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千古昆仑之谜

谢 寿球

4月 15, 2011

?
很多人知道大明山的主峰叫“龙头峰”,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昆仑”。(图1)
?
图1 大明山龙头峰(昆仑)
作者第一次听到“龙头峰”的名字叫“昆仑”时大吃一惊,因为这事太不可思议了,但这却是流传千古的事实。
2007年,著名舞剧《妈勒访天边》发生了著作权纠纷,作者受朋友之托收集《妈勒访天边》民间故事原型的证据。武鸣县志办公室原主任黄庆勋先生向作者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妈勒访天边》故事。黄庆勋先生是武鸣县两江镇人,他的村子在大明山脚下,他从小就听到他母亲讲《妈勒访天边》的故事,这个故事与蓝鸿恩先生和农冠品先生所收集整理的《妈勒访天边》的故事主要情节相同,但故事是用壮语讲的,很多内容与书面整理的“版本”不大一样。故事的题目叫《乜勒拉昆仑》,意思为“妈妈和儿子找天之根”。黄老妈妈对“昆仑”的解释为天的“根搜”,即天的根柱。故事讲,古时候有一段时间太阳躲在天上不出来照耀人间,水稻和各种青菜都长不了,人间都断了炊烟。为了挽救世界,有一个勇敢的妈妈,拖着怀孕的身子去寻找天柱,经历了千辛万苦,母亲死了,但儿子终于爬上大明山的主峰天柱山到了天上的仙圩,把太阳请了回来,给天下带来光明和温暖。听了这个壮语版的《妈勒访天边》故事,作者翻找出蓝鸿恩先生所编著的民间故事集《神弓宝剑》,书中有一个《妈勒访天脚》的故事。对这个《妈勒访天脚》的故事蓝鸿恩先生在文后有一个注解:过去曾有人整理一个《妈勒带子访太阳》,根据民间传说,是访天边的。至于题目就不对了。因为妈勒在壮语里就是母亲和儿子,又怎么带子访太阳呢!因此重新整理。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天脚”和“天边”都是蓝鸿恩先生对壮语“昆仑”的意译,但这两个意思都不准确,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天根”或“天柱”,正因为对壮语“昆仑”翻译的不准确,所以蓝鸿恩先生对《妈勒访天脚》的民间故事“重新整理”后,就把许多原生态的内容丢失了,变成带有蓝鸿恩先生个人著作权色彩的故事。黄庆勋老妈妈所讲的故事才是《妈勒访天边》故事的原版。妈勒两人实际上找的不是“天脚”更不是“天边”,而是通天的柱子,目的是把太阳请回人间。(图2)(图3)
?
图2 妈勒访天边剧照1
?
图3 妈勒访天边剧照2
原生态的《妈勒访天边》故事“天边”叫“昆仑”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那就是广西文联原副主席农冠品先生所编著的另一个《妈勒访天边》故事,都安县“版本”的壮族民间故事,题目叫《特火请太阳》,在这个故事里“妈勒”中的“勒”(儿子)有了自己的名字叫“特火”,他要找的“天之根”音译为“昆仑”,也就是大明山的主峰龙头峰。壮语名字“特火”是个泛指的名字,意思是“穷苦的后生”。不但民间传说把大明山的龙头峰说成是“昆仑”,许多师公经书也把大明山说是天地之根,名叫“昆仑”,这里边的原因就值得探究了。
作者发现不仅壮族民间把大明山主峰叫“昆仑”,而且众多的古代官方典籍也把大明山叫做“昆仑山”, 如.宋代王象之所著的《舆地纪胜》卷160第6页就明明白白地记载:“昆仑山,在宣化县东,昆仑关在焉。”明万历二十五年苏浚所著的《广西通志》卷5,第55页载:“南宁府宣化县山川:昆仑山,在城东北百里,孤撑巉峻,设关以扼蛮峒。”据不完全统计,明代记载大明山为昆仑山的古籍有:李贤等撰万寿堂刊本《大明一统志》、《广舆记》、《明史·地理志》、黄佐《广西通志》、郭楠《南宁府志》、方瑜《南宁府志》、郭裴《宾州志》、魏浚《西事珥》、曹学俭《广西名胜志》、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清代记载大明山为昆仑山的古籍有郝浴修、廖必强等纂《广西通志》、《古今图书集成》、金镁、钱元昌等修纂《广西通志》、苏仕俊《南宁府志》、《大清一统志》、谢启琨《广西通志》、苏宗经《广西通志》、耿省修修、张鹏展纂《宾州志》、何鲲增补《南宁府志》、杨椿增修、陆生兰增纂《宾州志》、汪钟霖《皇朝舆地通考》、张丹叔(联桂)《广西全省舆地全图》、《清史稿》等。遍搜古籍,记载古称昆仑山的地方只有安徽的潜山,福建的惠安、新疆的于阗和广西的南宁,但是记载安徽的潜山,福建的惠安当地有昆仑山的古籍和文字只有寥寥数条。新疆于阗的昆仑山是汉武帝封的,当时就遭到了史官司马迁的非议,司马迁在其《大宛列传》中,以嘲讽的口吻说: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者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何)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汉武帝去世后几乎所有的史家和学者都不认新疆于阗“昆仑山”这个账,而是另外进行“昆仑山”的考据,使千古昆仑之谜至今仍众说纷纭。对比之下,说南宁东北面有昆仑山的史家学者却是众口一词,记载连篇累牍,这是为什么呢?(图4)
?

