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9月 16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抓好骆越古都文化挖掘、保护与开发

谢 寿球

7月 5, 2010

—-壮文化之都”建设的对策思考

杜逢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民族创新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武鸣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武鸣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具有壮族人文特色的首府南宁副中心城市——打造“壮文化之都”这一文化武鸣的战略构想,是结合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今年4月下旬到5月初,由县直属机关工委卢建雅书记带头的第三十三调研组,组织县宣传部、县直属机关工委、县旅游局、县文体局和县史志办等单位,深入马头、两江、陆斡等镇,进行调研,开展座谈,了解骆越历史文化的主要遗址及现状,探索今后武鸣县打造骆越古都文化以及“壮文化之都”建设思路和对策。
一、武鸣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和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一)骆越历史文化遗址
处于大明山西南麓的武鸣这块热土地,悠久的壮族先民孕育了许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随着历史变迁,人事沧桑,诸多历史文化随之湮没。但具有骆越历史文化特征的遗址(遗产)仍有十几处。
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岩洞葬。1987年挖掘,清理了5个墓洞,5号洞所出土的石玉戈为权力标志性文物,墓主很可能是当地方国君王一类人物。6号洞随葬品有陶制釜、壶、杯、纺轮等,其身份很可能是君王之妻。
马头镇:元龙坡——最早最大的骆越墓葬群。墓葬群约有古墓500多座, 1986年至1987年发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骆越古地发现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铜文化墓葬群。安等秧战国墓——骆越国的特色兵器墓。1985年发掘,共清理了86座古墓,出土文物205件,经专家鉴定,认为是战国时代的文物。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骆越文化特征的青铜器,这一类的青铜器目前只发现于岭南地区。全苏村勉岭——出土骆越古国高级礼器的墓葬。1974年出土一件色泽晶莹、纹饰瑰丽的青铜卣和一件青铜戈。据考证,青铜卣是商代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这是广西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那堤村——敢猪岩岩洞葬遗址。年代亦为商周。2006年发掘考察,出土玉器1000多件,是广西开展岩洞葬考古以来发现玉器最多的一次。敢猪岩出土完整的陶器有10多件,文物中“豆”和T形玉饰等器具在广西还是首次发现。
两江镇:独山战国岩洞葬——随葬青铜器最多的岩洞葬。年代为战国时代。随葬品几乎全是兵器,墓主可能是骆越国的一个军事首领。他的随身武器仅短剑就有4把,这说明他在军中的地位较高,墓主有一把青铜戈随葬,青铜戈是从新石器时代的权力重器玉戈演变来的有令牌功能的特别兵器,从这一文物推断墓主很可能是史书记载的骆将一类的高级将帅。三联村岽很坡——出土骆越铜鼓最多的山坡。岽很坡前后共出土了骆越时代的铜鼓5面,还出土了青铜剑,这些铜鼓的鼓面装饰有蹲蛙和翔鹭纹,属冷水冲型铜鼓。年代应是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冷水冲型铜鼓目前尚未见于文献,应是最早的冷水冲型铜鼓之一。聚群村六昌屯——充满神秘色彩的南朝庙与“龙母金洞”遗址。南朝庙原是一座有三层楼的骆越王庙,原庙在民国初年被毁,但各村群众仍在原址烧香朝拜,至今香火不断,南朝庙对面的山岭壮语叫“内朝”,意为王岭。南朝庙旁边有一个龙母金洞,壮语叫“敢娅浦”,意为龙母洞。龙母金洞的洞口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堆积有10多厘米厚的贝丘文化层。洞旁有一个高约3米,直径约1米的古人类生殖崇拜的石祖。据鉴定,龙母金洞遗址的年代距今约四千至五千年,是一个多文化层重叠的遗址。赵江磨刀石沟——传说是“骆越王铸剑的地方”。赵江古壮语的意思就是骆越王江,在赵江的支流汉溪上,有一段遗留许多古磨刀石的溪谷。经初步考察,在一段二十多米的溪谷中,专家已确认了四十多处的磨刀痕迹,其痕迹十分古老,且形状独特,显然为打磨古兵器所留。在每一处磨痕的旁边,均凿有一个蓄水池,大小不一。在磨刀石沟旁边,还发现了一处砌有石墙疑似古兵营的山坡。结合当地有关骆越王被秦始王兵追杀的传说,此处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骆越军队驻扎过的历史文化遗址。
罗波镇:罗波潭——古骆越文化中心。它包括罗波潭、罗波庙、罗波古城遗址、旧陆斡圩和南召泉。罗波壮语叫“佬浦”,意为高祖母,即龙母。罗波潭壮语叫“凌佬浦”,意为高祖母潭,即龙母潭,传说是掘尾龙的龙宫。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罗波潭的诗词遗留甚多。罗波庙是一座古老的庙宇,最后一次重修的时间是清代,原有三进,上世纪50年代建罗波小学时拆了一进,现还剩两进。原庙的主神是龙母,清代重修后,龙母神改坐侧位,主位供明代思恩府土知府岑瑛,其余的神像还有观音、神农、关羽、岳飞、土地等。陆斡壮语叫“骆越”,旧陆斡圩古时是武鸣县最大的圩场,用泥筑寨城,分东南西北四门,并有一个古老的骆婆庙,现庙和城寨皆毁。南召泉在罗波镇凤林村东面,离旧陆斡圩约1公里,南召泉叫“博南召”,意为王泉。清代思恩府知府李彦章将其改名为琴筑泉,泉边原有一个高祖庙,据说是祀唐代的廖州剌史韦厥,也有说是大王庙的。古代从南召泉到罗波潭的沿江两岸是著名的廖江三月三歌圩所在地,每年的三月三至三月十三,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龙母和抢花炮、唱大戏、对歌等活动。
