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马山县文化旅游开发的定位和开发思路

谢 寿球

8月 19, 2010

?
谢寿球
?
马山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文化旅游,发展的希望也在文化旅游。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山县文化旅游资源贫乏,马山县的文化旅游产业难以做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在,是到了对马山县的文化旅游资源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的时候了。
马山县的文化旅游资源经过多年来的探查和挖掘,许多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已基本盘清,马山县是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区,马山县的文化旅游开发在广西有着独特的优势,马山县的文化旅游开发大有可为。
  一、马山县是壮族文化艺术之都
马山县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她是壮族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是中国多声部民歌之乡,是壮族扁担舞之乡,是壮族的陀螺之乡。
  1、马山县壮族文化的原生性
马山县位于广西著名的都阳山——大明山——镇龙山——大瑶山——驾桥岭弧形山脉的西端,处于红水河和郁江两大流域之间,这一地带是人类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停留和生息地带,世界最新的人类分子学研究成果证明,百越民族在这一区域形成并向北向东南发展,在长江流域一带融入了华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广西的人类分子学专家的研究也表明,红水河土语区的人种带有壮族最古老的基因,红水河土语区是壮族先民最古老的生活核心区。
在马山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也为这些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04年4月,为配合乐滩水电站工程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马山县金钗乡百蓝岭、尚来岭、六卓岭这三个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汉代、宋至明清共5个时期的文化遗迹和大量遗物。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种类,以石器的数量为最多。遗迹包括石器制作场、墓葬、灰坑、柱洞等,这些遗址的发掘,使广西首次在一处遗址中发掘到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基本衔接的不同时期的遗迹和墓葬,这说明马山县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骆越人的定居地。
在一般人的眼里,马山县在远古时代是一个蛮荒之地,但是考古文物却证明马山县是古骆越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中心,是两大古道牂牁古道和骆越古道的交汇区。
牂牁古道是骆越时代从古夜郞国沿红水河经骆越通往古番禺的著名古道,马山县白龙滩和金钗是这条古水道上的重镇。金钗镇独秀村尚朗岭和六卓岭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道文物。这两个遗址2004年4月16日发掘,出土数百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陶器,其中双耳陶器和靴形石斧在广西颇为罕见。双耳陶罐及靴形石斧是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皿,与广西本土陶器和石器有明显差异。而这些器物在金钗镇出现,足以说明三、四千年前这里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骆越重镇。  
骆越古道是从骆越古都武鸣县马头小陆经马山县上龙、乔利、林圩、周鹿、妙圩、五埂、永州到平果旧城往田东、云南的古道,这条古道在马山境内每一个重要的聚落都有骆越地名遗存。如下旺(壮语是女王的意思)、周鹿(也即召骆,是古壮语骆越王的意思)、造加(古壮语是老大王的意思)。而且许多地方还遗存古城寨、古石板道,特别令人感到神秘的是古道的许多坳口石刻上都遗留有无人知晓的文字,历代都传说这是古代人藏宝的记忆文字。现重要的古道遗址有林朋石刻、乔利古城遗址、旗山石板道遗址等。
