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4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西大明山与绿水江——中国稻作文化的神山圣水

谢 寿球

5月 5, 2013

谢寿球
隆安县西南有一座名叫西大明山的山脉,它的壮族名称叫岜乜是,意为母祖山。发源于西大明山的河流叫绿水江,它的壮族名称叫达雒,意为鸟江。对于绿水江,大家只知道它的中游有一个龙虎山景区,是著名的弥猴保护区,却不知道它是隆安稻作文化积淀深厚的母亲河。
历史上绿水江沿岸是大片的湿地,其中以廷罗面积最大,“廷”在壮语里就是湿地的意思,这里是野生稻的故乡,也是鸟类的天堂,所以叫达雒,也就是鸟江。“廷罗”和“板罗”的“罗”古壮语读“拉”,是壮语“稻田”的上古音,也即骆越语“田”的古音,中古后“拉”音转为“那”。“廷罗”的意思就是“有稻田的湿地”, “板罗”就是“稻田之村”。这里发现了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祭祀遗址,证明了其稻作文化的悠久。
古骆越人因鹭鸟指引发现野生稻定居绿水江流域,所以骆越人也将鹭鸟所指引的野生稻叫“雒”,把稻田叫“拉雒”也即“鸟田”,这里的“鸟田”因绿水江与罗兴江合流后流入右江的峡谷狭窄,每当洪水季节,“鸟田”就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后, “鸟田”就积满了肥沃的淤泥,这就是史书所记述的“鸟田仰潮水上下而耕作”。
绿水江流域的壮族曾世代流传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是绿水江“廷罗”一带的稻田曾被洪水淹没而绝了种,人们去向鸟大王“娅王”求救,“娅王”就打开了母祖山的谷库,命令麻雀衔稻种到“廷罗”的稻田去播种,天下的稻田才重新生长稻谷。于是壮族人为了纪念这个稻谷重生的事件,就把每年的五月二十六定为谷母节,这个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六这一天,罗兴、廷罗、罗村等地的人们都做米粉、蜂虫粉、蒸鱼丸等美食请亲戚好友和过路人聚首会餐,感恩送稻种的鸟雀大王,祈求天地人三界神赐福,保佑年年大丰收。这个故事传递了远古曾发生大洪水的信息,也透露了远古人们曾到西大明山寻找新稻种的信息。西大明山显然是远古野生稻的种子库,在稻作文化起源史上是古骆越人的祖山和圣山。
稻作的历史语言遗存、野生稻遗存、大石铲文物遗存、民俗遗存和现代基因检测结果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这里就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世界稻米的远古老家。
西大明山和绿水江因山水秀丽而闻名,也会因为稻作文化积淀的深厚而神圣。
?
西大明山(母祖山)
?
西大明山的原始森林
?
绿水江风光
?
西大明山的峡谷
?
西大明山的瀑布
?
天生桥
?
绿水江漂流
?
绿水江稻田灌渠
?
绿水江灌渠的分水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