锣圩镇和城厢镇:骆垌舞——独特的古骆越祭祀舞蹈。它由十名左右的师公戴着奇特的傩面具,拿着独特的响棍进行表演,用独特的“岳鼓”和锣鼓伴奏,舞蹈形式独特,舞步刚劲,节奏感强,具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骆垌”是古代骆越国的将军称号,骆垌舞反映的内容是古骆越人的祭祀过程,包括出征、点兵、行军、打仗、招魂、驱邪等。它展现了古代骆越国的文化风貌,保存了许多壮族远古生活习俗信息,堪称壮族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二)专家考察、研究和学术成果
从2005年5月始,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环大明山地区民族历史文化遗址进行普查与研究,先后出版了《神奇大明山》、《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大明山骆越养生》等多部论著。结合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明山南麓地区是百越民族骆越的重要发祥地,是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这一研究成果立即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鉴于骆越文化的历史重要性、文化国际性和地理特殊性,2006年8月8日,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联名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骆越古都文化研究的成果,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我国骆越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宣传。国家有关部门极为重视,组织专家到南宁开展专项考察,先后对武鸣的元龙坡、安等秧、勉岭、古鲁、罗波庙、小陆堡、起凤山、独山、南巢泉、召王庙、龙母村、龙母金洞,青秀区的灰窑田,邕宁的五圣宫、顶蛳山,宁明的花山等古文化遗址及自治区博物馆和武鸣文管所收藏的文物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和拍摄,并与广西的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座谈。考察组对骆越文化、骆越古都文化的挖掘与研究的初步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骆越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相继到大明山地区调研,并在大明山建立了民族文学和民族宗教研究基地。
2007年1月,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厉声考察了广西的骆越文化后指出:骆越文化是百越文化的核心,百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联合举办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越南的专家、学者70余人,学者提出,广西可能存在两个西瓯、骆越的古都,其一是武鸣马头一带,其二可能在罗城,这些都有考古发掘作为佐证。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指出“骆越国的国都和京畿当在大明山西南麓今武鸣县境的陆斡一带,其方位不出陆斡、两江、马头一线。” 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部分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武鸣。
骆越古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航运文化、铜鼓文化、崖壁画文化、巫文化、龙母文化、玉器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宝贵的壮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为武鸣“壮文化之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二、 挖掘、保护与开发并举,打造骆越古都文化
骆越文化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珍贵文化遗产,在越南加紧抢占骆越文化遗产的国际形势下,加快骆越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开发,以武鸣新形象、武鸣新贡献服务于南宁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就显得特别紧迫。
2007年以来,骆越文化在广西已经成为旅游开发新的热点,成为广西新的文化名片。广西大明山风景区已建成了大门景区和骆越王庙、养生之旅、明顶山庄等骆越文化旅游设施和线路,随后还要建设龙母庙、龙母朝圣之旅、骆越养生中心、骆越古都文化城等旅游设施和线路,大明山风景区将成为一个大型的骆越文化旅游区。广西宁明县花山风景区充分利用古骆越人在山水中留下的艺术瑰宝——花山崖壁画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转变经营方式,走市场品牌打造的新路,引进2亿元资金,建设花山古都文化城,目前景区新的码头已开始使用,两艘有骆越文化风格的游船已正式开航,五星级的花山古都宾馆将要建成,骆越文化旅游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隆安县挖掘骆越文化中“稻作文化”部分,2008年5月,正式启动了“那文化之都”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工程,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隆安“那文化之都”民族文化品牌。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以南发[2007]2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以环大明山为中心的壮族龙母文化、骆越文化和邕宁顶蛳山文化,全力打造'壮都风情,民歌之乡',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构建'南国壮都'民族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龙母文化和骆越文化的开发成为南宁市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成为南宁市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