正因为马山县是壮族古文明的摇篮,因此马山县的许多文化艺术都带有原生态文化的特征。如民间故事《盘古开天地》、《姆六甲造人》、《妈勒访天边》、《特康射太阳》、《莫一大王开红河》等,这些故事都带有创世神话的特征,是原始时代的壮族人对世界富于幻想的认识。又如扁担舞前身的《舂堂舞》,从它所传递的剪禾把、把稻穗放进木制条形舂碓舂打的原始生产方式信息来看,它显然是稻作文化初期产生的舞蹈形式。这些原生态的文化艺术是珍贵生动的文化艺术原料,是我们文艺创作的丰富源泉。
  2、马山县壮族文化的丰富性
马山县的文化艺术遗存丰富多彩,从形态来看,有各种文物和文化遗址,有多声部壮族民歌、信歌、传扬歌、扁担舞、金鸡舞、民间故事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纱纸制作、蔗糖制作、菜肴烹制、医药养生等传统科技,还有打陀螺、打尺、下老虎棋、会鼓等竞技体育活动,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从作品的时间跨度看,从远古的《盘石开天地》、《布洛陀传说》到骆越时代的《龙母和特掘》、唐代的《刘三姐》、一直到明清时代的《賊歌》、《唱文龙》和当代的《原子弹三部曲》、《赶山》都有影响深远的作品出现。从现存的壮族手抄本的数量来看,在广西和南宁市,马山县所发现壮族古籍手抄本均据各县前列。从文化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的质量来看,扁担舞、三声部民歌、会鼓等节目多次获全国、区市奖,当代马山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如梁庭望、苏方学、罗宾、黄凤显、潘立远、覃绍殷、陈庆珠的作品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马山县壮族文化的独特性
马山县的许多壮族文化现象和文艺样式在全国和全区都是绝无仅有的。概括起来有七绝:
三声部民歌 三声部民歌是自古流传于马山县古零镇和加方乡一带的壮族山歌演唱形式。这一山歌演唱形式1985年被音乐界发现,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三声部民歌实际上不止三声部,马山民间还有四声部流传。近年来马山三声部民歌改编的各种节目在中央、区、市舞台上演出,引起强烈反响。
扁担舞 扁担舞是由古老的舂堂舞演变成的马山特有的传统舞蹈。扁担舞打击扁担产生独特的声响和节奏,使扁担舞成为极具观赏性的节目。上个世纪50年代马山扁担舞上京演出引起轰动,此后马山扁担舞就频频被各地邀请演出,成为马山县著名的一个文化品牌。
赛陀螺 陀螺比赛虽然各地历代都有举行,但马山县却是著名的陀螺之乡,明代时,当时的思恩府城曾制作过大如圆桌,要四个人才能放的陀螺,并举行了周边十多个土司辖地群众参加的陀螺大赛,时间持续四十多天,这一比赛的情景被记入壮族著名长诗《嘹歌·三月歌》中,思恩府城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陀螺城”。
会鼓 会鼓是马山县城白山镇群众喜爱的一项文艺活动,每当春节,数十个村寨争相会鼓赛鼓,气氛热烈,盛况空前,极富喜庆色彩。近年经过整理提高的会鼓节目多次参加首府和各地的喜庆活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金鸡舞 也叫金鸡迎宾舞,流传在马山县永州镇的壮族民间,是喜庆日子里跳的喜庆舞蹈。舞者戴着纸做的大雄鸡道具,随着锣鼓声翩翩起舞,很有视觉冲击力,是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
高“欢” 即高腔山歌,是流传于马山县永州镇的一种歌唱形式,演唱时歌手用假嗓翻高八度演唱,调子高吭嘹亮,非常有特色。当地群众常常用高腔山歌隔山对歌,数里处的人都能听到歌手婉转的歌声。
土司棋 传说是白山土司官为了惩罚因迷于动棋而忽视向他叩拜的人发明的一种棋子。土司棋用大如磨盘的石头制作,有数十公斤重,要两个人抬着才能移动,一盘棋下来,棋手就会累得呼呼直喘,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才能下好的独特棋种。  
  4、马山县壮族文化的神秘性
马山县的许多历史的文化之谜尚未揭开:
林朋石刻之谜 林朋石刻位于白山镇下旺屯至乔利乡古道的山坳上,整个山坳没有石头,惟有林朋石刻如天外飞来石座落有山坳上。“林朋”在壮语中就是飞来石的意思。石刻上端有六个不知是何意的古怪文字,中央有一像香炉又像古亭的图案,图上也有古怪的文字,只是已很难看清。惟有两旁有两行后人刻的八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楷体字清晰可认。人们都传说这些古怪的文字是指示藏宝之地的标志,像这类的石刻字在骆越古道上还有多处。据一些专家推测是古骆越国的文字。
