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报告文学:眷恋大明山

谢 寿球

1月 20, 2013

——记大明山管理局局长罗世敏
廖铁星 黄 平
?
在大山中繁衍生息的骆越民族,或许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大山无以言表的挚爱与依恋,类似与于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以大地为母亲的大力士:只要回到大山的怀抱,身心便会注入无尽的力量。
罗世敏是正宗的骆越后裔,出生在大明山脚下一个壮族村寨里,喝着山里的水,听着山里的歌长大的。
从大山里走出来,从煤矿工人到宣传干事,到市郊政府区长,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世敏始终把自己看作山里的孩子。在接到调令的那一天,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将回到大山之中,去追寻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梦想。”
?
旅途向山
?
2005年4月底的一天,时任南宁市委副书记的封家镶将罗世敏约到办公室,用一种平缓而又慎重的语气告诉他:大明山即将开展旅游大开发建设,急需一位有魄力、有经验的领导;市里选来选去,觉得你最合适;你在郊区搞过扬美古镇,名声在外……
到大明山任职,按级别属于“平调”。但罗世敏深知,保护开发大明山是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迫在眉睫的旅游大开发,岂止一个“扬美古镇”可比啊。
南宁市郊区行政机构被撤销之前,罗世敏当过区长,几年间硬是将一个“扬美古镇”搞成了旅游热点。尝到甜头的村民们,无从感谢,打算给“领头人”立个塑像。闻讯,罗世敏吓出一身冷汗,专程赶到村里,对村干们拱手作揖:“千万,千万不能乱搞啊。”村长猛抓头皮,说:“这是大多数村民的意思,我们开会讨论过的,怎么是乱搞呢?”随行的区长助理陆彦明也急了:“搞不得,这样会害人的啊乡亲们……”
塑像没有立起来,但在一些人看来,罗世敏最终还是被扬美给“害”了。一些神通广大的朋友甚至在他离开后,多次问他,要不要帮忙,把关系“办回来”。但罗世敏都坚定地摇摇头。
在壮族的神话传说中,大明山是太阳的故乡,《妈勒访天边》故事中的天边就是大明山最高峰的那一边。很小的时候,大明山就在罗世敏的心目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崇高位置,具有无比神奇的天然吸引力。源于奶奶断断续续讲述的传说故事中,源于爷爷随口吟诵的古老歌谣里,他对这座壮族神山的崇拜与向往,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加深。每当眺望大明山云遮雾罩的群峰,他心中便油然升腾起一股对人生、对事业的无限激情——正是这座大山,这座祖先们曾经无数次地深情注目、顶礼膜拜的神山,在向他的灵魂不息地灌注着某种精神世界里的强大生命力。
?“北有桂林,南有南宁”——这是广西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桂林山水,名闻天下;作为首府,南宁坐拥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优势,但要形成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则亟需打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龙头景区!
这个“龙头”,万众瞩目。
大明山,以她不可替代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进入了南宁市决策者的视野中——
2005年4月8日,刚到任几天的市委书记马飚,几乎是“马不停蹄”地率领着数名干员上到大明山,作了初步考察和调研。
大明山山体长68公里,宽23公里,横跨上林、马山、宾阳、武鸣四县,距南宁市区80公里;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
大明山以“雨后晴翠,层峦叠嶂,满目生机”而得名,被誉为“岭南奇山,人间仙境”。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相对温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等,塑造了其风光无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影……
何故仙境人迹杳?只缘曲径盘云间。有人惊呼,这是上天留给壮乡首府的一座宝山!只要政府重视,赶紧把路修好了,大明山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处堪比庐山的旅游胜地。
“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罗世敏做人低调,但勇于面对挑战。对于组织的安排,他没有犹豫,也不能犹豫——时间紧迫,市委要求他一个月内作好“进山”的准备。
古语云:“若要好,问三老”。上任之前,他决定先找一个长老级人物谈谈。
罗世敏要找的这个人,是年近古稀的罗宾老师。罗宾是一位壮族学者,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退休前曾任广西古籍整理办公室负责人。算起来,罗宾还是罗世敏的一个远房叔叔呢。
叔侄两人的这次谈话,因为涉及大明山的天文地理,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故事传说,显得有点严肃,甚至有点别扭。在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方面,罗宾向他推荐了一个人:谢寿球。——正是这个人,后来成为大明山龙母文化的主要发现者。
几天后,罗世敏以自己的真诚召集了一批各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广西古籍办负责人、民族文化专家罗宾、广西文化旅游策划专家、《左江日报》调研员谢寿球,广西民族报副总编、广西山歌学会副会长陆登……在南湖边的一家咖啡馆,大家“扎堆”讨论、探究大明山的保护开发以及对其人文底蕴的挖掘研究,充满激情地展望着这座壮族圣山美好的未来。接下来,凭着内心抑制不住的热情,他们很快就投入相关的调研活动当中。至于经费呀,报酬呀,似乎都忘了。
“有人说他们都被我说动了,甚至说被我哄住了。”罗世敏坦言,“其实他们和我一样,都深爱着大明山,都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
2005年“五一”节长假过后,罗世敏与爱人商量,从存折里取了几千元钱,分发各位专家,每人也就600元,算是路费。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调研,众多专家从旅游规划、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挖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罗世敏对如何保护开发大明山,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心中有了一个“初稿”。
此时,罗世敏感觉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任命书还一直没有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市委先前的决策有变?
