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通史》——呼之欲出的厚重史书
梁庭望
12月9日,《南宁通史》初稿评审会在北京举行。通史初稿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组织编纂,廖国一等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区民委民族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合力完成的。参加评审的有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显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考古所研究员)、庄前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原馆长、党委书记,研究员)、白钢(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政治学所研究员)、曾少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一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等9名专家。
《南宁通史》是一部生动厚重的著作,长达38章260多万字的这部新著,对南宁市的产生、演化、成长的历史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给人予明晰的概念,特点鲜明:
第一,历史演绎脉络明晰。《南宁通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新石器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娓娓道来,脉络分明,构成了一部纵向脉络比较完整的大著,为历史上的《南宁府志》所不及。
第二,内涵丰富。本书涉及面广,举凡南宁市成长过程中的经济演进、历史步伐、政治演变、文化形态,乃至军事和外交等等,都基本囊括其中。比较重要的史料都用上了,而且引用的比较准确。当代卷引用了许多数据,为后世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材料,弥足珍贵。
第三,构架工稳。所有的章节设计,比较符合实际。作为一部地方史,所设计的章节必须力求体现本地区的实情。但由于历史演化的复杂性,要完全符合实际是非常困难的,不同编撰群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例如壮族历史就出现了多种《壮族通史》和《壮族简史》,各有特点,历史阶段的划分就不大一样。纵观《南宁通史》,其演化过程在章节结构上总的是比较工稳,这为本书的成功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第四,多有创新。《南宁通史》的可贵之处在于编者的创新思维,不少地方有新颖的见解,打破以往广西历史研究若干方面的局限和失误。如古代史中指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最终统一了岭南地区,岭南加入了全国统一的郡县制,这就否定了有的史书误认为秦始皇统一岭南,岭南才加入中国版图的错误提法,实际先秦岭南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只不过管理比较松散而已。那么,岭南和南海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相关海域是谁开发的?《古代卷》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南宁》用了70多页论述骆越方国在南宁北郊建立都城,率领骆越各部开发和管理岭南和南海的业绩,这无疑为阐明岭南和南海相关岛礁海域先秦就是中国的领土领海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论据。又如近代部分,对陆荣廷的评价比较客观公允,没有蹈袭一些著作对凡是军阀其行藏都一概否定的弊病。以上这些方面,都是广西历史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又都是历来有争议,本书能够做到创新,评价客观公允,实属不易。
《南宁通史》与一般著作不同,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前瞻性,《南宁通史》通过历史足迹的追述,探索了南宁市各区县历史进程的特点,对历史上的是与非,进行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南宁地区前进的规律,意在让后人通过这些规律,总结前人的得失,探索前进的路径,因而具有前瞻性的效果。
二是标杆性,由于南宁具有中心城市的区位,其动静往往影响到整个广西较大事项的演绎和评判,因而《南宁通史》对广西历史上发生的比较有影响的事项和在这些事项当中地位比较重要的人物的评价,在广西就具有标志性作用。上文提到的岭南先秦与中央王朝的隶属关系,侬智高的爱国者定位(为保住属于中国领土的广源道而建立临时地方政权,以待完璧归宋),陆荣廷在反袁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当代阶段性评述等等,将为广西的其它著作提供比较准确的论断,因而具有标杆性功能。
三是国际性。《南宁通史》不仅彰显南宁市面对东南亚的国际性地位,其若干章节更是涉及到国家的领土安全、领海安全、文化安全,故而非同小可。在先秦的论证里,史稿通过汉文古籍、古壮字古籍、考古材料、铺天盖地地名,充分地论证了自“柳江人”直到商周时期,中国壮族、侗族、布依族、傣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的祖先骆越及其先民艰苦开发岭南和南海的事迹,从而有力地证明岭南和南海相关岛屿及其海域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和领海。国外有人说先秦岭南和南海相关岛礁和海域不是中国人开发的,是他们的所谓“雄王”(明代交趾《越甸幽灵集》一书中的幽灵)开发的,《南宁通史》断然否定了这种将民间传说提升为历史的说法。这在岭南和南海被人垂涎之多事之秋,意义重大,有利于在国际上论证岭南和南海相关岛礁海域是中国的领土领海。又如侬智高问题,境外有人认为他不是中国人,因而他管理的广源州也不是中国的,这就涉及到领土问题,而不是对一个人的简单评价。《南宁通史》对他做了实事求是的评述。史实证明,侬智高是中国邕州下属的羁縻广源州人,他管辖的范围达到广源道。公元1010年交趾脱离中国建立李氏封建政权以后,不断蚕食邕州边境,广源州乃至广源道首当其冲。侬智高在交趾人步步紧逼面前,有四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是将广源道奉送给交趾,走卖国求荣之路。侬智高坚决不走这条路,表现出受过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的爱国情怀;第二条是被交趾拘留期间,阴结交趾王下属官员,企图将独立不久的交趾重新拉回到宋土,恢复交趾的中华国土传统,被发现后逃回广源州;第三条是将被交趾占领的广源州和被部分蚕食的广源道中国领土带回交还宋朝,但宋王朝正与辽金西夏对峙,害怕得罪交趾,竟然拒绝回归;第四条,侬智高被逼无奈,只好建立临时地方政权,以待时机到完璧归宋。建立临时地方政权期间,侬智高七次给宋廷上书请求回归,声明只要朝廷接受回归,地方政权就取消。这在中国众多的地方政权当中是独一无二的。足见侬智高是一个爱国者,没有他,今靖西县、大新县、德保县、那坡县、天等县(部分)、云南富宁县早被别人占领。就是今天也还受到觊觎。侬智高是个真正的爱国者。《南宁通史》给了他正确的评价,这是对保卫我国领土完整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由于《南宁通史》具有上述特色,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陈高华称赞为“了不起”;张显清认为此稿构建了清晰的体系,“弥补了中国史的不足”;白钢认为初稿“网罗宏富,博古通今”,打破了当代不修史的传统。各位专家也对初稿的修改补充提了不少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