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梁庭望:侬智高,中华爱国者

谢 寿球

8月 29, 2015

img_20140828_091842_副本.jpg

梁庭望接受广西电视台记者采访

侬智高是中华爱国者

梁庭望

 

侬智高面前的三条路

 

     宋代广源州首领侬智高,处在内外夹击的情势下,面前摆着三条路,他该走哪一条?这是每一个关注侬智高问题的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羸弱的北宋王朝疲于奔命对付北方民族对其皇位威胁的时候,竟然采取了“御北弃南”的卖国政策。交趾李朝趁机于1010年分立,作为广源州首领的侬智高父子,便面临三条路的艰难选择。

第一条:携土回归于宋。

广源州首领侬智高父子自始至终都想走的就是这条路。毕竟广源州属于邕州管辖,是宋朝也就是中华的国土,虽然被分离出去的交趾当局临时侵占,但作为广源州首领的侬智高父子非常清楚,广源州是中国的,不是交趾李朝的。“交趾蛮”在唐末五代中原大乱的梁朝贞明(915—920)年间独立建国,但尚未真正独立,宋初仍册封其首领为“静海军节度”。广源州及其所领武勒等10州,在南汉时属于南汉(916—927),入宋属于邕管羁縻州,其地包括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大新、云南文山富宁等县[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12明确记载:“宋为广源州,属邕州都督府。”沈括的《梦溪笔谈》卷25也说:“广源州者,本邕州羁縻。”《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三九》明言:“广源州旧隶邕管羁縻,本非交趾有也。”后被“交趾窃据”,州人苦之。但宋真宗(998—1022年)至宋仁宗(1023—1063年)时,忙于北抗辽夏,实行了其祖宗的“割疣”卖国政策,“御北弃南”,任由交趾李朝侵占边陲国土,广源州就是在他们手里丢掉的。

但在交趾李朝占据下的广源州,从民众到首领都反对交趾李朝占领,决意回归祖国。据《梦溪笔谈》卷廿五载,天圣七年(1029)广源州首领知州侬存福携其地归附,宋廷“补侬存福邕州卫职。”谁知同年以卖国求荣著称的新任广西转运使章频躬行宋仁宗“割疣”卖国意旨,竟然“罢遣”了侬存福的“邕州卫职”,拒绝侬存福携土回归。        

    侬存福携土回归的请求没有得到宋廷的应允,却惹怒了交趾李朝,将其虏至交趾杀害,企图永远占有广源州中国领土。但侬存福之子侬智高毅然继承父亲携土回归之志,从交趾屠刀下脱险,回到今靖西后拒绝交趾的武力高压和高官诱惑,建立地方政权抗拒交趾侵略。同时先后六次致书朝廷,请求携土回归,但都被朝廷及其下属官吏无理拒绝。侬智高祈求将中华国土广源州归回宋廷的爱国义举这条路,就这样被朝廷堵死了。

第二条:卖国求荣。

中国土地上有出生卖国求荣汉奸的土壤,在骂侬智高为“叛首”的声音里,假使他处在侬智高的境地,会不会拿中国的领土去向交趾人换得一官半职,难说。但侬智高不是这样,下面看看交趾李朝如何想笼络侬智高,侬智高又如何冒粉身碎骨之险,拒绝这条卖国求荣之路。

首先,侬存福被交趾李朝杀害以后,侬智高逃脱回,起兵反抗交趾,因势单力薄,准备不足,兵败落难。但交趾李朝深知广源州壮民强悍,不会服于交趾的占领和掠夺,不敢杀害侬智高,改为笼络诱惑。据《越史略》载:“乾符有道三年(宋庆历元年,即1041年),冬十一月,智高与其母阿侬自雷、火洞复据犹州,改其州曰大历国。王命讨之,生擒智高。王怜存福既被诛,因原其罪,畀以广源、雷、火、平、婆、思琅等州。”其实不是什么“王怜存福既被诛”,而是无法压住广源、雷、火、平、婆、思琅等州壮民,不得不让侬智高仍然管辖广源州,还奉送雷、火、平、婆、思琅等州笼络。

交趾李朝发现仍笼络不住侬智高,故而于两年以后,即宋庆历三年(1042年)九月,“使魏征如广源州,赐智高郡王印,仍拜太保。”侬智高韬光养晦,次年到交趾“朝贡”,借机“朝于交趾,阴结李德政左右,欲夺其国。”[2]也就是企图将刚刚分离出去的交趾复其旧有归属。这一义举居然被宋廷卖国官吏在《孙威敏征南录》和《梦溪笔谈》中污蔑为“(侬智高)以桀黠为奸”,“反欲图其国”。