武鸣县,作为环大明山旅游经济圈的门户,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副中心城市,不仅是骆越人的祖居地、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不仅是龙母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而且是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语言的发源地,又是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承办地,并且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圩重要的展演之地,历史进程的文化宠物多次宠幸了武鸣这块热土地。我们有基础、有条件,现在又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打造骆越古都文化,构建“壮文化之都”,才能及时抢占骆越文化遗产,才能为南宁市三大文化品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进一步深入开展骆越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工作
目前所发现的骆越文化遗存只是初步的考察研究成果,县域内还有许多骆越古墓、古战场、古道、古城、古庙遗址,骆越文化的遗存非常丰富,要开发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进一步开展考察与研究,必须加大人员和资金的投入。这些文化遗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研究和保护。为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议由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进行考察、研究、保护和开发。
2.建立国家级骆越文化保护区
武鸣县的两江镇、马头镇、起凤山之间的三角形地带是骆越古文物蕴藏最丰富的地带,近年来因没设保护区,这一地带的遗址、古墓屡遭盗掘,许多珍贵的骆越文物流失区内外。为了保护好骆越古都的文物,使骆越古遗址古文物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在这一带设立国家级文化保护区。
3、编辑出版骆越文化研究成果专著和宣传图书
骆越文化特别是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巫文化、龙母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等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这一文化宣传太少,所以造成了不少国家的专家误认为骆越文化发源于越南,这一宣传工作方面的弱势对我国非常不利。建议武鸣县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加强对骆越文化出版物的编辑和出版,当务之急是尽快编辑出版一批骆越古都文化的专著和图书,发给我国驻外使馆,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图书。
4、拍摄骆越古国探秘系列电视专题片
由于史料的缺乏,骆越古国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解开这一历史之谜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拍摄这一题材的专题片对于我国抢占骆越文化制高点是关键性的一着,根据目前骆越文化的研究成果,骆越古都文化和稻作文化是骆越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学术界已确定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在大明山南麓的武鸣,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和中心在隆安县,因此拍摄骆越文化应从骆越古都、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和中心的解秘着手,步步揭开骆越古国之谜。
5、召开国际性的骆越文化研讨会
我国是骆越文化发祥地的学术成果要取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必须争取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因此要在适当时候由我区的文化交流机构出面召开有世界权威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使学术界对我国是骆越文化发祥地的事实有充分的了解。研讨会在武鸣召开,是一次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要得到国家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这一筹备工作,并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6、加快骆越古都文化园等骆越文化开发项目的建设
