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研究专家会集“那”文化之都
认定隆安是我国稻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
隆安讯 我国研究稻作文化的一批知名专家2012年4月29日会集隆安交流稻作文化研究成果,大家一致认定壮族先民是世界水稻栽培技术的发明民族,隆安是我国稻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壮族“ 那”文化(稻作文化)圈中居于中心地位,是“那”文化的圣地。
这一次高层次的“那”文化(稻作文化)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中共隆安县委员会、隆安人民政府和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出席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民族出版社副总编、博士生导师黄凤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博士生导师于逢春研究员等一批知名学者。
近年来,对隆安县古稻作文明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新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文化遗址,发现了一批与大石铲稻作文化有关的牙璋、玉戈、玉琮、玉龙等高等级的王族礼器,特别是发现了一批与大石铲文化相同时期的骆越古文字石器、玉器、骨器等文物,还挖掘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稻神祭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古稻作文化遗存都充分证明壮族先民古骆越人在6000年前的大石铲文化时期就创造了灿烂的古稻作文明,跨入了文明的门坎。这一稻作文明在原生性、典型性、丰厚性等方面都堪称为稻作文明的圣地。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隆安的“那”文化(稻作文化)在世界稻作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梁庭望先生特别指出,隆安是壮族地区稻作文化集中展示的最大亮点,在壮族乃至江南稻作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在中国稻作文化展示的厚度中与享誉全国的浙江河姆渡稻作文化遗址平齐,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亮点的意义超过敢壮山。
专家们还对隆安县“那”文化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把隆安打造成为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宣传平台和大亮点;恢复大石铲祭坛,建设大石铲博物馆;建立稻作文化园。在其中建立以稻神塑像为中心的稻神祭坛、稻作文化历史展览馆、水稻耕作工具展览馆、与稻作相关民俗的展览馆;建立野生稻保护区;建立水稻科学实验区和农业旅游示范区。
?
座谈会会场
?
隆安县长陈竑讲话
?
隆安县人大主任刘文式讲话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于逢春研究员主持研讨
?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先生讲话
?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教授讲话
?
全体专家合影
?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发言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冯建勇博士发言
?
广西区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原主任何劳讲话
?
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导师、教授蒙元耀发言
?
广西文联原副主席农冠品发言
?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原副主任罗宾研究员发言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教授发言
?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所潘春见研究员发言
?
广西师范学院民俗研究所所长黄桂秋教授发言
?
云南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客座教授王明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