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 4月 19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骆越治疟古方

谢 寿球

10月 10, 2015

tu1.jpg

屠呦呦在查阅资料

tu2.jpg

屠呦呦在实验室中工作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发布现场

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骆越治疟古方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她从晋朝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了重要启发,改用甲醚为提取液,从青蒿中提取出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青蒿素,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的发现和骆越古医药有重要关联。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他游历岭南古骆越地所收集的民间古方,其中用青蒿治疟疾方就是引起屠呦呦注意的验方。岭南古骆越地是疟疾的高发区,古骆越人在和疟疾病的长期抗争中,不但自身获得了降低疟疾感染率的基因,而且积累了许多有独特疗效的验方。骆越医药即古壮医药和中医药在用药方面的重要区别是:骆越医学用药讲究单方生用或温水浸泡,而中医用药讲究配伍汤煎。中医常常忽略了许多生药汤煎会失去效用的现象,而生药生用或温水浸泡出有效成分的方法却体现出了骆越人用药的大智慧。《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岭南骆越人用青蒿治疟疾方传到中原后之所以失效就是因为中医改青蒿生浸用法为汤煎,青蒿素在温度超过摄氏60时完全分解,验方变成了垃圾方。而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对传统的提取方法产生了疑问,因而重新研读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骆越人治疟疾的古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终于悟出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只能常温渍泡提取不能高温煎煮提取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她发明了用乙醚为提取液提取青蒿有效成分的方法。她在每次的发现报告中都强调:“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可以说,没有骆越人流传下来的青蒿素治疟疾古方,就没有屠呦呦的诺贝尔奖。

 

新闻背景:

    

    屠呦呦简历:

  193012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10月,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名字的来由: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看来,命运早已安排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荣获诺贝尔奖。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经过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屠呦呦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屠呦呦为什么在国内没能获科技大奖: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于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奖,这一大奖被世界学术界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