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提?? 要: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
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和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四个板块构
成的,四个文化圈之间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
血缘纽带四个纽带连在一起,文化互相流动、互相吸收、互
相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 关键词:四个板块??? 四条纽带??? 相互融合
?????????? 作? 者:梁庭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博导
?
?
???????????????????????? 一、中华文化板块结构
上世纪80年代,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文化热,各种观点纷然而出。在这些观点当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被认为是正确认识中国民族关系的重大突破。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关注“一体”,相对忽略“多元”,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对人们正确理解中国的历史的缔造和国内的民族关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费先生是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他对“多元”和“一体”做了简要的说明:“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1]费先生的理论激发了众多学者探讨中华文化的热情,五十多个民族是“多元”,那么,在多元之上的各个层次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学者们试图用种种观点来图解中华文化的宏观结构。诸家的主要观点包括:石兴邦的系统三分法,陈连开的经济类型三分法,佟柱臣的地理五分法,苏秉琦的文化区六分法……
??? 上述分法各有自己的根据,都有一定的道理,一般而言,由于他们是历史学家,主要以考古为依据,有的也涉及到一些民族情况。在划分的区域中,也有的是比较准确的,给了笔者很好的启发。但他们的局限也是明显的,首先,以考古为依据,只能作为部分区域的依据,不能作为整个中华文化划分的依据。这是因为地下文物是不均衡的,在我国,新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分布就很不均衡,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文物密集,江南稻作文化圈次之,而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类似文物相对稀少,有的甚至至今没有发现。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文物也相对稀少。如果纯粹以文物为依据,有的少数民族就被排除在外了。况且,地下文物分布是很难一下子穷尽的,新的考古材料往往推翻原有的考古材料,有的是很难根据几个考古点来断定其文化区域的。第二,上述划分的普遍问题,是没有把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真意领会,费老的真意在于,中华民族文化不光是汉文化,还有五十多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不应当把少数民族忽略掉。但上述分法绝大多数恰恰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分区几乎不与少数民族挂钩,有的甚至完全把少数民族忽略掉。例如六分法的划分:(1)以仰韶文化中心的黄河中游区;(2)大汶口及山东龙山文化中心区;(3)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文化区;(4)鄱阳湖——珠江三角洲文化区;(5)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下游文化区;(6)以长城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区。这个分法基本属于中原的文化区域区分,岭西和西南民族基本排除在外。文化本来就是民族的生存方式,不与民族挂钩的文化附于何体?那不就成了空中漂浮不定的彩霞?其三,有的虽然稍与少数民族挂钩,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民族分布于语言的语系语族分布密不可分,民族的分布与语系语族脱钩,结果必然是笼统地提到少数民族,或者把不同语族的民族捏到一起,在学术上出现硬伤。四,上述分法没有区分出层次,又大小不一,跟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脱钩,这就很难给人一种明晰的概念。五,由于上述分法存在若干局限,致使利用这些分法来解答实际问题比较困难,理论的应用受到局限甚至误导。例如,用上述的划分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史》,结果很难将少数民族文学包括在内。
??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理论,以期比较合理地对中华文化的结构进行划分[2]。笔者划分的理论依据,在国内是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国外引进的是以德国格雷布尔和施密特为代表的德奥学派文化圈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化圈是一定数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程度不等的聚结形式形成具有相同及相似文化因素的区域。他们认为,在同一文化圈内,必有相似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他们还认为,文化圈内一般包含一个文化丛,文化丛内诸文化形态一般仅散布在这一地域,成为功能上互相关联的实体。但德奥学派认为欧洲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后扩散到全世界,形成其他文化圈,这种“西方文化中心论”是不正确的,故笔者引用时筛掉了。文化区是美国学者C·韦斯勒的理论,他认为文化区小于文化圈,但他是用于博物馆分类的。M·J·赫斯科维茨将文化区定义为:“若干相似文化存在的区,也就是一个文化区。”文化区内有文化丛,简单地说,文化丛是文化区内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之整合。按其演化结构是:文化元素—→文化要素—→文化丛。 “板块”引自地球的板块结构,原为地球结构概念,地球被分为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学者将其引申为地理空间概念,笔者又引申为文化区域时空概念。这样,笔者所构拟的“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依次是:民族(单个)文化——→文化区——→文化圈——→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重点在文化区和文化圈两个层次。
在客观的依据上,笔者是根据四个方面来确定文化结构的。第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是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强烈制约的,人类可以在大自然允许的范围内,局部改变自然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的生存,但这是有限度的。而这种局部的改变,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恩格斯早就说了的。不过,在各民族形成以前和形成的年代,人类基本是依赖于自然生活,对自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第二是经济生活。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便有什么样的经济生活。丘陵遍布,雨量充沛,气候炎热的江南,不适合于放养大量的畜群,而适合于与水有不解之缘的水稻。原始森林绵亘,草原无边,沙漠广布,无霜期短,冰雪肆虐,唯靠绿洲逐水草而居,便只能狩猎和放牧大群牛羊。也就说,有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便有什么样的经济生活。第三,有什么样的经济生活,便有相应的人群分布,形成相应的民族。千里沃野的中原,平坦的旱地农业,物产丰富,便孕育了庞大而先进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而地势被切割得高低不平的西南高原,人们因地制宜,善于经营高原杂粮和高原牧业,于是孕育了能够在高原上各自独立发展的众多藏缅语族民族。第四是民族文化,有什么样的民族便有什么样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存方式。文化的选择以民族语言为文化丛中的首选,在文化丛里,被选入的还有民族渊源、民族风俗、民族教育、民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总之,对板块的划分,是将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活、民族分布、文化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来确定的,其中也适当考虑考古材料,还涉及到地理学、生态学、考古学、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参照综合而成。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由多个层次组成,即次文化区——→文化区——→文化圈——→中华民族文化 ,示意图如下:
?
?
?
?
?
?
[3]
?
|??????????????????? |?????????????????????????????????????
|? ?????????????????????|——黄河中游文化区(龙集团发迹区)
??? ???|——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 |
??? ???|?????????????????????? |——黄河下游文化区(凤集团发迹区)
中? ???|??????????????????????????????????????????????????
华? ???|?????????????????????????????? |——东北文化区????????????????????????
文? ???|????? ?????????????????????????|
化? ???|——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 |——内蒙古高原文化区
板? ???|?????????????????????????????? |
块? ???|?????????????????????????????? |——西北文化区
结? ???|??????????????????????????????
构? ???|?????????????????????? |青藏高原文化区
|?????????????????????? |
|——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 |四川盆地文化区
|?????????????????????? |
|?????????????????????? |云贵高原文化区
|
|????????????????? |——长江中游文化区
|????????????????? |
|——江南稻作文化圈|——长江下游文化区
|????????????????? |????????????? |——广西次文化区
|????????????????? |——华南文化区|——广东次文化区
?????????????????? |?? ???????????|——海南次文化区(包括三沙市)
????????????????? ?|——闽台文化区
?
?