1045年侬智高在今靖西安德镇建立大历国,年号景瑞,景者大也,瑞即祥瑞。他将安德附近的西赖、小坡那、上中下华、新村、上和下睦、大村各建一队人马,以黄、紫、红、青、蓝、绿六色旗别之,以黑旗指挥,加紧操练,以备迎敌。1048年,交趾李朝果然“命武威侯及太尉郭盛謚来攻,交战之日,天地晦冥。”结果被侬智高打败,保住了广源州中国土地。侬智高打败交趾兵,立即上书朝廷请求内附,“朝廷以侬智高叛交趾而来”,接纳“恐失交趾之心”,“疆场生事,却而不受。”[3]卖国行径令人愤慨!

以上史料充分证明,侬智高不是卖国求荣之辈,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爱国者,保卫祖国领土的功臣,功昭日月,污蔑之词可以休兮!

第三条:保境自守以待还璧归宋。

侬智高在召集部众准备起兵时说:“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纳我,只有反耳!”[4]侬智高回归之路既被“却而不受”,卖国求荣之路他不能走,也不该走,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即建立临时地方政权,先保境自守,以待时机成熟还璧归宋。总之,广源州这样一大块中国土地,不能够让交趾李朝占了去!这块土地有多大,它包括今靖西县、德保县、那坡县、大新县(部分)、天等县(部分)和云南富宁县,还有后来宋廷奉送给交趾的越南高平省。其面积分别是:靖西县——3331平方公里,59·5万人;德保县——2575平方公里,34·9万人;那坡县——2331平方公里,20·1万人;大新县——2742平方公里,36·2万人;天等县——2159·25平方公里—,41·51万人;富宁县——21·75万人(2004年),除了高平之外,共有面积15138多平方公里,人口215·86万人,面积和人口都相当于一个地级市。宋廷居然要把这么一大块土地当做“疣”舍掉,这不是卖国勾当是什么?!

为了保这块土地,侬智高与其母从交趾逃脱,回到犹州,于1941年在其地建立大历国。但这块弹丸之地怎能够抗击交趾,1042年交趾入侵即遭洗劫。经过几年的准备,侬智高又于1045年在今靖西县安德镇建立南天国,年号景瑞。由于有了准备,交趾来攻,兵败而逃。侬智高尝到了有地方政权抵御外敌的甜头。由于侬智高建立的是临时地方政权,建立南天国后,先后四次致书朝廷请求回归:

第一次      1048年,侬智高粉碎了交趾李德政的进犯后,向宋朝廷表示南天国只是临时政权,“乞本朝补田州刺史”,皇帝的帽子就不要了 。宋仁宗居然说侬智高“叛”交趾而来,恐疆场生事,却而不受。

第二次:1050年,邕州宋将亓赟出兵进攻侬智高,反被抓住。侬智高没有为难他,而是以礼相待,派人护送他回邕州,“但乞通贡朝廷”,“不敢复求刺史”。朝廷不仅拒绝,还处分了亓赟,“黜为全州都指挥使。智高之人皆却还,智高大恨。”[5]

第三次:1051年,侬智高又降低要求,“又乞教练使,又乞赐袍笏,又乞每南郊时,贡金千两,愿常与邕州互市,皆不许。”[6]。宋仁宗竟然说:“诏转运司、钤辖司,止作本司意答,以广源州本隶交趾,若与其国同供奉,即许之。”宋仁宗竟然把被交趾侵夺仅十多年的中国领土说成是“本隶交趾”,令人愤慨。

第四次:1052年四月,侬智高再次向宋廷“贡方物,求内附”,不许,他不气馁,“后复贡金函书,以请知邕州陈珙上闻,亦不报。”[7]侬智高给朝廷的求附的金函被压在军资库里。故侬智高五月攻下邕州城,怒斩陈珙。

