科》、《灶王经》、《牛王经》、《五谷经》、《回送天府遣瘟科》等。可见,师公教自有一套庞杂的宗教经籍体系。
五、神像与法器
在西燕镇壮族师公教的仪式活动中,悬挂神画像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代表“神”的存在。但不同的师公班或同一个师公班在进行不同的法事活动时,除了必须挂三元神画像外,还须挂什么其它神画像和挂多少幅则是各不相同的。笔者在李传教师公那里见到该师公班一共有15幅神画像,分别是唐、葛、周三元祖师的三幅一堂画像和三元合一画像两种共4幅;张天师、真武神画像各1幅;三楼圣母神画像1幅;十二殿王画像共6幅;青龙、黄龙绕柱画像各1幅。这些神画像:(1)均出自李传教师公之手。此公年近六十,曾读过初中,有一定的绘画和雕刻才能,所以他画的神画像比例协调,笔法细致,显得端庄可爱。(2)用颜料画在白布上,再用一层白布装裱,上下以小木棍为轴,神画像的表面涂上一层光油,便于长期保存。(3)神画像的尺寸一般为92cm×42cm,八仙桌的一边,恰好挂一堂三幅神画像。
师公认为他们属于师公教,奉唐、葛、周三真君为三元祖师。所以,三元神画像是做法事时非悬挂不可的,尤其做大筵法事更是如此。三元神画像有三元合一与三幅为一堂两种。神画像上的三元,都是文官装束,居中者为上元唐将真君,着黄袍;左边着绿袍为中元葛将真君;着红袍的下元周将真君居右。关于三元祖师的来由如前述传说,只是不同的师公在述说时都有所差异,尤其唐、葛、周三人的名字更是大相径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师公教祖师的身份。张天师和真武大帝为另一组神画像,使用时分别悬挂于三元神画像的左右两侧。左幅张天师着红袍蓝裙,抱玉简,赤面络腮,神态凶狠;右幅真武大帝白面蓝袍黄裙,免冠披发,抱简,面和善。张天师,名张陵,东汉末创五斗米道,成为道教祖师,并被尊为天师,因其被赋予画符念咒、祈福禳灾、驱鬼除妖的功能,所以尤为壮族师公所青睐。真武即玄武,其来历说法不一,壮族师公尊其为驱魔大神,将妖魔鬼怪化为“苍龟巨蛇”踩于脚下,又认为玄武属水,水能灭火,故有祛灾送福的功能。
壮族师公具有多方面的职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人“求花”或“保花”。所谓“花”即子嗣。所以但凡与此相关的法事仪式,师坛上必须悬挂第三组神画像——花楼圣母画像,一般位于上元唐将真君画像的左侧。花楼圣母神画像共分为六层,一层是并排的三元祖师头像;二、三层居中者分别是上楼圣母和中楼圣母,均簪花霞帔,仪态华丽庄重,左右旁立一侍女;四层是一个正面大花盆和十三朵小花,花盘上标出十二时辰;五层有一白发苍苍、面貌丑陋的婆王,是下楼圣母,左边是一女人为小孩洗浴,右边为一女人手持青蛇吓唬小孩;六层是一座桥,桥上麒麟送子,桥下禁六害。据李传教师公相告,上、中、下三楼圣母分别称万岁婆王、花林婆王和收花婆王,万岁婆王能为人补年高寿,所以人在三十六岁后多病而虚弱,便祈求万岁婆王护佑以延年增寿;花林婆王是司生育之神,主妇女生育和婴儿健康;收花婆王主管死者的灵魂,但未满三十六岁的死者之灵魂必须通过师公举行相关的仪式,方可送至收花婆王那里。至于何以称之为“三楼”?他也说不出个道道来,好在老百姓并不在乎,更不会去较真。