骆越文化的宣传和展示要有一个固定的窗口和载体,因此很有必要在广西武鸣原骆越故地建立一个大型的骆越古都文化园,这一文化园既是骆越文化的大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壮族历史文化风情旅游的大型景点。建设这样的文化旅游设施,将会有效地促进东南亚各国的旅游互动,使我国真正成为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目前骆越古都文化园项目的规划工作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正在进行之中,这一文化园的建设希望国家能立项支持。
三、以骆越古都文化为统领,为新时期武鸣“壮文化之都” 建设注入新的生产力
(一)骆越古都文化要素与现实文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联系
1、龙母文化——骆越古都标志性文化
骆越古都文化研究的突破是从骆越古国的宗教文化——龙母文化的揭秘开始的。专家们在整理调查时发现环大明山地区有众多的龙母文化遗存。龙母,武鸣壮话称为“姆掘”或“娅蒲”,是先秦时期骆越人共奉的祖宗神。这里有珠江流域最早的龙蛇图腾文物,有十多座龙母庙遗址,龙母文化地名遗存特别多,有原汁原味的龙母文化风俗民情。在随后的深入调查中,专家们又发现从大明山地区向武鸣河、右江、邕江、西江到广东的德庆有一条龙母文化的遗存线路,这一条线路上的龙母文化都带有“蒲”字的文化遗传密码,从而验证了明代著名的学者屈大均“龙母本姓蒲,误作温”的观点,并且查出龙母文化发源于大明山地区并向珠江下游传播的证据。
武鸣“三月三”歌圩反映了传统的壮族节日习俗文化,更是内涵丰富的龙母文化信仰的体现。“三月三,龙拜山”这句俗话广为流传,其实来源于武鸣民间“掘尾龙扫墓”的故事,实际上就是闻名珠江流域的龙母和“掘尾龙”的传说。这一天自然而然唱出关于掘尾龙和他母亲的山歌,必不可少地用五色糯米饭为祭品,聚众娱神,继而谈情说爱,终于发展成为歌圩,发展成为壮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歌圩更是日益繁荣。1980年10月1日在县城举行“国庆山歌会”,这是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一个歌节活动。此后,每年举办 “灵水之秋”文艺晚会,用壮族山歌对唱。从1985年起,武鸣以“歌节”的形式连续举办了18届“三月三”活动。2003年,为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打造壮民族文化品牌,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将“歌节”复名为“歌圩”。如今“三月三”歌圩活动在继承优秀传统,不断展现壮民族文化、壮民族精神、壮民族生活的基础上,呈现紧扣世界文化交流主题,节目更加新颖,活动更加丰富,舞台搭得更宽四个亮点。武鸣“三月三”歌圩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壮文化品牌,成为一张亮丽的壮民族名片。2006年5月20日,壮族歌圩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1月,武鸣“三月三”歌圩光荣入选第一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地名、语言——骆越古都文化在民间的标志性记忆
大明山南麓的马头、陆斡、罗波、两江等镇,有大量的与“骆越”音义相关的壮族古地名文化遗存。位于武鸣县大明山主峰龙头峰南麓的陆斡镇,壮语地名叫Loegvet,与“骆越”的古读音完全一样;在陆斡镇正北面,有一个名叫“小陆”的小圩镇,壮语名也叫? loeg;在小陆的北面,有一个大村子,名叫板陆,而在板陆村发源的“达娅”江下流至城东镇从广村的河段,也有一个大村子叫板陆。“陆”在壮语里是“鸟”的意思。这一条由“鸟”组成的地名线是一条内涵深厚的文化带,古代环大明山地区最大的 江歌圩就在小陆至陆斡的达娅江沿岸地域。民国以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十,环大明山地区的群众都到此祭祀龙母,并举行盛大的唱山歌、演大戏、抢花炮活动。此外,按清朝黄君钜所著的《武缘县图经》记载,流经这一文化带的河水,包括南流江、达蒙江、大揽江,皆为“骆越水”的一音之转。大明山的壮语地名叫“岜是”,“岜”是山的意思,“是”是“根源”和“神地”的意思,“岜是”意即“祖宗山”或“祖宗神山”。 大明山南麓“骆越”地名的文化遗存,在整个骆越故地中是极为少见的,说明大明山南麓的壮族人还留有骆越古国的深刻记忆。这些信息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里是古骆越人的祖居地,是骆越人根之所在。
解放后,武鸣又成为了壮文的发源地。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壮族人民就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发音、语义,创造了方块壮字(土俗字),至今仍在民间歌手、巫师等民间文化人群体中流传。但方块壮字因人因地而异,从来没有统一过字型,也没有成为壮族的法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的专家、学者组成语言工作队,对壮族聚居的47个县52个点的壮语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壮语为标准音,制定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方案》(草案)。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讨论批准了《壮文方案》,并同意在壮族地区推行使用。从此,壮族儿女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合法文字。1982年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公布推行了修订方案,使《壮文方案》使用的字母全部拉丁化。为壮文制作而建的原苏联“专家房”如今依然座落在明秀园里。可以说,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结束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的,它绝不是历史的巧合!
