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龙州陆荣廷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

谢 寿球

9月 2, 2010

?
谢寿球
?
历史文化名城龙州曾留下过邓小平、胡志明和陆荣廷这三大历史名人的足迹,这三大历史名人是龙州县珍贵的文化品牌,对于邓小平和胡志明这两大文化品牌,近年来龙州县都进行了开发,兴建了红八军纪念馆和胡志明展馆,推出了邓小平足迹之旅和胡志明足迹之旅两大旅游产品,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对于陆荣廷这一影响了龙州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品牌却迟迟没能宣传和开发,这其中原因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
一、龙州陆荣廷文化品牌的定位
对于龙州陆荣廷文化品牌开发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评价陆荣廷一生的功过,至今学术界对陆荣廷的一生仍然褒贬不一,陆荣廷死去已80年了,但盖棺不能论定,这不仅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遗憾,更是整个学术界的遗憾,今天是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结论的时候了。
实际上,1928年陆荣廷逝世后,历史已经给他做了公允的评价。当时的上海循环报在全国为陆荣廷征集挽联,全国学者文人纷纷撰写,这些挽联对陆荣廷多有赞扬。经评比,广西藤县举人何培轩所撰挽联在全国夺冠,联曰:“深山射虎,只手降龙,十年岭峤镇南关,为罪立功,今日盖棺当论定。杰出武鸣,师驰岳麓,一柱南天支大厦,可歌可泣,千秋信史有公评。”[1]这副挽联集中概括了当时学术界对陆荣廷的正确评价,并且评价是充分肯定的。陆荣廷死后6年,同盟会元老、著名学者章太炎为陆荣廷写了《勋一位耀武上将军两广巡阅使陆君墓表》,历数陆荣廷抗法、剿寇、讨袁等功绩,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陆荣廷的敬佩之情,并明确宣言:“君之过可谓如日月之蚀矣”[2]。这是一个学术大师代表当时的学术界对陆荣廷一生的全面评价,我们应当相信当时学术界大多数学者的良知和学术水平。
当时民众对陆荣廷的评价如何呢?据当时的历史记载,1929年春,陆荣廷的灵柩海运到香港并沿西江经梧州运抵南宁,沿途民众纷纷摆设香烛举行路祭,南宁市区更是万人空巷争为陆荣廷送行,许多贫苦市民痛哭流涕,表达出对“陆老帅”深深的怀念。[3]在广西的历史上,像陆荣廷这样获此哀荣的壮族人可以说是仅陆荣廷一人。直至如今,许多农村中的世纪老人谈到陆荣廷,依然念叨陆荣廷当政时广西的安定,而对于陆荣廷的种种“劣迹”,却在岁月的风雨中淡忘了。老百姓对做过一些好事的历史人物总是很宽容的。
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对陆荣廷又是如何评价的呢?1940年2月15日,陆荣廷死后12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发布了表彰陆荣廷的通令:“陆荣廷任广西都督,迭膺兼圻,声誉甚著,讨袁之役,率先响应义师,尤彰功勋。今逝世已久,遗爱在民,经广西省临时参议会咨由广西省政府呈请行政院转呈褒扬前来,特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笃念旧勋之至意,此令。”[4]这个表彰陆荣廷的通令可算是当时的中央政府对陆荣廷的盖棺论定:陆荣廷在历史上是一个“声誉甚著”、“遗爱在民”的人物,应予肯定和褒扬。这样的评价显然不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出于自己的功利目的而敷衍民意,在当时新桂系影响日炽的历史条件下,作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有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勇气的。
解放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陆荣廷多被小说家根据政治风向戴上不同的帽子,如“乱世枭雄”、“草莽上将军”、“强盗大帅”等,在小说家的演义下,陆荣廷似乎全身一溜黑。确实陆荣廷一生作过许多坏事,如杀麻疯病人,杀革命义士等,其中最为大家所诟病的是与孙中山反目成仇,弄得粤军杀掠广西,自己也“败走麦城”,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平心而论,陆荣廷揭竿反法,平定匪乱,响应武昌首义,出兵反对袁世凯称帝、再造共和,在革命的浪潮中,他基本是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特别是反对袁世凯称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功过相比,功是大于过的。
对于陆荣廷的评价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学界过于追究他的绿林背景以及封建军阀的历史。但是如果放在同一历史天平下,我们就会发现,以绿林背景和军阀历史全盘否定陆荣廷显然有失公允,我们可以因为张学良促进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一个功绩而原谅他的军阀罪过,为什么就不能以同一标准衡量陆荣廷呢?拥戴袁世凯称帝,拉历史倒车的“筹安六君子”之一的杨度后来为革命做过一些工作,加入了共产党,死后盖棺论定,周恩来对他的一生做了肯定的评价。陆荣廷已逝世80年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呢?
陆荣廷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和复杂,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的历史人物,他的行为难免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陆荣廷做一个完全的革命者。特别要指出的是,陆荣廷是一个典型的壮族上层人物,他的历史也是壮族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对他的正确评价,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壮族的近代史,正确对待壮族,有利于团结各种有利因素,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只有把陆荣廷定位为壮族人民的英雄,把陆荣廷文化品牌当作壮族人民的一个宝贵的财富,我们才能正视陆荣廷在龙州的文化遗产,才能把这一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造福于龙州人民。