爱旗古墓之谜 在马山县周鹿镇往永州镇和原双联乡公路交叉路口处,有一座土山般大的古墓,传说是明朝吴三桂的坟墓,但是古墓在明代前已修建,自古以来壮族群众世世代代都去祭拜,并且在墓前的爱旗桥附近形成一个大歌圩。古代官军曾淋猫血破坏风水盗宝,但怎么挖也找不到墓门。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壮族古代的王墓。
乔利古城之谜 古城位于乔利乡下州屯山边,现还残存四五十米由巨石砌成的城墙。传说是“娅蒲”(壮语对龙母神的尊称)调阴兵造的城,又有人说“娅蒲”就是“刘三姐”。下州屯对面的旧州屯就是古乔利堡即古思恩府城遗址。
妙圩古庙之谜 在周鹿镇妙庙村著名的五埂古道前面,有一个古代著名的古庙,古代围绕这个古庙形成了一个圩场和驿站,专供古道上来往的客商和兵丁吃住,据说这个驿站人流很旺,每天杀10多头猪都不够供应。古庙是来往人员祈求平安的场所,据说庙里供的神祇是真武神和观音,但这观音和其他地方供的观音不同,必须杀生供奉,而且职能是供求雨、求子、求平安。有专家认为这观音实际上是骆越祖母神“娅蒲”的化身。
  二、岩溶地质之都
马山县位于红水河与广西弧形山脉的交汇处,岩溶地形发育异常典型,是广西岩溶地形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
马山县的岩溶地形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景色奇绝的溶洞众多。主要有金伦洞、神奇洞、莲花洞、永州革命大本营溶洞群等。这些溶洞景观媲美广西各大著名溶洞。其中金伦洞号称世界十大溶洞之一。
二是峡谷深切峻峭。岩溶峡谷景观主要集中于红水河沿岸,特别是位于红水河大化和白龙滩两个梯级电站之间的库区峡谷,景观以峡谷、崖岸、石滩为主,奇石蕴藏丰富,是红水河中最适宜游船游览的景区。
三是地下水系发达。东部地水河深藏地底,只有陷落的深坑出露,形成众多的天窗。西部暗河伏流纵横,明河和暗河交替出现,形成独特的岩溶水乡景观。最著名的是定乐江景区,定乐江景区位于永州镇,是去年发现的以岩洞暗河为主要景观的新景区。定乐江景区主要由十个暗河岩洞和十个世外桃源式的明河山弄组成,可乘船游览的明暗河总长20多公里,是广西可乘船游览的最长暗河。
四是地表峰林密布,石林石海琳琅满目。最典型的是石林城堡景区:石林城堡景区位于金钗镇龙塘村下基屯,是近年新发现的石林城堡式景区,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特点是石柱多呈上下等大的方柱状、圆柱状、殘墙状,因此称为石林城堡,是广西至今发现的最大的石林城堡。
马山的岩溶景观多种多样,奇特壮美,不少景观是全国之最、全区之最,称她为岩溶地质之都是实至名归。
  三、壮族美食之都
马山县特产食品丰富,著名的有黑山羊、里当鸡、油鱼、旱藕粉丝、酸榨粉、黑米粽等,特别是绿色食品黑山羊更是名闻天下,被称为全国黑山羊第一品牌。这些优质的特产食品为壮族群众烹制各种名菜肴打下良好的基础。
马山是土司集中的地域,历史上曾是强大的思恩土司府治地,境内曾有古零土司、白山土司、兴隆土司、那马土司、定罗土司五大土司。悠久的土司统治,创制了众多的土司菜式。著名的有
清水羊肉汤 用马山黑山羊肉和清水烹制而成,特点是不臊不膻,清淳味鲜。马山的清水羊肉汤以快乐羊肉店烹制的最为人们称道,近年来加盟的分店已遍布全区各地。
八宝鱼生 八宝鱼生是马山大明山地区的特色菜,这道菜对原料鱼的选择非常讲究,它必须是河中的野生鱼种,以马山县红水河所产的青竹鲤、三角鲤、剑鱼、赤眼鱼等珍稀鱼种最佳。八宝鱼生之所以叫八宝鱼生,就是用生姜丝、腌柠檬、酸蕌头、酸木瓜丝、鲜芫荽、鲜紫苏叶、鲜鱼腥草、炒花生粉八种配料再加上花生油、生抽、酸醋、白糖等制作而成。八宝鱼生味道香脆酸甜,风味独特,是大明山地区最有特色的壮族佳肴,
永州鱼片 永州鱼片是发源于马山县永州镇的一种特色菜。它的做法与八宝鱼生相似,不同的是要将生鱼片加花生粉或芝麻粉在热锅上急炒至半生熟而成。永州鱼片保留着鱼生的风味,但又有炒菜的油香。近年来永州鱼片风行大明山地区和南宁市,成为大众喜爱的一种菜式。
勒打 “勒打”是壮语名,意思是血制成的菜,勒打是流传在马山县壮族地区的民间传统养生名菜,它的制法是将新鲜的羊血快速反复搅拌,不让它凝结,然后再与炒熟的羊杂碎搅拌,待凝结后再撒上香菜末而成。壮族群众对勒打的养生功能非常尊崇,认为它能大补气血,所以杀羊必定做上一盘勒打待客,如帮助杀羊的人吃不上勒打,那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
白切鸡 以马山县山区放养的土鸡为原料,煮熟切块加上芝麻油、沙姜、香菜、酱油等佐料制成,是壮族传统名菜。白切鸡的养生功效取决于原料鸡是否是放养的半野生鸡。在山野和果园放养,不喂人工饲料的土鸡,在野外啄食百虫,肉中蕴含各种营养成分,是滋补的养生食品。白切鸡以马山县里当乡出产的土鸡最为有名。
