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24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南宁记忆:江南区那廊村谷母庙

谢 寿球

6月 9, 2015

清代的谷母庙铁钟

近年新建的谷母庙

    谷母,又称谷王,是最受那廊村壮族人崇拜的神仙。那廊人对于谷母的记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中的很多人说不清所谓谷母或者谷王的来历,而即使是谷母的性别,在村民当中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说谷母自然是女的,  “不然,我们怎么会叫它谷母?”但也有一些人说是男的,所以才叫谷王。不过,总的说来,当地村民对于谷母的印象似乎更深刻一些。他们说谷母的“职责”,是保佑风调雨顺的,水稻、玉米种植是当地人的主要生计来源,没有谷母的保佑,收成就没有保障。以前村民们不懂得敬仰谷母,这里的稻田不是旱就是涝,虽然田地多,但因收成不好,生活十分困难。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地势较低,每逢雨季,别处山岭、山坡上的洪水直冲那廊而来,田地里大量的雨水又排放不畅,不仅使水稻生产大受影响,同时也容易滋生疾病。由于当地人没有好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每当疾病发生时,常常容易导致传染,严重时还会发生瘟疫。后来村里的长老和“师傅”  (道师)们请来了谷母神,把它供奉在那廊老街的边上,时常烧香祭拜,求其保佑,此举果然灵验,村民们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于是,当地人就把谷母奉为万能的神灵,并时时拜祭。

据一位卢姓老人所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那廊村()上的谷母庙占地100多平方米。当年的谷母庙,庙前搭有一个大戏台,每年春节和谷母诞期间,村里的人都会请外地的戏班到庙里来唱几天戏,场面很是热闹。1949年后,谷母庙的前厅还兼做学堂,是村里少儿读书的地方。可惜谷母庙和戏台都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被拆除了。在那廊村里,至今还保存有当地一位教师于60年代根据其儿时的记忆所作的两幅以旧谷母庙和旧戏台为题材的风景画。尽管这两幅画的艺术造诣我们无从评价,但以画中所描绘的内容来看,当年的谷母庙和戏台与普通的民宅相比,确有几分如卢姓老人所说的“辉煌”之势。如今那廊村上的谷母庙,是在80年代末重建的,由于谷母庙的旧址已在人民公社时期分给村民盖房,因而只好建在山边的空旷地带上,但其规模已无法与旧时的谷母庙相提并论,而谷母庙的香火也远不如昔日兴旺。新建的谷母庙把北帝和观音菩萨的神像也“请”了进来。这两座神像一左一右,摆在谷母神像的两侧。那廊人说,谷母是保丰收的,北帝是保财运的,而观音菩萨是保人丁的,把这三个神放在一起供奉,就“样样(什么)都有了”,再说,这样的“安排”也便于村里的人逢年过节时拜祭。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的谷母诞是那廊村最隆重的节日。据说过去那廊一带多有瘟疫,民不聊生,人丁不旺,有人怀疑可能是村里的人有“对不住”谷母的地方,于是就动员村民捐资大兴土木为谷母修庙并重塑金身,同时约定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六谷母生日的这一天为其举行生辰庆典,以求平安。村民的虔诚之举果然得到了回报。自此之后,那廊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于是每年到了这一天,那廊村的村民都要庆祝谷母诞(当地人亦称之为“做节”),同时邀请其他各村的亲朋好友前来团聚。后来,村民觉得五月二十六之时,当地的作物尚处在青黄不接时期,只有玉米可以收获,水稻以及其他作物还没有成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不多,于是就将谷母诞的庆典推迟一个月,即由五月二十六推迟到六月二十六。当地村民说,如今过谷母诞节有两重“意思”,一是感谢谷母一年来对村民生产、生活的保佑,二是为了庆祝丰收,因而也可以看做是庆丰收的节日。当地人一些老人说,旧时那廊人过谷母诞,是“很认真”的。正午时,村里各户人家要准备好酒肉,到庙里去祭拜谷母,拜完之后众人便抬着谷母的神像游村,为村民消灾降福。临到晚上,谷母庙前还有戏班唱戏贺神,那廊墟上的节日气氛很是热闹。

 

    (吕俊彪著,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