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4月 25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梁庭望和黄凤显回忆北京三月三庆祝活动的缘起

谢 寿球

5月 31, 2015

三月三合影.jpg

参加北京三月三活动嘉宾合影

三月三活动户外会场

竹竿舞表演

联欢晚会

梁庭望:“文革”后,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里的一部分人提出要过自己民族的节日。当时只有十几个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十一个伊斯兰民族的节目和藏族的藏历年。其他民族提出既然民族平等,其他民族是否也要过自己的节日?对于他们的这种请求,1978年校党委开会讨论:每个民族都过自己的节日会不会引起学校混乱?有一种意见是节日是个欢乐的日子而不是一个混乱的el子,应该不会导致学校的混乱。因此学校决定,每个民族选一个节日,每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欢度。

当时我还在政治系,壮族的节日的选定主要是由我来发起的。1978年成立壮文化研究小组,主要成员有几个老师和一个学生代表(马飚),我们把壮族的节日排了一遍,共有五十多个,其中既有受汉族影响产生的节日,也有本民族本土的节日。一开始曾选择了七月十四鬼节,鬼节与佛教关系太密切,起源不太明显。而三月三起源于龙母文化,是由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结构复杂,主要有四层意义:一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二是人应有救助人的善心;三是要有孝道;四是文化的交流,即壮汉文化交流(主要意象从蛇上升为龙)。所以大家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于是就选了三月三。1979年过了一次三月三,1980年开始正式过,主要是学生们在地下室过。当时请了一些领导来,莫文骅等两位将军也来了。中央民族大学每次都有组织、有分工,有很多学生参加,除了壮族以外,瑶族、汉族的老师、同学也来。当时主要就是我给同学们讲三月三的来历,买一些水果来吃,老师自己做些五色糯米饭带来,同学们自己演些节目。90年代开始,交给黄凤显主持。这个时期体育活动多了起来,主要活动就是聚会,广西各民族在一起,以交流为主。

 

黄凤显:1985年到1988年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参加过中央民族学院的三月三活动,是他们邀请我来的,当时在工会的地下室,那次印象最深的是壮族的吴西老将军来了,同学们自己搬桌椅,在家属院东门的那个地方,有个卖粥的地方,当时叫“月亮山寨”,在这个地方吃的饭,认识了一些在北京工作的广西前辈。那年大概是19861987年这样。然后就到1996年,第二次参加。中间隔了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是我毕业后到山东工作了,1996年才考回北大读博士。所以,1996年他们又邀请我参加,那年是在民族园,邀请到阿沛·阿旺晋美等领导人,当时是在学报工作的红梅当主持人,请了刘忠来唱歌。我第一次看到我们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在三月三的活动上表演节目,尤其是“跳竹竿”。当时我已经有意向来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当时在王府井的青龙酒家,那也是广西人开的一个饭馆,我们在那吃饭。吃饭的时候,不光梁庭望老师,其他老师也说:我们就等着你来,明年的三月三活动就由你来挑头,当时就这么说的。我19967月份到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年底就筹备了1997年的三月三。

 

 (林继富主编,少数民族民俗与北京文化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