??? 下面分别综述各文化圈的特点。
1、? 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
以黄河中下游为轴心,早期东至山东,北抵长城,南迄长江之北,西至陇东,而以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为其中心地带,后逐步扩展到江南、松辽、川渝。这个文化圈又分为黄河中游文化区和黄河下游文化区,这是“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3前者是夏文化的策源地,龙集团的崛起区,滥觞于公元前的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前6000——前5400年),以彩陶文化著称。后者为凤集团的商文化策源地,滥觞于鲁冀豫黄河入海的青莲岗文化(江苏淮安,前5400年——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山东宁阳县堡头村西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前4300——前2500年),以黑陶文化著称。前者早称夏,夏称华,盖因“中国有礼仪之大,都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4共推崇黄帝为始祖,以龙为图腾。华夏或诸夏集团是汉族祖先的核心。黄河下游文化区本为东夷之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5。是以凤为图腾的另一集团,后往西发展,亦奉黄帝为元祖。龙凤结盟共处于黄帝旗帜之下,是为汉族之核心。炎黄及其后裔兼容四夷,终于壮大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图腾蛇吸收了融入华厦的集团的腾图,使它有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6四不象。汉族遂称龙的传人。
中原文化圈地在北纬30°——40°、东经105°——125°之间,土地平旷肥沃,华北大平原千里如砥,亚洲之最。气候适宜,雨量适中,无霜期长达7—8个月,宜于作物生长。生物群落密集,适于人类繁衍。
农业发达,以麦、黍、稷、豆为大宗,是麦类作物的主要发源地,这是早期的主要作物。5000年前,水稻从江南北渐到黄河流域,使这一文化圈五谷俱全。由于工具先进,水利发达,耕作细致,因而收成稳定,物阜民殷。荀子自豪地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车,鼋鼍鱼鳖鱿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7历代帝都,绝大部分都以此文化圈为轴心,由西向东移动,因而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原文化圈有发达的文化,发展程度高,四大发明皆源于此,从而使这一区域成为中华文明古国文化的支柱,使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当其他文明古国文化式微,中华文明依然延续并灿烂。发达的农业促进了手工业、丝绸业、治炼业、古代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连串古老而规模庞大的城市。唐代,长安成了世界最大的都城,各国商贾学子云集,名震一时。高度物质文化必然促进高度精神文化的发展,首先是文字产生较早,经过长期的使用,形成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词汇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典册浩如烟海的汉字体系,并辐射到亚洲若干国家,形成汉字文化圈。其次是有发达的历史悠久的教育,孔子等儒家思想家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影响长达2000多年,名士如云,贤人如雨。再则古代科学发达,清代以前,举凡哲学、治炼科学、印刷术、航海科学、数学、天文,等等,皆居世界前列。著作宏富,文史哲典籍多不胜数;古典诗辞、传奇、小说、散文、戏剧浩如繁星;作家诗人俊才辈出,各领风骚。总之,汉文化之灿烂辉煌,是中原文化圈发达程度居于各文化圈之首的重要标志。
2.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
?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横贯在我国的长城以北的北部地区,自东北经漠南、河西走廊,直抵天山南北。东经70°左右到135°;北纬35°、41不等到55°。这一区域以森林、草原、沙漠、沼泽、严寒、冰冻为其主要特征,它又分为东北文化区、内蒙古高原文化区和西北文化区三大部分。东北文化区地形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沼泽地、高原以及松花江、嫩江、辽河三江平原构成,中间从北到南800公里为辽河流域土地平旷肥沃,农业发轫较早。东北大部分9月中下旬开始霜冻,至次年4、5月才开始化解,年降水800毫米,河流仅通航半年,冬天有大面积的积雪和冻土。
内蒙古高原文化区以沙漠、草原为其特色,这里草原无垠,沙漠连亘。干旱少雨,冬多风雪。由于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地面切割轻,风力强,故风蚀地形、风积地形广为分部,有别于黄土高原。
西北文化区主要是新疆和陇西,天山山脉横贯中部以北,为草原带。北部为阿尔泰地区,海拔最高处为3000米。中间是准噶尔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准噶尔盆地长1120千米,宽800千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6万平方千米,周围为山麓绿洲,牛羊成群,南沿为农业区。南部为6000米的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被称为“无缰之马”的塔里木盆地长达1400千米,宽550千米,面积53万平方千米,四周山高4000—6000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意思是“进去出不来”,长1000千米,宽400千米,面积32·4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东部东南部为到达青海西部的达柴达木盆地,长800千米,宽350千米,面积20万平方千米。这一文化区干旱少雨,塔里木降水量年均仅10毫米左右,日温差达150C—20°C,冬积雪,多风沙,灌溉有赖于天山积雪,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俗语。这种地形及气候条件,适于游牧。
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以游牧和渔猎为其经济生活的特征,细石器有广泛的分布。近年考古表明,松辽平原也是我国文化的滥觞点之一,其农业发轫也比较早,红山文化具有东端代表性,并成为农牧之间的过渡带。东北文化区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平原农耕、山地森林、高原牧业、河岸海岸渔业四类经济生活。内蒙古高原文化区大部分为牧区,其南沿有农业发展。西北文化区早期牧业为主,维吾尔族是在9世纪以后才有绿洲农业和园艺业,但畜牧饲养至今仍是其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民族仍以牧业为主。经长期发展,南部盛产小麦、水果和绵花。天山山地为牧区,2000米以下为林带、草原。帕米尔则牧猎兼存。经济生活促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
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为阿尔泰语系民族的生息之地,朝鲜族(语族未定)、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蒙古语族民族和突厥语族民族在长城以北从东到西整齐地排列。在东北文化区,朝鲜族在其东端,其他则为满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分布。清代满族入主中原,东北出现了闯关东的风潮,汉族大量增加,而锡伯族大部分被迁往新疆伊犁。但没有改变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分布的格局。
