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壮族祭祀艺术奇葩:点米成画

谢 寿球

7月 22, 2016

p8050988_副本.jpg


壮族祭祀艺术奇葩:点米成画


点米成画,是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古圩独有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那莲古圩位于邕江支流八尺江畔,距南宁市中心25公里,距邕宁区政府所在地蒲庙镇约10公里,人口500多人,主要民族为汉族。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点米成画传统手工技艺就是以“五谷”种子蘸糨糊点画出“六畜”等内容的手工技艺制品。进行点米成画时,先将画纸或画布覆盖在竹筛等圆形器物上晾干,再用铅笔在上面勾勒出“六畜”(马、牛、羊、猪、狗、鸡)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等草图,再根据草图内容与颜色的需要,用手指撮取事先染成各种颜色的水稻、黍子、高粱、麦子、豆类等“五谷”,蘸糨糊一粒一粒,一颗一颗粘上,最终得出立体感强,五彩斑斓的点米成画。因内容涵盖“五谷”、“六畜”和“牛郎织女”等吉祥内容,点米成画被当成至吉至祥之载体,用于当地每年一度的赛巧节的竞赛作品,或挂于厅堂或马车、舟船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吉祥平安。

点米成画距今已有230年的历史。清乾隆58年(公元1783年),那莲北帝庙建设竣工时临近当地的“赛巧节”,竣工庆典与“赛巧节”同时举行,点米成画成了当时至吉至祥之祭品和“赛巧节”中至精至巧的竞赛手工技艺制品而兴极一时。随着一年一度兴办的北帝庙会和“赛巧节”,点米成画得以传承和发展,沿袭至今,影响很大。

点米成画以其栩栩如生、独具韵味的魅力,在展示人民勤劳巧手的同时,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旅游业的兴起,点米成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外地甚至外国游客猎奇猎美的尤物。“广西绘画公社”的画家和艺术学院的师生也曾慕名到那连街向乃俏玲、林素英等传承人“学画”,这使它悄然进入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保护和传承点米成画这一传统技艺,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