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4月 25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原创] 骆越歌圩的记忆

谢 寿球

2月 20, 2011

?
马头?
山哥
?
听说敬三村古代就有个歌圩,现在的老人们每次提到它,歌圩那感人的故事便历历在目。
我好奇地向当地老人打听歌圩的位置,想到那里探访当年山歌手们的足迹。
当地老人说,凡是有山歌汇集的地方就成为“市”,成为“圩”,这一点不假!敬三“圩务”(壮话音,意为新圩)就是古代歌圩,它的形成也是因为是古代骆越先民在那里聚集唱山歌而形成“圩”的,所以后人称之为歌圩,去那里听山歌的称为赶歌圩。

石柱是戏台的柱子

顺着老人的指点,我来到了古代骆越歌圩——“圩务”的遗址,去听听当年骆越先民热情的山歌。
在歌圩遗址那里,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古老的废圩,不过这些并没有让我扫兴,在那里我发现一根大石柱,大石柱已经断成了两节,也许是埋在土层时间太久,石柱表面风化不太严重,一眼看上去好象是新作的大工艺品。石柱上雕刻有“神明若监报施公”的字样,让人一看就感觉到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我的到来也让那些过路的群众感到好奇,当地老人粗略介绍说,民国时期马头分为上、中、下三个乡,现在的敬三村、六户村、灵坡村划为马头下乡。过去的马头下乡乡公所就是在这里了,到了一九六九年,这里的建筑才被拆除。
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个圩市可以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为什么会在这个小山坡上建设呢?老人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只是古代老人常常在这里唱山歌、唱戏求雨,久而久之,就有些村民到这里建铺面经营点小吃,供赶歌圩的人们饮食,这样就形成一个圩了。
?
“圩务”兴衰史
?
从出土的大石柱来看,以前这里的建筑群一定很雄伟。为了能证明我的猜想,我来到了六户村板务屯,在村子里找到了见证拆迁“新圩”经过的刘乃实老人,他今年已经77岁了。刘乃实老人回忆说“1956年我在六雅(六户-雅家)高级社任会计,当时高级社是在圩务那里办公的……”
刘乃实回忆说,“圩务”建设年限我也不知道了,小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这里有个“圩务”。“圩务”不算很大,到解放后拆迁时,圩上只有十二户人家在那里经营小吃的。“圩务”的布局是这样的,中间是一个球场大小的露天集市,集市南面是一个面对北面的戏台,东南面是那十二户街民的铺面,围成7字形,东面是通往敬三村雅家屯的大路,集市北面是三进瓦房组成的不院子,小院子的大门是正对着戏台打开,门槛两边摆设一对大石鼓,进到小院子的第二进瓦房,这里是供俸神灵的庙宇,庙宇建筑相当不错,中间有供俸有神灵塑像,庙堂两侧有两根雕刻精美的石柱。小院子第三进是三间瓦房连接而成的教堂,这里以前是学堂,也许是场地太小的缘故,这三进房子的西头是用围墙、东头用附房来围成的小院子。到了1969年,六户、敬三分开建立大队,“圩务”的公共设施才拆迁,按各村人口的比例分配处理财产,当时六户人口较少,仅仅分配得三分这一的份额。
老刘介绍了“圩务”的概貌,走到村子前面的板务祠堂,指着祠堂前面小水沟的四方石条说,这就是“圩务”庙宇堂前两侧的石柱。
