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云南广南召开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

谢 寿球

9月 25, 2018

云南广南召开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

认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在云南广南

 

20189月份19日至20日,广南八宝——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在文山州广南县举行。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法国、缅甸、埃及、孟加拉国等国家的20位稻作文化学者研讨了稻作文化的源头问题。以云南大学教授李昆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云南广南是世界人工栽培驯化野生稻的发源地,是传播稻作文化的起点。

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昆声在论坛上作了“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的发言,他认为,要弄清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就要先弄清楚起源地在哪和起源于哪个民族这两件事。现有的资料显示,云南发现得最早的碳化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栽培稻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另有《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处种姓。”因此他认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于百越民族,而广南就是百越地区。从发源地到民族来看,广南的壮族地区都符合起源地的条件。

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黄懿陆以《滇学视野中的稻作文化起源》为题进行阐述,他认为,过去流传的“云南不可能有稻作文化”的说法早已被推翻,众多资料显示,把广南看作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以《?洛山歌与壮族稻作文化》为题进行阐述。?洛山歌是广南壮族稻作文化的产物,无论是人们的喜怒哀乐,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都可以用山歌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洛山歌还记载着大量的水稻种植技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是十分宝贵的资料,也是广南稻作文化的生动体现。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帆介绍,去年底到今年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文山州文物管理所、广南县文物管理所对广南大阴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大量收获,发现了云南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其中包含了碳化稻,经测算为粳稻,距今3000年左右。在他看来,百越先民曾在广南创造了灿烂的句町文化,而句町文化正是广南独有的品牌,稻作、铜鼓都可以涵盖在句町这一大文化名牌之下,应加以开发利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广南县文联原主席兰天明的发言更为惊人,他介绍广南大阴洞遗址出土了距今大约6万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的碳化稻,广南的稻作文化遗存在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可能就在广南。甚至,广南是人工栽培驯化野生稻的发源地,是传播稻作文化的起点。

 据介绍,以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从2018919日持续到106日,除了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还举办秋收礼祭暨皇家御田揭碑仪式、贡谷拍卖、八宝贡米新品订货会、稻花香露营音乐节、宝莲蹬公路自行车赛、河灯祈愿等系列精彩活动,意在通过本地特色饮食、田园风光、体育运动项目,向省内外游客展示广南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稻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