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一本改写中国语言史的好书

谢 寿球

11月 16, 2010

——《壮汉语同源词研究》简介
这是2010年骆越文化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一本改写中国语言学历史的重要专著。
《壮汉语同源词研究》的作者蒙元耀先生是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语言学博士后专家,博士导师,也是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资深顾问。先生籍贯广西马山县,壮族,由于这一渊源,他拥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研究的条件,这使他能够在语言学特别是壮侗语学研究领域潜心耕耘,收获丰硕的成果。
《壮汉语同源词研究》涉及的问题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即中国的壮语和汉语是否存在同源关系。蒙元耀先生以身体部位、常见动植物名称以及日常事物等为研究对象,并由此旁涉壮语的构词法,运用音韵学原理和相关的语言学理论,通过语音和词义的对应,探讨了二百多条壮汉语常见词目的渊源关系。藉此追寻壮语部分词义的本源,并探求壮、汉语是否存在同源关系。
同源关系研究一般要选取基本词汇部分来进行比较,本书在材料挖掘方面尽力用功,发掘了许多未曾受人注意的材料,对别人已经讨论过的词目也有所补充。经过精心比较分析,蒙元耀先生的结论是:壮汉语之间的关系确实出自上古,两者存在共同的来源。
因蒙元耀先生讨论的材料不局限于壮语和汉语,也涉及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故这本专著实际探讨的是壮侗语族与汉藏语群团的历史关系。书中归纳的一些语音对应规律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壮侗语跟汉藏语的关系。语言事实显示,壮汉语是有共同来源的两大语言。百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否定壮汉语存在同源关系的说法是应该抛弃的。
换一句话说,蒙元耀先生的研究直接导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古华夏语是由古氐羌语和古越语融合而形成的语言,所以古华夏语的基本词语中遗留了众多的古越语成分。两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源关系而不是接触关系或借用关系。
这一结论可以正确解释中原的古汉语典籍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古越语成分,南方汉语特别是广西东南部的粤语方言为何保留了那么多的古汉语即古华夏语成分。
这一研究改写了以往汉语形成的历史,也为民族史研究特别是骆越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每一个骆越后裔和有志于研究自己历史的中国学者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
一本改写中国语言史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