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永仙
一、“傣喇”——壮傣汇融的社会“活化石”
云南省元江县居住着七种有着不同自称的傣族,分别为:傣仲、傣喇、傣雅、傣涨、傣郎、傣卡、傣古拉,由于他们的多姿多彩的服饰和文化,被外人误称为“花腰傣”。这缘于元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西面是哀牢山区,东面是滇东高原区,四条河流穿行而过。元江自古就有南来北往的水路交通运输线,她也是通往东南亚、南亚陆路必经之地。元江因此融汇了从不同方向迁徙而来的傣族:有从北南下的“傣雅”,自东向西而来的侬人(布侬)、沙人(布瑞)后裔“傣喇”,也有逆水而上的“傣郎”,还有与其他民族融合演变成的“傣卡”、“傣古拉”,他们与元江土著共同会合成了具有多种称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口近两万五千人的“元江傣族”。
在多姿多彩的“元江傣族”中,其中居住在三十六个自然村寨人口约一万人的“傣喇”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据他们自己解释,“傣喇”意为“很小且掉落队伍的傣”。又有外人根据服饰色彩称他们为“傣木按”,意为“酷爱(靛)蓝色的傣”。此外,他们还有个汉语别称“水傣”。之所以说“傣喇”特别,是因为他们有着“傣”的自我认同,文化的根却同于南部壮族。他们难以和本地其他六种“花腰傣”顺畅地语言交流,却能轻松地与广西壮族、文山壮族“布侬”、“布瑞”人对话。与其他“花腰傣”不同,他们穿着与壮族“布瑞”人相似的衣裤,不染黑齿,而喜镶金牙银牙。每一个“傣喇”寨子都有一片竜林,六十岁以上的村民都说,在解放之前每年四月份的属马日都要祭祀竜林。另外,学术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傣喇”是“宋时,侬智高之党窜于此”的遗民,傣喇人中的罗、封、白、刀四姓都是侬智高部队的改姓遗民。元江那氏傣族土司就是侬智高后裔的变身。总之,从语言、服饰、饮食、信仰等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傣喇”拥有“傣”名,却有着“壮”身。可以说,“傣喇”是壮族向傣族转换的社会“活化石”,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壮、傣两族融合的发生过程。
二、神秘的“蒙面情歌”及其特点
在这古老的“傣喇”社会中,流传着一种濒危的口头传统——“蒙面情歌”。它是一种独特的口头演唱形式,唱时歌者用一块制作精美的织锦蒙住自己的面目。当然,“蒙面情歌”是外人从形式上对它的叫法。傣喇语则称为“哈冒哈少”,直译为“与伙子对唱,与姑娘对唱”。本地汉语方言简称之为“小调”。
为什么会蒙着面唱歌?并没有统一的解释。有些地方传说,以前有一个好色的大老爷,他每日游手好闲,专门找姑娘对歌。一天,她见到一个栽秧的姑娘,长得十分美丽。这个浪荡子要调戏栽秧姑娘,然而姑娘不给他机会,并用歌讽刺了他。从此,那个浪荡子怀恨在心要报复,于是找了一个雅嫫(巫师、巫婆)出主意,用孔雀粪涂在一块方巾上,送给栽秧的姑娘擦汗。结果姑娘中毒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能说会唱的姑娘,从此唱歌时总要用方巾遮住脸……该传说并没有资料佐证,笔者也没有从村民口中听到类似的解释。相反,许多村民表示:“不蒙着脸唱歌的话就会害羞,祖先们都是这么传下来的”。可见,蒙面的方巾其首要的功能其实就是遮羞、留住面子。不仅未婚的男女,已婚的男女也可以对唱情歌。在赤裸裸的情感表白中,用块方巾遮住面部本身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心态。同时,蒙住脸面,也隔绝了外界的干扰,能够专注于内心的歌唱。此外,元江被称为“天然温室”,闷热无比,人们对唱情歌的时候,热得满脸都是汗水,所以有一块方巾在手,也能遮丑擦汗。
传统的傣喇社会每年有两次隆重的节日,第一个是在农历正月初七,傣喇语称为“光搭兰温”,直译为“到温泉地带游玩”;第二次在农历五月五日,傣喇语为“光么英弓”,直译为“五月端午游玩”。外人则称之为“大花街节”和 “小花街节”。但当地人说,两个节日实际上与鲜花无关,与其称之为“花街节”,不如称之为“蒙面情歌节”。因为这两个重大节日的活动核心内容都是唱“蒙面情歌”。节日当天,全民盛装聚拢在传统上固定下来的开阔山野间,各村各寨的男女青年相互结识和谈情说爱,人们纷纷坐在榕树下对唱“蒙面情歌”。 认真聆听和逐句翻译“蒙面情歌”后,笔者发现了它的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蒙面情歌” 音律比较单一,因为它是一种从日常生活中创作和传习的口头诗歌,音律起伏基于日常的对话。正如元江县民族歌谣专家谢光庭说的那样,“少数民族的歌曲最重要的特点是简单,就像对话一样,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情感交流。所以,他们唱歌的音调与说话的音调差别不大。”
第二特点,虽然傣喇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通过转写成国际音标,就会发现“蒙面情歌”有独特的句式:由两个诗行构成一个诗句,第一行以“嗯唻”[am44lai55]开头,以“唻”[l?i35]结尾,第二行以“嗯唻”[am33lai35]开头,以“乃戈”[lai33k?33]结尾。所有的“蒙面情歌”都是以这样的句式进行下去。上下两行构成一个诗句,分别以不同的比喻、拟人重复地表达相同的事件或情感。