蒙古高原文化区为蒙古语族的蒙古、保安、土族、达斡尔、东乡、东裕固等民族分布,匈奴、胡、室韦、萌古、蒙古里、契丹等与他们有渊源关系。蒙古族贵族虽然入主中原,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掌权的封建王朝——元朝,但此文化区的民族分布并没有改变,只是其农业区的汉族增加了。后来形成的回族,则分别聚族于其以西地区的河套一带。
西北文化区为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塔塔尔族、西裕固族民族分布。此外西陲还有印欧语系少量民族俄罗斯族和塔吉克族分布。丁零、戎、乌孙、突厥、回鶻、匈奴等与西北各族有血缘关系。原住民族分布的变化不大,只是新疆增加了蒙古族和锡伯族,新疆和甘肃增加了汉族。
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的严寒少雨自然条件,适于游牧,古代人们生活动荡不定,民族时分时聚,部落、民族冲突较多,铸造了各族粗犷、骠悍、豪放的性格。民族文化的保存相对完整,不仅保持语言,民族文字也比较发达。但满族上层坐镇北京后,整个民族逐渐转用了先进的汉语文化。在宗教上,东北、蒙古高原乃至西北早期均盛行萨满,东北绵延最久。蒙古族后来转而笃信藏传佛教。西北早期曾信过佛教,伊斯兰教传入后,得益于丝绸之路取而代之,至今在10个民族中流行。盛行歌舞,其舞蹈动作刚劲有力,热烈奔放,与驰骋草原的游牧生活、叱咤林莽的狩猎营生密不可分。音乐节奏明快急促,嘹亮高亢,蒙古高原的长调响遏行云。民间文学丰富多彩,阿凡提的故事幽默辛辣,脍炙人口;《玛纳斯》、《江格尔》等英雄史诗结构宏伟,情节曲折,人物伟岸,动人心弦。我国的三大史诗就有两部产生于此,这是中国最大的英雄史诗带。作家文学甚为繁荣,以民族文字创作的韵文及散文作品千百年来灿若群星,其中《蒙古秘史》《福乐智慧》等在全世界享有声誉。总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发展轨迹,造就了特殊的人文景观和五彩缤纷的文化氛围。
3.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
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又分成青藏高原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和云贵高原文化区,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势最高,海拔从2000——5000米不等,喜玛拉雅山主峰高8848米,一般主峰6000多米。地形被河流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峡谷和台地。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大部和川西,面积占全国的1/4。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绕在边缘,中间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和狭谷。无霜分别为0——7个月,10°C分别为0——350天。每升高1000米,温度便下降6°C。云贵高原被平行南流的怒江、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安宁河等切得支离破碎,峡谷深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为灌木林,2000米为阔叶林,3000米为针叶林,4000米为高山灌木林,4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可见生态差别之大。四川盆地在北纬350°之南,四周高山环绕,面积20万平方千米,盆地底部海拔在300——600米之间。古时尝与中原隔绝,故有蜀道难之叹。盆地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但大雪山主峰贡嘎山也高达7556米,六月飞雪,气温比重庆竟低40°C。
经济生活分为三种类型,即高原牧业型,以游牧及相对定居的牧业为主,辅以高原农业和驯养业,粮食以青稞为代表。高原杂粮型是云贵高原的特点,种植玉米、土豆、小麦、豆类、水稻、块根、辅以林业和驯养,主粮不明显。盆地农业型农耕发达,水利优越,以水稻、小麦为主,辅以驯养业。
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民族绝大部分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哈尼族、基诺族、普米族、独龙族、怒族、景颇族等民族。属于藏缅语族的土家族分布在湘鄂之西,但从中国地形图上看,土家族分布在高原武陵山上,正是云贵高原伸过来的一支水牛角形弯臂。在云贵高原的西南部边缘,分布孟高棉语族的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以及壮侗语族的傣族,东南部的文山有壮族、苗族和瑶族。这是我国民族最多的文化圈,而以藏缅语族民族分布为主。这里古代曾先后有羌、巴人、百濮、百越等族群分布,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的氐羌古族系,几千年前向四川盆地文化区和云贵高原文化区迁徙,与土著融合,逐渐发展成为这一文化圈的古老民族。隋唐后分化,形成当今众多的藏缅语族各族。自庄蹻入滇,唐蒙辟径,蜀汉立国,孔明七擒孟获,汉族涌入西南,在人数上逐渐超过少数民族,但原住民族的分布基本不变。西藏因高山隔绝,中原人很少。
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的各文化区内,有若干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子系统,如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纳西族文化、佤族文化,等等,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个性色彩相当浓郁。但它们和汉文化又互相渗透、交融,形成高原文化的共性。首先,在语言上,各民族都比较完整地保留自己的语言。汉语西南官话相对统一,与江南稻作文化圈汉语方言林立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历史上,由于山河隔绝,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参差不齐,到本世纪40年代,白族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云南彝族等进入地主制,藏族为农奴制,凉山彝族为奴康制,佤、德昂、摩梭(纳西)则处在原始制末期,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战国以来,建立了诸多地方政权,“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8有史籍记载的先后有滇国、夜郎、漏卧、且兰、巴国、蜀汉、南诏、大理和吐蕃等,数量仅次于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它们与中原中央王朝交往甚多,一般矛盾少于北方众多地方政权。
风俗五彩缤纷,节日琳琅满目。藏族的天葬,彝族的家支,纳西族的阿注,佤族过去的人头桩,景颇人的目脑,傣家的竹楼,等等,莫不独具特色,神秘诱人。原始宗教广泛存在,巫术盛行,笼罩着万物有灵的迷雾,多神崇拜及图腾崇拜的痕迹比较浓厚。大乘、小乘佛教均在此流行,小乘流行于傣族中。大乘佛教传入西藏以后,与藏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创世史诗相当发达,是中国的创世史诗带,其中保存的神话比散文体神话丰满得多。歌舞发达,甚于江南文化圈,逊于草原文化圈,尤以藏、彝、傣等族为最。经典甚多,其中藏族经卷浩如烟海,傣族贝叶经、彝族毕摩经、纳西族东巴经也闻名于世。作家文学比较发达,四川盆地屡出高人韵士,英才辈出。藏族的书面文学历史悠久,瑰宝甚多。音乐有高原的高亢,高山的辽远,旋律动人。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彩纷呈,尤其藏族的唐卡名闻中外。
4.江南稻作文化圈??
