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古骆越夏至祭对壮医药的影响

谢 寿球

6月 23, 2012

?
?
  一、近年来的端午与夏至民俗研究的新成果
1、端午即夏至
在古代端午起源诸说中,除了“浴兰节”外,其余所谓纪念屈原、勾践、伍子胥、介之推、曹娥等说,一般都认为是后人附会之辞。
从众多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民族学调查资料来看,端午与夏至关系密切,端午源于夏至。后来两者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历法的不同,中国曾经使用过十月太阳历,后来才使用阴阳历(即夏历、农历)。在使用十月太阳历的时代,夏至日与端午节的日期是重合的。改用阴阳历以后,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之后,端午才与夏至分离。
《夏小正》是最早的汉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星象物候历。从它记载的物候、气象、地理等方面看,都和夏代的情况相符,因而可以断定它确实保留着夏代历法的本来面目,可以说是我国最古的历书。《史记·夏本记》记:“从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所谓“正夏时”,即整理夏代的历法。后人多据此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
有些学者根据《夏小正》中的记载,认为夏代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一些天文学家也认为夏历是“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
从人类早期历史来看,崇拜太阳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现象,最早的节气也就是根据太阳运转而形成的节气。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节气与太阳关系最为密切。最早的历法无疑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太阳历。
学术界一般认为,先秦时代存在多种历法,太阳历是其中的一种。至于现在流传的阴阳历被称为“夏历”,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辞。
十月太阳历无论是以冬至为岁首,还是以大寒为岁首,夏至均在五月。
《夏小正》中的“浴兰节”与夏至均在五月。隋代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在《齐民要术》中“五月五日”与“夏至”并列。
阴阳历代替太阳历后,端午与夏至便开始分离。由于阴阳历设有闰月,十九年七闰是阴阳历的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农历每年的夏至日期均不相同。端午虽与夏至分离,但五月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的习俗仍保留下来。民间的夏至节通常共15天,其中上时3天,二时5天,末时7天。即五月初五起,至五月二十日止。不少地区和民族定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举行祭祀活动。如是日有雨,农民们则喜称“分龙雨”,认为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征兆。
2、夏至民俗形成原因
夏至与冬至节气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已经出现。《夏小正》称五月“时有养日”,即白昼最长的夏至日;十月“时有养夜”,即黑夜最长的冬至日。许多实行太阳历的民族,一般都以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例如,古代的欧洲民族在冬至和夏至都要举行篝火会,也就是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火祭。圣诞节在冬至(12月22日)日后的第三天,这说明古代欧洲以冬至日为过年的开始。
我国现行的阴阳历(农历)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开始实行的。在先秦时代,中国存在多种历法,岁首各不相同,周王室与其同姓的诸侯国,以包含冬至的月份(建子之月,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据史籍记述,在古代冬至节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古代冬至的过节习俗也可能是先秦时代以冬至为岁首的中国人过新年习俗的遗留。直至今天,不少地区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在古代中国,受阴阳观念的影响,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不同,古代帝王一般都是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如《周礼·春官·大司乐》记:“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汉书·郊祀志下》记:“日冬至祠泰一(天神),夏至祠地祗,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亲郊拜。”“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乐八变,则地祗皆出。”《魏书·志第十》记:“冬至祭上帝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南齐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均有类似记载。