二、陆荣廷文化品牌的文化旅游价值
陆荣廷在龙州的活动是龙州不可抹杀的一页重要历史,他对龙州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是龙州人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认真盘点和评估。
1、历史学术价值。陆荣廷在龙州生活了38年,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才干,他的事业基础都是在龙州形成的。他在龙州的活动,他在龙州做出的许多决策深刻地影响了龙州和广西的历史进程。他在龙州攻击法国殖民者、接受苏元春的招安、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召开军事将领会议决策进攻陈炯明、失败后经水口出逃上海又从上海回龙州妄图东山再起等大事件对龙州和广西历史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挖掘研究这一文化遗产,对于总结近代广西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陆荣廷在近代的历史贡献,了解壮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有其独特的价值。陆荣廷的文化遗产有望成为吸引各地的学者和游客的考察热点,成为学术活动的重要平台。
2、文化产业开发价值。陆荣廷从一个流浪儿变成大帅,他的人生经历富有传奇性,是文化艺术创作的宝藏。陆荣廷在龙州摆渡结亲、怒杀番鬼、礼炮迎义母、四人大轿接义姐进中将第养老等传奇故事在群众中家喻户晓,令人津津乐道,已经成为生动的原生态文学作品。陆荣廷在龙州所做的诗文《奉和何少山诸父老远迎原韵》、《奉和刘老前辈名誉原韵》等以及他在龙州所遗留的众多旧照片等都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开发这一文化资源,推出一系列有市场卖点的影视、戏剧、小说、传记、摄影、美术作品,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成为龙州新的经济亮点。
3、旅游观赏价值。陆荣廷在龙州的古迹众多,比较著名的有业秀园、水口古渡、题写对联的陈勇烈祠、龙州县城的“水亭”和“将军石”、古码头和“中将第”等。连左江沿岸,也留下了他黄巢城翻船失财宝[5]、沉香阁枪击神仙板、修建铁索桥等遗迹。开发陆荣廷龙州足迹之旅,对于港、澳、台和海外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是龙州的一个旅游亮点。
4、名人品牌价值。名城、名人、名景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拉动作用。陆荣廷在海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名声与龙州密切相连。可以说陆荣廷因龙州而发迹,龙州也因陆荣廷而出名。龙州在近代史中所创造的多个广西之最,大部分与陆荣廷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许多普通的景点只要与陆荣廷有关联,就增大了文化含量,增大了经济价值。一些普通的用品,只要是陆荣廷用过的,也就成为了历史文物。许多商家正是瞄准了陆荣廷的品牌价值,正在酝酿注册陆荣廷的商标。龙州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打造陆荣廷品牌,将会产生较强的名人效应,增大龙州的无形资产。
三、打造陆荣廷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路
打造陆荣廷文化旅游品牌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要使陆荣廷文化旅游成为龙州的又一亮点和热点,关键是选好切入点和抓好热点策划。
1、开发陆荣廷文化旅游的切入点。拍摄一部陆荣廷传奇故事电视连续剧是抄热龙州陆荣廷文化旅游的重要切入点。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带旺一方经济。反映西双版纳插青生活的影片《孽债》在上海播出时,上海万人空巷围看电视,并且引发了上海人的西双版纳旅游热,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双版纳旅游的冷清局面。陆荣廷的故事很富传奇性,抓住当代人的猎奇心理,编写和拍摄一部具有较强观赏性的陆荣廷电视连续剧,将会使龙州的文化旅游产生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
2、策划一系列有影响的陆荣廷文化旅游活动。要利用陆荣廷逝世80周年和诞辰150周年的契机,预先策划一系列有强势效应的纪念和考察的活动。这些活动要策划好新闻点,推出新亮点。其中可以考虑塑造陆荣廷铜像,邀请港、澳、台知名学者参加活动,举办陆荣廷墨迹展等。
3、建设陆荣廷水口活动影视城。龙州现在正在考虑修复陆荣廷在水口的故居业秀园,这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单纯为修复而修复,而要充分考虑发挥其文化产业开发和旅游休闲的功能。因此要把业秀园的修复与拍摄陆荣廷电视连续剧的搭景捆绑进行,全面修复水口风情一条街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水口古渡,把水口建成一个有永久旅游和文化采风价值的影视城。只有综合考虑联动建设,水口的陆荣廷文化遗存才能成为龙州旅游的新亮点。
4、全面经营陆荣廷的无形资产。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往往重视有形资产的开发,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其实,无形资产的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陆荣廷文化的无形资产重要的有陆荣廷的诗文、墨迹、老照片、冠名权等,全面盘点这些无形资产、注册相关产品的商标,出版陆荣廷的系列著作,转让相关的著作权和冠名权,盘活陆荣廷的无形资产,使这些无形资产在经营中不断增值,形成陆荣廷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是龙州陆荣廷文化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是作者2007年11月24日在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和崇左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注:[1] 蒙智扉、黄太茂主编《古今名人挽联》。
  [2] 丘桑主编《名师奇士》。
  [3] 虞世熙撰《老桂系纪实·陆荣廷灵柩运邕情形》。
  [4] 史海著《草莽的苍凉·十大军阀的最后结局》。
  [5]《民立报》1912年6月27日《桂林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