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勇可)“六月六,祭稻神,家家户户客迎门”。农历六月初六是隆安县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民间节庆――“芒那节”(稻神节)。这一天各村的各家各户都要举行祭稻神祈丰收活动,到家里来的客人都有好酒好菜招待,一醉方休。昨日,记者有幸走进隆安县儒浩村,感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芒那节。
昨日上午十时,儒浩村内到处响起鞭炮声,稻田里已经飘扬起五颜六色的旗幡。家家户户杀鸡宰羊,妇女们用扁担挑着这些煮熟的鸡、鸭和猪肉、再带上米酒和谷物等,来到田边燃香烧纸,洒酒于地,祭祀稻神。在稻田边,十余名壮族师公穿起法袍,头戴黑色傩面具,手拿铁剑、铃铛及各种乐器,先是在田边做完法事,然后沿着全村的田埂“驱田鬼”,头师公左手捧一铜钵米酒,右手持青色柏枝,用柏枝沾酒洒到沿途村民身上。
最后,村民们前往祭祀雕塑群祭拜稻神“娅王”,在这里有一尊被考古专家们称为古骆越绝世之作的稻神石雕像。这尊稻神石雕像从正面看,是一个有发髻的老婆婆形象,造形古朴,而从侧面看是一个蛇身鸟头状的石块。在壮族传说中,稻神“娅王”是鸟部落的女王,她带领族人发明了水稻栽种技术,因此被后人尊为稻祖神。这一尊兽身鸟头人面的雕塑,和传说中的稻神形象吻合。记者在稻神雕像的侧面看到了许多符号,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说,这些符号的笔划较粗犷简单,带有文字初创时的特征。
芒那节在当地流传已久。师公们所穿的法袍样式和仪式过程,是从清代咸丰年间传下来的,一直未变。如今的“驱田鬼”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迷信成分,而是作为一种祈福的民间风俗,为乡亲们寄托丰收的愿望。
据了解,当地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在石像旁劳作,但谁也不知道这些石头是人工雕凿的古文物,当地也没有关于这些雕塑的历史记载和传说故事。谢寿球说,从石雕的造型、打磨的手法、周边的遗物来推断,石雕的造型是稻神、稻谷和青蛙,这些造型都是骆越人在原始社会的稻作文化崇拜物。从打磨的手法看,石雕用石凿雕凿再用砺石打磨而成,显然当时的骆越人社会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根据这些证据分析,稻神雕塑的制作年代应是8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谢寿球还告诉记者,隆安的祭祀稻神民俗是世界上最集中、最发达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稻神祭祀遗址――稻神山,它方圆10平方公里,周边几十个大型的祭祀坛,发现几百个大石铲祭祀坑,加上目前最早最大的稻作祭祀雕塑群,所有这些宗教的遗址,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就是稻作文明、水稻种植是在这里产生的。
?
稻神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