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5月 20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西部开发报:广西隆安举行“六月六”稻神祭仪式

谢 寿球

7月 25, 2015

“傩”祭表演1_副本.jpg

各路专家前往探究千古“傩”文化之源

 

西部开发报讯(记者 蓝天) 721日(农历六月初六),是“那”文化之都广西隆安县一年一度的纪念栽培稻诞生日“芒那”节举办的日子,由于近年来一批全国著名的稻作文化研究专家认定隆安是我国稻作的重要起源地,作为“芒那”节核心内容的稻神祭民俗活动就成为各路专家和各家媒体聚焦的中心。大家在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观赏了传统的“雒田”风光,探访了古老而又独特的稻神雕塑,参观了巨型的石铲和石犁等标志性的稻作起源文物,领略了千古“雒田”的傩祭风情,一致认为隆安的傩祭民俗是我国千古傩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原点。

 

  近年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稻作文化专家和全国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对栽培稻的名称和基因的关系进行了研讨,确认了栽培稻的名称隐藏着培育该栽培稻族群的文化密码:糯稻隐藏着“骆越”族群的文化密码“雒”,粳稻隐藏着侗族(“更越”)族群的文化密码“更”,籼稻隐藏着“占人”族群的文化密码“占”。栽培稻的名称在远古就烙上了发明者名称的印记,现代基因学揭开了其历史之谜的最后面纱:壮族先民古骆越人首先在广西南宁及其附近地区,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培育出了最早的栽培稻糯稻。“糯”在古骆越语中读作“nuo”,原意为“鸟”(雒),古骆越人因为雒鸟的指引发明了野生稻培育成栽培稻的技术,因此把最早的栽培稻叫做“雒”(nuo),后来字形演变成“糯”。“雒越”就是崇拜鸟发明糯稻种植技术的民族。后来司马迁把“雒越”写成了“骆越”。骆越人举行的稻神祭祀仪式也名随主人叫“傩”祭。

 

  专家们通过傩祭现场发现,“傩”字的古文是“人”字与“鸟”字的组合;而傩祭的对象远古稻神的雕像也是人面鸟身,与“傩”的造字惊人地吻合。也与古籍《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的记载相吻合。这说明,傩祭就是稻神祭。傩文化有着深刻的骆越稻作文化的基因。

 

  现场展示的稻作起源文物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第一次向媒体记者展示的远古巨型石犁,其做工之精巧,器型之特别都堪称一绝。这一石犁显然是祭祀的高级礼器,显示出隆安傩祭的原始王权祭祀特征。

 

  随着骆越稻作文化的传播,“雒田”的傩祭习俗也风行各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宗教和艺术。古骆越的“雒田”的傩祭是中华傩文化的重要源头。当天,专家们还观摩了隆安县民间傩舞和傩歌表演,观摩了充满节日欢乐情趣的“芒那”节傩祭抢鸭抓鱼比赛,到农家体验传统的“芒那”节千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