在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前,中国人冬至和夏至均用火祭。但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后,冬至和夏至的祭祀习俗就有所不同了,是按阴阳五行观念来安排祭祀。
端午节之所以在夏至期间,是因为夏至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春分、秋分时,白天与黑夜时间均等,是阴阳均衡的节气,气候较好,各种灾难也较少,因而也就不需要举行太多的祭祀活动。
夏至和冬至是两个昼夜长短差别最为明显的节气。冬至是全年中白昼最短、夜最长的日子,而夏至则是白昼最长、夜最短的日子。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驱邪,在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成为历朝帝王重要的祭祀仪式,冬至祭天在南郊.夏至祭地在北郊。
夏至之所以受到古代中国人的特别重视,除了日长夜短这一自然现象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夏至之后,各种自然灾害较多,尤其是水旱灾害。端午节和夏至或分龙日期间的各地龙舟竞渡和各种求雨仪式,其最初的主要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夏至之后,天气炎热,对人类和自然界影响很大。人们容易生各种疾病。因此,端午节的各种辟邪、驱瘟鬼和喝雄黄酒的习俗,旨在防止各种病魔侵身和被虫蛇咬伤。直至近代,许多地区还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艾草、菖蒲和香草等;臂上系彩丝,身上佩带绣花的香荷包、五彩丝线缠制的小角粽、沉香泥印制的香饼和檀香木雕刻的饰物;用苍术、白术、芸香等烧烟熏屋除疫;在小孩耳、鼻、额上抹雄黄;合家吃雄黄酒、蒜子煮苋菜等。一些少数民族也一样。大部分白族在端午节一般都吃雄黄酒、包粽子,挂艾草、菖蒲于门上,用百草煎水给孩子洗澡。苗族端午节期间在门外都挂菖蒲和艾叶,也有以艾叶扎一只狗挂在门外的。端午节家门口挂菖蒲、艾草端午节喝雄黄酒端午和夏至目的祭祀活动大多与水等阴性事物相关,具有明显的扶阴抑阳和避虫、解毒、禳祓的意义。
3、端午日期与古代中国人的思维结构
据清人赵翼考证,两汉时端午节并不是在五月五日,而是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大约魏晋以后,渐感干支纪日不便记忆,改用数字代替,于是上巳更定在三月三日,端午更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一名,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
古代中国人对数字也以阴阳来解释,认为单数为阳为天,偶数为阴为地。《易·系辞上》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单数为天,偶数为地。十天干分阴阳,五个天干为阳,五个天干为阴;十二地支也分阴阳,六个地支为阳,六个地支为阴。
根据阴阳五行说,五月是“午”月,“重午”就是月、日均为“午”。午是阳性,“重午”象征阴阳不调。“重五”也是月、日均为阳性,也是阴阳不调之日。
因此,“重午”和“重五”均象征冲突和不和谐,是需要祭祀和辟邪的日子。从史料和民间习俗来看,五月被认为是“恶月”,是不吉之月,出生于五月五日之人也被认为是不吉之人。其他节日如正月初一、三月三日上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也一样,其原本意义是不吉之日,是清洁身体、祓除秽气、躲避瘟灾的日子。
二、近年骆越夏至医药养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1、端午习俗源于古骆越夏至祭
2010年冬,广西骆越研究会的专家经多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大明山上被称为“仙圩”的天坪实际上是古骆越人的祭坛,特别是在四天坪上发现了人工建造的祭天地的祭祀坛。天坛是一个直径7.2米,高0.6米的圆柱形台,平台由每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拼砌而成。平台圆心方位为经度108°26′41″,纬度23°28′43″,正位于战国时代骆越古国兴盛时的北回归线精确位置上,也是八大天坪排列线与北回归线的交汇点上。现代地理学告诉我们,北回归线的位置是随着天文时间的变化而移动的,纬度23°28′43″这一位置正是两千多年前北回归的准确位置,在这个位置建祭祀台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工刻意所为,是为了天文观测而精选的。在这个祭祀台上可以精确观察日照无影的景象,测定一回归年的准确时间。在远古时代的骆越人就能够有这样的科学水平确实令人不可思议。地坛是位于天坛西面约十米的地方,是一个石砌的长方框形台,台长24米,宽6米,高0.6米。这种方圆组合的建筑物明显是出于宗教目的而建造,表达出古骆越人天圆地方的理念。
