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 4月 30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南宁三江口的添丁民俗

谢 寿球

3月 10, 2013

◎??? 宋多河
旧时生产力低下,男女地位不等,家庭对男丁过于看重,男婴的诞生被视为家族的香火延续。南宁三江口的民众称生男孩为“添丁”,添丁的人家,多在农历的正月初二为新生儿“张灯”,也有在初四、初六或正月十五前后“张灯”的。
“张灯”习俗在南宁三江口的老口、下楞和扬美等等地方均有流行,有的称为“开灯”、“贺灯”或“饮灯”。作为集体欢庆的活动,张灯仪式往往热闹一整天。当天,生产队、村民小组或者家族里的张灯仪式从早上八点持续到下午两点。先是在家中、庙内挂上崭新的纸扎灯笼,以舞狮助兴,欢欣鼓舞,接着祭拜祖先,祈求福佑。下午四、五点时,添丁的贺灯人又凑份宴请乡亲,众人一直畅饮入夜。席间常备红鸡蛋与姜醋等食品。那一天,烟花、鞭炮燃放喜庆,由村民代表演唱的歌曲传递全村的祝福,歌词的大意多是恭祝添丁者的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生意兴隆等等。
新中国成立前,凡在春节前添丁的人家,在婴儿出生的第二天,就要到纸扎店铺去定制纸灯若干盏备用,到了年初二或张灯之日,便将所定制的纸灯(多为八角形),在灯下挂上几个小纸袋,放上一些红枣、马蹄(荸荠)、花生、桔子等“意头”食物,然后把这些纸灯分别拿到各宗祠、庙堂和自己支杈的祖屋中悬挂。在宗祠悬挂时,必须要将男婴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报给祠堂的理事人登记,以便各姓氏各支杈知道其氏族男丁增加多少,另外,按旧例以此为男婴取字号排辈分作依据。这是因为过去南宁三江口一般各个家族都有族产,三月祭祖时有“太公分猪肉”之俗。比如,三江口宋村宋氏家族的人家,在祠堂登记挂灯后,当年三月初九祭祀始祖“伯满公”,所有男丁都可参与分“金猪”,新增的男丁多得一份。
到宗祠祭祖时,三江口的宋氏家族祠堂的理事人一般会接过新添男丁父母呈上的那枝白花,捧花上神台并道吉:“一朵白花白連連,麒麟送子到堂前;堂前爷娘成双对,捧上花儿敬祖先。”新添男丁的父母或祖父母唱的《抱童拜祖歌》一般如下:
手抱吾儿拜祖宗,(一拜天)
吾儿读书好灵通;(二拜地)
吾儿年年得康健,(三拜祖宗)
宋家代代出英雄!
?
手抱嫡孙拜祖宗,(一拜天)
吾孙读书好灵通;(二拜地)
吾孙年年得康健,(三拜祖宗)
宋家代代出英雄!
?
手抱吾儿拜祖宗 吾儿灵通笑荣荣
大升高中再大学 一世生来富贵荣
?
手抱吾孙拜祖宗 吾孙灵通笑荣荣
大升高中再大学 一世生来富贵荣
据说,民国时期,在石西、大渌和新村等南宁三江口和周边以李姓家族为主的大村场,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村巷、厅堂、门廊挂灯,在大路设“鳌山”,装活动机关,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光彩夺目,更有举行灯展的,精美的大型的活动的灯琳琅满目。张灯那一天(一般是正月开年节)下午,所有李氏家族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把亲朋好友送来的爆竹全部用竹杆串好,集中放到祠堂前面,把早准备好的“担灯”(一丁一担灯)点着,整齐的排在祠堂内,四点过后,祠堂的爆竹点燃。瞬间,振耳欲聋的爆竹声,弥漫浓郁的硝烟,欢天喜地的鼓乐声,绘成了一幅太平盛事国泰民安、祥和火红的喜庆画面。在祠堂鸣完鞭炮后,红光满面,热情高涨的人们,担着灯吹着号打着鼓放着鞭炮,游村、游庙。
在扬美古镇,随着开枝散叶,人口增多,饮灯(扬美人对张灯的称呼)仪式大都是各街各巷各自进行。不同的街巷对饮灯日期的选定有别,有的择日正月初九,取意“长长久久”,大部分则选择在正月十举行。
南宁三江口的张灯习俗,沿袭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随着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和破四旧拆祠堂的原因,这个习俗逐渐消失。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又逐渐恢复,刚恢复之时,除了新生儿,还有三岁、四岁、甚至十五岁的男孩前来补贺。依照惯例,“贺灯”仍然只为家添男丁的人家举行,然而, 时代变迁,人们的观念也悄然改变。至于“结彩”嘛,请看三江口宋村宋氏家族“神招牌”的对联:
宝鼎呈祥香結彩
銀台報喜燭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