十二殿王画像只在为亡魂拔解超升时才使用,通常悬挂在堂屋左右两边墙壁上。十二殿王的职能分工大致是:第一殿秦广王,主管按簿稽查生前善恶。判官手捧生死簿,牛头马面拘提亡魂;设有孽镜台,亡魂可在此了解自己生前的善恶。善者将得到善书,升入天界;有缺陷者则送入补经所诵经赎罪;恶者就送往各殿备受诸刑。有的神画像中的一殿也设有刑罚,主管到山剑林和油锅之刑。第二殿楚江王,主管囚车地狱、割臂地狱,还有石磨、碓舂之刑。第三殿宋帝王,主管炮烙地狱、抽肠地狱以及铁床肢解或箭射之刑。第四殿伍官王,主管石碾地狱,有秤钩、恶犬咬噬等刑狱。第五殿阎罗王,主管铁围城(枉死城)。第六殿变(汴)成王,主管锯身、割舌之刑。第七殿平政王、第八殿泰山王,主管车轮地狱和血污池,善人在此将由童子引幡过善人桥,但恶人在血污池中备受猛犬毒蛇咬噬。第九殿都市王,主管磨盘、刀山地狱,也有说是管寒冰地狱和暴风地狱。第十殿转轮王,亡魂至此便可确定其下世投胎的去向,如果投胎为人则要喝下迷魂汤,忘却前世的一切;若需继续受刑,就打入奈何桥下受苦。第十一、十二殿分别是国度王和银回王母,不过从画面上看不出其职能,当地师公对此也不甚清楚。
师公使用的法器则有以下数种:(1)师鼓,鼓身用桐木掏空,两头蒙以山羊皮,并用羊皮筋将两头鼓面绷紧;(2)玉简,木制,长约40公分,宽约5公分,上雕有花纹和文字;(3)符筊,用竹根做成,两片成一对;(4)铜铃,铜制;(5)宝剑,铁制,长约30公分;(6)祖杖,木制,顶端有铁环,长约120公分;(7)铜锣,铜制,有两面,其中一面稍破旧;(8)钗锣,铜制;(9)七星令旗,黄布旗面,红布镶边,上书“巨”、“文”、“武”、“破”、“贪”、“禄”、“廉”七字。
  此外,在求花、保花之类的法事仪式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法器就是纸制的花盘。师公称之为“三尊婆奶花盘”,一共有三盘,分别是“大奶红花盘”(俗称四季平安花盘)、“二奶金色花盘”(五福临门花盘)、“三奶蓝色花盘”(花金花银花盘)。花盘的花样分三部分剪法:一是山花。用五色纸剪成四种样式的花条:1)双凤朝喜;2)金鸡朝葫芦或金鸡鲤鱼朝葫芦;3)燕子鲤鱼朝葫芦;4)三师坐位。二是花魂。俗称“三魂七魄”,以五色纸剪六种不同形状的纸人,每组七人:1)两脚平肩站立,双手托花于头顶;2)双脚平肩站立,双臂高举于上方,伸三只手指;3)双脚平肩站立,双臂曲肘上举;4)双脚平肩站立,双臂高举上方;5)双脚八字步站立,双腿半蹲,屈臂举于上方,伸拇指;6)双脚一字步,双臂曲肘张手指上举的孕妇。三是盘花。分顶部下页花纹、顶部中页花纹、顶部上页花纹、底部花纹四种。顶部下页花纹是鲜花怒放,底部花纹则是表现人丁繁衍兴旺的式样花纹。三个部分合成花盘时,山花贴在盘(用竹子扎捆成圆椎形花篮)的四周,一般贴一层,大的法事活动要贴三层,每层直贴18-24张。大奶花盘里装十二个花魂,中间有花心,花根镶三角六分钱,以代表人的三十六骨节,俗称“保华宅满”;二奶花盘装九个花魂,俗称“久长万代”;三奶花盘装八个花魂,俗称“八卦护身”。顶花底花上下分挂。剪纸花盘跟壮锦一样,都沿用五种色彩的纸和棉线为色料,反映了强烈的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六、面具与服饰
师公教法事仪式中又一必不可少的器物是面具,所谓“无面不成师”。李传教师公班共有九副面具,分别是玉女娘、土地公、土地婆、特兴、特凸、猴神、雷神、农婆和一副称为“鬼”的面具等。