第三个特点,“蒙面情歌”有固定的曲目,采取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一调接一调地唱下去。例如,男方先唱第一调“咖巴”[kam55pa31],试探女方的感情和心意。接着是女方也唱这个曲调来回应。接着是男方再唱第二调“咖秋[kam55tshiu33],女方又回应唱“咖秋”。内容是从日常的生活、劳动开始唱到对异性的爱慕,一直往上唱,据说最多能唱十六个调。
第一曲调:[kam55pa31]
第二曲调:[kam55tshiu33]
第三曲调:[kam55haau31]
第四曲调:[kam55hom33]
第五曲调:[kam55shw33lin33]
第六曲调:[kam55lua55taag55]
第七曲调:[kam55shw35]
第八曲调:[kam55vu55 mw31]
第九曲调:[kam55lua31dui31]
第十曲调:[kam55tsiu31xam55]
第十一曲调:[kam55vaen31vu55lam31]
第十二曲调:[kam55laam33vu55fa31]
第十三曲调:[kam55shw35]
第十四曲调:[kam55ja33]
第十五曲调:[kam55ji33]
第十六曲调:[kam55vaag33]
第四个特点,每一首“蒙面情歌”中又分为“主歌”和“副歌”。“主歌”属于高度程式化的口头诗歌,“副歌”是即兴发挥的部分,前者傣语称“咖景” [kam55kig33],后者傣语称“咖翁” [kam55v?g33]。一个民间歌手实力如何,就看他(她)即兴发挥的那部分。一般来说,田间地头中若有人哼唱小调,就会有人围拢来听,听到妙句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然后互相模仿传唱。
第五个特点,“蒙面情歌”可以分为晚上唱和白天唱两大类,具体又有“夜晚调”、“结婚调”、“鸡叫调”等。干完活计,太阳落山后,小伙子就相约着去找姑娘,到“拔里树”(黄杨树)下对唱。白天对唱时,一般都是摆着桌子,大伙坐满四边。男方先有人发声试探,其他人说笑玩耍,在桌子上转动一个有木雕鸭子等指向性的小玩具,玩具的嘴巴指向谁,就轮到他喝酒。男子唱完,女方有人回应而唱,其他人依然嬉戏。如此轮流下去。在饭桌上的对唱可以进行几天几夜。
第六个特点,“蒙面情歌”有常见的独唱、合唱形式。独唱最普遍,青年男女晚间或白天的谈情说爱都是独唱。合唱主要是在大型节日时双方村寨男女对唱。但是,总的来说,“蒙面情歌”都不是单独行动,而是群体活动,少则三三俩俩互唱情歌,多则一村一寨互相对歌。
第七个特点,“蒙面情歌”的内容多是采取比喻、拟人等手法,以物寓情,以情寓景,内容丰富情真意切,真是流露了傣喇人的感情,反映了傣喇人的传统文化。
最后一个特点,传唱“蒙面情歌”的人都是业余的民间歌手,而不是官方或半官方界定并以此为生的专业歌手(例如西双版纳傣族职业歌手章哈)。
三、“蒙面情歌”的濒危处境
然而,这种独特而神秘的“蒙面情歌”如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也遭遇了时代的阻断和冷落。从1966年前后开始,傣喇人就停止了每年的传统节日,不再对唱“蒙面情歌”了。直到2007年,在政府的支持,云南省傣族学会、元江县傣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牵头下,才正式恢复了傣喇人的传统节日,并隆重地为“蒙面情歌”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四十多年的传统断流,使得 40岁以下的傣喇人从没有“花街节”的生活体验,对“蒙面情歌”更是如听天书。如今,只有那些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能听、唱、理解这些歌了。事实如此,“傣喇”人的“蒙面情歌”已经成为濒危的口头传统了。
为了恢复传统,传承本民族的口头诗歌,如今民间每年都会组织隆重的两次“花街节”,请村民展演他们年轻时唱过的“蒙面情歌”,期望延续几乎断流的民族口头诗歌曲艺。然而,傣喇的知识分子纷纷表示,“蒙面情歌”的内容属于古诗词,与日常用语差别很大,因此年轻人很难明白它的深刻涵义。
傣喇的传统社会正迎接着现代化的历史浪潮强烈冲击,他们世代居住的土掌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被钢筋水泥楼房所取代。同时,傣喇人试图恢复“蒙面情歌”也面临着来自主体文化的压力。年轻人更乐于接受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带来的前卫时尚,丰富悦耳的汉语、英语歌曲。下一代能否重拾和延续濒危的口头传统“蒙面情歌”,答案未知。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一辈歌者的逐渐离世,他们将会遇到重重困难。目前,许多傣喇人中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向社会发出了呼吁,期望“蒙面情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行列,以此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