江南稻作文化圈包括华中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华东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华南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和闽台文化区。四个文化区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他们之间的区别至今依然明显。在地理上,长江中下游河汊交错,湖荡星罗棋布,丘陵错落相间,洞庭、鄱阳、洪泽及太湖四大湖泊都分布于此。一般海拔仅几十米,年无霜期达240天以上,南部可达300天。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沿江土地肥美,长江三角洲为一平原。赣、闽、粤、台、海南、桂诸省区为丘陵区,桂西、湘西属云贵高原尾部,喀斯特地形分布甚广。珠江奔腾于河谷间,下游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河道纵横有类淮右。丘陵高不过500米,石山高的也只在1000米左右。石灰岩使这一带孤峰林立,山奇水秀,风景绝佳。气温较高,福建元月平均气温10.4°C,台北14.6°C,广州13.4°C,海口17.1°C,南宁12.9°C;由于受海风影响,七月份平均气温南宁为28.3°C,广州为28.3°C,海口为28.4°C,福州为28.7°C,台北为28.6°C,阴雨天气使气温相对平和,但南陲则为热带气候。雨量年均1600毫米左右,个别地方达3000毫米。这一文化圈东有东海,南有南海,是有广阔海洋的文化圈,故其文化乃是以稻作文化为主,以海洋文化为辅。
江南稻作文化圈偏西为苗瑶各族祖先分布,鄂西为巴人,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古越人分布。于越在宁波一带,以会稽为中心;瓯越在浙南至闽北;闽越在福建;东鳀在台湾、澎湖;杨越在汉水、湘、赣;山越在闽、浙、皖、赣之交,以丹阳为中心;南越在广东;西瓯在桂北、桂中、桂西;骆越在桂南、粤西直到滇东;滇越在昆明以东及东南;夜郎在贵州;夔越在湖北西部到秭归以西。经过2000多年的民族融合,除华南文化区越人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壮侗语族的壮族、侗族、布依族、黎族、仡佬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的2500多万人口以外,苏、浙、闽、赣、鄂、湘、粤、桂东、海南、滇东绝大部分越人均已与华夏融合,加入汉族。秦汉以来,不少越人南迁到东南亚,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北部、缅甸、孟加拉国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约7000多万人。壮侗语族民族在国外称为侗台语族民族,是一个跨国的语族民族。
江南稻作文化圈是世界上水稻人工种植的发源地,稻作文化滥觞已长达2万年左右。在浙江河姆渡,发现了大量稻壳和禾杆,距今为6700±200年。在南宁地区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稻谷加工工具,距今最久的已有10700多年(南宁豹子头遗址)。江西万年县出土的炭化稻谷,也已经有15000年以上历史。在壮族古老的苍梧部的居地湖南东南靠近广西边境的道县寿雁镇,发掘出了经人工干扰的炭化稻粒,距今已经有18000——22000年。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干扰稻粒。由于气温适宜,水量充沛,日照充足,适于水稻生长,江南稻作发达,一年可以两熟至三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之一,其产量不亚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麦类作物。
甘蔗为本文化圈独有的经济作物,主要产于桂、粤、台、闽诸省区,其中又以台湾和广西为最。近年广西采用先进培育技术,成为大陆第一产蔗省区。热带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绝。蚕丝绵麻纺织滥觞于此,流布四方。南珠产于合浦,不易变黄,名冠环球。濒临东海及南海,航海发达,海产丰富,番禺(今广州)汉代即成为外贸大都会。总之,江南稻作文化圈是我国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社会发展相对平稳、均衡,紧跟华夏之后进入文明社会。由于汉文化与越文化的交汇、融合,使这一文化圈的文化特点突出。在语言上,各少数民族基本保持自已的民族语言,但汉语借词量大,部分人可操双语。江南大部分越人虽然加入汉族,但其文化影响仍在,如语言,古汉语与古越语交融吗,形成了汉语的江淮方言、吴话、湘语、赣语、粤语、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等,在中国,凡有越人的地方,才有有汉语方言;没有越人的地方,就没有汉语方言,可见越人语言的影响之大。教育在唐宋以后逐步赶上中原,近现代名人辈出,多出文豪及科学家。近100年来,愤于外侮,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学贯中西,革命、革新、改革之风往往自南而北,于今亦然。
在精神民俗中,原生型民间宗教、巫术、禁忌、信仰等均围绕以稻作为中心的经济生活旋转。盛行道教,道盛于佛,在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巫术、傩。但总的说,宗教势力比较弱,在经济政治上无重大影响。笃信雷公,与祈求水稻丰登有关。在文学艺术方面,民歌特别发达,产生了歌仙刘三姐。民间叙事诗充分发育,华南是中国的民间叙事诗带。音乐有山回水应之清绝,行云摆柳之柔美,珠落玉盘之清脆。民间故事篇目繁富,梁祝白蛇,家喻户晓。民间剧种甚多,风格细腻,多姿多彩,其中如越剧、花鼓剧、赣剧、粤剧、桂剧、壮剧、彩调、汉剧、潮州剧等,皆饮誉海内。汉文学南渐,造就了江南文学沃土,唐宋以降,人杰地灵,文士辈出。总之,江南稻作文化圈在四大板块中虽厚度不如中原,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近年犹甚。
?
?
??????????????????? 二、中国民族关系的四个纽带
?
中华文化虽然分为四大板块和12个文化区,但不是隔绝,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被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血缘纽带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由于经济相依,政治相从,文化相融,血缘相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古往今来,世界上不少地方的民族,或分化,或迁徙,或被征服,或被同化,有的甚至消亡了。他们在文化上的曾经辉煌,只留给后人一个凄美的怀念。惟有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中华各族自古迄今相依为命,绵绵不绝,繁衍生息,脉络清晰。潜龙蓄志,迎来了今日的腾飞。近代以来,列强屡屡要瓜分中国,甚至想把中国当成砧上肉,但他们最终都被赶出中华大地,留下了被中国人诅咒的名声。当今想做这种分化梦的洋人,也还有人在,但可以肯定,其后果比从前的列强好不到哪里去。中华各族的四条纽带,是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用生命铸成的,经过历史风云的锻造,坚韧牢固。特别是在当下,振兴中华的大业给四条纽带增加了韧劲,四个纽带更加强劲了。
?
?
(一)经济纽带
?
经济纽带指的是,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虽然经济生活有所不同,但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旱地农业民族和稻作民族之间,高原农牧民族和平地农业民族之间,陆地耕作和耕海渔民之间,经济上互补,技术上互帮,艰难时互援,根本无法绝然分开。常人提到长城,总会想它是战争的产物。实际上,战争是有,却不是天天打仗,在长城下进行茶马交易,才是经常的。所以长城是用来保护国内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的,防止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到农业地面来圈地,破坏农业生产;也防止农业民族翻过长城到草原上去翻草皮种地,造成草原沙化。但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农业民族需要游牧民族的皮毛、肉类和奶制品;游牧民族需要农业民族的粮食、茶叶、布料和铜铁制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城脚下的“茶马交易”。
在我国西部,自汉代张骞打通西域,逐步形成了丝绸之路,新疆等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就非常频繁。例如从晋到隋唐,西域商人不断涌入长安。西晋灭亡后,胡人大量驰骋中原,胡汉杂糅,彼此交往频繁,商家随之涌入。特别是北朝,商业突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据《魏书》载,西晋时中原与胡人“聘问交市,往来不绝。”又史载西北少数民族商人“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赉金货随帝后行。”9《周书》载突厥在土门可汗时,“市缯絮,愿通中国。”北周时,有一次有人半道袭击吐谷浑商团,劫“商胡二百四十人”之多。北魏都城洛阳因胡商云集,官方便设有“金陵”、“南然”、“扶桑”、“崦嵫”四馆接待。久之多有不归,便集中居住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四里。丝绸之路不断延伸,直达阿拉伯和西方。
