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根在大明之四:句町即骆越王地

谢 寿球

9月 6, 2018

西林县普合出土的铜鼓

铜鼓上的羽人纹

西林普合的句町祭祀坛

西林的祭雷王习俗

根在大明之四:句町即骆越王地

广西的大明山原名叫“岜是”,意为“祖山”,在中华诸山中,只有大明山被称为祖山,骆越后裔各民族就发源于大明山地区的古骆越水流域。

由于稻作文明的发展引起人口的扩张,新石器时代骆越人从大明山地区向各地迁移。基因研究的成果证明,大明山地区和骆越水流域是骆越后裔民族迁移的起点和中心。

古地名的研究成果也证明,骆越人迁移的主要路线是向东、向北、向西。在这三条路线上,古骆越人遗留下的古骆越地名斑斑可考,古骆越风情也特别浓郁。

要了解骆越迁移古道的文化,有几个骆越语和古汉语同源的词语必须掌握。其中一个是“祖”字,古骆越语的“祖”字也音译为“徐”(如徐闻的“徐”字)、“集”(如集美的“集”字)、“十”(如十万大山的“十”字)。还有一个是“王”字,古骆越语的“王”字也音译为“朝”(如朝庭的“朝”字)、“句”(如句践的“句”字,“周”(如马山县周鹿的“周”字)。还有一个是祖母的“浦”字,骆越祖母王叫“浦”(如合浦的“浦”字)、“步”(如贺州八步的“步”字)、“波”(如武鸣罗波的“波”字)。还有一个是“地”字,古骆越语的“地”字音译为“庭”(如洞庭湖的“庭”字)、“梁”(如陆梁的“梁”字)、“凉”(如高凉的“凉”字)。还有一个是“城”字,古骆越语的“城”字音译为“西”(如南宁埌西的“西”字)、“思”(如上思的“思”字)、“绥”(如扶绥的“绥”字)等等。古骆越人迁移到新的地方,都喜欢用祖居地的地名来命名新址,因此把有骆越祖居地地名的地方连起来,就清楚的看出古骆越人迁移的路线。

从大明山地区向西迁移到西林古句町的路线,骆越祖居地的地名特别密集。

古骆越人西迁的第一站是马山县的周鹿地区。“周鹿”的“周”是“王”的意思,“鹿”也写成“六”或“陆”,这是骆越的“骆“字的异写。“周鹿”就是“骆越王”。马山县的“周鹿”是大明山龙头峰下的骆越祖居地“小陆”的“克隆”版,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大明山龙头峰下的“小陆”东边有一个地名叫“马头”,马山县“周鹿”的东边有一个村也叫“马头”。“小陆”有一个叫“召王庙”的骆越祖庙,马山县“周鹿”也有一个叫“爱旗大墓”的骆越王墓,“召王庙”旁边有一个古歌圩,“爱旗大墓” 旁边也有一个古歌圩。神秘的是两个骆越王遗址的风水格局都一模一样,都符合杨公风水的顺旋水第一局。

古骆越人西迁的第二站是马山县永州镇。永州镇古称“定罗”,意为“稻田之地”,它本身就是一个群山壁立围绕成的一个巨大的骆越古城,古城中还有一个古内城遗址和一个天鹅寨城遗址。这一个巨大的古城内集结了一批以“王”字为名的村庄,如“造加”村(意为老大王村)、“造侯”村(意为稻谷大王村)、“造马”村(意为马军大王村)等等。

古骆越人西迁的第三站是田东县祥周镇。“祥”即“庭”,意为地方。“周”意为“王”,“祥周”意为王庭之地。祥周镇周边已发现了多处古骆越墓葬遗址,出土了铜鼓、甬钟等骆越王族文物。祥周镇本身就是一座骆越古城,旁边还有著名的布洛陀文化遗址和横山古寨遗址。

古骆越人西迁的第四站是西林县即古句町国地。“句町”与“祥周”音义相同,即王庭之地。西林有普合城遗址和土黄城遗址,“普合”与“合浦”音义相同,即祖母河汇合之城,“土黄”是“句町”的意译,即王庭之地。普合城遗址发现了铜棺、铜鼓等骆越王族文物和骆越古祭祀坛遗址。土黄城发现了骆越砺石祭祀坛遗址。西林境内还有骆越王子山和文象水等骆越山水地名,骆越王子称“郎”, 骆越王子山即越郎山(也即夜郎山)。“文象”中的“文”意为人,“文象”即“驯象耕田之人”,“象”壮语音为“壮”,这正是壮族人的本义。值得注意的是在骆越文化核心地区遗存的大王节、哭娅王、祭雷王等骆越风情如今仍然可以在句町故地找到它的踪影。一系列完整的证据链表明,西林是古骆越人西迁至滇、黔、桂的重要文化中心,句町即骆越王族居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