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 4月 26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大明山深处发现石板古道遗迹?

谢 寿球

12月 20, 2020


图1_副本.jpg

 图1:在靠近上山公路19公里处山坡上,发现散落的石板。

 近日,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护林员在大明山深处发现了长达7公里的石板古道遗迹,古道由页岩石铺设而成。古道是什么时候开凿?又通往何处,至今还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近日,广西大明山三宝护林防火站护林员韦启程巡山时发现,在上山公路19公里处北面山坡上,有一段台阶式的石板路,路面长满青苔,有的已被草木掩没。三宝护林防火站副站长黄廷远听闻后,即组织人员循着石板路继续往上探查,发现石板路时断时续,经茅草山通向上山公路20公里处坡顶,全长1000多米。经辩认,材料应是就近凿取的页岩石,经简单加工后铺砌。石板路面宽窄不一,最宽处达2米多。石板缝中,多有树木长出,初步观测树龄最大的已近百年。

图2_副本.jpg

图2:石板路大部分路段已松塌

图3_副本.jpg

图3:石缝中的小树

大明山管理局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决定组织员工作进一步探查。在已探明1000多米的基础上,黄廷远带领韦启程、覃耀勇、梁国建、蓝妹等护林员,沿上山公路20公里处山坡经老道班沟、“达老”(dahlaux)沟向24公里远处的尖岭一带深入探查。期间,几个人曾遭遇大雾,一度迷路,有一次还踩到了毒蛇,差点被咬,但他们凭着巡山护林的经验和“土专家”的热情,钻密林,跨沟壑,经过前后9天的艰苦探索,一条长约7公里的石板路终于被他们“认”了出来。

图4_副本.jpg

4:长在路中间的大树

石板路到底向何处延伸?按黄廷远推测,其延伸有两个选择,一是向东北方通往天坪一带,二是经尖岭直接向北通往橄榄大峡谷。

“通往天坪”说的依据是:在大明山地区,天坪是古代骆越人举行祭祀活动的祭祀坛,二天坪(草坪)的石板上还发现过远古的刻画符号;在四天坪,至今还有一个圆形的祭天之坛和方形的祭地之坛遗址。有人认为这是古人村落的宅基地遗址,但是这些村落遗址至今没有发现陶片等有人居住的文化遗存,而且这一地方位于山顶风口处,周边也没有泉水,根本不具备人类居住的条件。石板路极有可能是军事需要或祭祀需要而修筑的。据老护林员班福祥介绍,在五、六天坪一带,也有类型相同的石板路,溪谷中还铺有石板桥,应该不是一般的民间力量所为。从五、六天坪往山下,至今有路可通向六毛峰、周家湾,直至上林县城。

图5_副本.jpg

5:密林中的路时断时续

图6_副本.jpg

图6:老道班沟

图7_副本.jpg

7:石板路探查小组成员在“达老”沟休息

大明山山体宏大,全长58公里,宽23公里,横亘于上林、武鸣两个县(区)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势。大明山南簏地区是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从这一历史视角看,大明山作为“国都”之屏障,其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统治者出于安全考虑而构筑交通要道和军事营地,是可以理解的。

图8_副本.jpg

图8:荒草掩没了古道

图9_副本.jpg

图9:路边即景

而“通往橄榄大峡谷”说也有历史依据:在大明山最大的橄榄大峡谷内中段,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居有四个自然村:棵花村(gova)、棵峦村(gorwenh)、云村(mbanjhum)、榕树村(mbanjrungz),人口应在200人左右;四个村宅基至今还在,周边还留有二三十亩人工老茶林,及遗留的土地庙、石狗、香炉等。上林县西燕乡寨鹿村下寨屯杨汉强(时年70多岁)曾告诉黄廷远,因土匪侵扰,尤其是解放前夕国民党败将“老关”的进入,村民被迫外迁,形成现在的云潘、上寨、下寨、铁匠等村屯;此前,村民多经营茶叶,且多翻山往南赶府城街,以茶叶换取盐巴。在明清时期,府城曾为思恩府府治所在地,是大明山地区最为活跃的商埠。由此推测,石板路也有可能是民间合力修筑的,大明山西北段“走府”通道。

护林员的这一发现,或许为挖掘大明山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其真实的历史奥秘,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探究。

图10_副本.jpg 

图10:护林员从二天坪往六天坪巡护路上

 图11_副本.jpg

图11:通往六天坪的河沟


陆登/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