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把我们带进古老的骆越时代
罗宾
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沿岸,包括数百平方公里范围的山崖上,留下一幅幅一处处粗犷而古朴的岩画,人们称之为花山岩画。
其实花山是以宁明耀达村河对面的大幅岩画而得名的。那幅宽约220米、高约40米的岩画,上面留下1900多个图像。当地老百姓把此山称为“岜莱”(壮语),即有花纹图案的山,翻译为汉语就是“花山”。
以后,凡与此山岩画有同一类形的画,也统归为花山岩画范畴。
根据最新调查,花山岩画是骆越时代的产物。其形成时间跨度大概有数百年之久。
根据这几年的田野调查,在大明山脚下的龙母金洞和其他一些洞穴的崖壁上,也留下一些类似的岩画,其所有的画法和色调基本上与宁明一带的岩画所用的色调和画法是一至的。所用的颜料也是相同的。但武鸣一带所画的较简单,应该说是早期时代的,不少地方的画颜料都脱落了。
因此说,花山岩画最早应在大明山周边石崖上。它产生的年代应是骆越时代的初期,即是中国的商周时代。后来才逐步发展到左江明江一带的。
这里面是有历史原因的。
追溯到秦王进兵岭南,打到西瓯骆越之前,这里的骆越民族是过着比较安静的日子的。这段时间骆越民族的文化艺术和宗教观念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因此在崖壁上作画是可能的。由于是早期,故它的色彩和技巧也是此较粗糙的。
后来,秦兵进入岭南,虽然骆越民族打了胜仗,但不少同胞仍然惧怕战争的残酷,就逐步迁移了。他们从大明山下的骆越水(即今武鸣河)进入邕江,到达左江至明江一带。所到之处便留下了他们的语言符号。这就是岩画。
当然,骆越民族能在这么广阔的天地里留下那么多的岩画,其也是在比较安定的时期里才能完成的。
其实,从秦兵在大明山一带的骆越地域被打败之后,骆越民族是过上了一段安定的日子的。这段日子一直延至汉代。而汉时期,在岭南东边有南越国,在西边是骆越国,两国间和谐共处,大概在南越国消亡后,骆越民族才逐步进行搬迁,最后来到宁明的明江一带,远的到了越南北部,便基本定居下来。因为骆越民族是稻作民族,因此不可能经常迁徏的。
于是才在左江、明江一带留下了他们的艺术珍品。
那么这些珍品的内容实质是什么呢?我在《论花山岩画的年代、族属、内容和性质》一文中曾经说它是一幅娱乐图。但现在根据多年的田野考察和研究,我觉得,其内容实质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包含诸多方面的。
其一是凭吊祖先说。我认为,萌生作画的艺术家,开始应该是为凭吊祖先而画的。如在龙母金洞,应该是为纪念和凭吊龙母而画的。
其二是庆典说。骆越民族打败了秦兵的进攻。因此在宁明耀达村山崖上的岩画,应该是胜利的欢乎。它是一幅娱乐图。它寄寓着骆越民族是一个骁勇的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三是招魂说。的确,在左江、明江的一些水流较急的转弯处,留下不少崖画。这可能是在这些地方曾经有沉船和人员落水的事故,于是便在这里画上他们的形象,表明已把他们的魂魄打捞上来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内容。甚至是实在的艺术作品。作者有意无意地画出一个个骁勇的形象,表明骆越民族是一个勇武而强壮的民族,不畏强暴的民族。
这样的岩画给我们留下什么意义呢?首先是留下了骆越民族的生存标志,反映了骆越民族的思想意识。今天我们看到这些岩画,它把我们带进了古老的骆越时代。引起我们诸多的遐想,令人感到自豪。
其次是骆越民族留下了一幅幅古朴而生动的岩画,画上的舞蹈动作,敲击铜鼓的动作,已经传承到今天。因此,花山岩画,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岩画遗产之一。它使今天壮民族感到无比的骄傲。它表明壮民族的祖先,骆越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充满艺术智慧的民族。
(作者系原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