3、古墓群、铜鼓和青铜剑——骆越古都文化标志性考古印证
武鸣马头元龙坡和安等秧春秋战国古墓群是迄今为止广西发现规模最大、最密集的古墓群,共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一千多件。这两处年代衔接的墓群,具有相当高的方国文明,表现为有牛首提梁卣等精美的青铜器,有大量的只有国家政权才拥有的青铜兵器,有造型独特的陶器及刻画文字,有贵族才能使用的玉器(仅薄玉片就多达两万多件)。从出土的工艺很高的牛首提梁卣和大量细小扁薄的玉器看,这是规模很高的王族墓群。铜鼓是骆越古国的标志性文物,骆越地区也因此被称誉为铜鼓王国。在骆越故地现存的出土铜鼓仅广西就有600多面,是世界上出土铜鼓最多的地区。大明山古籍中又称为“镆铘山”。“镆铘”是古越国著名的青铜宝剑。大明山地区多处出土过青铜宝剑,所以有许多以“剑”命名的地名,如剑江、镆铘村、镆铘? 、莫阳村(“阳”为“剑”的壮语音。此外,从考察所掌握的情况看,大明山西南麓是骆越故地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
(二)传承发展,古今合璧,构建“壮文化之都”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用世界文化的宽阔视野来观察、挖掘、保护、开发和建设武鸣文化。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加强对我县文化系统改革的分类指导,加强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配套政策,特别是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在制定文化发展计划时,应统筹壮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按照壮族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状况、分布地点及特色、特点,科学谋划文化设施及文化生产力布局,创造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环境。按照“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深度挖掘、整合利用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提高精品意识和文化累积意识,坚持走民族艺术创新的道路,以精品生产为龙头,用2至3个五年规划时间努力打造在广西、全国、东盟国家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壮族人文特色的文化,把武鸣建设成为文化设施完备、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影响力较大、文化生态良好的广西重要的文化阵地和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把武鸣建设成为更加开放、更富有时代特点,具有鲜明岭南壮族文化特色的首府南宁副中心城市——“壮文化之都”。
1、成立骆越文化产业开发办公室,统一协调全县各文化领域的开发和建设
一是成立武鸣县骆越文化品牌打造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全县各文化领域的开发和建设。二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体局、民族局、旅游局等部门协作,各乡镇密切配合,开展历史文化调查,重点挖掘“骆越文化”的根源,包括地名、习俗、古墓、文物、民歌、故事传说等,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三是邀请国内知名民族文化专家和考古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和评估,挖掘“骆越文化”证据链;四是出资委托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著名策划公司策划、打造“骆越古都”、“壮文化之都”品牌;五是进行“骆越古都文化”标志设计等。
2、提高民族自强意识
全面落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育和倡导新时期 “首善之县”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县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县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方位开放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壮族先民在武鸣这块土地上,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只有维护和发扬壮族文化的特性,才能延续和丰富历史文化传统,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
3、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也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要挖掘、整合、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开展资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状况。通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不仅把祖先的财富让当代人们心中有数,而且极大地增强子孙们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产生自我觉醒,增进文化自尊和民族自尊。一是抓好遗产调查。特别是要着重挖掘史前文化、骆越文化、名山溶洞文化、节庆文化、壮族龙母文化、铜鼓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按照民族文化分类,掌握好地点、内容、形式、数量、保护和开发状况,为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和开发奠定基础。二是抓好理论研究。要努力研究本地文化资源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共同性,研究它在壮族文化中的时代性、传统性,研究壮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多请专家、名家来进行文化考察和文化补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拓宽领域,争取更多的优秀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开发,民族进步,培育民族精神和武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理论研究新的突破。三是抓好遗产保护。八十年代保护起来的县、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如何维修、如何管护,不能在“保护”中灭亡。一些没有保护起来的及时采取措施,如骆越墓葬遗址、龙母文化遗址、古碑、古藉、古建筑还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及时列入保护范围。保护好民间老歌手、老艺人,抓紧抢救文献记载、口头流传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要落实机制,落实队伍,落实经费,做到长抓不懈。要在不断创新中增加新的文化积累,使民族文化瑰宝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4、普及壮文和扶持民间山歌文化