在西南,云贵高原在战国庄蹻入滇后,经济往来不断。特别是汉代修建了五尺道,川渝湘便形成了几条马道,像血管一样连接中州,前端一直延伸至东南亚。史载西南与关中“栈道千里,无所不通。”10 “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把邛笮牛马运入四川,又把四川的铁器输入云南。四川铁器的输入,对于促进云南少数民族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1
在华南,早在尧舜时代就有交往,舜帝南巡就死在壮族古苍梧部。商初,“伊尹为四方令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矶、玳瑁、象齿、文犀、翠羽、短狗为献”。12秦时,开凿了灵渠,沟通了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大大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汉代,起点在今广西合浦到广东湛江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了王朝主要的对外经济命脉。所以后来当南宋被辽隔断黄河以北的物资之源,便把物资之源寄托于广西的博易场。当时的广西,有三个著名的博易场,即邕州横山寨博易场、邕州永平寨博易场、钦州博易场,邕州横山寨博易场当其首。这个博易场当时最受关注的是朝廷在此买马,乃南宋战马的主要来源,马来自西南。据宋范成大(1126—1193)《桂海虞衡志》载:“邕州右江水与大理大盘水通,大盘在大理之威楚府,而特磨道又与其善阐府者相接。自邕州道诸蛮僚至大理,不过四五十程。产良马,可与横山通,北梗自杞,南梗特磨,久不得至。”“乾道癸巳(1173)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率以三字为名,凡二十三人,至横山寨议市马。”以马钱市《春秋后语》、《本药广注》等大批书籍,以及紫檀、沉香水、甘草、石决明、井泉石、蜜陀僧、香蛤、海蛤、璃璃椀壶等物品,自此西南马涌入横山寨,横山寨的博易由此繁荣一时。据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云:“蛮马入境……官既买马,分定纲数……常纲马一纲五十匹,进马三十匹。每纲押纲官一员,将校五人,兽医一人,牵马兵士二十五人,进马纲则十五人,盖一人牵二马也。”这些良马一动其缰,倏忽若飞,可跳墙越堑。
以马纲为中心,形成了横山寨繁荣的圩场。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五载:“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赉,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贾所赉,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于是译者平价交市。”横山寨博易场的繁荣,带动了永平寨博易场、钦州博易场的繁荣。岭南特产汇集于诸寨的就更多了,《岭外代答》卷六“器用门”列融剑、黎弓、药箭、木兰舟等20种;“服用门”列緂、苎布、水绸、吉贝等10种;“食用门”列茶、槟榔、老酢等10多种;卷七“香门”列香料10多种;“乐器门”列8种;“宝货门”7种;“金石门”列金、丹砂、水银、铜、滑石等13种;“花木门”44种;“兽禽门”列37种;“虫鱼门”12种,总共170多种,绝大部分是岭南所产,都见于圩场,圩场的繁荣可见一斑。岭南与中原的交贸,长久不绝,中原需要岭南的大米、棉布、海产、珍珠、木材、药材、水果和八角茴香等特产;而岭南需要中原的青铜器、铁器、瓷器、小麦、绸缎、中药……。
以此可知,中国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经济上素来往来频繁,形成了无法割断的纽带。当代,在振兴中华的热潮当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赴商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拼搏,彼此就更加离不开了。中国西部的各民族离不开东部汉族地区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东部汉族地区也离不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东西互补,最终达到共同繁荣,这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优势。中央之所以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就在这里。
?
(二)政治纽带
?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商周时代、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时期,地方政权林立,但各地的方国(也叫邦国)在政治上还是承认中央政权,只不过中央统治权力有松紧之分而已。西周自前841的共和元年始,便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燕众多邦国。春秋战国时代,地方邦国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个。所谓邦,即诸侯封国。古代交通不便,分封的诸侯国往往各自为政,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但各邦国也还是承认周王室是最高的国家政权,自己的地盘是它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邦国之君往往心存忐忑。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吴国吴王夫差率军北上欲攻晋,到达陈国境内,引起晋国恐慌。晋国派三名大夫前去与吴交涉,他们转达了周天子告让之辞,吴王不得不尊重周天子的劝告,率军南归。可见,在战国那样邦国林立的态势下,人们在观念上仍然承认统一于周天子。13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的集权意识和邦国的分权欲望,常常处于对立之中。但不管怎么说,几千年来,中国的统一中央政权始终存在,这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常说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实际是中央政权通过划分郡县制强化统治,而非先秦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
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秦朝灭亡后,秦军统帅赵佗于是割据岭南建南越国,称南越武王,传五世。汉文帝即位后,着手解决南越国问题。首先,他派陆贾带亲笔信前往番禺(今广州),赵佗见贾,诚惶诚恐。但他认为有力量自立,对文帝劝他去帝号只表面上表示接受。他看到文帝的信后,“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务。”他还下令:“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他又给文帝回信:“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14
赵佗虽然在自己的地盘为帝,直到五世时于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汉所灭,但从他给文帝的信里,可以看出邦国对中央政权是称臣而且诚惶诚恐的,各邦国累世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邦国也是这样,在自己的方国内称君称汗称王,但对中央则称臣,按时纳贡。隋唐时期,鄂尔浑东突厥汗国于6世纪在蒙古草原兴起。8世纪,回纥汗国崛起,取而代之。汗国疆域相当宽广,东至辽河之西,牙帐在杭爱山东支的都斤山一带。回纥汗国时期,其可汗接受唐封号。如回纥汗国第二代可汗磨延啜,747—759在位,登基时,唐肃宗封他为“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并派堂弟汉中王李瑀为册封使,带领庞大的册封使团前往其牙帐,随带去册封诏书、印玺、大量礼品和工匠,刻下著名的《磨延啜碑》。十任可汗骨力裴罗封“怀仁”,十一世可汗磨延啜封“英武威远”,十三世可汗顿莫贺达干封“武义成功长寿天亲”……文宗开成五年(840),汗国因发生内讧而分裂,国亡。或南下附唐,或西迁河西走廊直至天山南北,仍尊唐为舅,自称甥。西迁回纥人与当地人民融合,发展成为维吾尔族。渤海国自698年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国至926年为契丹所灭,立国229年。渤海诸首领均受唐朝大将军、郡王、都督等封号。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实情。虽然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的中央政权的存在从未间断。而历史上合的时间占2/3,而在合的格局下的分,仅占1/3。中央王朝通过册封、朝贡和相关的条令控制全国,方国也不例外,这就是政治纽带的延展功能,维护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蒙古族和满族上层入主中原,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元代和清代,是中国历史上领土最大的中央政权。这两个朝代,同样维护了传统的政治纽带。满族本奉犬、乌鸦、熊等为图腾,但满族上层入主中原后,依然继承历代中央王朝的传统,皇帝自认龙身,身穿龙袍临朝;皇后自认凤身,头戴凤冠以“母仪天下”,故宫各殿的主要装饰都是龙的天下。这就是政治纽带的延续。
?
(三)文化纽带
?