这些祭祀坛建造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大明山地区是古骆越人的聚居地。据田野调查,天坪“仙圩”是古骆越人夏至祭祀天地的祭祀坛遗址。这一祭祀民俗在解放前还很盛行,壮语称之为“娄蚆”,即祭雷王,祭祀坛叫做“顶娄蚆”。上天坪仙圩祭雷王这习俗被一些民俗专家误认定为大明山地区的雄牛节和成人节,因为民俗规定每一个初成丁的男人和女人都要上山祭祀,法师即牵牛上山砍牛祭祀。
天书草坪上的“天书”是古骆越人祭天地时刻下的祭祀符号,许多符号已有了表意文字的形态。如“蛇、鸟”符号,就明明白白地画出蛇和鸟的形态。
无独有偶,从广西北迁浙江的越人古良渚人也流行在古城附近的高山顶上建造祭祀坛的风俗。据报载,浙江良渚古城附近的瑶山和汇观山顶上都发现了奇特的回字形祭坛。瑶山上的祭祀坛回字形框南北走向,外框南北长约11米,东西宽约10米;内框南北长约7.6米,东西宽约6米;灰土框宽约1.7-2.1米,深0.65-0.85米。汇观山的祭坛也是南北走向的回字形灰土方框。灰土框外框南北长约13.5米,东西宽约12米;内框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约7米;构筑灰土框的围沟宽2.2-2.5米,深0.1-0.6米。良渚人的祭祀坛结构和大明山上四天坪的地坛几乎一模一样。
大明山古骆越祭祀坛南北延伸十多公里,在建筑年代的久远和建筑规模的宏大上堪称为中华第一坛。从祭祀坛的中心精确地定位于当时的北回归线上可以知道,古骆越人已掌握了精确的天文测量方法,祭祀坛不仅仅用于祭祀,还是重要的天文观测台。
大明山天坪“仙圩”之谜的破解,展现出当年骆越古国难得一见的的宗教文化风貌,也为我们确定骆越古国的中心提供了最重要的实物证据。按照世界考古界的惯例,一个古国都城的认定要么有古城为依据,要么有古祭祀坛为依据。大明山古骆越祭祀坛的发现,说明大明山下有一个很大的骆越人聚居中心,是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
2、古骆越夏至祭与马日祭即“端午祭”
古代骆越的传统历法,是按冬至所在的月为岁首,即鼠月开始,所以壮族民间至今仍叫农历的11月叫1月,叫12月叫腊月。马月是从芒种节气开始到夏至节气结束。“马”属午,马月的第一个马日叫叫“端午”,按照古太阳历,“端午” 也是一年中阳中至阳的夏至日。古时候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端午祭”,祭祀天地水三界之神。天神是雷王,地神是骆越始祖王也是龙母,水神为龙神,祭水神也是祭祀龙母,传说夏至是龙母的生日,所以夏至也要到江边祭龙母。后来汉代实行阴阳历,夏至与“端午”才分离。马月的第一个马日的时间每年都不固定,后来人们就把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龙母的生日的马月的马日也是传说中的骆越祖母王龙母的生日也都依地而异。广西宁明龙母的生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梧州西江一带龙母的生日变成了农历五月初八,而贺州一带龙母的生日就变成了农历五月十三。原来的夏至日也变成了另一个祭祀日,很多地方还是保留了夏至祭祀的民俗。
3、骆越夏至祭对壮医药的影响
古骆越人为什么在五月夏至时节举行祭祀活动?这和骆越人祖居地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骆越人的祖居地在日中无影的“都广之野”,从古籍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述可以知道,古骆越人认为这一地带是天的中心,是阳中至阳的地方,即地气聚集之地,而日中无影的夏至前后是阳中至阳的日子,即天气旺盛的时间,而这一时间又是一年中人的气血最旺盛的时间,也是各种药材生长的旺盛时间。古骆越人从千万年的实践中得出了在这一时间内举行治病养生活动效果最佳的经验,把它称之“天、地、人三气同步”,这就是壮医学“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的来源。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赶药市、挂药枝药袋、冼药浴、吃药膳等活动也就应时而生。
古骆越人在五月夏至时节举行驱邪养生活动也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五月是骆越祖居地洪水初发的季节,要遏制一年中洪水的灾害就必须举行水神祭祀活动。骆越人所信仰的水神是龙母,在骆越后裔的传说中,龙母有降妖魔、保平安、施药救人的种种灵异功能,她是水神也是药神,所以祭祀龙母时都要在龙母供桌上求一小碗米回去煮吃,相信这能养生治病。
在端午的养生食品中,狗肉扮演了特别的角色,人们认为狗肉是阳中至阳的食品,吃了能使人的阳气更旺。所以在骆越后裔的人群中都流行夏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这一习俗在大明山东面的宾阳县最流行,每年夏至这一天宾阳县供献给人做养生食品的狗就达8万多头,以至于形成“夏至狗无处走”的谚语。所以夏至是古骆越人的养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