白切狗 白切狗肉是以本地产的土狗为原料,宰杀后放进中草药配制而成的汤料中煮熟,再白切而成。白切狗肉鲜嫩可口,吃时用酸姜、酸蕌头、腌杨桃、蒜蓉、紫苏、辣蓼、鱼腥草、香椿叶、芫荽等为佐料,味道更是香醇。
白切羊肉 白切羊肉是马山县的著名菜肴,它用马山县的特产黑山羊为原料,放入甘蔗、八角、草果做成的汤料中煮熟,再白切装盘而成。吃时用特制的香椿叶酱料做佐料,风味独特。
马山的美食丰富多彩,富有文化品味,是壮族地区特色菜式的荟萃之地,完全可以打造成壮族的美食之都。
  四、马山县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思路
  1 、高起点定位,打造广西文化旅游和山水旅游新名片
打造壮族文化艺术之都的新名片 马山县要全面开发自己独特的壮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一个广西最大的壮族文化风情园,使马山县成为广西最大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可考虑以县城为中心,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大型实景演出舞台、干栏休闲旅馆、壮族民俗风情村、壮族艺术雕塑园、民族体育游乐场、民族影视拍摄基地、世界陀螺博物馆、壮医壮药保健中心、壮族奇石第一街等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举办各种全国和全区性的文化艺术赛事,不断擦亮壮族文化艺术之都这一名片。
打造岩溶地质之都的新名片 马山县各种岩溶地质种类齐全,景观独特,资源品位较高,完全有潜力打造成广西山水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名片。重点是建设定乐江岩溶水乡景区、红水河峡谷景区和金钗石林城堡景区,这些景区的建设要按照著名景区建设的要求,高起点地进行策划、规划和建设。策划要新奇大气,规划要周全合理,建设质量要优良,管理和服务也要一流。使游客来到这些景区有一个全新的视觉冲击、全新的心灵震撼、全新的思想升华,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打造壮族美食之都的新名片 要全面开掘壮族的各种特色菜谱,提升其文化含量,注册有关商标,形成有自己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美食体系。要大力建设黑山羊美食一条街和各种壮族特色餐馆,形成依托南宁的一小时美食超市。
  2. 挖掘历史文化富矿,增大旅游文化含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景区因文化含量增大而增值,也因文化内涵的缺失而失去魅力。马山县深厚的历史文化是马山县旅游的灵魂,景区的开发要体现这一文化特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特别是岩溶景区开发更要注重塑造自己的文化灵魂。可考虑在山水观光景区配套开发骆越古韵歌舞、土司菜系、壮瑶民俗、民族工艺品等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增大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营造景区的文化气氛。景区的建筑风格、景点的解说、导游的服饰也要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追求独有的文化气质。
  3. 区域联动,建设南宁、百色、河池三市旅游金三角
马山县位于南宁、百色、河池三市的结合部,由于地理环境、行政管理、地域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属于南宁市的马山县与邻近分属百色市的平果县、河池市的都安县、大化县的文化旅游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平果旧城是著名的古思恩府城,至今还保留着宋代的古城遗址、明代的岑瑛墓遗址等一批自治区级文物,都安县和大化县是瑶族风情的荟萃之地,而马山则以壮族文化风情见长。这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使这一区域成为旅游的金三角,也为这一地域建设成广西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使马山县的文化旅游开发产生规模效应,应考虑和上述三县开展区域联动,建设各自的旅游窗口,共同开发这一旅游金三角。
(2007年12月4日在马山县文化旅游美食节文化旅游研讨会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