?
仙人指路
?????????
就在罗世敏为就任大明山管理局局长之事作充分准备的同时,南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也正在为大明山的保护开发进行调研与讨论。直到有关策略、政策出台后,罗世敏才接到了市委的正式任命文件。
这一天,天空一样的蔚蓝,白云一样的轻淡,但时序已从封副书记约他谈话时的暮春移到了南国最为可人的、繁花似锦的初夏。
封副书记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罗呀,大明山的旅游开发,要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工作思路,任重而道远啊!另外,市委还要求经过相当程度开发的大明山风景区在2006年国庆节期间向全社会开放,你有信心吗?
罗世敏慎重地回答道:“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我相信能够按要求完成任务!”
走进大明山深处,罗世敏感叹着它“高耸千寻侵碧落,横盘百里控邕宾”的磅礴气势,自己又常常陷入深思之中。老家就在大明山脚,他当然知道这座山有多高多大,也知道山中有数不清的珍稀动植物,有天然草坪、峡谷飞瀑,有许多古老神秘的风物传说……可当“保护开发”这一命题摆在面前时,他才发觉,自己对这座“祖宗山”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浅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决定把大明山认认真真地走过一遍。
很短的时间里,天坪中心附近的所有旧线路都印遍了他的足迹,也在他的笔记本中留下多个发展规划草案。“勤能补拙,俭可养廉”。认识罗世敏的人,都知道他勤。这个“勤”字,写得刚劲有力,也写出了他人生的精彩之页。
上任之后,罗世敏还对大明山的原有林业站、点作了一次全面的视察,每日都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不到一个月时间,所有的护林站、护林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个天低云净的月圆之夜,罗世敏站在海拔1560米的大明山飞鹰峰顶上、观日山庄之前,沐浴在乳白色的月光里。此刻的天空银盘悬挂,万里光明,月光下的大明山显得格外清晰而又遥远。山风轻轻拂过他的面颊,也吹在他的心坎上。抬眼望去,但见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大明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游动在银色的世界里。不远处的天坪和爱心草坪,隐隐约约地罩在薄雾里,少女般娴静含羞。脚下的大峡谷,被月光洗涤得纤尘不染,显得特别幽深而空旷。前方的橄榄服务区,灯火点点,仿佛有人提着灯笼,行走在天幕之下、红尘之上的神仙街市。四周围夜景亮色如同被加上了一个超广角镜头,能在一瞬之间即让人尽收眼底。大明山的最高峰——龙头峰,披着一层轻纱,扑朔迷离,让人感到更加神秘莫测。
大明山龙头峰海拔1760.4米,为广西中南部最高峰。龙头峰据称是大明山脉的灵魂之所在,所谓“千里寻龙,于此结穴”,传说中掘尾龙就是把母亲葬在此处的。一个可以考证的奇迹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森林火灾,无论大小,一挨近龙头山,就会自行熄灭,再也漫延不起来。由于它的神奇与险峻,一般人对它是既向往又敬畏,就连在山中工作了十几年的老职工,也从未登上龙头峰。罗世敏心头升起一阵阵的热潮——无论如何,一定要去攀登一次龙头峰!
?
勇攀高峰
?