我蹲下来用树枝扫清石条上面的泥沙,石条上面的字迹呈现在眼前,“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季春月”,上面记载了“沐恩信士”捐资建设庙宇的时间和姓名。在石柱的另一面,雕刻着“豪杰好斯乃圣人”,我断定这是庙堂前的一副对联,我向老刘打听了另外一根石柱的下落,他说,另一根应当是在敬三村那里吧。我向老刘道谢后就迫不急待地赶往敬三村韦硕屯,我在人群经常聚集活动的场所看到了一对石鼓,现在村子里的人们把它安放在路口两边,正在那里聊天的老人对我说,那就是从“圩务”搬回来的。就在石鼓的旁边,那另外的一条石柱被我找到了,哈哈!上面雕刻着“英雄几见称夫子”,庙宇堂前的对联终于找到了。
?????????????????? “新圩”是壮乡古代歌圩
?? 找到了几件宝贝之后我还不能罢手,我在想“圩务”从清朝建立至今应当发生不少动人的故事。
六户村百淡屯79岁的韦方老人对那个“圩务”记忆犹新,常常对人讲起“圩务”的故事,我来到他家,只见他虽然年老花甲,但是听力、思维却依然与年轻人一样没有差别。他说,过去的“圩务”三天为圩天,是附近的荣庞、敬三、灵坡、六户等村农户赶集的地方,圩天常有外地人来聚众赌博。“圩务”上的庙宇有专人管理香火,保持每天上香和打扫卫生,人们称之为“庙祝”,“庙祝”是雅家屯的人,生活来源是由当时附近的灵坡、敬三、六户一起捐出“庙祝”田地来维持。
韦方老人回忆说,“圩务”的热闹不在于集市交易,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举行的文娱活动,我从小到大一直都能看到群众集资邀请武鸣老广戏剧团来这里演出。请剧团来演出的时间一般为两三天,演出结束的那一天,趁着来“圩务”演出活动之机进行赌博的人们又重新集资来延长演出时间,延长时间最长的有半月之久。
节日的晚上演出结束后,来看戏的年轻人没有马上回家,而是跑到各村屯去听山歌对唱,有的则在“新圩”附近的松树林里摆开了山歌对阵,形成了以“圩务”为核心的壮乡歌坡,有好多年轻人是通过山歌来传情而结为夫妻的。
歌圩为媒让凤凰飞进山旮旯里来
?
敬三村雅家屯韦和安老人回忆说,我们的“圩务”歌圩是出了名,四面八方的青年都来奏热闹,有的青年通过山歌相识相爱而成家。敬三村那渌屯是个出了名的山旮旯,他的爱人是远在马头镇全苏村,他们也是通过山歌认识而交朋友,后来发展为夫妻;村里韦地荣老人的妻子也是玉元村的姑娘,是山歌情缘才把他们结为夫妻;村里老人韦文东,年经时不仅是个爱唱山哥的小伙子,而且是个重情义的人,他通过山歌认识了本村伏冯屯的姑娘韦月英,而韦月英家中还有一个痴呆的哥哥,因为生活不能处理,她只有承担起抚养的义务,这样就影响了她的出嫁,韦文东知道这事后,不但没有嫌弃韦月英的负担,毅然同意韦月英带上哥哥一起出“嫁”,以便共同生活和抚养。
听了韦老人讲述的感人故事,我好奇地询问古代的青年人对歌交朋友后,有没有父母反对他们的结合的呢?有没有人因此而殉情的呢?韦老人笑呵呵地回答说,婚姻恋爱自由,父母从来不反对,家中老人还巴不得早点抱孙子呢。
也许是武鸣东部山歌情歌(花歌)出了名,让清朝思恩知府李彦章十分恼火,竟然出了碑令禁歌,当时诗人韦丰华作诗讽刺道:“兰卿(指李彦章,字兰卿)太守曾多事,示禁花歌枉费神”。民国期间,县府曾下令禁歌,但歌圩仍盛行如故。“四清”运动和文革期间,歌圩被禁,但是许多地方群众仍然自发举行,文革结束,人民政府把歌圩当成传统文化来发展。
?
后记
?
敬三村歌圩从解放初期剿匪那时起,经历了土改、合作社、大搞钢铁、文革等等,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人们再没有心思去举办这些活动了。不过文革结束后,每年的四月初三、初四晚上,敬三村韦硕屯就举行山歌对唱、演戏等活动,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圩务”歌圩虽然成为了历史,但是歌声一直唱不停,后人也在努力,要把这个骆越古村歌圩越办越有民族族特色,让骆越文化发扬光大。
?
戏台石柱
?
此帖子xsqiu于2011-2-22 17:56:07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