按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在表演中的着戴方式,面具可以分为明相和暗相两种。明相指的是直接在人脸大小的硬纸片或竹笪片上(据说也有用牛皮的)绘画平面神画像,通常斜戴于额前,面部或用白纱、青纱蒙住或干脆不蒙;明相的数量很少,只有1副为硬纸明相,其余8副都是暗相。暗相多用樟木、柳木、黄杨木或梧桐木雕刻而成,大小与人面相似,连冠长约30公分,宽约16公分;正面浮雕,背面镂空,眼鼻处均挖有洞孔以观看和呼吸,两耳边也有小洞以穿带子缚系;着戴时,先用一长150公分、宽30公分的白或红布条从头顶包至下颔,再戴上暗相以遮住整个面部;此布条俗称“包胎布”(有的地方称“纱罗”),意谓包去凡胎而出神画像,其实际作用是为了作木刻面具的衬垫,以防磨伤皮肉。这8副暗相中,玉女娘是一青年女相,梳髻,额上饰以花冠,粉面红唇,双颊涂以胭脂,神态俊俏妩媚。土地公和土地婆分别是一老年文相和老年女相,土地公秃顶,白面朱唇,结白马尾为须髯,笑容可掬;土地婆饰以花冠,细眉樱唇,白面红颊,慈悦仁和。最富于特色的是丑相特兴和特凸。特兴赤面朱唇,挤眉弄眼,诙谐;特凸赤面突眼,暴牙歪嘴,调皮;据说他们是同胞兄弟,负责呈送人间“上达天庭”的各种表文。
在法事仪式中,师公在扮神表演时还穿戴专门的服饰。师公的服饰有师服、师裙和师冠三种。师服为大红长袍,黄布镶边,系黄色丝穗,并以黄色丝线于双肩处分别绣“龙头”,前襟绣有“双虎”,背面绣有“三元”和“四帅”的图像。师冠也是红布制成,帽沿插五个绒球,中间一个为大红色,左右两个为兰色,最边两个为粉红色;正面镶有玻璃镜片,背后垂下三条带子,中间一条为黄色,其它两条为红色。
七、唱师与跳师
在歌舞表演的过程中,有一关键点是不可忽视的,即所有参加的师公自然地分成两个组:歌组和舞组。歌组坐在师坛场两边负责念唱“请神词”或“颂神词”,同时负责敲打锣鼓和手摇法铃为舞者伴奏;舞者则身着师服、头戴师冠或面具、手持法具,在坛场中央跳起与所请神灵相对应的舞蹈。歌与舞交替进行,一般是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各地壮族民间把这种表演又称为“唱师”或“跳师”,清楚地指明了上述的要点。不过在整个过程中,歌或舞并非固定于某几个师公,而是由所有师公共同轮流承担。
沃勒斯指出:“使用各式各样的乐器、歌曲、赞美诗和舞蹈不仅能起到召集神灵的作用,而且还起到把人们整合起来的作用。”[5]壮族民间师公教的音乐和舞蹈既是带有艺术性形式、内容和目的因素的艺术文化产品,也是沟通鬼神的传媒工具和手段。
民间师公教音乐分为声腔乐和打击乐两种基本体裁。二者不仅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容上有所不同,在功能作用上也有差异。以笔者调查的上林县西燕镇师公为例,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声腔乐为辅。打击乐以木鼓为主奏,以两面铜锣、大小铜钹和铜铃配合。所用曲牌分为开场鼓、快鼓、慢鼓、过门鼓、收场鼓等。演奏手法较为单一和随意,较多地显示出古朴、自然的形态特征。在节奏类型上,通常有顺节拍型(不同的乐器在正规节拍中交替击奏,强音乐器在前,弱音乐器在后,二者时值相等或前者长于后者)、逆节拍型(不同的乐器在包含变位重音的节拍中交替击奏,弱音乐器在前,强音乐器在后,二者时值相等或长于后者)、顺逆结合型(在同一小节中综合使用顺节拍型和逆节拍型,以构成特殊的音响效果)、齐击型(不同乐器同时击奏时值相等的音符)、疏密重叠型(不同乐器同时击奏时值不等的音符,构成交替出现的音响效果)。师公交替使用这些打击乐节奏类型,指挥和调度着整个仪式的歌舞表演。