2005年11月25日, 在罗世敏带领之下,由副局长农绍岳、黄棉及管理局党政办、规划建设科、旅游发展科、科学研究科、经营开发科等科室、站、所共25人组成,以中青年干部、职工为主力的考察队,赴大明山最高峰龙头山进行考察。
早上八时正,探险队从管理局所在地武鸣县两江镇雷江村分两个组乘汽车出发。第一组由局长罗世敏带队,乘汽车沿大明山山脚经马山至上林县龙山保护区,走过下水源、上水源,然后步行从大明山东南侧攀登;第二组由副局长农绍岳、黄棉带队,乘汽车出两江镇,入马头镇小陆村,从陆上屯走路攀爬大明山脉龙头山的西北侧。
罗世敏的这一组,就要从上水源开始上山时,当过几年兵的向导打量了他一下,笑而不语。罗世敏心里有点儿纳闷,便问组员们有什么问题吗?害怕吗?体壮如牛的组员韦焕荣把胸脯拍得很响:“我在山里十几年,肯定是第一个没问题的。”刚从部队转业的熊润德不服气:“我没在山里呆过,难道就会有问题吗?爬这点山路,总不会比新兵训练更苦吧?”有人悄悄制止他:不要乱讲,这座山是有神灵的。
当他们在越来越陡的山林间走了六七个小时之后,恰恰是韦焕荣和熊润德出了问题:一个抽了筋,不得不拄着拐杖,一步一停;一个磨破了脚趾头,走下坡路时只得屁股先行,慢慢退着走……
在到达距离山顶还有一百多米的一条山沟时,天就快黑了下来,罗世敏只好下令宿营。
攀登龙头峰也有点儿类似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珠峰从南坡攀登相对比较容易,从北坡攀登难度就比较大;而大明山龙头峰的攀登难度方位正相反。所以,从武鸣上山那一组,在天黑前就已经到达山顶并安安稳稳地扎寨宿营了。
虽然两组登山队员之间在空间直线上的距离不是太远,甚至大家大一点声讲话都能听得到,但山腰这组想要上到山顶,至少还要攀爬一两个小时。
在冬季高海拔的山野里过夜,寒冷固然是不用说的了,但更令人担心的是野生动物的袭击,所以不得不生起篝火过夜;但又担心睡着了引发山林火灾,必须有人值夜。谁来负责值夜呢?尽管都已经疲惫不堪,但在领导面前,个个都站了出来。
“值夜的事,由我负责。”罗世敏不容大家分辩,立即下达了休息的命令。作为最高领导,他得到最高待遇——一个蛇皮袋——将它套在脚上,有很好的保暖作用。
抽了筋的韦焕荣,喝了四瓶“小二”,此时正躺在火边呼呼大睡,罗世敏最担心他把脚伸到火堆中,所以一直在密切地注意着他的动静,不敢打个瞌睡。
半夜里,野生动物的嚎叫声此起彼伏,有人说是豺狼,有人说是山狗,有人说像金钱豹……山风呼呼吹过,寒意阵阵袭人,大家冻醒后再也睡不着,只好爬起来围着篝火聊天。
罗世敏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一个山沟,我志愿军一个连被美军飞机发现后一阵狂轰烂炸,全连只剩下六个人,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他们满腔悲愤,决心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六人齐心协力,将一门迫击炮推上山头,作好对空战的准备。不久,敌机又来了,一声炮响,一击而中,只见一架飞机拖着黑烟载了下来……
罗世敏说: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平淡,但很真实,我的舅舅就是那六个战士中的一名;战斗结束后,舅舅和他的战友们都不能相信,他们六个人,怎么可能将那门迫击炮推上山头呢?这在平时,至少需要二三十个人呀……
“这个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我……”
山上陷入一阵寂静之中。
“好啦,四点钟了,大家继续攀登吧!”
凌晨五点多钟,就在日出之前,他们终于摸着黑手脚并用连攀带爬地上到了龙头山的最峰顶,与另一组人胜利会师。
在龙头山顶观看日出,肯定是人生难得的一次视觉冲击。在这里,人们仿佛站在与地平线同一水平的山巅上,可以观察四周天空的云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发生奇妙细微的变化;太阳从开始露出橙红的脸盘,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时间不过短短两分钟,但这期间的瞬息万变却让人叹为观止。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每个人都为之欢呼雀跃,所有劳累都一扫而光。
登上最高峰龙头山,展眼朝四面望过去,只见群峰连绵起伏,各个主要山脉均以龙头山为中心,分别向四周散射开去。往东,可鸟瞰上林县城全景,南能清晰看到首府南宁绿城英姿,西南可依稀望到钦州、防城等地。脚下的龙头山犹如一条昂首挺进的巨龙,傲然俯视周围的群山,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两组人马分开后,又各沿着原路下山。下山时,一怕石头滚动伤人,二怕滑倒跌下山崖,三怕收不住脚步冲下陡坡。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所有队员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回到山脚时,已经是下午二时。吃饭的时候,向导又一次打量罗世敏说:罗局长,我很佩服你!说真的,一开始,我最担心的人就是你,怕你吃不消;想不到呀,精力最足的人,却是你!