壮文和山歌是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因,但现在却面临着断代的危险,需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挽救、帮助和扶持。建议在小学——初中各年级进行汉语和壮文双语教育,成人教育学校、党校要设立壮文课程;县镇各级部门、单位干部职工要带头普及壮文,干部下乡蹲点用壮话跟壮族群众交谈,经常出版壮文宣传板报,报纸刊物不时刊登山歌等壮文文章。民间山歌方面,一是保护和利用好山歌艺人,鼓励他们多创佳作,多唱民歌;二是培养帮助年轻山歌手,逐步推陈出新,用现代手段唱出传统民歌,走出壮族民歌自我发展的路子;三是出版壮文山歌集,散落民间各种歌谣近100首、几万字,传递着壮族先民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信息,还有多年举办九月山歌大赛的优秀作品,对它们整理出版,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四是丰富“村节”内容,建立山歌展示屯。武鸣各镇村屯过着各种各样的“村节”,大多是集中于每年的农历3、4月和农历9、10月,要逐步引导村民恢复传统的祭祀仪式和文艺活动,建立若干个演唱山歌展示村屯,让山歌文化回到民众深厚的土壤中去,让壮族文化实现更为广阔的承载空间。“663”新农村文化工程(即在全县举办好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活动、九月新创民歌大赛、“泥土芬芳”文艺汇演、千人书画比赛、全民健身周活动;举办四年一次的全县体育运动会等6大盛会。在全县各镇建立健全100支业余文艺队、100家文体中心户;每年举办100场文艺演出、100场电影晚会、100场篮球比赛、100场棋牌比赛等6个“100”。全县各村委(社区)每个季度组织一场文艺演出,举办一场电影晚会,开展一场篮球比赛等3个“一场”。)是武鸣县建设文化武鸣的一个重要载体,更加注重广大民众的参与,更加注重普及壮文和扶持民间山歌,将会起到事半功倍和锦上添花的效果。
5、建立特色鲜明的壮民族文化基地
建设壮族人文特色的文化是一项系统、繁杂的社会工程,要有主要基地、阵地作为依托,才能使壮乡更具有吸引力。建议在县城中心、在民族历史文化遗址、在旅游景区等适当场所,结合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有目的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壮民族文化基地。一是由政府部门立项,组织实施骆越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让骆越文化真正与武鸣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使文化“活” 起来。二是整合、改造、恢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村落和人文景点,突出壮民族的服饰、工艺、饮食、医药、习俗、方言、歌舞、民居建筑风格、名人遗产及宗教信仰等特色。如建立元龙坡、安等秧骆越古墓群、赵江骆越古战场、陆上龙母庙遗址、罗波龙母庙、高井寨兵堡遗址、廖江歌圩、仙湖歌圩遗址、思恩府遗址等保护区,建设两江龙母民俗文化保护村、锣圩玉泉骆垌舞民俗文化保护村和八桥“七十二道门”等古建筑保护屯,还有打造李璧(玉印山)、刘定逌(文昌阁)、黄君钜(起凤山)、陆荣廷(明秀园、宁武庄)、卢绍武(骆越水古码头)等壮族名人故里的文化特色,以及包装、宣传下渌、杨李、大皇后村等生态文明村环保生产习俗,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三是征集、收购民族民间文物,条件成熟时,建设铜鼓园、历史名人雕塑园、武鸣历史文化碑林等。四是在主要风景区修建保健养生中心和原生态民歌文化广场,引导群众开发民族服饰,营销民族特色饮食,表演民族文艺,满足人民群众壮民俗文化需求,推动武鸣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
6、推动武鸣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市场
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发展的;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创新精神,才是发展的和进步的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持原汁原味,有地域特殊性,这是民族文化“质”的特点;它通过“打造”和“加工”,“提炼”和“升华”,以现代的形式和手段,取得了与他地域文化的联系,这是民族文化“量”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溶合发展,才能形成鲜活的文化生产力,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形成。这就要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实现文化经营的市场化。
一方面推动县内文化市场的活跃与繁荣。文化是大众的文化,要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上的首创精神,走“政府出政策,民营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大胆地以文化资源进行招商、安商,条件许可的,一些风景区、公共文化设施、文物保护单位、艺术企业等通过招标,由文化能人、热爱文化的人士主管运行。政府宏观管理,主要负责发展政策、扶持措施、监督制度的落实,组建、积累社会文化发展基金,及时组织和优化文化市场等等。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缘地缘亲缘优势,采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运作模式,精心打造“三月三”歌圩、骆越文化、龙母文化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另一方面引入区外、国外文化资源和管理经验。注意拓展与先进地区文化团体和媒体的交往空间,每年引进一批优秀艺术团体到武鸣壮乡演出、交流,并不断提高演出水平和档次。多方引入国内国际会展、文化体育项目,吸引文化体育名流到武鸣开展文化对话与合作。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所提供的广阔空间,更开放兼容地开展强势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武鸣通过官方、民间和贸易等渠道走向国内外,展示武鸣改革、开放、和平、进步的崭新形象,扩大武鸣文化在文化南宁建设中的贡献率,扩大在中华文化、在东盟和全世界的影响力。

(文章作为武鸣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处级领导干部课题组之一, 课题组组长卢建雅,牵头单位史志办,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直属机关工委、旅游局、文体局。此文收入2009年武鸣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论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