在声腔乐方面,分为“师腔”和“欢腔”(山歌腔)两种,以师腔为主。师腔多用于叙事,又分为悲腔、哭腔、平腔、高腔、快腔和帮腔等,其中保留着古朴、简陋和浓郁神秘色彩的旋律,口语性和吟诵性是其旋律上的重要特征。欢腔是辅助唱腔,主要用于抒情。在曲式结构上,一般由一段体组成,具体可分为单乐段和复乐段两种基本形式:单乐段一般每个乐段只有上下两句唱词,但可以通过不改变旋律骨干音、调式逻辑和句逗落音而反复演唱更多的唱词;还可以在开头和结尾,或者上下句之间,加入衬词衬句,以使乐意扩展得更加充分。复乐段一般是每个乐段有四句唱词,故又称四句头复乐段。这种曲式的规模比单乐段大,可容纳更多的内容,已经初步具有起、承、转、合的程序。在复乐段中加入衬词衬句,不但使乐意表述得更加详尽,而且旋律也显得更加丰富。在演唱方式上,师公的演唱全部使用壮语方言,演唱形式有清唱、滚唱和帮唱三种。清唱的特点是演唱不依托管弦伴奏,表情达意全凭歌喉;滚唱是一种近似于朗诵的演唱,通常以同一曲调的自然反复演唱多段唱词;帮唱则是一人唱众人和,独唱与伴唱此起彼伏、交替重叠的演唱方式。
舞蹈也是师公歌舞的重要因素。师公的舞蹈动作不多,且比较简单,但有相对规范的脚位元元元、舞姿造型和动律特征。其基本脚位是“蹲点步”,即一腿半蹲,另一腿曲膝点地。基本舞姿有“凤凰型”和“蛙型”两种。凤凰舞姿为一手举于头旁,另一手按于胯边,同时蹲点步;蛙型舞姿为双臂屈肘举过头旁,五指张开,两脚成八字蹲踏式。在动作韵律上,师公舞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1)颤。即双腿屈膝,自然上下颤动。这是师公舞最突出的动律特征,贯串于各地不同风格的师公舞蹈之中。但因地而异,如贵港、来宾、武宣、象州一带以慢颤为多,柔而缓,因而动作显得比较舒展从容;而上林西燕镇一带的“颤”则脆而快,幅度较大,动作比较轻松风趣。(2)晃。即上身、头部在舞蹈中向前后左右晃摆而形成的颤中带晃。尤以上林师公舞最为突出。连续不断的“晃”,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乎其神的感觉。(3)扭胯蹲摆。“扭胯”包括胯部的扭、弹、送、磨。“扭”和“弹”是通过胯部有力、快速的横向扭摆和弹动,表现出欢乐的情绪;“送”和“磨”是通过胯部柔缓的圆形转动后送出,表现诙谐风趣的情绪。“蹲摆”指在两腿屈膝下蹲的同时,身体随之向两旁转动,是动作蹲中带摆,给人一种稳健感。(4)悠吸点弹。这是师公舞中富有民族风味的动律特征。“悠吸”指在腿或受臂悠悠抬起之后,迅速将小腿或下臂吸回(或屈回),使动作刚中带柔,动中有静,富于韵味。“点弹”指前脚掌点地后迅速弹起的动律,动作敏捷、轻巧,富有弹性。[6]这些基本造型和动律特征贯穿于各种动作当中,使舞蹈始终保持“下蹲微伛、步蹇”的姿势,给人一种有如神灵附体的感觉。
八、师系与师班
所谓师系,即具有同一师承关系。据笔者调查了解,西燕镇现有师公145人,分别属于5个不同的师系。各个师系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上林县西燕镇壮族师公分布情况表

