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10月 14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妈祖信仰的骆越文化基因

谢 寿球

8月 24, 2023

《文献中的古桂林郡》节选

谢寿球

圣墩祖庙记载

原文:郡城东宁海之旁,山川环秀,为一方胜景,而圣墩祠在焉。墩上之神,有尊而严者曰王,有皙而少者曰郎,不知始自何代;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圣墩去屿几百里,元佑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遍梦墩旁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圣墩。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降则祷之,海寇盘桓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舶尤藉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1]

译文:郡城(莆田)东面宁海口的岸边,山脉和河流环绕风景秀丽,是这一带的名胜风景,有一个圣墩祠庙在这里。圣墩祠庙上的神像,神态尊严的叫做“王”,脸面白晳年轻的叫做“郎”,不知始于什么年代。独有一个壮年女神人更加灵验,民间传为通天女神。女神姓林,湄洲岛人。刚开始,以巫术为职业,能预先说出别人的吉凶祸福;逝世后,众人为她在湄洲岛上建庙。圣墩离湄洲岛几百里,宋代元佑丙寅年间,墩上经常有亮光在夜里出现,乡里的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呈祥。有渔人走近观看,是一条空船,拿回家放后第二天又自己回到原处。当天夜晚墩边所有的民众都梦见有神女说:“我是湄洲的神女,那条空船是我的临时依托,你们应该在墩上做馆舍给我居住。”父老乡亲感到奇异,因此给她建庙,叫做“圣墩”。那一年有水灾或旱灾就向她祭拜祷告,瘟疫鬼怪作祟也向她祭拜祷告,海盗围抢也向她祭拜祷告,都非常应验。因此商船更是借她指示航向,占卜得到吉利的卦就行船,虽然怒涛汹涌,船也没有危险。

解读:本条史料引自宋代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作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是迄今所见有关妈祖身世及信仰起源的最早记载,原题下注“载《圣妃灵著录》”。圣墩位于莆田木兰溪出海口的宁海畔(今属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地界),宋代有宁海镇,因此《宋会要》称圣墩庙为“宁海镇顺济神女庙”。正因为是最早的妈祖事迹记载,所以保留着许多原始的信息。圣墩祠供奉两男一女三个神像,《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墩上之神,有尊而严者曰王,有皙而少者曰郎,不知始自何代?”这一记载透露了圣墩庙的骆越文化信息,史载骆越王叫雒王,王子叫“公郎”,公主叫“媚娘”。圣墩庙的三位神灵显然是骆越神系,因此“王”居于中心地位,“媚娘”和“郞”分居两侧。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当地人对圣墩庙把“女神人壮者尤灵”的“媚娘”放在陪神的位置很不理解,因此重修圣墩庙后就把“媚娘”提拔到中心位置,把“王”和“郞”分居在“媚娘”两侧。这三位神灵连当地人也“不知始自何代”,但从这三位神灵的骆越文化基因分析,年代绝对早于宋代。越人无姓,“媚娘”之所以姓“林”,是当地人把宋代的莆田都巡检林愿夭折的女儿林默娘附会为庙中的通天女神“媚娘”。以莆田为中心的古代不但供奉的神灵有骆越文化基因,而且许多地名都有骆越文化的深刻印记,如“莆田”的“莆”字在古壮语中意为“祖母神”,“田”古音通“町”,意为“地方”,“莆田”的意思就是“祖母神的地方”,莆田附近的最高山脉叫“昆仑”,“昆”意为“根”,“仑”意为“天”。“昆仑”意为“天之根”,“湄洲岛”的“湄”字意为“母”或“妈”,“洲”意为“王”,“湄洲岛”也就是“妈祖王之岛”,完全是广西北海“围洲岛”的翻版。为什么莆田有那么多的古骆越地名?因为它是古骆越人沿着海岸向东扩张的重要节点。据莆田市考古挖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至夏、商、周时代的古遗址,在遗址中釆集到了大量有越人文化特征的石锛、石刀、石戈等石器和刻饰有方格纹、云雷纹、曲折纹等越人印纹陶的遗存物,并且发现了越王台遗址和越城遗址,这都说明莆田是古骆越人后裔闽越人的聚居中心。正是闽越人把大量的骆越先民文化带到莆田。