罗世敏笑着说:其实我也很累了,而且我的脚也起泡了,跟大家一样,我也在咬牙坚持呀!
?
? 江山宏图
?
创业的艰辛,难以备述。
府雷二级公路的规划建设是大明山保护开发大会战的第一个重大战役。此前,罗世敏专门组织了一个探路小组,在南宁市委封家骧副书记的带领之下,艰难地行走在被称为“蚂蝗山”的小明山路径上。时值春末夏初季节,阴湿的山地里山蚂蝗特别多,行人一走过,它们就会立马醒来,敏捷地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弹跳而去,人们便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叮上。这些咬不死人吓死人的东西,个子不大,却极有“韧性”——一旦咬上就死也不松口,直到吃饱喝足。有一次,小组里年轻的女同胞葛玉铃,两条腿被七八条山蚂蝗叮咬,怎么扯都扯不脱,没办法,只好用镰刀来刮、割……这段路程,罗世敏带领着一帮人,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次,几乎每个人被山蚂蟥咬过,直到最终把公路线路给定了下来。
大明山有两个主要的大峡谷,一个是橄榄大峡谷,一个是龙母大峡谷,而最不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二十几公里长的龙母大峡谷。只听说过龙母大峡谷里的山泉水是大明山中最为清澈明亮的,但由于无路可走,大多数职工都没有去过。
在这条流水潺潺、古树攀藤、鸟歌蝉唱的大峡谷里,罗世敏带领的专家小组,为新的发现而兴奋不已,同时也历尽了艰险。有些地段,又险又陡,大家就用绳子绑腰,互相提携牵拉而上;有些沟壑,无法通过,只好架上梯子,一个个爬过去。
到半山腰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罗世敏猛然停下脚步:“不好,前面有地王蜂!大家原地蹲下,不要大声说话!”只见几只暗黄色的地王蜂,侦察机般在前方不远处嗡嗡嗡地飞舞着,不一会儿,更多的地王蜂接到“警报”,正从巢穴里飞出,眼看就要对人群发动攻击。情况危急,逃避已来不及,怎么办?一旦遭到蜂群叮咬,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地王蜂,毒性极烈,踩到蜂窝的水牛,十有八九被它们活活蜇死。
罗世敏急中生智,他沉着地打开手中的雨伞,挡住前面,并挥手示意大家从原路后退。
地王蜂把雨伞当成了攻击的目标。躲在雨伞后面的罗世敏,听到一阵阵叮叮咚咚的撞击声,不免心惊肉跳。几分钟后,大家都退到了安全地带,罗世敏这才慢慢地后退。
对这群大明山的“地主”,他们惹不起还是躲得起的——大家只好绕道前行了。
吃一堑,长一智。那次经历之后,在罗世敏的随身口袋里,经常带有解毒药、蛇药、跌打药等应急药物。
那天,他们一行人从早上出发,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到达山上的朝阳保护站,个个都饿得说不出话来。保护站的职工已经准备了饭菜等候多时,大家一坐到饭桌旁,再也顾不了往日的斯文,个个狼吞虎咽。一位老专家,甚至来不及拿筷子,伸手抓了一块红烧猪肉……
如今,在他们爬过的这条峡谷中,已经开辟出一条4.5公里长的步行游道,成为大明山“朝圣之旅”最为引人入胜的观光路段。有专家测定,在全国的景区中,这条游道可谓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黄金线路。
?
名山添彩
?