图4 昆仑关遗址
看来大明山叫“昆仑山”这里边大有文章。
“昆仑”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是一座著名的仙山。最早记载“昆仑”的古籍是记载夏朝传说的《禹本纪》,可惜该书早已散失。战国时成书的古地理传说著作《山海经》对 “昆仑” 的记述较多,如《西山经》记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大荒西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山海经》还记载 “昆仑”旁有一个“都广之野”, “都广之野” “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 汉代淮南王刘安组织其门客编写的著作《淮南子》对“昆仑”更是大肆渲染,如《地形训》说“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古籍所记述的“昆仑”仙山多神怪之说,所以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可是剔除司马迁所说的“怪物”内容,《山海经》等古籍还是传达了了古代山川地理的确实信息的。概括起来,《山海经》等古籍所描述的“昆仑”有如下几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在海和海滩的附近,在两条大河之间;二是名字叫“昆仑”,这一名称是当地方言,意思是天柱;三是在“日中无景(影)”的地方,是天地的中心,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四是在一个叫做“都广”的田野旁边。有以“膏”为词头的野生“百谷”,冬天和夏天都能播种。
对比全国各大山只有广西大明山符合这四个条件。一是广西大明山在北部湾附近,有广阔的海滩,红水河在大明山的北面,郁江在大明山的南面。二是 “昆仑”在壮语里是“天之脚”、“天之柱”的意思。三是大明山中部北回归线横贯,夏至时太阳直射“日中无景(影)”。而古籍所争议的“昆仑”全都没有这个特征;四是大明山南部以大石铲文化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平原和武鸣盆地有以壮语“膏”为词头的野生“百谷”,冬天和夏天都能播种。“昆仑”既然是古大明山,“昆仑”的各种生物和地名的名称都应为古壮语即骆越语。 “膏”的古音按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导师、著名的语言学家蒙元耀教授构拟为“khau”,与南壮称呼粮食作物的词头“khau”的读音相同。“都广”的“都”古音构似为“tung”,壮语意为田垌,“都广”即“广阔的田垌”。有意思的是武鸣县大明山南面有一片名叫“邓广”的田垌,近年来,在这一带发现了众多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显然在上古时代,这一地域是古骆越人生活的“乐土”。武鸣的“邓广”与《山海经》 所记载的“都广”如此相似,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图5)(图6)(图7)
?
        
           图5 传说是都广之野的武鸣邓广
 
?
图6 邓广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
图7 邓广遗址的旧石器
《山海经》等古籍所记载的“昆仑”中的地名与大明山地区“巧合”的还有“增城”(也写作“层城”、“ 天庭”)、“县圃”(也写作“玄圃”、“平圃”)、“阆风”(也写作“凉风”)、“樊桐”(也写作“板桐”)。这些“昆仑”所在地方的名字,估计是记音的文字,不然的话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写法。
关于“增城”,有不少古籍说他有九层之高,战国时的著名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天问》曾慨叹“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里?”奇异的是大明山龙头峰下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名字也叫“天城”,因传说是风水学中的“天子地”隐藏的地方,所以不少风水先生对“天城”趋之若鹜,经常结队去转悠,希冀能在那里发现“天子地”。 大明山管理局分管护林防火工作的局长助理覃洪灵曾向作者反映,有一次龙头峰下“天城”一带的原始森林失火,烧光的山坡上曾出现一个城寨的遗址,看到这个深山中的城寨,参加救火的人员都惊呆了。看来大明山“天城”的传说并非虚幻。另外大明山上有许多连绵不绝如同城墙般矗立的石壁,有人传说这也是“天城”。面对这些奇观,我们也不得不慨叹:“天城九重,其高几里?”(图8)
?
     图8 大明山上的神秘遗址
至于“县圃”、“阆风”、 “樊桐”,有专家说这按古壮语应读作“圃县”、“风阆”、“桐樊”。“圃县”实际上是武鸣县的古名“武缘”的一音之转,“风阆”就是现在罗波镇的古称“凤林”,而“桐樊”也就是“都广”。这些说法,目前都只是一家之言,如能考证确实,那真是轰动性的发现。
以“昆仑”命名的地名海外也有不少,如越南太原也有一个“昆仑山”。《越南地舆图说》记载:“北圻太原省有昆仑山,其源自上国而来,经高平而至太原,横峰壁立,峻岭摩空,人迹所不到。”“源自上国而来”这一说法,把越南太原的“昆仑”和广西南宁的“昆仑山”牵连在一起了。
关于广西大明山就是古之“昆仑”的说法还有很多,面对如此多的“巧合”,我们有理由推测,“昆仑”是骆越先民对夏朝之前祖居地的美好记忆,由于骆越民族在不断迁移,对于祖山的记忆逐渐模糊和神化,但还是留下了祖山的众多信息。如果这一推测能够证实,那大明山就不仅是骆越后裔各民族的祖山,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祖山。
节选自谢寿球《武鸣骆越文化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