其实,妈祖文化起源于骆越文化的中心古骆越水流域,骆越祖山大明山有媚娘庙,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有母娘岩,田东剥布山也有母娘岩。横亘广西隆安县、扶绥县、崇左江州区、大新县的西大明山壮语叫“岜乜虽”,也就是“妈祖山”。在广西、广东和海南的沿海地区,有许多以“乜虽”的近音“水美”、“仕美”、“水尾”等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的意思都是“妈祖”。实际上“妈祖”是古骆越人对女性始祖或女性首领的尊称。如壮族的花婆神和稻神就有“妈祖”的尊称。骆越故地的地名也留下了不少“王”和“郞”的印记,骆越“王”叫“召”(也写作“小”“周”“勾”“朝”、“造”等),武鸣县的“小陆”,马山县的“周鹿”、平果县的“坡造”、田东县的“祥周”、西林县的“句町”、北流市的“勾漏”都有骆越王的名称。骆越王子叫“郞”,上思县十万大山的主峰叫“岜莳埌”(意为祖王子山”,西林县有“岜郞”(意为王子山)、马山县有“大朗”(意为王子江)、广南县有“六郞城”(意为骆越王子城)等。

附:

莆田宁海圣墩宫史料选

约唐至五代十国期间,莆田县宁海镇木兰溪畔大鳌屿上建圣墩宫,建立年代及原宫名不详,奉祀高平圣王兄弟等尊神。

北宋元祐元年(1086),湄洲神女祠神女在圣墩宫附近木兰溪畔借枯槎显灵,并遍梦墩旁之人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凭,宜馆我于墩上。”李富父李泮塑妈祖金身置于圣墩宫西侧。妈祖威灵显赫,护国庇民、慈悲博爱、救困解灾、福赐平安,深受村民、渔民及船户的敬仰,船户村民出海必先祈祷于圣墩宫。

北宋宣和五年(1123)三月,宁海镇洋尾村保义郎李振随给事中路允迪(曾奉旨多次出访高丽,官至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出使高丽(今朝鲜半岛),搭船至东海,遇到狂风,八舟溺七,只有路允迪所乘之船安然以济,船员李振说这是湄洲神女显灵。

北宋宣和五年(1123)八月底,因妈祖国护使有功,给事中路允迪还奏于朝廷,宋徽宗封赐圣墩宫“顺济”庙额,这是妈祖宫庙历史上第一次御赐,是妈祖从民间俗神走向官定航海保护神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代的妈祖文化广泛传播交流起到关键作用。

宋绍兴十九年(1149),圣墩宫赐额二十五年后,李富继承父志,捐资重建宏伟华丽的圣墩顺济祖庙同时,力排众议,毅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位置调整,把妈祖奉为主神,有力促进了妈祖信仰的传播。状元黄公度应李富之邀游览整修一新的圣墩顺济妈祖庙,作《题顺济庙》诗一首。

宋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十一日,李富邀请门人、仙游特奏名进士廖鹏飞作《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

北宋绍兴年间,李富在圣墩顺济妈祖庙东侧河上重修圣墩桥,便于信众到庙祭拜。

北宋绍兴年间,江口建圣墩顺济妈祖庙分灵庙。

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秋,在李富捐建顺济祖庙的后八年,位于郡城东门外五里的白湖渡,在乡人章、邵梦神指点立庙,名相陈俊卿“乃以地券神立祠”。次年,白湖顺济庙告竣,又一座圣墩顺济妈祖庙分灵庙建成。在陈俊卿的大力倡导影响之下,妈祖信仰的传播,产生着新的飞跃契机,加上莆郡人人为之,扬灵显威,感恩颂德,使起源于圣墩的妈祖圣迹,几经演化,终于成为航海经商者与依海谋生的渔民百姓推崇的信仰,延续了一千多年。

《寻找湮没了的一代文明》节选

越南古史《鸿庞(Hong bang)氏传》载,古骆越时代“尊其雄长者为主,号曰雄王,国号文郎国。置其次为将相,相曰雒将(Lac tuong),王子曰官郎(Quan lang),女曰媚娘(Mi nuong),百司曰蒲正(Bo chinh)”。雄王的王子叫“官郎”,这和大明山骆越王初期的称呼“公郎”的音义基本一样。“雒将”较接近的译音应为“骆垌”,意为“骆越垌官”。看来,古骆越不管迁都何处,王、侯、将、相的名称都基本一样。


[1] 蒋维锬,朱合浦主编,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之福建省湄洲妈祖志》,方志出版社,2011.09,第442页。

西大明山(妈祖山)

十万大山主峰峙郞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