四次求回归无果,激怒了侬智高,朝廷阻拦侬智高回归都是通过邕州官员执行的,这使他对邕州官员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怒不可遏,毅然麾军向邕州进军。史称侬智高“一夕,焚其巢穴,绐其众曰:平生积聚,今为天火所灾,无以为生,计穷矣!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否则必死!”[8]内外夹攻逼得侬智高只有这条路,这是一条可能粉身碎骨的路,但他也顾不得了,大有一去不复还之悲壮。这次进军明显有三个考虑,一是不扫除岭南诸州的卖国贼,广源州回归无望。侬智高攻下邕州,查阅战利品,竟然在军事物资库房中发现他先前请求邕州知州陈珙转致朝廷请求内附的函件和金子被扣押在此,侬智高大怒,把这个挡住回归的卖国贼推出去斩了。与陈珙一鼻孔出气的几个昏官一并服刑;二是南天国虽然打败了李德政的入侵,但仅凭一个南天国是抵敌不住李德政再次进攻的。得先有邕州这样的实力,才能够勉强应对。但邕州只有交趾的一半,还是难以支撑。事实就是如此,宋天圣六年(1028)5月,李公蕴派其儿子、弟弟和女婿率兵入寇邕州,烧杀劫夺,10邕州就没有抵住。后来的事实也说明光是邕州抵敌不住,如宋嘉佑五年(1060年)交趾李朝以追逃兵为借口入侵邕州,劫掠“指挥使杨保材及士卒、牛马而还。”同时还杀死邕州一带的五个巡检。11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政权李常杰入侵钦州、廉、邕诸州,“民死者十余万人,被掳妇八万余口。”12特别惨的是邕州城(今南宁市区),“交人尽屠其民,凡五万八千余口。”13小小边界广源州所受蹂躏,可想而知。自此成为宋元明三代广西边境之患。侬智高为什么“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是经过对交趾力量和邕州力量的对比判断出来的。因之他攻下邕州以后,将南天国提升为大南国。准备了一年,进军广州;三是以通过进军广州,震动当朝,逼当朝允许回归。所以侬智高拔广州失败,退回广西时声言还要进攻广州,这就是说给朝廷听得;同时还上书朝廷,请求允许“求附”,条件是“欲得邕、桂七州节度使,即降。”充分说明他建立的大南国是地方临时政权,不是永久割据。所以大南国的年号叫做“仁惠”,自称仁惠皇帝。“仁”为儒家政治理念的核心,主张实行“仁政”;“惠”即惠民,是孟子政治理念的核心。以“仁惠”为号,说明并非永久割据。侬智高虽然未能攻下广州,但其来回扫荡震动朝廷,宋仁宗无奈“将受其降”。如无人干扰,侬智高的这条路将是顺畅。但历史就是这样磨人,枢密副使梁适出来阻止:“若尔,二广非朝廷有兮!”[9]这是胡说八道!侬智高去掉帝号管理邕、桂七州,实现了他回归的理想,这些地方就是宋朝的土地,怎能够说“二广非朝廷有”?这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狄青更甚。宋朝是宫廷政变得来的政权,赵氏皇族最怕武人刀剑,所以已得到政权就“杯酒释兵权”,文人垄断朝纲,武人不得志。代兄受过入伍的狄青,虽然已经是一位枢密副使,但他犯过军规,脸上还有朝廷刺的字,心中忐忑不安,故而想乘此机会咸鱼翻身,“上表请行”,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血战发生了。侬智高没有识破狄青迷惑之计,又没有与西北骑兵作战的经验,加上蕃落骑深夜突然袭击,遂败于狄青。狄青不敢违抗左江一带壮民归附的普遍要求,打败侬智高后收回了广源州。

历来给侬智高加“叛首”等等罪名,根据就是第三条。

以上我们分析了摆在侬智高面前的三条路,请求回归宋土这条路虽然是爱国之路,但被堵住了;任交趾侵占广源州,接受交趾的“郡王”、“太保”封号,这条卖国求荣之路侬智高坚决不走;第三条是建立临时的地方政权,保境自守以待还璧归宋,这条是爱国之路,但却是自身难保之路。后果然如此,侬智高生前请求将广源州中国领土还璧归宋的强烈愿望,竟然是在捐躯的情势下实现的。领土回归了,他还要被人谩骂上千年,冤不冤?!中国历史上古怪的事太多了,翻看《二十五史》俯拾即是,侬智高这一件也算不得什么?但今日的靖西、德保、那坡、富宁、大新、天等等县地,仍是热火朝天的中华热土,人民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光荣,对侬智高这位爱国者,我们难道不应当给他说句公道话吗?!这不光是肯定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肯定1800万壮人的祖先的爱国护边的光荣历史!千百年来,壮人守住了一千多公里的边界。到近代,广西以外沿海各省都被列强的铁蹄踩踏破,唯独广西壮汉各族人民对付外来入侵没有打过败仗。侬智高的精神曾经给了壮人很大的鼓舞,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侬智高是中华爱国者

 

