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在汉代以前的古籍中写作“雒越”,司马迁著《史记》把“雒越”改为“骆越”。“雒”在古汉语和壮侗语中的意思都是“鸟”。“ 雒”字在壮语地名中又写作“陆”、“罗”、“洛”、“六”。对于“雒”的文化内涵,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多数学者认为“雒”为鸟图腾崇拜的标志,部分学者认为是“渌”即壮语“山谷”的异写,“雒”为山谷部落的代码。
到底“雒”字深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
只要细心考查就可以发现,“雒”地名分布的地方多为平原稻田广布的区域,只有少数为土岭山谷,而且土岭山谷的地名多写作“渌”或“六”。但是这又产生了问题:为什么“雒”的地名多分布在平原稻田区域呢?难道这仅仅是鸟图腾崇拜的遗存吗?看来,“雒”字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还得深入探究。
武鸣是骆越文化的中心,要破解“雒”字的文化密码还得到武呜去作深入的田野调查。
在武鸣各乡镇考察,作者发现了许多以“陆”和“罗”命名的壮族古地名文化遗存。
在武鸣县城附近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大田垌,壮族名字叫做“定罗”,“定罗”的中心是一个大湖泊。“定罗”的“定”字在壮语里的意思是指“有湿地或浅水湖泊的地方”,“罗”在壮语中有两个音,一个读作“rok”,一个读作“la”,意思都是鸟,读“rok”是指大概念的鸟,读“la”是指能捉鱼的鸟,也就是鸬鹚鸟,壮语叫“roklacei”。“定罗”就是“有鸟和湿地的田野”。(图1)
?
图1 武鸣东江上的鸬鹚船
关于“定罗”,当地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古老的传说,说是远古的祖先发现“定罗”应归功于鹭鸟的引导,是鹭鸟的欢叫声使祖先发现了这里有大片的野生稻,所以才在这里开垦稻田并定居下来。鹭鸟是古骆越人崇拜的图腾,鹭鸟欢叫的地方意味着有湿地、河流和泉水,是野生稻的滋生地带,也是适合于定居的乐土。老人们说祖先在这里定居后,开垦出了最早的稻田。所以把这个地方叫“定罗”。(图2)
?
图2 指引野生稻的鹭鸟
在古骆越地除了武鸣县城的“定罗”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骆越文化重地叫作“定罗”,一个是隆安县乔建镇的“定罗”,一个是马山县永州镇的“定罗”。这三个地方都传说是祖先在鹭鸟的指引下找到了野生稻密布的湿地,开垦出了最早的稻田,所以才有了“定罗”的地名。作为这一传说的重要物证就是这三个地方现在还有野生稻分布,而其他地方的野生稻基本上都已灭绝。而且以隆安为中心的区域被水稻学界称为“广西野生稻基因多样性的中心”,广西的栽培水稻多数有这一中心野生稻的古老基因。(图3)(图4)
?
图3 渌水江边的野生稻
?
图4 中国的野生稻主要分布在古骆越地
从“定罗”的传说可以看出,“鸟”不但是图腾崇拜的对象,而且与稻谷和稻田大有关联。在武鸣县,凡是以“鸟”字命名的地方无一不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从武鸣县城的东江河口的“定罗”一直到大明山脚下的小陆,这是一条“鸟”地名的密集区,也是稻作田垌的主要分布区。如城厢镇从广村的壮语名叫“板陆”,“板陆”往北的村子和圩镇有“陆林”、“陆布”、“骆连”、“陆黄”、“陆元”、“陆斡”、“陆城”、“小陆”, 在小陆的北面,有一个由陆苏、浮排、陆寨、坛减、黄基、尾雷、渌垦七个自然屯组成的大村子,名字也叫“板陆”。(图5)
?
图5 板陆村边的岜笼雒(鸟巢山)
在武鸣县不但“鸟”与稻谷和稻田大有关联,甚至稻谷的名字也是“鸟”的名字。在作田野调查时老人们告诉作者,武鸣县解放初期还种植的旱稻,其壮语名字就叫做“rokca:k”即“鹊鸟”,而有一种糯米,其壮语名就是“rok”(鸟)。在中越边境一带的南壮方言区,“鸟”叫作“nok”,水稻的名称也叫作“nok”,而“nok”这正是糯米的古汉语读音。原来,古骆越人把“鸟”作为本民族图腾崇拜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鸟”是稻谷和稻田的文化“代码”,而稻谷和稻田是本民族生存的根本,“鸟”是因为与稻谷和稻米相联系才成为骆越民族崇拜的图腾。
武鸣县“鸟”地名的中心是大明山西南麓的陆斡镇,“陆斡”的壮语名“rokvek”,这一壮语名称与“骆越”的古读音完全一样。而田野调查的结果也证明这一带是古骆越的中心区域,是最早的骆越古都。“骆越”的“骆”其表层的文化内涵是鸟图腾崇拜,但其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却是稻谷和稻田。“骆越”不仅是鸟图腾崇拜的民族,而且是种植稻谷的民族,是以稻谷为其生命之根的民族。
武鸣县稻作文化崇拜的遗存非常丰富,在三月三的祭祖有主要食品就是五色糯米饭,在庙宇和社坛的祭祀中,师公们还要悬挂稻穗作为祈福的吉祥物,就是投河祭祀龙母的礼器上也刻有稻穗的纹饰。作者在从广村(板陆)进行田野调查时,就在龙母庙遗址前的河里发现了刻有稻穗纹的陶圭残片。(图6)
?
图6 骆越水发现的稻穗纹陶器
马头镇安等秧遗址出土的骆越战国陶罐底部也发现了稻禾的刻纹图案。(图7)
?
图7 安等秧墓出土的陶文罐
武鸣县和大明山地区的民俗视稻米为人的生命象征,老人的床头普遍放有一个装有四五公斤稻米的小缸,缸口蒙上红布或红纸珍藏,叫做寿米缸。老人病了就认为是元气里缺乏了稻米的灵气,必须从寿米缸里取米熬粥喂给老人吃,以补充元气,使老人尽快恢复健康。老人做寿时,要举行“补粮”的仪式,用新米把寿米缸里的旧米换掉,以保持寿米缸中的稻米常新,认为这样就能使老人元气充足,永远健康。如老人寿辰之时身体还没康复,一些人家还会请巫婆和师公到家里举办隆重的补粮法事,儿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孝心,老人也从中得到心理暗示,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图8)
?
图8 师公在举行老人补粮增寿仪式
既然“鸟”(“雒”)是骆越民族稻作文化的“代码”,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骆越的稻米之乡多以“雒”为名字,而且也就很容易理解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之谜的“鸟田”实际上指的就是稻田。
在中国的古籍中,有一个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之谜的“鸟田”(也称为骆田或雒田)记载,如《越绝书·记地传》记载:“禹忧民救水,到大越……教民鸟田。”又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交州外域记》说:“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鸟)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对于“鸟田”内涵的理解,两千多年来学者们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是“鸟耘田”的,有说是“山谷之田”的,有说是潮水带来的淤泥堆积成田的,有说是搭浮架种植的稻田的……其实“鸟”(“雒”)就是水稻的古骆越名字,“鸟田”(“雒田”)的就是古骆越语“那雒”,是水稻田的意思。(图9)
?
?图9 武鸣岽很坡出土的鹭鸟纹和稻纹铜鼓
选自谢寿球著《武鸣骆越文化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