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蒿农在收割青蒿
广西青蒿素生产工人在青蒿琥酯生产线上工作
10月7日,广西日报发表记者梁莹、 董文锋采写的新闻:《青蒿素之“广西制造”:救命药,不赚钱也要生产》
青蒿素的研究终获诺贝尔奖,今年79岁的石维志得知这一消息,颇为激动。他本人正是当年与屠呦呦同一批开展青蒿素研究的科研人员。
石维志当时是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据石维志回忆,当时寻找抗疟疾新药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奎宁类的老药进行结构改造,但前景并不乐观;另一个方向则是寻找新药,广西、广东等参与项目的地区都同时往这个方向努力。
之后,好消息传来,屠呦呦等科研人员发现青蒿提取物——青蒿素对疟疾有效。石维志告诉记者,这一发现无疑是个重大突破,但是青蒿素是一种中间物,没办法直接用于治疗,必须对它进行改造。
于是,当时桂林制药厂的专家刘旭开始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研究,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青蒿素衍生物。与此同时,石维志和广西医科大学的药理学专家杨启超则负责药理、毒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刘旭弄出很多青蒿素衍生物,到底哪个有效,我们来验证。”他们建立动物模型,先后让小白鼠、猴子等动物患上疟疾,证明对动物有效后,再进行人体试验。
最终,1977年,桂林制药厂在青蒿素基础上成功合成了青蒿琥酯,发明了抗疟新药青蒿琥酯,解决了青蒿素的水不溶性问题,疗效也相应提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凶险型疟疾首选抢救药及其他疟疾首选治疗药。
10月5日晚,石维志从家里找出了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获奖证书,是国家发明奖三等奖,项目名称为“抗疟新药青蒿琥酯”,获奖人中有3个广西人,正是刘旭、杨启超和石维志。
2005年,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桂林制药厂)生产的青蒿琥酯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供应商资格认证,“广西制造”的抗疟药物远渡重洋,为非洲等地区抗击疟疾提供帮助。
“过去3年,广西向全球市场供应了2380万支注射用青蒿琥酯,挽救了34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其中90%以上为非洲人民。”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青蒿素类抗疟药属高质量廉价药,企业生产这类药物几乎都用于援助非洲及东南亚抗疟。”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敏学透露:“我们年产青蒿素50吨,占全国总产量25%,基本上是出口到非洲,作为抗击疟疾的基药。”
青蒿素生产成本1200元/公斤,销售价格1250元/公斤,刨去各种开销,利润十分有限。对于这种不能赚大钱并且国家也没有强制生产的药品,企业为何选择坚守?
“广西是青蒿素主产区,这又是救人命的良药,做企业的应有这份责任。”刘敏学回答。
“抗疟药主要治疗人群是贫苦大众。”复星集团总裁汪群斌说。
2003年,桂林南药被复星集团并购后,开始在其自主研发的青蒿琥酯系列药品上“发力”,成为国内惟一一家通过世卫组织认证的抗疟药制剂生产企业。
如今,桂林南药出口的抗疟成品药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70%-80%,其抗疟药物进入国际市场后打破了外企垄断,在非洲一人份的口服抗疟药的采购均价由七八美元降至1美元左右,青蒿琥酯系列创新药品累计已帮助近两亿疟疾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