从上文可以看出,侬智高起兵属于爱国行动。他的行动首先是属于中华的,而不是地域的或民族的,他从来没有打民族的旗号,因为他保卫的广源州是属于中华国土,故而得到广州汉族进士的鼎力支持,出任军师,因而他应当得到中华爱国者这样的名份。这可以从五个方面证之:

其一,从抗交趾看,侬智高继承其父亲反抗交趾李朝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爱国传统,一不为交趾武装侵犯所畏缩;二不为交趾残酷迫害所屈服;三不为交趾高官厚禄收买所撼动,充分表现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向心力和爱国情怀。由于侬智高父子有这样的爱国情怀,交趾谋占广源州前后长达几十年,软硬手段都用尽了,但没有成功。

其二,从建元背景看,作为爱国者,在他面前的三条路中,他只能走建立临时地方政权之路。侬智高归附不得,又决意不让交趾侵占广源州,只能走建立临时地方政权保境自守,以待时机成熟还璧归宋这条路。这是一条危险的路,但却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促成的。

其三,从建元目的看,侬智高建立的地方政权目的是为了保住广源州这块涉及到七个县的中国领土,抵御交趾李德政对邕州中国领土的蚕食;同时惩治岭南阻挡回归的腐败卖国官吏,扫荡回归的拦路者。正因为目的明确,所以他在建立地方政权时,先后六次上书请求回归,并明确表示,只要朝廷收回广源州中国领土,他那临时的皇冠就不要了。并且一再降低归附条件,1048年第二次求附只乞“补田州刺史”;1051年第四次求附,“始乞补田州刺史不得,又乞教练使;又乞赐袍笏;又乞每南郊时,贡金千两,愿常与邕州互市,皆不许。”[10]最后一次是从广州退回途中求“邕桂节度使”。多次请求归附足见其诚,立地方临时政权在不得已。

其四,从建元性质看,侬智高建立的只是临时地方政权,不是永久性质的割据政权。这跟国内众多此起彼伏的地方政权是有本质区别的。他在建元时称“仁惠”皇帝。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仁政”,《论语·颜渊》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雍也》录孔子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兮。”《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惠”即仁慈,正是“仁”的第一要义。既奉行儒家核心理念,就不是永远割据的政权。侬智高正是“先难而后获”,先受难而后领土回归。

其五,从范围看,大南国只限制在广西和广东。侬智高在安德起兵时动员部属:“平生积聚,今为天火焚,无以为生,计穷兮!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否则必死。”[11]侬智高的判断是准确的,不仅小小的广源州不可能抗拒交趾,就连邕州也非敌手。宋天圣六年(1028)5月,李公蕴派其儿子、弟弟和女婿率兵入寇邕州,烧杀劫夺。10后宋嘉佑五年(1060年)再次入寇邕州,大肆抢劫,杀死邕州一带的五个巡检。11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政权李常杰入侵钦州、廉、邕诸州,“民死者十余万人,被掳妇八万余口。”12特别惨的是邕州城(今南宁市区),“交人尽屠其民,凡五万八千余口。”13连邕州都顶不住,小小的广源州如何能敌?只好扩大到广州。扩大到广州也能够引起朝廷关注,有武力求附之效。

侬智高的大南国也就到此为止,整个过程,侬智高从来没有说过要推翻宋朝廷取而代之的话,也没有说过要打倒哪位皇帝。怎么能说他“反宋”?!说他扫荡阻挡回归的卖国官吏是“反宋”,也很勉强。说他是“叛首”更可笑,他没有把广源州奉送给交趾,怎么叫“叛首”?

中国的封建社会怪事多多,明明是爱国行动,保住了六七个县的大片国土,侬智高不仅为此捐躯,还被骂了一千年。詈骂侬智高来自三方面:

第一个方面,朝廷的正史野史。《宋史》卷四五九的《广源州》条污蔑侬智高“暴践一方”,胡说侬母阿侬“性惨毒”;《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四裔·西原蛮》污蔑侬智高“日夜谋入寇”,称之为“贼”,其中引用韩愈建言,胡说左江少数民族“比之禽兽”。《宋史》卷二九0《狄青》条对侬智高进行攻击:“广源州侬智高反,陷邕州。”通篇多处骂侬智高为“贼”、“內寇”。其实这不奇怪,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对当朝正义抗旨的,莫不被骂为“反贼”。侬智高怎能例外?!

