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多河
正月的开年节和四月八前后的“射水节”是南宁三江口类似宾阳炮龙节的狂欢节日,至今还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
从前,南宁三江口一带“开年”节一般会有很多活动,舞狮子拜年就是其中之一。
开年节那一天,开年的村庄,一般村上每家每户都挂上漂亮的灯,特别是当年家里添了男丁的人家,挂出的灯更为壮观。因为灯与丁谐音,寓意人丁兴旺。狮子拜年活动一般由村里组织,事先安排途经路线分发送贴到各家各户。帖是投门帖,送到时,大多数人都接受,也有因家中有事(如白事)而不接纳的,此时狮子拜年队伍会绕道而行。
狮子分为两种,一种叫瑞狮,一种叫醒狮。瑞狮每到各家各户庆贺告一段落后,选一空旷地方表演狮技武术,而醒狮就在主家门前空地上接受主家点燃的炮仗、花筒的欢迎。除了舞狮者,醒狮周围还有“挡花仔”,即护狮者。他们赤膊上阵,头上只戴竹壳帽(用竹片做成圆锥形的小帽),肩披湿毛巾,敲小锣或拿着葵扇,跳跃穿梭在狮子的前后左右, 抵挡村民燃放的烟火。在主人家点燃的爆竹烟花中,噼啪炮声,火树银花,人影走动,场内场外欢呼声吆喝声融成一片,极为热闹。
“解放前我们宋村只有六七百人口,但每年开年都有很多活动,最吸引人的就是烧醒狮和抢花炮。有这些活动时,上万人来参加。我现在住的大屋,太公辈有三兄弟,每年开年都是十几台客,现在我有三个仔,过节只有几台人……”说起南宁三江口的节庆活动,年近70的宋祥年沉浸在记忆中,言语中透露出无限留恋、惋惜与追思。
正月十三是宋村的开年节,也是合江镇庙会会期。20世纪30年代,合江镇镇江楼被拆,合江镇庙会变成那廊宫庙会,烧醒狮和抢花炮活动在1958年之前曾恢复过,但此后那廊宫被拆,举办烧醒狮和抢花炮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慢慢消失。
“烧醒狮的根还在。我们三江口一带做道场时有个环节叫做‘走五方’,人们随便向道公佬或师公佬放鞭炮。烧醒狮就是从此而来。”退休之后热心研究三江口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近20年的小学教师梁世光说,“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宾阳炮龙节的经验,开发出个‘醒狮节’来。”
“不光是‘醒狮节’,以前我们三江口还有‘射水节’呢。”80多岁的村民宋万福得意地说,“我的祖辈们就是因为有射水节才人丁兴旺的。”
相传,明末清初,南宁三江口经过战乱的男人十不存一,某年三月初二那廊宫庙会,百姓们请三师(仙婆、道公和师公)祭奠和超度亡灵,三师们祭奠后一致说,很多到阴间的男人没有老婆,四月初八必须选好黄花闺女给他们……家里有姑娘的人家急得团团转,宋村宋屋的长房裔孙宋子贤却对大家说:“到时大家都来吧,我保证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那一年四月初八早上开始,宋村的青壮男人和三江口的汛兵,一个个手拿“射水筒”,守在河边渡口以及观音庙的门口,向一个个姑娘射水,让所有进入观音庙的姑娘都是浸身的。
原来,亡灵们是很单纯也很挑剔的,凡被人“射”过“浸身”的女子,他们都不会要,而被多个男子“射”过的则更无鬼问津。姑娘们要想不去阴间当鬼婆,只有在四月初八前后这几天,到各圩场或者做节的村庄上任由人“射”,以避免孤魂野鬼的惦记。于是,世代相传,南宁三江口四月初八在祭祀之外形成的让女人被“射”“浸身”而避免被“鬼”抓走做老婆的命运的习俗,流传延续下来。
四月初八是“观音诞”。三江口宋村这天除了要酬神之外,还有独特的“射水节”,这样的习俗延续了两百多年,直到民国22年合江镇观音庙被拆才中断。据说以前这天,整个宋村都洋溢在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之中,人人脸上都挂满着微笑,仿佛整个三江口都沉浸在女性温柔之中,从早上人们就开始来到河边或水塘边,男人们用“射水筒”向姑娘们射水。一般在射的过程中,女孩子是会躲避,但不生气。这样就出现了嬉笑调情的场面,喝彩叫喊的欢呼声不绝于耳。在整个节日期间,所有的男女活动仅仅限于射水这个环节,不会有其它的举动。因为这风俗,已经演变成了男子对女子喜爱和敬重。节日结束后,女孩子以被众多男人射水为高兴自豪的事,男孩子以射过女孩子而荣耀……
2012年3月下旬,广西和南宁市的领导陈武、陈章良和周红波等人到离三江口宋村水路不过五公里的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工地等地进行调研和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指出要利用城乡统筹试点的时机,抓好三江口区域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经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南宁三江口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是好好发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时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