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是一个民族摆不脱的文化情结。三月祭祖,我们不应该忘记骆越民族的祖居地大明山西面的马山县。
骆越民族祖居地有一个特别的文化密码叫“可是”(也写作”渠蒔”“角虽”“珠玑”),壮语的意思就是“祖居地”。大明山西面的马山县姑娘江源头与古零河源头区域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就叫做“可是”。
“可是”地区是马山县著名河流姑娘江的发源地,姑娘江原名叫“达媚娘”,“媚娘”是骆越公主的壮语名字。“可是”的祖庙供奉着两个祖神,一个叫“波渌大王”,“波”意为泉,“渌”意为鸟,“波渌大王”即鸟泉大王,一个叫“都堂大王”,“都堂”也叫“吾”,意为长蛇,“都堂大王”即龙蛇大王。据专家们分析,这两个祖神其实就是骆越祖神骆越王和骆越始祖王龙母。
“可是”地区也是古零河的发源地,在古零镇里民村的大明山脚下的内感屯有一个大明山灵感大庙,供奉的主神“娅浦”也是骆越始祖王龙母。
“可是”地区位于壮语区红水河土语区的中心。人类分子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红水河土语区的人种带有壮族最古老的基因,红水河土语区是壮族先民最古老的生活核心区。 “可是”地区是骆越古文化遗存的“富矿区”,它的后山大明山上的天坪是古骆越的大型祭祀坛,“可是”周边各村古时候都盛行到祭祀坛祭天并举行成人礼的习俗。“可是”周边各村是古老的师公文化中心,以法师道行深厚和师公经书存世丰厚闻名大明山地区。
“可是”地区也是骆越民族向西和向西北迁徙的集中地和出发地。事实上很多文化现象都支持马山是骆越先民向西和向西北迁徙的出发地的观点。从“可是”地区往西就是思恩古城乔利,再往西的地名叫“周鹿”,意为骆越王地。“周鹿”和它附近的骆越“定罗”故地是骆越王字地名众多的地区,说明这一带也是骆越人停留较久的祖居地。骆越人西迁的古道上还留下了“祥周”和“句町”的骆越王廷地名。 骆越民族从“可是”地区向西北迁徙的中心集散地宜州也留下了“定周”(王廷)的地名。再往西北的桂、湘、黔三省区交汇地带则是骆越后裔民族黄金聚居地,他们的历史迁徙故事都留下了祖居地“可是”的记忆。
广西环江和贵州三水的水族古歌记载,水族祖居地在古邕州的岜虽山下,因战乱离开祖居地,越过红水河,沿着龙江迁到黔桂边界地带。水族的自称“艾水”,就是“祖居地人”的意思。水族的文字叫“泐虽”,意思就是祖居地文字。马山县金钗镇有水族往西北迁徙的遗民,都安还遗留有一个600多人的水族村寨,沿着传说的水族迁移的龙江一线都有水族的后裔遗留,水族从马山县大明山脚下迁往黔桂边界地带的痕迹清晰可见。
值得探究的是马山县大明山脚下的古零镇还有6个麽佬族的村寨,有的村子上个世纪末还是标准的世外桃源,需要撑竹排溯河源而走,穿过一段暗河才能到达。从民族基因和语言文化基因分析,这一麽佬族群都是原住民族,可是他们却远赴罗城县去认亲,认为自己是从罗城迁到祖居地的。看来这里面深藏着许多历史之谜和神秘的故事。
马山县解放前还生活着一个自称“布金”的族群,保留着与壮语有别的古音和词汇,直至现在马山县城的壮族人还把偶而讲这些古音和古词汇的老人说他们讲话太“金”。我们知道侗族自称“布金”或“布干”,显然,马山县讲“金”的族群和侗族有很大的关联,大明山下的”水锦”村意思就是侗族布金人的城寨,其中也肯定有许多神秘的故事。
“可是”地区有许多自称“布依”的壮族支系村落,我国著名的壮族学者覃圣敏自己就是“布依”支系人,他就认为“可是”地区的“布依”支系和贵州的布依族应该有历史的关联。
姑娘江流经的白山、百龙滩两个镇的壮瑶同胞,生活有序,民风古朴,因而长寿老人众多,流域内90至99岁的长寿老人达241人,还有百岁以上寿星17人,是全县百岁老人最多的流域之一。
“可是”地区壮族文化遗产蕴藏丰富,著名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欢哈”和壮族扁担舞就起源于这一神秘的地区。著名的美食中国黑山羊第一品牌马山黑山羊也产于这一地区。
三月三寻访骆越祖居地马山县“可是”地区,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充实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