在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市委制定的方针,努力实施着对大明山的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的同时,罗世敏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主持开发了大明山尚未为世人所熟悉的另一个层面——人文内容与文化含金量。
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是不完整的旅游景区,是缺乏生命力与历史生存空间的,是没有发展活力更没有永恒魅力的。
有人说,大明山上找不到人文的东西。此话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许恢宏巍峨的一座大明山,难道真的就从来没有留下过任何一点稍具人文内容的历史痕迹吗?罗世敏怎么样也不相信。
白天,罗世敏在办公室与景区间来回奔波,与领导、专家、同事们商量游道亭台的建设,晚上回到家,已是身心俱惫,却还要逼着自己翻阅书桌上那一大堆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苦苦思索着有关大明山的民风民俗,寻觅大明山文化与旅游的最佳切入点。提起这两年的高强度工作,罗世敏感慨良久:“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很多事情都在急等着,根本就停不下来,只好拼了。可以说,这两年间我没有几天是睡够六个小时的,以前的午休习惯,只能偶尔在车上打个盹。”
有一天下午,罗世敏在车上打了个盹,刚来的司机就走错了路——本来是要去区旅游局的,却不得不上了厢竹立交桥。他只好对同车的谢寿球说:“再拐回头,人家也该下班了,我们还是到宣传部休息一下,喝杯茶吧。”
当时,罗世敏一身多职,还未卸下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职。在办公室门口,他们遇见了原郊区区长助理、现在市政局任职的陆彦明。自郊区撤销之后,各奔前程,如今时过境迁,久别重逢,两位老搭档紧紧地握手。陆彦明说,今天出来办事,顺路来看看老领导,听说你就要去当“山大王”了……
罗世敏告诉陆彦明:“这几天我和谢寿球老师正在寻访一个文化遗址。根据文献记载,在大明山脚曾经有一个很大的神庙,但具体在哪个位置,我和谢老师走了很多地方,问了很多人,都没有个结果。你听说过这个地方吗?”
“何止听说!”陆彦明说。“我小的时候就在那玩耍过的,它就在我老家——武鸣县马头乡全曾村的庙口屯。明天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哎呀,哎呀!”一边的谢寿球兴奋不已。“真是妙到家了,妙到家了。”
“走!”罗世敏站起来,“找个地方,喝两杯!”
后经专家考查,位于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的大明山庙是环大明山地区历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壮族龙母庙,也是广西有文物遗存的最古老的龙母庙。这一发现,为大明山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与利用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古人云:“吾尝终日而思焉,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罗世敏明白这个道理,更从中引伸出“行动胜于冥想”的哲理。很快地,他利用各种关系,找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由他领衔组织成立了大明山专家顾问团,成员包括覃圣敏、郑超雄、谢寿球等十多人,开始了对大明山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
按照市委马飚书记关于大明山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要注意挖掘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民族风情、自然奥秘,挖掘出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历史内涵、民族内涵”的工作意见,从2006年起,在罗世敏的大力倡导下,大明山管委会在积极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对旅游圈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研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举行专题研讨、开展文化调研活动,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论证了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发祥地、骆越古国的中心和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的观点。这些研究成果被权威专家称为2006年中国壮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特别组织了专家组前来进行专题考察,对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争取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骆越古都文化的深度研究和对外宣传;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已在大明山分别建立研究基地。
难得的是,在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之余,罗世敏还坚持参与文化调研活动,并写出了多篇有独立见解的研究文章,先后主编出版了《神奇大明山》、《大明山龙母文化揭密》、《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三部书;撰写了《骆越养生大明山》、《回归绿缘》等科研专著。
这一切的一切,充分论证了环大明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大明山的文化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明山新貌
?
罗世敏和他带领的大明山人创造了大明山新世代的奇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他们按照国家林业局批复的规划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区、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至2006年,便完成了工程投资约30071万元,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明山旅游专用道通车。该专用道从都南高速公路府城出口处至大明山入口服务区,全长约19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于2006年10月建成通车。专用道的建成使得从南宁市区到大明山的车程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为环大明山地区形成一小时旅游圈创造了条件。
大门区主体工程交付使用。大门区是游客上下山时停留的主要区域,是公众休闲活动和举行大型文艺表演、可容纳8000人同时进行各种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能满足景区实施服务管理功能的需要。该工程包括景区大门、上山公路、前后广场、广场环道、排水明渠、生态停车场等等。
上山公路安保工程完工。该工程将原上山公路(全长32.5公里)采取局部裁弯取直,并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路段和靠近边坡处设置防护墩、防护栏、防护墙及防滑标线等,已于2006年9月全部完工。
游道及观景亭台初步完善。该项目共建有可向游客开放的揽胜之旅、神奇之旅、养生之旅、休闲之旅、仙境之旅等5条线路,以及正待进一步完善的、即将向游客开放的有朝圣之旅、探秘之旅、临崖之旅等3条游道,还有沿线的41个观景亭台。
景区停车场建成。景区内已建成的较大的停车场有:灯笼花苑停车场、观雪亭停车场、冰凌雾松停车场、龙亭停车场、云龙佛光停车场、天坪服务区停车场、养生之旅停车场、爱心草坪停车场、龙母文化园停车场、飞鹰峰停车场等,共可容纳1000多辆小车停放。
景区生态厕所设置完备。目前已在山上各景点设置生态厕所34座,加上景区原有或新建的固定厕所,可满足所有游客之需。
天坪广场启用。天坪广场可容纳5000—6000人活动,是天坪服务区未来最大的饮食、游乐、购物场所。广场内还建有一个露天大舞台,可供歌舞、风情表演之用。
气象、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开通。目前景区内已建有气象观测站、自来水净化、高压变电等设施,供水供电可保障游客需要;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
食宿条件完备。目前山上可供游客食宿的有明顶山庄、龙腾楼、大明山宾馆、观日山庄等,共有床位500多个,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
……
万事开头难,创业的艰辛难以备述,用专家顾问郑超雄的话说,大明山的保护开发建设,是“饿马拉重车”,“一年干了三年的活”!作为领军人,罗世敏以“初恋般的热情、战斗般的激情、宗教般的虔诚”励已励人,带领他的同事,为保护大明山,建设大明山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成败得失,自有青山作证。
?