中国历史上维系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纽带主要是儒家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是农业文化中比较先进的文化,它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同时又注意民为邦本,主张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对社会的平稳运转规定了相当完整的礼仪。可以说,儒家的文化系统中,虽然以维护王权为核心,但因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了各民族的普遍接受。这里还与儒家对待各民族的原则有关,儒家比较重视教化,重视礼仪。虽然有“华夷之辨”,但因一向重视文治,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5而“夫和戎狄,国之福也。”16孔门高足子夏说:“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7什么叫做“四海”,《尔雅·释地》解释:“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可见,儒家认为,国内各民族只要接受儒家的思想,就是兄弟。这种理念,对维护民族团结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因为要以德化民,所以自唐始,历代中央王朝都努力在各民族地区建立教育机构,设立府州县学和书院。由于儒家学说是封建时代比较先进的体系,因而为各民族所接受。元朝上层既继承大统,就不能不重视儒家文化。《析津志》载:“太宗五年癸巳(1233),初立四教读,以蒙古子弟领学汉人文字,仍以燕京夫子庙为国学。”《元史》载:“至二十四年,立国子学,而定其制。”所学为《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记》、《易》诸书,生员定200人。只不过元代征战频繁,未能大兴儒学而已。清代对儒学的重视尽人皆知,康熙、乾隆都有相当高的儒学知识。乾隆就曾经把一位公主嫁给圣人之后。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就受到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当然,作为各族文化纽带的,还有中原的古代科学发明、中医,尤其是名垂千古的作家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司马迁的强烈爱憎,司马相如的广博富丽,曹植的愤懑哀怨,杜甫的关心民瘼,李白的傲视奸雄,韩愈的纵横气势,柳宗元的文以明道,孟浩然的超妙自得,苏轼的奔放灵动,黄庭坚的疏宕洒脱,范成大的清峻瑰丽,都对中国各民族文化产生持久的影响。
文化纽带虽然是以儒家思想体系为主,但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中华文化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因而文化纽带实际是由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多股拧成的。也就是说,在中华文化结构中,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
在风俗上,相互影响十分普遍,如服饰,唐装风靡全国,南方少数民族农村男子的外衣,都曾普遍是唐装。同样,来自满族的旗袍,也曾风靡全国。节日也如此,汉族的春节现在几乎成为全民的节日。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也都成为全民的节日。伊斯兰教的节日,在十个民族中是共同的。饮食风俗也互相影响,粤菜、川菜、淮菜实际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火锅来自满族。满汉全席是满汉文化融合的象征。南方的米粉、米线,也是多民族共同琢磨形成的。
文化纽带使各族人民有强烈的祖国归属感,有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荣誉感,有民族一体的向心力。这种在长期的历史沧桑中孕育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是属于深层的心理结构。其力量之大,是异乎寻常的,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根基。
?
(四)血缘纽带
?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血缘关系的国家,孕育于母系氏族而强化于父系氏族的血缘纽带,在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不仅维系了宗族和家族的凝聚力,也密切了民族之间关系。各民族百姓之间的血缘纽带,有若干层次,首先是经过互相通婚,一个民族的部分成员有了别的民族的血统,在基因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历史上这种通婚在许多民族中都是存在的。特别是部分汉族迁移到民族地区,常常和那里的少数民族通婚,彼此成了亲戚,血缘成为民族关团结的纽带。如汉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先后有六次涌入岭南。第一次是秦进军岭南,留下十多万兵将。统帅向秦始皇申请要3万姑娘到岭南作军官“衣补”(妻子),秦始皇只批准1·5万人。斯时中原大乱,秦王朝很快垮台,兵将无法北返,统帅赵佗于是提倡兵将与越女通婚。他们在家里各讲各的话,久而久之,融合成了后来的广东话(粤语)。第二次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等北方民族活跃中原,十六国厮拼,烽烟滚滚,许多汉族百姓流离失所,再次涌入岭南,他们是客家人首批先祖;第三次是唐末五代十国,中原又一次大乱,受难的汉族百姓再次涌入南方,估计到唐五代末达到400多万,尽加入客家行列。18第四次是北宋仁宗时期,侬智高为保境自守,以待完璧归宋,在邕城(今南宁)建立大南国,宋狄青前来讨伐,之后留下一批兵将驻守,他们也成为客家或讲平话汉人的一部分。据《南宁府志》卷十三载:南宁一带“人品同青、兑,语言近荆、襄。”南宁附近讲平话和左右江讲“蔗园”话的汉人,都是戍兵之后。又据《粤西文载》(卷四九),余靖曾经“择江浙湖湘负材多智雄大之族,迁居左右江平衍沃饶之地,使自力食,以渐化兹民。”第五次是南宋偏安临安(今杭州),黄河流域汉族民众为避辽金,纷纷南迁,他们也加入客家。第六次在明末,永历帝朱由榔被拥立于广东肇庆,其南明政权流动于广东肇庆和广西梧州、桂林一线。他死后,其兵将大多留在广西,因多是湖南、四川人,他们是现今广西讲桂柳话的汉族人的祖先。汉族人进入壮族地区,多是逃难而来,壮族百姓深切同情,不但不驱赶,而且分给土地,帮助他们建立新家园。只有在进贵港的个别地方,因个别汉人通过欺骗侵占了壮人的祖传良田,曾短期发生来土之争,但这只是局部和短暂的。南来汉族男子与壮女通婚习以为常,汉壮和睦相处,多为姻亲,共同开发岭南,使岭南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典范。类似岭南这样的民族通婚,在西南也比较多,战国时代的庄蹻队伍,汉开西南五尺道时涌入西南的中原兵将和百姓,蜀汉兵将,等等,都在血缘上与西南民族混融。在北方,满族入主中原后,由于八旗分戍各地,遂逐步转用汉文化,满汉通婚是很普遍的。在西北,九姓回纥通过河西走廊西迁新疆后,与当地的土著融合,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等民族。第二种情况是血缘混融后产生新的民族。回族就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到中国以后,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人通婚,终于在元明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国各民族之间的通婚是越来越普遍了。这种普遍的联姻,成了中国民族关系的一条牢固的纽带。
中国的社会上层,早就注意到了血缘纽带的特别功能,这就是历史上各地方方国之间、地方方国政权与中央政权之间、民族上层之间的“联姻”与“和亲”。“联姻”最著名的是“满蒙联姻”,这是满蒙结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清代中国的政治格局。满族当时毕竟只有几十万人,要在占据北京后拥有全国的统治权,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赖蒙古族剽悍的骑兵。努尔哈赤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593年,他在击败九部联军之后,趁曾出兵助九部联军的蒙古族科尔沁部示好之机,娶科尔沁贝勒明安女儿为妻。1623年,努尔哈赤复娶科尔沁贝勒孔果尔之女儿为妃,嫁娶之日,努尔哈赤亲率诸妃迎于五里之外。1614年,努尔哈赤四子皇太极娶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女为妻;1625年,莽古斯又把孙女嫁给皇太极,这样,皇太极身边就有一双蒙古族姑侄妻妾。1623年,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多尔衮娶科尔沁贝勒噶尔斋之女为妻。1626年,科尔沁贝勒翁果岱之子奥巴前往沈阳与后金“誓告天地”结盟,努尔哈赤便把侄女嫁给他。其他如努尔哈赤的次子、五子、十子,孙子瓦尔达等,则娶蒙古族札鲁特部女子为妻妾。努尔哈赤开创的满蒙联姻,后来清代诸帝、贝勒、亲王、郡王多遵从,其后妃多是蒙古族贵族之女。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出自蒙古族贵族,先后辅助皇太极、顺治、康熙三帝和摄政王多尔衮。满族的联姻实际走了三步,第一步是女真各部首领之间的联姻;第二步是满蒙联姻;第三是满汉联姻。1655年,顺治将侄女下嫁给靖南王耿继茂之子;1660年将侄女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这些人都是立了战功的。顺治本人也屡纳汉女为妃。后诸帝亦有效仿,乾隆就将公主下嫁给孔圣人之后,至今曲阜公主府邸成了一个参观点。