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五月历史文化记忆
—-骆越夏至养生节”纪念座谈会综述
昨日是岭南著名的夏至节,南宁市许多人相约到玉林、宾阳或街边小店吃狗肉,各家大饭店一时间门可罗雀。如此盛况应该归功于多年来爱狗人士对夏至吃狗肉习俗的围剿,他们的过激行动给夏至吃狗肉的习俗做了激活广告,使许多对夏至吃狗肉的习俗无所谓的人群,反而要亲身领略一下狗肉是否真是美味,于是乎各条大道上赶去吃狗肉的人流如同潮涌。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昨日也在凤岭的汇源美食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文化座谈会,名曰“骆越夏至养生节”纪念座谈会。席上当然少不了狗肉,但对狗肉文化的内涵的评判却超出“美食”这一表层,进入了历史、养生、传统这一深层次。
岭南人为什么如此“顽固”地坚持夏至吃狗肉?这是许多学者不愿深究也不屑于深究的大学问。可是细细一考证,就发现问题并不如某些爱狗人士所喧吼的那么简单。岭南的狗肉文化圈同时是骆越文化圈也是中国长寿文化圈,里面蕴藏的文化可以说是深不可测。
先从天气上来说,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中无影”的日子,是阳中至阳的天气。“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最旺的月份,不好说是什么“恶月”,古籍中所谓“恶月”的说法并不靠谱。对于水稻民族来说,水稻生长最旺盛的日子就是夏至所在的月份,也是一年丰收所寄予厚望的日子。于是“夏至祭”就成为最重要的农事祭祀。
再从地气上来说,农历五月是洪水初发之月,也是地下之泉涌流的日子。植物得其天地之阳气,长得最为茂盛。夏至当然也是地气阳中至阳的日子。天、地、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在自然神崇拜的初期稻作生产时代,夏至祭是天、地水三界神的祭祀。
但是对于人气来说就不一样了,人之阳气往往滞后于天地之阳气,时疫在农历五月增加这就是明证。要使人之阳气与天地之气同步,就必须提升人的阳气,于是夏至提阳之举就应时而生。古人特别是发明稻作的民族古骆越人正是这么做的。人们佩带认为是阳中至阳的肉桂、艾草等芳香植物,吃用认为是阳中至阳的狗肉、羊肉、碱水制作的凉粽等食物,以提升人自身的阳气,达到与天地之气同步,减少疾病的目的。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古骆越人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骆越故地的广西、广东、海南因此成为中国及至世界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占人口的比例据全国第一。
由此可知骆越养生文化的密码就是:“提阳”和“同步”。这一密码隐藏着骆越养生文化的大智慧。天、地、人皆有频谱,人气“提阳”使三者频谱达到“同步”而和谐共振,人就健康,这是现代科学证明了的最新的人体健康研究成果。
农历的五月端午祭是夏至祭的阴阳术数升级版,稻作农业进入鼎盛期,阴阳术数和干支纪年法盛行,使午月和午月的第一个午日成为公认的阳中至阳的日子,这就是所谓的“端午”,“夏至祭”变身成为“端午祭”,但祭祀的对象具象化为水界之神。
农历的五月还有一个重要的祭祀就是龙母诞辰祭,可是奇怪的是各地龙母的诞辰却不一样,在宁明县,龙母诞辰是农历五月初五,可是在西江一带却是农历五月初八,在贺州就变成农历五月十三, 基本上是按照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变化,说明龙母诞起源于夏至祭。
农历五月的历史文化记忆已碎片化,但是按照生产习俗转变为生活习俗的规律,这些碎片可以还原于夏至的农业祭祀。从古籍的记载和民俗的遗存来看,夏至祭初期是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史书所记载的岭南古代的猎头习俗遗存就是明证。以人为祭品是很野蛮的祭俗。但是人祭习俗在骆越古国时代祭祖母王时全部改变成了犬祭习俗,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的大进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节庆习俗成为社会化的盛大庆典,其背后必定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主导。这一力量就是骆越古国王权的力量,夏至祭从自然神天、地、水三界神的祭祀转变为社会神水神的祭祀,又从社会神水神的祭祀转变为对国家统一神祖母王龙母的祭祀,这完全是王权强制推行的结果。这一变革深得人心,整个岭南民众至今仍然盛行的五月龙母祭祀,就是对于骆越祖母王功德的深刻记忆,龙母成为母慈子孝的典范。夏至吃狗肉的习俗也就成为骆越后裔民族对祖母王所推行的以“犬祭”代替“人祭”伟大功德永远的纪念。
夏至吃狗肉,谁又能尝出其中味呢!
(谢寿球)
链接:
佛山黄岐夏至节举办龙母诞祭祀大典
2018年6月21日上午10点,由演员扮演的“五龙子”带上烧猪、鲜花、水果等礼品,踏行岐阳古道,走进龙母庙祭母。随后,龙母升座,由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上香,以鲜花、贡品敬贺龙母诞辰。经典民俗“五龙祭母”,吸引了上万名广佛市民以及上百名旅港乡亲前来参加。
“龙母崇拜”是岭南重要的民间习俗。龙母诞拜祭活动在黄岐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但举办这么大型的祭拜活动,却是从2014年开始。
五年来,每一次的龙母诞活动,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港澳乡亲的关注和参与。大沥通过举办大型民俗活动,引导龙母诞观光这个传统的民间活动健康发展,成为端午期间广佛文化活动的新亮点。其目的是更大范围地传扬博爱、积德、行善的龙母精神,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珠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