所?属
师?系
所在行政村
及师公人数
所 在 自 然 村
及 师 公 人 数
与周边乡(镇)
师公教派的关系
西燕师系
西燕村18
西燕圩6,云徐2,拉甫5,拉最1,里圩4
?
覃浪师系
覃浪村16
古旺1,那庙6,中富3,古老2,马安1,弄苏1,定西1,古旺圩1
?
?
?
?
?
?
北林师系
江卢村14
高卜3,云覃1,内韦3,外韦3,云卢2,米江2
与大丰镇里丹、云里、云城、护军等村的师公同属一个师系
北林村20
太平3,拉仙2,拉敢4,俭治3,云石3,云黄4,坝王1
云桃村13
云何3,上平1,桃岭1,那里1,厚赵1,香马3,内六羊1,外六羊2,
塘昶村15
内六君3,岜仙2,定井5,定逢1,道仁4
云灵村6
云童4,弄望2
寨鹿师系
寨鹿村20
上寨10,下寨3,六鹿1,内伏1,云蒙2,安塘3
?
?
?
岽敢师系
岽敢村10
那定6,周卢1,雷圩3
与镇圩乡古登、洋造、佛子等村的师公同属一个师系
岜独村13
三元1,栏独1,北角1,拉岭4,拉本3,拉俭1,北幼2
?
全镇师公总人数
145(人)
?
?
由于师公做法事时,大型的法事一般需要6—8名师公,最多时需15名师公,所以大的师系又分若干个小团体,谓之“师公班”。一个师公班基本上以同属一个行政村且经常一起做法事的师公组成,也有跨行政组合的,但没有结成严密的组织,也没有固定的名称。该镇的壮族师公,有“先戒度一日为师”之说,在同一个师系里,辈分高者为尊,年龄大者为次,最早戒度者就是这个师系的头目。师公班则不同,在同一师公班里,没有固定的班头。因为民众请师公做法事,往往有这样的意愿:要么请本领最大的,要么请与自己有亲戚或朋友关系的。这一次被先请的师公则根据法事的规模,召集若干师友们前往实施法事,他就成了这场法事的“掌坛师傅”。到下一场法事,被先请的是另一位师公,他只是参与者,而不是掌坛师傅。
当地所有的师公都不是专门职业者,大部分师公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手段,做法事纯属业余性质,且多在农闲季节进行。该镇李传教师公班(姑且名之)成员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

姓? 名
(法名)
民族
年龄
婚否
文化
程度
职业
受戒
时间
师 傅
法 名
现家庭居住地
其??? 他
李成佛
壮族
77
已婚
初小
农民
1934
石法光
西燕镇岽敢村那定屯
本班大明师傅,考察前刚刚去逝。
李传教

59

初中

1982
李成佛
〃??? 〃
本班相对固定的「掌坛师傅」,多才多艺,本班使用的神像、面具、鼓、法印等法器均为其所制。
李传文

47

初中

1982
〃〃
〃??? 〃
李成佛之子,调查时当选为岽敢村村委委员。
潘传卷

50




〃〃
〃??? 〃
?
潘××

47

高小


〃〃
〃??? 〃
潘传卷之弟。
雷传经

43

初中


〃〃
西燕镇岽敢村周卢屯
?
蓝卷法

36



1997
李传教
西燕镇岽敢村那定屯
?
蓝授卷

69

高小

1978
黄经练
西燕镇岜独村拉俭屯
?
石授法

42

高中


章××
西燕镇岽敢村那定屯
?
蓝学法

61

高小

不详
温××
大丰镇岽春村下水源屯
?
蓝经武

60



1994
蓝学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