这种联姻虽然是一种政治交易,但对两个民族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和亲”汉代在汉王朝和匈奴之间一度风行。汉初定,匈奴屡屡南下用兵,连刘邦都曾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冒顿骑兵围困七昼夜,赖陈平贿赂冒顿阏氏计始得脱险。困顿之际,大臣刘敬提出了“和亲”之策。据《史记·刘敬传》载,刘认为:“彼知汉适女送厚……,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子婿不打岳父,外孙不打外公。刘敬的主意实际很迂腐,“和亲”了又如何?要打照样打。不过在一定时期也起到过缓冲的作用。刘邦以后的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实行“和亲”,送宗室女或宫女适于单于。 “和亲”最有名的是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朝觐,愿婿汉氏,汉元帝遂以宫女王嫱妻之,为此画工还丢了脑袋。王昭君贵为阏氏,谨守其责直到死于塞外。在她的影响下,北边安宁达半个世纪。“和亲”是血缘纽带在政治上的充分运用,虽然统治者是出于政治目的,但在不同民族或政治实体之间,确实起到了缓冲甚至连心的作用。唐代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确实增强了汉族和藏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在拉萨还立了甥舅碑,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这就是血缘纽带的特殊功能。
以上我们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形成,将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四个纽带。虽然在历史上民族之间也曾经发生过矛盾冲突,但这是次要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四个纽带始终牢牢地把各族人民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的民族和谐关系形成主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各民族利益一致,目标一致,振兴中华以实现中国梦成了压倒一切的历史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上的认同感日益增强,四个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团结,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
??????????? ????????????三、文化交融
四个纽带在中国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产生了文化文化的相互流动、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三个层次的效应。
????????????????? (一)相互流动
首先,文化区和文化圈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有互相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既有可以大体辨析的分界,但又难以划出明晰的界限,边缘不整齐和部分重合是它们的一大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的文化圈、文化区触角已深深地伸入另一文化圈之内。因此,12个文化区环环相扣,呈现出链条似的连环状态,彼此是无法分开的。所有的文化区钩连在一起,使中华文化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组合严紧,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各民族各文化区文化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各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使中华文化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在它们之间,由于人的流动等原因,带动了文化的相互流动。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由于汉文化比较高,往少数民族中流动成为劲流。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住在沿边地带,且其中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他们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有天然的联系,加上各民族与境外民族有长期的经贸交往,各文化圈的文化与境外的异国文化相互流动,从而使多元文化更加多彩。这是文化相互流动带来的复合格局。
????????????????? (二)相互吸收
在相互流动当中,必然产生相互吸收。历史上少数民族多吸收汉文化,在汉代就出现了“慕汉”现象。周边三个文化圈吸收汉文化,包括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儒家礼仪、汉文典籍……据《华阳国志》载,西南地区在战国早期,杜宇王将中原耕作技术引入蜀中,其后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筍里。”宗庙之立乃仿中原,但还不到位,所以“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黄、黑、白帝也。”19秦灭蜀之后,蜀人大力引入中原文化,扩建成都、郫城、临邛城,在各城“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兰。”各府衙“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多“有夏声。”20蜀地吸收了中原的牛耕、铁农具、冶铜、制玉、制陶、漆器、炼丹砂等技术,水利设施、车马制造、桥梁、建筑业一时兴盛。蜀地的僚人、巴人、濮人、氐羌人等少数民族也逐步汉化。秦入川前五十年当地还是以西南文化圈的地方文化为主,到西汉中期,中原文化在三川已经占到主导地位。21
先秦江南稻作文化圈越人因为大力吸收汉文化,陆续汉化。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尹(政府首脑)子晰在听不懂榜枻越人唱的《越人歌》,忙令懂越语的从人翻译。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于楚,子孙散于江南。汉武帝时,闽浙交界有人欲谋反,汉武帝派人前往劝降,随后进行三次大移民,将部分越人迁徙到中原安徽一带,将部分中原人迁往越地。越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吸收汉文化,迅速汉化。到晋代,苏闽浙赣一带仅有陶渊明的溪人还被视为当时的少数民族,所以陈寅恪说陶潜的家乡是“溪族杂处区域”,他本身就“出于溪族。”22郭沫若也说“陶侃本是东晋当时的少数民族。”23溪族因之曾经受到歧视,陶渊明的祖父虽然贵为名臣,还是被人骂为“溪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汉文化大力南传,岭南越人在吸收汉文化中汉化,到上世纪,岭南百越中只有壮侗语族民族还保留越人的民族特征。但江南越人的文化仍然有一部分保留在江南汉族的文化里,例如,汉语的所有方言即江淮方言、越方言、闽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都在原越人分布地区。在中国,没有越人的地方是没有汉语方言的。现在人们到江南越人故地乡间,便马上感觉到了一个语言陌生的世界。
围绕在中原文化圈周围的三个文化圈的少数民族,普遍吸收汉族的五律、七律律诗,这种吸收始于汉代。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文化圈的鲜卑、匈奴、羯、氐羌、丁零逐鹿中原,上层开始学习汉文诗歌,留下的梁鼓角横吹曲虽然稚嫩,其悲怆仍让人动容。他们留在中原的后裔,在唐代出了元德秀、贺兰进明、元结、元稹、刘禹锡、白居易等一批著名诗人。宋元明清,少数民族的汉文律诗创作进入高峰,产生了一大批能够以汉文吟诗作赋的大家。以壮族而言,先后产生了宁元悌(隋);韦敬一(唐);、覃昌、覃庆元(宋);李璧、王桐乡(明);张鹏展、冯敏昌、郑献甫、刘定逌、韦丰华、黎申产(清)等100多位诗人。覃昌、覃庆元祖孙三代进士;李璧到南京讲理学,被誉为“今之胡瑗”;王桐乡与丘浚、海瑞、张岳崧并称“海南四绝”;乾隆44年(1779)进士冯敏昌,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存诗2000多首,是壮族一大诗家;与客死印度的叶名琛同科进士的郑献甫,存诗3000多首,台湾出版其诗文达10卷之多。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圈产生的类似诗人也很多,其中元好问、耶律楚材、萨都剌、薛昂夫、马祖常、贯云石、阿鲁威、纳兰性德等等都是佼佼者。他们都因为努力学习吸收汉文化,在汉族律诗的创作上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
汉族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其优秀文化,例如,战国时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赵武灵王吸收了北方民族的铁骑技艺,史称“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原战阵的格局。中原沃野千里,战阵以车乘对阵,每出动往往战车千乘。但这种排兵布阵格局对山地丘陵、沙洲就不灵了。引入北方民族的骑马服饰和战马兵阵,彻底改变了武装结构和战阵格局。又如主要产生于东北文化区游牧民族的旗袍在汉族地区风靡一时,其火锅更是风靡全国。
????????????????????? (三)相互融合