第二个方面,不明真相的学人。历史上留下了一种近乎凝固的思维定势,强调“正统”。只要被朝廷骂为“贼”的,这些人也跟着骂,而不问前因后果,不问是非曲直。拿侬智高来说,一看他建立南天国,不问缘由,就戴上“分裂”的帽子。当今也还有一些人如此,19611023《广西日报》刊登了《略论侬智高起兵的性质》一文,对侬智高六次求附一个字也不提,却大量引用宋史野史大肆攻击污蔑的言论,用当时“极左”思维“阶级论”说什么侬智高起兵是奴隶制反对封建制的“非正义战争。”这篇文章完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 20001217的《云南日报》的文史哲81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侬智高就被骂为“叛首”。后来我写了一篇辩驳的文章,该报刊登以示纠正。

第三方面,腐败卖国诸辈,骂得最凶。如《武溪集》,其中余靖写的卷五《大宋平蛮碑》和《大宋平蛮京观志并序》,卷十六的《代狄宣抚贺捷表》、《进平蛮记表》、《贺生擒侬智高母表》、《贺诛侬智高母表》,卷十九的《宋故狄令公墓铭并序》,余靖使尽了攻击污蔑之能事。他在《大宋平蛮碑》中肆意污蔑侬智高:“蛮贼侬智高寇邕州,陷其郛,贼虐衣冠,驱虏稚艾。”“蠢兹狂寇,起乎檄外”,“贼锋一至,千里无烟”,满嘴胡说八道。《粤西文载》卷54云:“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因有内应,侬部顺利入邕城,而知州陈珙和众将还在城头饮酒,全部被擒,这是“虐衣冠,驱虏稚艾”能够得到的吗?! 其实余靖是个卖国贼,狄青尚未到岭南,他掌握岭西权柄,便勾结交趾李德政内外夹攻侬智高。据《宋史》卷290载;“始,交趾愿出兵助讨侬智高,余靖言其可信,具万人粮于邕,钦待之,诏以缗钱三万赐交趾为兵费,许賊平厚赏之。”余靖秉承宋仁宗“御北弃南”的卖国政策,竟然要引狼入室,内外夹攻屡屡请求回归的侬智高。还为李德政准备了万人粮,以及三万缗赏钱。好在狄青还比较清醒,“青既至,檄余靖无通使假兵。即上奏曰:‘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一千赴援,非其情实。且假兵于外,以除內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而横蹂二广,力不能讨,乃假兵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请罢交趾助兵。’从之。”这说明侬智高起兵属于“內寇”,也就是宋朝内部的事,而借交趾兵是“假兵于外师”。内外很清楚,余靖竟然奏请宋仁宗假借李德政入内,这不是卖国行径是什么?!类似这样既腐败害民而又拒侬智高回归的卖国官员,还有不少,如邕州知州陈珙,魏泰的《东轩笔录》说他是昏聩无节的无能之辈,他把侬智高给朝廷的求附信函扣押;邕州宋将亓赟,自以为是,出兵“刺侯”侬智高,阻挡回归;接替陈珙的邕州知州宋克隆“纵士卒下诸山寨,杀逃民诈为获贼,一级赏钱十千”[12],对请求回归的边境壮民大加杀戒,他闻侬部回邕,望风而逃;侬部东下连破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端诸州,州官平日鱼肉百姓,作恶多端,畏惧逃窜;尾追西归侬部的广东都监张忠,曾因殴杀军校坐配常德(鼎州),逃走为盗,招安投龙猛军,这次在粤西北的白田逞勇,死于侬部标枪,全军覆没;韶州团练使蒋偕,杀人残忍,曾镇压反宋者,“所获皆刳割磔裂于庭下,坐客为之废饮食,而偕笑语自若。”[13]他率部尾追,在路田赶上侬部,一接仗即垮,五部将尽毙,全军覆没,仅他一人逃命;;广州知州仲简“留兵自守不袭贼,又纵部馘平民以幸赏。”馘即割下平民左耳邀功,很残忍;所以《宋史》卷406《崔与之传》说“广右多右选摄事者,类多贪黩。”这样一群卖国之辈攻击侬智高,我们怎能够沿用他们的陈词滥调?! 

 

       



[1] 、今越南高平广渊一带本属于广源州,惜宋廷于1072年与交趾谈判划界时划给交趾。

[2]、《涑水纪闻》卷13

[3]、《涑水纪闻》卷13

[4]、司马光:《涑水纪闻》140页。

[5] 《涑水纪闻》卷13

[6] 《孙威敏征南录》。

[7] 《太平治迹统类。仁宗平侬智高》十卷2页。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2

[9] 《宋史》卷285《梁适传》。

[10] 《孙威敏征南录》。

[11] 《宋史“卷四五九。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

[13] 《宋史》卷326《蒋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