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武鸣罗波庙与广州波罗庙

谢 寿球

4月 15, 2023
武鸣罗波潭
广州的波罗庙:南海神庙

武鸣大明山龙头峰下的罗波庙和广州黄埔港的南海神庙(也叫波罗庙)有许多相同的骆越文化基因:

一、庙名相同。武鸣叫罗波庙,广州叫波罗庙,不同的是武鸣壮族人对罗波庙名字的历史文化内涵记忆清楚准确,即“罗”为“佬”,意为王,“波”为“浦”,意为祖母,罗波庙就是祖母王庙。而广州人却对波罗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完全失忆,讹为“木波萝”的波萝,或“马可波罗”的“波罗”。

    二、遗存古骆越地名。武鸣罗波庙所在的水域叫“罗波潭”(即祖母王潭),罗波庙所在的村叫罗波村,罗波庙所在的镇古代叫陆斡(即骆越)或圩雒(即骆越的圩镇)。广州波罗庙所在区域也有对应的古骆越地名,如广州波罗庙所在水域叫黄埔,波罗庙所在的村叫古斗村,波罗庙所在镇古代叫扶胥镇。但是广州人对这些古骆越地名全部不知其意。其实“黄埔”的古骆越语意思也为“祖母王”,“古斗”的古骆越语意思为“江门口的地方”,“扶胥”的古骆越语意思为“祖母的圩镇”。“扶胥”镇在清代还有一个名字叫步鹿巡检司,“步鹿”也深藏“骆越祖母神”的历史文化记忆。

    三、共饮越江(粤江)水。武鸣罗波庙旁的江水古叫骆越水,广州波罗庙旁边的江水古叫越江(粤江),实际上也是古之骆越水。不过一个在江之源,一个在江之入海口。武鸣罗波庙的选址严格按照古骆越风水文化的传统,位于罗波潭水和源于大明山主峰龙头峰的达夏江以及源于昆仑关的思陇江三江汇合处,这样的风水格局岭南风水学派称之为“龙母点兵地”,为建龙母庙的最佳风水宝地。广州波罗庙位于珠江(古越江)和东江以及扶胥江的汇合处,也是“龙母点兵地”的风水格局。奇异的是广州波罗庙的后山也叫龙头山,看来广州波罗庙选址深受古骆越风水文化的影响,活像是武鸣罗波庙的“克隆”版。

    四、供奉水神。武鸣罗波庙正殿供的是珠江守护神“掘尾龙”化身的“召雒”即骆越大王,后殿供的是骆越祖母王龙母。而广州波罗庙正殿供的是南海水神洪圣公,“洪”在骆越语中是大王的意思,后殿供的是一位叫“昭灵夫人”的女神。“昭”在骆越语中的意思是比“洪”更大的王。

    五、鸟图腾崇拜的文化遗存。武鸣罗波庙的守护神有鸟将军,当地流传有金鸡迎宾舞。广州波罗庙中有朱雀台,吉祥物为波罗鸡,波罗庙会时也跳金鸡迎宾舞。

    六、歌圩文化遗存。武鸣罗波庙会就是著名的壮族三月三歌圩,是壮族男女青年以歌择偶的聚会场所,曾被封建官员斥为风流地。而古之广州波罗庙会也是青年男女以歌择偶的场所,被称为风流花街,流传著名的谚语:“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而不同之处是武鸣罗波庙会的歌圩正式日期是农历三月十三,而广州波罗庙会的波罗诞日期是农历二月十三。

    七、铜鼓为通神法器。武鸣罗波庙古代的通神法器是铜鼓,而广州波罗庙古代也供奉有两面铜鼓法器。铜鼓为古骆越国的标志性文物,两个罗波庙都以铜鼓为法器,昭示了它们共同的古骆越文化基因。

    八、出土印纹陶等古骆越标志性文物。武鸣罗波庙周边的古文化遗址曾出土印纹陶器等骆越标志性文物。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全洪介绍,2005年12月4日起,他们在南海神庙南侧和西南侧两个地点进行正式发掘。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理,发掘了一处战国至南越国时期的遗址,出土有陶瓮、陶罐、陶三足盉、陶碗、陶小杯、兽骨等遗物,陶器纹饰以复线对角方格纹(变形米字纹)等印纹陶饰为主纹。联系周边黄埔湾沿岸地区出土的夔纹陶器等骆越龙母文化标志性文物。这证明远在战国前武鸣罗波庙的文化和广州波罗庙的文化是同类型的文化。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中心就在波罗庙周边地区。

黄埔港波罗庙(南海神庙)后殿供奉的昭灵夫人(波罗神)还保留着骆越祖神罗波神的记忆
罗波庙龙母神像
广州波罗庙内的龙头山风水介绍牌
波罗庙的波罗鸡崇拜保留着骆越文化基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