??? ???????????? ??一肩霜月
?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冰灾气候的影响,直到2008年4月30日——距2006年4月30日对外封山那一天,正好是两周年——大明山景区才宣布正式对外开放。
这一天晚上,在送走了前来庆贺的领导嘉宾之后,他独自一人登上飞鹰峰,坐在仙镜亭上,回想这两年多时间走过的艰难,不由得感慨万千,悲欢苦乐一齐涌上心头……
三年前,刚到任的时候,就有朋友说他笨,笑他傻:“都一个正处级干部了,还爬到大明山上去穷折腾干什么嘛?每天山上山下沟里沟外的,又苦又累,何苦来?”
但他从不言悔。在内心深处,他已经爱上了这座大山,爱上了山上的一草一木,沟沟岭岭,也听惯了林间的鸟叫虫鸣。
两三年间,为大明山大大小小的事务,他没日没夜地操劳,人变得又黑又瘦。每当某项工作有所进展,他都会高兴得像个小孩般,所有的苦和累,都会在与同事们的谈笑声中化为乌有。
旅游专用道路修通了,新的大门建好了,上山公路安保工程竣工了,山上有了星级宾馆,景区内开辟了8条游道、100多个观景点,所有这一切,都凝聚着他的一份血汗,也熔入了他内心永久的喜悦。
与此同时,保护工作非但未受影响,而且加强了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使之逐渐地走上正规化、科学化,GFE项目实施三年多,如今已初见成效,基本实现了“开发中保护”的目标。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如果因为开发旅游而破坏了自然环境,那我就成了大明山的罪人了。
他想起由于工作上的问题而被批评、指责时,内心的委屈与无助,也想起区市首长乃至国家领导人上山视察时的鼓励与赞扬,对他来说,那是比获得金钱和物质享受更为珍贵的奖赏啊。2006年,他被市委评为“改革开放创新先进个人”,获得600元奖金。时值“六一”儿童节,他把奖金全部捐给了孤儿学校。?
说到钱,罗世敏还在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位子上时,月工资二三千元,到了大明山工作后不久,市委同意他不再担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职务,他的工资几乎降了一半,扣七扣八,有时候到手还不足千元,最少的一个月,竟然只有600多元,弄得他爱人都产生了误解——钱都到哪儿去了?是不是拿去打水漂了?罗世敏笑着说:银行卡都在你手上,能花到哪里去呢?市长林国强也知道这种情况,有一次在大明山上视察时就曾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小罗呀,这工资里少了的部分,暂时没办法解决,山上负离子含量特别高,你天天免费享受,也算是补回来了……
罗世敏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坚信:天道酬勤,付出必有回报;等到旅游搞起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保护开发大明山,是造福子孙的千秋伟业。
如今,大明山这颗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吸引着八方游客。
夜深了,在海拔1560米的飞鹰峰上,罗世敏遥望星光下云遮雾罩的龙头峰,心中的潮水,依然像初上大明山时的汹涌澎湃。他掏出手机,在屏幕上写下了流自心底的诗句:
?
可以告诉滔滔泠泠的澄澈溪水
可以告诉湛湛柔柔的清浅河汉
有一颗赤诚的心
烙印在大明山的群峰顶
有一柄犀利的剑
长倚着南天下的最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