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中国民族报:重塑经典,唱响新时代《刘三姐》最美和声

谢 寿球

12月 16, 2018

对歌.jpg

广西彩调剧团演出《刘三姐》中对歌精彩镜头

1960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晋京演出剧照

1961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全国巡演镜头

电影《刘三姐》宣传海报 

歌舞剧《刘三姐》英文版剧本

重塑经典,唱响新时代《刘三姐》最美和声 

□ 林婉露 文/图


    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出品,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舞剧《刘三姐》,于1130日至1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连续上演4场。该剧以能歌善舞的刘三姐传颂千年的爱情故事,为香港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舞剧《刘三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传承和创新的创作理念讲好中国故事。该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向经典致敬的同时大胆创新,对经典故事作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深刻演绎与全新诠释,并首次用舞剧的形式演绎刘三姐的故事,赋予她全新的艺术形象。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紫君说。

    “你们的表演很棒,让人感受到导演丁伟和所有舞者对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说。她认为,该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有利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72526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公司参与演出的民族歌剧《刘三姐》,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该剧以民族歌剧形式向观众演绎刘三姐那悠远的传奇故事,也是向彩调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等经典之作致敬。

     早在2003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便以一个巧夺天工的创意,面向国内外游客再现了刘三姐的经典故事。该演出有效地促进了阳朔旅游资源与刘三姐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得刘三姐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继承传统,重塑经典。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刘三姐》,都是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以全新的演绎方式让刘三姐这个文化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上篇:岁月如歌,回眸60年《刘三姐》演出之路

     上世纪60年代初,广西《刘三姐》文艺会演、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晋京演出并举行全国巡演,全国移植、排演《刘三姐》,以及电影《刘三姐》在海内外上映等,成为当时享誉全国的刘三姐文化现象

  广西举办《刘三姐》文艺会演

     19601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关于举行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大力搜集各地有关刘三姐传说的资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大力发掘群众中的艺术人才,提高群众文艺队伍的水平,使刘三姐这一舞台艺术形象更为丰满。

     《决定》公布之后,各级党政机关都很重视并作出部署,在广西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大编大演《刘三姐》的热潮。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工厂、学校、农村、机关等到处都能听到《刘三姐》的歌声。至19604月举行会演之前,广西共有1209个专业与业余文艺单位5.8万多人参加了《刘三姐》演出,观众高达1200多万人(次),占当时广西总人口的60%以上。

     为使《刘三姐》这一群众喜爱的剧目更臻完美,自治区党委于1960411日至27日,在南宁市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共有彩调剧、歌剧、桂剧、歌舞剧、僮剧、邕剧、粤剧、木偶剧、师公剧、采茶戏、牛娘戏等11个地方剧种《刘三姐》参与会演,共演出23场。文艺会演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轰动了整个广西,形成了春满邕江歌满城的热烈局面。

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晋京演出

     为了向党中央作《刘三姐》汇报演出,广西民间歌舞剧演出团于196051日成立。在广西《刘三姐》文艺会演的基础上,从各专业文艺代表团中挑选部分优秀演员以及自治区歌舞团、自治区彩调团抽调部分演员组成该团成员,全团共有269人,包括壮、汉、瑶、苗、侗、回、仫佬、毛南、仡佬等11个民族。饰演刘三姐的演员有傅锦华、马若云、熊秀芬、李长榕、黄孟秋等。

  19607月至10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在北京汇报演出期间,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刘三姐》在北京一直演到10月初,前后共演出了76场,观众达11万多人次。

《刘三姐》全国巡演

     晋京演出结束后,根据原文化部的安排,广西民间歌舞剧演出团从北京出发,先后赴天津、太原、呼和浩特等14个省区市的25个城市巡演,历时一年零一个月,共演出500场,58万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据刘三姐文化收藏与研究学者谢中国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全国共有北京京剧团、上海歌剧院、江苏淮剧团、安微省黄梅戏剧团、湖北省楚剧团等119个文艺院团,以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粤剧、沪剧、锡剧、淮剧、苏剧、吕剧、曲剧等45个剧种排演过《刘三姐》。这是对刘三姐文化现象的重要拓展,充分展示了刘三姐文化的独有魅力,彰显了广西文化自信。

电影《刘三姐》上映

     从民间传说到舞台戏剧,形成了刘三姐文化第一次质的飞跃。1961年,根据广西壮族民间故事传说改编、摄制的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在海内外上映,风靡全球。1963年,电影《刘三姐》喜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最佳电影摄影奖”“最佳电影美工奖,主演黄婉秋获最佳电影女演员提名奖。

《刘三姐》在海内外

     19622月,日本艺术家在东京和大阪的勤劳者音乐协议会、藤原歌剧团等移植排演我国歌舞剧《刘三姐》,导演为千田是也,刘三姐扮演者为叶山裴姬。该剧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共计超过10万多人次。为此,中国文联发电表示祝贺。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电影《刘三姐》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该片不仅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还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在东南亚一带引起观看旋风,马来西亚将其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刘三姐》

