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图书数字工程视频讲座:
左江流域是骆越文化艺术之都
谢寿球
第一讲 南国灵秀汇左江
一个失去历史记忆的民族,难以构建她的现在,更难以把握她的将来。
对于我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地理单元—广西崇左市左江流域,我们对她的失忆确实是太久太久了,直到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消息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世界对崇左的认识:左江流域原来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宝库,是骆越文化艺术之都。
现在就让我们近距离地认识这个南国灵秀汇聚的宝地吧。
广西崇左市的地域基本在左江流域这个地理单元内。左江是珠江(古称郁水)的一个重要的源头,也是珠江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源头。
我国重要的地理古籍《山海经》记载:“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也就是说,古人认为郁江源出古象郡,在广州黄埔流入南海。古象郡就是现在的左江流域和北部湾沿岸。这说明在先秦时代,左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丽的左江
左江,是西江水系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左江干流全长539公里,流域面积32068平方公里,其中有11579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崇左市的辖区基本上在左江流域。
在南国众多的河流中,左江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条河流。
左江沿岸奇峰峭壁林立,竹树葱茏,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深入左江考察。目睹左江奇异风光,他赞叹不绝:“草经冬而不萎,花非春也常开”。“沿江抵新宁(今扶绥)不特石山最胜,而石岸尤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多石,无此石之奇,虽连峰夹嶂,远不类三峡,溱泊一处,促不及武彝,而疏密宛转,在仲伯间,至其一派玲珑通漏,别出一番鲜巧,足夺二山之席矣!”
在徐霞客眼里,左江风光比桂林阳朔的漓江、福建的建溪、武夷山、长江的三峡还要奇异。
左江流域是我国古人类文化的摇篮。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和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在广西大新(现崇左市管辖)首次发现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化石和与之共生的哺乳类化石。这一发现,曾在古生物学界引起很大轰动。2000年9月,广西扶绥县那法矿区工人在矿区附近的南山洞发现2枚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经研究认定为晚期智人化石,年代距今约3—4万年。2009年10月27日,广西崇左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一件11万年前早期现代人下颌骨化石。大量的化石证据证明左江流域是我国古人类的重要摇篮。
木榄山智人骨骼化石
中科院院士吴新智讲解木榄山智人骨骼化石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表示,智人洞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硬”证据,也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提供了有力支持,对现代人只起源于非洲的“替代说”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左江沿岸是古骆越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带,左江流域骆越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沿岸绵延200公里的花山岩画群,它是我国先民古骆越人在山水间绘就的杰作。左江流域的岩画之多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左江花山岩画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包含38个岩画点,共107处岩画,3816个图像,景观面积总计6112公顷。著名的花山岩画有宁明花山岩画、龙州棉江花山岩画、扶绥岜赖岩画等。
宁明花山岩画
宁明花山岩画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绘制在临江的悬崖绝壁上,最大的画面宽约44米,长170米。图像呈赭色,色彩夺目,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共计有大小人物1300余个,最大的人像高达3米,最小仅30厘米。宁明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岩画。
龙州棉江花山岩画
龙州棉江花山岩画位于龙州县响水镇棉江村左江岸边, 共有五处十组崖壁画,人物有二百多个,画面色彩艳丽,气势恢宏,数量和规模仅次于宁明花山岩画。
扶绥岜赖岩画
扶绥岜赖岩画位于扶绥县渠黎镇碧计村岜赖山上,“岜赖”是壮语地名,意思也是“花山”。岩画分布在岜赖山南面崖壁上,共有4处26个画像。主画像绘于一个酷似女性阴部的岩洞两侧,南宁和当地的群众多来此求子,是古骆越人根祖崇拜的文化遗存。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及相关元素与当地铜鼓文化直接相关,见证了该区域广泛兴盛的文化特色。
除了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外,崇左市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的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霜降节、侬垌节、天琴艺术、花凤舞、打砻(榔)舞等20多个,占了三分之二。左江流域几乎荟萃了古骆越所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仅奇特的古骆越乐器就有独弦琴、天琴、波咧、乌猿骨箫、喃嘟喝等,被称为骆越文化艺术之都。骆越后裔美女和天琴成为左江流域骆越文化的重要名片。
崇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新下雷霜降节
壮族霜降节起源于大新县下雷镇,与下雷土司历史和欢庆丰收有关。清朝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6年,下雷土司许文英、岑玉音夫妇抗倭立功,朝廷颁令嘉奖,凯旋当天正值农历霜降,军民大庆三天,还为玉音夫人建立神庙和雕像,尊称娅莫。2014年11月,“壮族霜降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崇左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等拜囊海
“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拜囊海即拜月姑。壮族拜囊海是广西壮族地区在中秋节祭拜月亮的有规模有程序的妇女活动。壮族拜囊海一般指广西崇左市天等古棣壮寨的拜囊海壮族节目。
天琴与壮族姑娘
天琴是壮族的特有乐器,壮语称为““鼎””,音译为“天”琴。天琴是壮族巫事活动所用的乐器,但表演形式却为壮族群众所喜闻乐见。龙州把天琴作为壮族古乐的标志乐器来开发,从金龙乡各村屯中选拔出10多位壮族姑娘组成了“天琴与美女”组合,排练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唱天谣》。这一节目刚一面世就引起轰动,后来有关部门又选取“天琴与美女”组合印制成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挂历,“天琴与美女”成为崇左市的文化标志。
左江流域也是我国南亚热带珍稀动植物的宝库。崇左有弄岗、恩城、白头叶猴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有已知的陆栖脊椎野生动物共4纲34目69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有白头叶猴、黑叶猴、云豹等14种;国家ⅱ级保护有猕猴、穿山甲、冠斑犀鸟等87种。崇左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白头叶猴的最后栖息地。白头叶猴被誉为左江的黑色精灵,是崇左市的吉祥物标志。白头叶猴分布于扶绥县、江州区、龙州县、宁明县境内,共有137群1000多只。传说崇左的白头叶猴是我国酒的发明者,它把浆果保存在岩缝中,浆果自然发酵后变了酒浆,白头叶猴喝后醉倒在旁边,人们发现后就学会了制酒的方法。因为壮语叫“猴子”为“杜康”,所以人们把最早的酒叫做“杜康酒”。
左江精灵:白头叶猴
左江流域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234科1123属307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有望天树、叉叶苏铁、水杉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的有蚬木、海南风吹楠、桫椤等35种。广西重点保护的有观光木、金丝李、凹脉金花茶、海伦兜兰等183种。蚬木是崇左闻名天下的硬木树种,著名的龙州砧板就是用蚬木加工而成。我国最大的蚬木王就在龙州的弄岗自然保护区内,被当地民众敬为神木。弄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处以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为功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异花奇木堆秀,景色神秘诱人,被评为全国第二届“中国最美森林。”
龙州弄岗保护区蚬木王
龙州蚬木王生长在龙州国家弄岗自然保护区陇呼屯村。树高48米,根径300厘米,立木材积达106.78立方米,树冠覆盖面积达800平方米。树体高大雄伟,枝叶繁茂,树干通直,是我国南方同类树种单株立木材积之最。
无怪许多文人墨客游览民左江风光都由衷赞叹:从左江回来,我的心中便多了一股清流,梦境也多了一片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