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10月 6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南宁日报:那桐农具节里“叹”民俗

谢 寿球

5月 20, 2013

记者 杨 静/文 潘 浩/图
?
5月15日,隆安县那桐镇沸腾了——2013那桐镇“四月八”农具节在这里隆重开幕。开幕式汇聚了众多的那桐民俗文化展演,亮点频现,为众人奉献了一顿丰盛的民俗大餐。
那桐民俗文化是隆安县“那”(壮语中即“稻田”之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那桐地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一代代骆越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那”文化。
当前,隆安县正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那”文化资源,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力打造“那”文化品牌。
山歌敬牛
两头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壮牛被牵上开幕式现场——那桐社区灯光球场。隆安县文体局局长梁毅说:敬牛仪式就要开始了!
司仪人员点好香及红烛,摆上事先准备的米酒、五色糯米饭等供品,主祭人虔诚地朗读敬牛词,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谢。身穿壮族服饰的女子围了半圈,用壮话唱起了自然朴实、旋律悠扬的敬牛山歌,表达对牛的感恩之情。
梁毅说,牛是“那”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牛是人们从刀耕火种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工具。牛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壮族人民不仅把它当成家庭的重要一员,还在每年繁忙春耕过后,给牛过脱轭节,举行敬牛仪式,用米酒、五色糯米饭等敬牛,表达对牛辛勤劳作的尊敬和感恩。
敬牛习俗在那桐由来已久,流传广泛,是那桐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祭拜农具
开幕式现场,水车、犁、耙等农具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一字摆开。司仪主持祭拜农具仪式。
梁毅告诉记者,那桐“四月八”是隆安县“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骆越先人发明并使用了大石铲,大石铲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文明社会,也给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从远古的隆安大龙潭石铲祭祀遗址,到现在的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祭拜农具,民俗文化一脉相承。”梁毅说。
“农民对农具有很深的感情。那桐镇及周边很多农户直到今天还保留祭拜农具的习俗。”梁毅说。
那桐社区的一角专门开辟了农具展示区,很多过去常用的农具让城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
“那”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9代代表性传承人卢祥文,随手拿过一件用竹篾编织的小篓让大家猜是做什么用的。没人答得出来,谜底揭开,原来这是干活时带去田里的手提篓,专门用来盛饭装粥的。“这些篓用油浸泡过,不会渗漏。”卢祥文说。
在农具展示区里,还有打谷机、秧船、竹磨、独轮车、旱耙、水篙、织布机等农具,有一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凝聚的劳动者智慧,仍让人惊叹。
求雨仪式
开幕式有重头戏——求雨。戴着面具的舞者举行向天、地、水三界神求雨的祭祀仪式,祈求三界神赐予丰收。
隆安人何生德,退休前曾任隆安县文体局局长,对农具节颇有研究。何生德告诉记者一个当地流传多年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那桐遭遇罕见大旱,四月初八这天民众“作法”求雨,果真天降倾盆大雨,那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从此每年的“四月八”人们都会隆重感恩祭祀,认为通过一定的仪式祈雨,就会天降甘霖,并把当日定为“三界庙会”。
“三界庙会”这天,四村八寨的壮族民众都来参加祭祀三界神活动,他们把三界神抬出三界庙,在街上游行祭祀。以前耕作方式是单季稻,“四月八”正值备耕阶段,很快要用到农具,祭祀活动中民众就把自家生产的农具集中展销,之后春耕就开始了。1965年,“三界庙会”更名为“农具节”。
农具节最初是从祈雨开始的,后来才发展成农具唱主角。因此求雨仪式是一天活动的高潮。
当舞者把面具摘下时,记者惊奇地发现,她们居然是一群“阿姆”——原来她们是那桐社区“那之韵”艺术队的成员。队长卢若锦告诉记者,“那之韵”艺术队成立4年,一直在为弘扬“那”文化努力,她们经常在晚上排练节目,如“那祭”“那之乐”等等,充满浓郁的“那”文化内涵,还经常受邀演出。“‘那’文化是隆安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卢若锦说。
卢祥文同样有着强烈的传承与弘扬“那”文化意识,他说:“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文化是永恒的。文化力量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那’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
?
“农具节”开幕式上众人齐唱“敬牛歌”。
?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祈雨仪式复原
?
“非遗”传承人卢祥文在向记者讲述传统农具的用途。他手中的竹篓是一件生活用具,
人们在下田的时候用来盛放食物,据说即使盛粥都不会漏。
?
民俗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