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爱琴
?
1月25—26日,由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壮族土俗字习俗与甘桑石刻字符研究工作座谈会在平果县举行,来自国内外3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壮族土俗字是壮族的传统民族文字,近年来,随着《坡芽歌书》与平果县甘桑石刻文的发现,壮族土俗字的传承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
土俗字借助汉字而造
?
壮族土俗字又称方块壮字或者古壮字,是壮族一些受汉文化教育的文人、巫师等为了书写壮语而借助汉字或汉字的造字部件创造的,壮语叫做sawndip,意思是“未成熟文字”。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副主任韦如柱介绍,据已翻译整理的方块字古籍成果统计,土俗字单字约为1万个,但大部分壮族古籍仍未破译。现正在编纂的《中华古壮字大字典》计划收入单字约为4万个。在有壮族聚居的地方基本都流传土俗字,相对成熟和集中的地区是广西的百色、河池、崇左、来宾和云南的文山州。
“壮族民间普遍用土俗字来记录神话、故事、歌谣、谚语、剧本、楹联、家谱、契约等,如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壮族的《嘹歌》等令世人惊叹的民间文学瑰宝都是用土俗字写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文》杂志副主编蓝庆元告诉记者:“这为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文字材料,也使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得以保存。”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蒙元耀说,土俗字使用者以壮族民间神职人员(师公、麽公、道公)和民歌爱好者为多。壮族土俗字记录了大量壮族民歌,涉及壮族的创世神话、哲学理念、宗教意识、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壮族文学的宝库。学界研究壮族土俗字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通过研究土俗字抄本,可以了解壮族文化的特质。
?
??? ?土俗字传承面临人才困境
?
平果县是土俗字广泛使用的中心区域,该县县委调研员农敏坚说:“直到现在,上了年纪的歌手和做法事的道公、师公都还使用古壮字。”他提出,土俗字的传承面临一些问题:其一,由于唱歌的人越来越少,且趋于老年化,使土俗字的传承出现人才断层;其二,土俗字是随着道公经文的使用而传播的,民间宗教队伍因时代变化而不断萎缩,这也影响到土俗字的传承。
蒙元耀认为,传承方法也是制约土俗字发展的原因。他说,过去土俗字主要是师徒相授,无论是师公教徒弟学经文,还是民间歌手传抄歌书,都是民间私下传授而非学校教育的结果。就目前来看,短时期内还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土俗字,但长期效果难以预料。而若要学校将土俗字列入课程进行教学,则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就语言本身来看,土俗字自身的一些特征也制约其发展。蓝庆元说,首先,土俗字本身不规范,如书写繁杂、异体字繁多等。其次,土俗字交际功能不完全,使用范围狭窄。在记载神话、歌谣等时,土俗字发挥的主要是记忆功能,交际功能显得比较弱。在现代,土俗字一般则仅限于书写民族性、历史性较强的文献,这一发展趋势使土俗字的生存陷入了危机。最后,汉语文的强势对壮民族语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副局长李旭练认为,土俗字在传承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实用价值不高,学习使用者越来越少。韦如柱提出,政府对抢救、保护和传承土俗字不够重视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土俗字的使用和传承大部分只是民间行为,缺乏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经费投入。
?
??? ?积极保护土俗字存在的“土壤”
尽管土俗字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采访中,专家学者仍对其传承延续寄予厚望。李旭练认为,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壮族民众的觉醒,学习的人会逐渐增多。现阶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保护和传承土俗字:制定土俗字信息处理标准,让土俗字进入信息化领域,实现土俗字由手工传抄到电子排版、传输的革命;把土俗字的学习作为民族文化进课堂的重要内容,编辑出版适合壮族地区实际的土俗字教材,让壮族学生从小就学习土俗字;建立土俗字传承人机制,给目前掌握土俗字的人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韦如柱从立法、科研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土俗字传承的措施:通过立法,将壮族古文字保护和传承问题纳入法律法规;加大壮族古籍普查抢救搜集的力度,使文本得到保护;在民族院校设壮族古文字专业,以教学和科研促进文字的传承。而农敏坚认为,积极保护土俗字存在的“土壤”,如民歌、经文、相关民间习俗等,也是传承发展土俗字的有效方法。
我国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文字也存在与土俗字类似的问题。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教授戴庆厦说,除土俗字之外,我国的满文、哈尼文、白文等少数民族文字,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作为文化遗产,这些文字都应当得到传承发展。在具体传承方式上,戴庆厦主张,一是对这些文字进行记录、描写,掌握其特点、规律,建立对它们的科学认识,分析其价值,识别掌握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二是研究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三是培养一部分人学习掌握这些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