在相互吸收当中,便产生了深层次的效应——相互融合。这类例子很多,词的产生是为显例。作为汉族代表性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产生也与少数民族文学有关。这里先从五胡十六国说起,西晋末年,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的少数民族活跃于中原,所建立的十六个国家中,有十三个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这十六个国家是:西凉(汉)、前凉(汉)、北燕(汉)、汉(前赵,匈奴)、后赵(羯)、成(巴氐)、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夏(匈奴)、后凉(氐)、南凉(鲜卑)、北凉(卢水胡)。实际先后活跃的是22个方国,其中只有4个是汉族人所建,其余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虽然各个政权都比较短暂,但毕竟活跃了200多年之久。这期间,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的少数民族,将其民间歌舞词曲传入中原,其词为长短句,打破了中原词赋和骈体文的齐韵体,为后来词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东晋到唐代前期,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大量传入中原。其传入的媒介其一是歌舞艺人;其二是宗教音乐;其三是商人。西晋灭亡后,胡商涌入洛阳,富者多带歌妓。南朝“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互有争夺。”24北齐更甚,诸帝尤喜胡乐,后主高纬能谱曲奏乐。西域乐工备受宠幸,甚至封王。来自曹国撒马尔罕西北的胡琵琶人曹僧奴、曹妙达父子,来自何国、史国(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善歌舞者何海、何洪珍、何朱弱、史奴,来自安国(今乌孜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的安未弱、安马驹等,皆得封王。当时宫廷中的乐工,多来自唐安西都护府管辖的阿姆河、锡尔河一带的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和史国,带来了民间歌舞和宫廷歌舞。这些乐工技艺娴熟,音乐悦耳,长短句歌词优美迷人,使中原的音乐结构为之一变。《隋书》赞其“皆绝妙管弦,新声奇变,朝易暮改,持其音伎,估炫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26寺庙也很热闹,据《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洛阳寺庙1700多座,每年佛祖诞辰,“梵乐法音,聒动地天,百戏腾骧,所在骈比。”《文献通考·乐二》以总结的口吻说:“自宣武已后,始受胡音声,洎于迁都屈茨,琵琶、五弦、箜篌、胡直、胡鼓、铜钹、打沙锣、胡舞铿锵镗塔,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后主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于是繁习淫声,争新哀怨。”《隋书》卷十五载:“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创造既成,大备于此兮。”说明隋时宫廷已经广泛吸收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唐代又在此基础上增删,“唐武德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太宗增高昌乐,又造燕乐而去礼毕曲。其著令部者十部:一曰讌乐;二曰清商乐;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而总谓之‘燕乐’,声辞繁杂,不可胜记。”25《旧唐书·乐志》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这说明,从北方文化圈传入的民族民间和宫廷音乐,已经正式进入隋唐官方的乐府。其间的艺人开始仿制这种以长短句为曲词的艺术。甚至是受命仿制的。《旧唐书·礼乐志》载:“至武德九年,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乐。”这说明,唐代初年,皇帝就命令掌管祭祀乐的最高官员,九卿之一的太常少卿组织创作大唐雅乐,而这雅乐是斟酌南北,将胡戎之乐与中原的燕乐融合,并“杂用吴楚之音”。雅乐包括两部分,即曲调与曲辞,曲辞为从北方少数民族那里移植过来的长短句,这是词形成很重要的一步。而作为词的母胎的十部乐,绝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样式。但也吸收了南方越人故地的乐曲风格,包括江西寻阳乐,湖北江陵乐、襄阳乐、石城乐,安徽的寿阳乐等。“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说明词的母胎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俞文豹在《吹剑三录》中也谈到了这个过程:燕乐本是房中曲,即宫廷宴饮、娱乐的民间俗乐,后“喧播朝野,熏染成俗,文人才士,乃依乐工拍弹之声,被以长短句,而淫词丽曲,布满天下兮。”词因吸收少数民族自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包括越人故地的子夜吴歌,而少数民族在男女之情上比较保持天然的情愫,故词被称为“艳科”。从这里可以看出,词的形成过程是:①少数民族的乐工将民间乐曲、宫廷乐曲和佛曲带到中原乐府,并依新声填词,引起注意;②教坊艺人得到启示而仿制依曲填词;③一些汉族文人仿作,如王涯(?—835)即依曲填词;④到中唐,羡慕长短句词体的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刘长卿等,虽然不懂得曲谱,但依其长短句,巧用汉字平仄,创作了脱离音乐的词。到唐五代,已经有100多首。但唐代是律诗的高峰,词只能到宋代才能得到发展。词在宋代基本脱离音乐,逐步发展成为雅文学。但因其来源与音乐关系密切,故又称为曲子词、歌词、小歌词、曲曲子、乐府诗、长短句、诗余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词的用语是汉语词,词的搭配是汉语平仄,词的结构是北方民族长短句,词的音乐主要是北方民族乐曲,四个方面融合而成一种风行一时的汉文学样式。
此外, “竹枝词”本是流传在三峡巴人和僚人中间的民歌,刘禹锡将其略加改造,融入汉族民歌,很快风靡全国。而作为国粹的京剧,是汉、满、蒙、回四个民族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满族的入主中原,也许就没有京剧。相声也是汉、满、蒙、回四个民族的艺术家共同将提升为全民喜爱的文艺的。这些都是文化融合的产物。
?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共识:
(1)中华文化是由四大板块、十二个文化区构成的,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少数民族分布的三个文化圈,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呈匚形围绕在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周围。
(2)经过历史的演化,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由于是强势文化,向北方、西南、江南扩展,但各文化圈、文化区的民族文化分布格局基本未变。
(3)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虽然有大致的范围,但边缘不整齐,互相交叉。并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4)四个纽带使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的文化相互流动、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使中华各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姿多彩,异彩共存。
?
?
注: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 梁庭望:《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
3. 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135页,知识出版社,1994年。
4.《左传》定公十年孔《疏》。
5.《诗经·商颂·玄鸟》。
6. 闻一多:《神话与诗》。
7. 《荀子·富国篇》。
8. 李白:《蜀道难》。
9. 郦道元:《水经注》。
10.《史记·货殖列传》。
11. 马曜:《云南简史》38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逸周书·王会》。
13.《吴命》(战国楚书简),《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二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14.《汉书·两粤传》。
15.《论语·季氏》。
16.《左传·襄公十一年》。
17.《论语·颜渊》。
18. 徐杰舜:《汉族民间风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华阳国志》卷三《蜀志》27页。
20.《华阳国志》卷三《蜀志》29页。
21. 罗开明:《四川通史》220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22. 陈寅恪:《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引自《金明馆丛稿初编》。
23.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24. 裴子野:《宋略·乐志》。
25.《隋书》卷十四《音乐志》。
26.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