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受隆安县委、县政府委托,对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的稻神山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文化旅游资源调查,终于破解了稻神山千古文化之谜。稻神山原来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型人像,大石铲时代的古骆越人把她当作稻神来祭拜,形成了一个中国最宏大的稻作祭祀遗址群。
从稻神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来看,稻神山就像一个张开双手双脚的巨大女人像,人头、四肢、身子无不俱全。再从航拍图来看,“稻神”的头部是一座独立的石山,可惜已被人当作采石场弄得残缺不全。“稻神”的身子则由一个山弄和一个天坑组成,四肢是稻神山延伸出的四条支脉。正是因为稻神山像一个镶嵌在大地上的巨大女人像,因此大石铲时代的古骆越人把她当作稻神来祭祀,在她的“面前”建造了一个个祭祀坛和祭祀雕塑,留下了密如星斗的大石铲祭祀坑,使稻神山为中心的地域成为我国罕见的远古稻作文化祭祀大观园。
稻神山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巨型神像,她“身上”的弄场也是一个天然的城池,当地的壮族群众称它为“堆者”,意为内寨城。这一寨城据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专家的调查和考证,它的文化内涵也很深。寨城只有南面山坳可入,这山坳当地的壮族群众称为“北者”,意为寨城口。坳上有石垒的城墙遗址,城内发现了大型的大石铲时期岩洞葬遗址,遗址有石墙封砌,洞内有地宫式的墓室,可惜这一大型岩洞葬已被人盗挖,具体的随葬品无法了解。城内和城边还发现了众多的小型岩洞葬遗址,遗物中有打制的大石铲和石锛、夹砂陶等。稻神“身上”的天坑岩壁上也发现了岩洞葬遗址。看来稻神山在大石铲时代已经成为古骆越人安魂的圣地。
稻神山的主要祭祀坛遗址分布在稻神山南面的内桑岭、内宏岭和安呑岭三个土坡上,其中内桑岭祭祀遗址为中心遗址。内桑岭位于稻神山的脚下,正对着寨城的南城门,距南城门约500米。内桑岭祭祀遗址的祭祀坛和祭祀坑最多也最密集。据不完全统计,内桑岭的石器散布点就有50多处。内桑岭、内宏岭和安呑岭这三大祭祀遗址都发现了标志性的石雕塑。这些石雕塑的造型多为鸟、蛇、鱼、蛙、象等壮族图腾,还有巨型谷粒状的雕塑。这些雕塑都有砺石打磨过的痕迹,许多雕塑边还残留有打碎的砺石块,多数砺石块都有打磨出橄榄形的凹痕。估计打磨雕塑后再打碎砺石是古骆越人举行稻神祭祀的一个重要仪式。最令人惊异的雕塑是安呑岭祭祀坛旁的稻神雕塑,稻神雕塑是一个高1.5米,宽0.8米的鸟头人面像,安装在一个5米高8米长的基座上,基座上还刻有几个神秘的古文字。这种鸟头人面的设计正好与稻神是鸟部落女王的古骆越传说相吻合,是古骆越稻作文化的标志性雕塑。
稻神山古骆越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从儒浩村的内桑岭延伸至博浪村的大龙潭,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从遗址的分布情况来看,在大石铲文化时期古骆越人就有集中稻神山举行大规模的稻神祭祀活动的习俗,如今稻神山附近的儒浩、博浪、鹭鹚等村还盛行农历六月初六祭稻神过稻神节的习俗,估计是古老的骆越稻神山祭祀活动的文化遗存。稻神山古骆越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的发现,证明古骆越人在5000年前的大石铲文化时期就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
?
?
?
?
在地形图上隆安稻神山像一个巨大的人像
?
隆安稻神山的航拍图也像一个巨大的人像
?
雕塑旁散落的砺石碎块
?
祭祀坛上随处可见的石铲残片
?
内宏岭祭祀坛
?
安呑岭祭祀坛
?
内桑岭中心祭祀坛
?
砺石块上打磨的橄榄形凹痕
?
打磨的巨型稻谷粒
?
稻神石雕像
?
稻神石雕像下的古文字
?
隆安稻神雕像下的古文字
?
稻神山寨城内被人盗挖的岩洞葬墓坑
?
岩洞葬石壁上的刻画符号
?
祭祀坛上拾到的完整石器
?
稻神山附近发现的骨刻文字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