     改革开放后,受文革影响而中断的刘三姐文化再次兴起。1978年,广西重排歌舞剧《刘三姐》,在南宁市连续演出80多场。

     19809月底至10月中旬,由广西歌舞团重新打造的歌舞剧《刘三姐》在香港、新加坡商演,刘三姐由黄婉秋、傅锦华、马若云、侯玉华扮演。在香港演出期间,《大公报》等媒体称赞该剧优美动人,均连续在显要版面进行了重点宣传。

     19823月,广西歌舞团赴美国演出歌舞剧《刘三姐》;同年,由美国当地演员和美籍华裔参演的歌舞剧《刘三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剧场演出。通过歌舞剧《刘三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被介绍给在美侨胞与美国人民。

     2004年,广西彩调剧团排演的新版彩调剧《刘三姐》在全国巡演;20095月,该剧走进台湾演出;同年7月,该剧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演出。通过这些演出,彩调剧《刘三姐》再次饮誉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201211月,彩调剧《刘三姐》获原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充分发挥了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广西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发展。2013年,该剧在美国、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球公益巡演,深受观众欢迎。

下篇:创新发展,让刘三姐文化延续传奇

     “三月三是我国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每年三月三期间,各族歌手云集歌圩,尽情高歌。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1984年的三月三定为第一届壮族三月三歌节。

     201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又把三月三设为全区公众假日。在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下,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全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成为各族人民唱响民族和谐曲、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刘三姐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是广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教授说,刘三姐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既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多渠道传承与保护刘三姐文化,有利于提升广西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广西文化自信。

唱响新时代最强音

      1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报告厅内,响起了刘三姐经典歌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走近刘三姐,走进美丽广西广西好书推介及读书分享会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刘三姐》一书的作者廖明君阐述了广西的人文生态环境,生动地描摹出传统广西人无时不歌、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人不歌的诗意生活,让高校师生领略了广西之美,感受到了新时代刘三姐文化的无穷魅力。

      11月初至11月中旬,彩调剧《刘三姐》先后走进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进行演出。6位在不同时期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同台演绎,一起为传承与发展刘三姐文化唱响了时代最强音。

创办刘三姐文化主题收藏展览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刘三姐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民间兴起了收藏、研究刘三姐文化的热潮。不少歌仙发烧友本着对民族文化瑰宝的深深热爱,充分利用周末与节假日,搜集、整理刘三姐文化史料。

     民间收藏家谢中国就是一个典型。20多年来,他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搜集了2000多件刘三姐文化珍贵史料,并对藏品按照类别进行归类、建立藏品名录,使每个藏品都有一个身份证

     2016三月三期间,广西博物馆举办了《美丽南方 经典魅力——刘三姐文化收藏展》,这是广西首个以刘三姐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各地的歌仙粉、刘三姐研究专家和广大市民慕名前来观展,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好评如潮。

     今年11月初,为配合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刘三姐》晋京参加广西优秀剧目展演,谢中国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刘三姐文化展》,精选了200多件刘三姐文化实物进行展示。该展览精彩再现了当年《刘三姐》晋京演出、全国巡演、移植排演《刘三姐》的华彩篇章,通过一件件实物真实反映了当年享誉全国的刘三姐文化现象,激发了首都观众对刘三姐文化的关注、对广西的了解和认识。

创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

     为献礼广西60周年大庆,一座以刘三姐文化为主题的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将在风景秀丽的漓江畔起建。这个举措使穿越千年的刘三姐传说,在新时代将拥有一个

     据了解,该馆将充分展示与刘三姐有关的书刊、歌本、歌片、海报、年画、节目单、邮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艺品等10大类100多个系列2000多件(套)展品。我想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让刘三姐从传说变成可感可触的实体形象,把刘三姐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谢中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出品,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舞剧《刘三姐》,于1130日至1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连续上演4场。该剧以能歌善舞的刘三姐传颂千年的爱情故事,为香港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舞剧《刘三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传承和创新的创作理念讲好中国故事。该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向经典致敬的同时大胆创新,对经典故事作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深刻演绎与全新诠释,并首次用舞剧的形式演绎刘三姐的故事,赋予她全新的艺术形象。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紫君说。

  “你们的表演很棒,让人感受到导演丁伟和所有舞者对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说。她认为,该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有利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72526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公司参与演出的民族歌剧《刘三姐》,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该剧以民族歌剧形式向观众演绎刘三姐那悠远的传奇故事,也是向彩调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等经典之作致敬。

     早在2003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便以一个巧夺天工的创意,面向国内外游客再现了刘三姐的经典故事。该演出有效地促进了阳朔旅游资源与刘三姐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得刘三姐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继承传统,重塑经典。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刘三姐》,都是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以全新的演绎方式让刘三姐这个文化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