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天池
为解开骆越盐茶古道穿越十万大山之谜,2021年1月19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和扶绥县野生古树茶保护协会专门组织专家到扶绥县四方岭考察,在东门镇印天池发现了古骆越祭天之坛,终于破解了“十万大山”名称之谜,原来“十”在壮语中意为祖,“万”在壮语中意为泉,“十万大山”就是骆越“祖泉大山”。
四方岭上的印天池和叫汪山卫星图
堪察印天池
四方岭是十万大山的重要支脉,近年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发现四方岭中有多条骆越盐茶古道穿越十万大山。为了确认这些古道的具体走向,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扶绥县古树茶保护协会会长黄文伟、广西和德瑞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光礼一行2021年1月19日专门到四方岭被称为古道秘境的印天池考察。印天池也叫应天池,上思县明清古籍记载:应天池,在城西四十里忠州岭界之上。有时于池中见龙形隐约,四时水满则溢出,即卜丰年,涸则必旱,故谓之“应天池”。从这一记载分析,明清时代印天池已成为十万大山地区祭天求雨的神坛。印天池旁边就是穿越四方岭的盐茶古道,路边有扶绥县和上思县的界碑。印天池在叫汪山上。“叫汪”在壮语中的意思就是“有湖的山坳”。
印天池旁边山坳古道上的上思县和扶绥县界碑
在界碑旁合影
印天池留影
印天池合影
印天池像一面碧绿的圆镜镶嵌在丛山之中,面积约有十亩。池水清沏,在冬日的暖阳下,池中的游鱼隐约可见。池周围古树环绕,环境清幽,是一个山泉汇集形成的深潭。据参加过印天池潜水科考的黄文伟先生介绍,泉深平均达7至8米。专家们在池边堪察,因为冬季池水下降,水落石出,露出了许多丢弃在池中的石块。经细心辨认,竟然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这些石器多为磨制的石锛和石斧。这些石锛和石斧磨制精细,但都没有磨出刃部。看来是专门制作用来祭祀的礼器。从这些礼器推断,印天池在新石器时代就成为了古骆越人祭天求雨的祭坛。古壮语叫泉为“闷”(也写作澫、万、门),“十万”的意思就是“祖泉”,印天池因为在远石时代就成为壮族祖先古骆越人的祭天之坛,因此称为“祖泉”,“十万大山”就是“祖泉大山”。
池中遗留的各种祭祀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祭祀礼器
印天池发现的单肩祭祀石锛
我国历代就有用大山大水的名字命名郡县的政令。扶绥县四方岭下的忠州古城叫“东门”,壮语意为“森林中的泉池”,显然是以印天池为名,这就是“东门”名称的来历。看来扶绥东门镇的文化内涵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