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4月 20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总体规划

吴 芳

4月 28, 2023

  

编者按:这是谢寿球先生受当时的百色市委书记马飚委托撰写的百色市文件,百色市如今文化建设的格局和这一文件关系较大,现重新公布,以正视听。

百色文化名市建设项目:世界上最大的铜鼓雕塑
百色文化名市建设项目:曹崇恩先生塑造的布洛陀神像
百色文化名市建设项目:凌云县天下第一壶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总体规划

谢寿球

(2004年6月)

1.前言

1.1.百色文化概况

本规划所指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百色市是广西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广西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郁江历史文化带,南国风情最浓郁的中越边境文化带,风光奇特的云贵高原边缘自然生态文化带均在百色市交汇,历史和地理的双重恩赐使百色市成为古人类文明的摇篮、壮族古文明的摇篮、红色革命的摇篮。近年来百色市铝工业的崛起,现代示范农业的勃兴,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的打造,乐业天坑群的开发,这一个个亮点的闪现,使百色市成为全国又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视点。百色市文化资源的丰厚性和潜在的开发价值不管是在量的统计和质的评估上都位居广西前列。近年来百色市文化建设更是超常规发展,虽然目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还相当低,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百色市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的优势却是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目前百色市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已到了蓄势待发、腾挪飞跃的阶段,这一发展的良机如不及时把握就会成为历史的遗憾。

1.2.文化名市创建工程的背景

上一世纪末,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浪潮,在我国沿海的发达地区,近年来社会文化消费的比例已超过了社会总消费的40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党的十六大及时地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百色市的文化建设出现了新的突破,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经验的推广,乐业天坑群、布洛陀文化遗址、黑衣壮风情的推出,标志着百色市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重大决定,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1.3.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是百色市适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显著效益以及广泛影响力的一项中长期战略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百色市2004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的文化建设工程。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又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它代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还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它提倡形式和内容、理念和实践的全面创新,是创意亮点的组合和群众智慧的结晶。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还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大家公认的文化品牌。

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的文化概念是一个社会大文化的概念,它涵盖文化、教育、卫生、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包括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1.4.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的总体构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普查、挖掘和整合百色市的文化资源,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大力培育有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建立规范有序、辐射力强的现代文化市场和运行机制,推出系列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全面规划和实施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工程项目,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全市构建一个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体系,大幅度地提升百色市的文化品位,树立百色市的新形象,打造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全面提高全市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从业队伍,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派和专家群。总之,要通过文化名市的创建,探索出一条符合百色市实际的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发展新路子,使文化真正成为强大的社会推动力,推动百色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百色市建设成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广泛知名度的开放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文化名市。

1.5.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程的意义

1.建设文化名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迫切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把建设文化名市、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开创百色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建设文化名市是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名市,打造百色文化品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提高百色知名度、促进百色经济发展、推进政治民主建设、增强百色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3.建设文化名市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市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迫切需要

百色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相对落后,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文化名市,就是要整合百色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文化的民族亲和力、凝聚力以及文化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百色精神,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建设文化名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市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迫切需要。

2.百色文化资源分析

本规划所指的文化资源是广义的文化资源,它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教科文资源等。百色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在广西各地级市中的质级、丰厚性和独特性排名均居于前列。

2.1.百色市文化资源的质级分析

世界级资源: 广西可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预选名录的资源有花山崖壁画、三江侗族风雨楼古建筑群、布洛陀么经和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这四个世界级的资源百色市就占了一半。此外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抢救试点的文化资源还有百色的壮族嘹歌,许多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也提议将百色盆地的古人类遗址列为世界科学考察基地,可以说,在广西的14个地级市中没有那一个地级市拥有这么多的世界级文化资源。

国家级资源:在国务院公布的广西25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桂林市有6个点,百色市有百谷遗址、高岭坡(檀河)遗址、红七军军部旧址、红七军政治部(清风楼)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5个点,百色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在数量上居广西第二位。前年发现的百色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今年发现的田阳那赖旧石器时代遗址以及田东县么会洞遗址、右江区阳圩镇的百达遗址近年都很有可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届时,百色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将会居全区地级市第一位。

自治区级资源:百色市目前有自治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自治级景点7 个。在自治区级文化资源总体上居于前列。

百色市还拥有许多被称为广西之最的文化资源:百色盆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中国最古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右江区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布洛陀经书是广西壮族最古老的创世史诗,嘹歌是壮族篇幅最长的民歌……百色市是广西壮族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厚的地级市。

2.2. 百色市文化资源的丰厚性分析

1.三大文化带交汇区

百色市位于广西郁江——右江河谷历史文化带和中越边境风情文化带及云贵高原边缘自然生态文化带的交汇区,广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多样性的文化资源都荟萃于这一地区,使百色市成为广西文化资源的宝库。

● 郁江——右江河谷历史文化带

这一地带包括驮娘江河谷、右江河谷、南宁盆地、郁江平原等地理沉积区。这一地带是广西地势最平坦的地带,也是广西历史上最重要的稻作区和经济区,因而成为广西历史文化沉积层最深厚的地带。广西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部分集中于这一地带。百色市位于这一文化带的西端,是这一文化带的发源地。广西历史上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骆越和句町文化遗址多集中于右江河谷,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铜棺和广西最早的万家坝型铜鼓都出现在这一地带。南粤文化也沿着这一文化带汇集于百色。

● 中越边境风情文化带

这一文化带从东兴北仑河口开始到那坡县的金三角止。这一地带不仅是一道国家疆域分界线,而且是一道重要的文化旅游风景线。珠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水岭横亘于这一地带,形成奇丽的山水风光。德天瀑布、通灵大峡谷、古龙大峡谷等著名的自然景观都集中于这一文化带上。由于中越两国历史上原因,这一地带集中了许多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文化遗址,如友谊关、大小连城、十二道门、弄平炮台等也集中于这一地带,这一线的军事文化遗址有“南国长城”的美誉。由于交通的闭塞,这一地带保留了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异国风情,已被自治区定为广西的重点旅游线路。百色市的靖西、那坡两县的边境地区位于这一文化带的西段,这一地段的通灵大峡谷群、岳圩跨国漂流峡谷、胡志明革命活动遗址、侬智高南天国文化遗址、壮族的保健医药和体育文化、黑衣壮文化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旅游资源。

● 云贵高原边缘自然生态文化带

这一地带从三江县的湘黔桂交界处沿黔桂、滇桂交界线至那坡县止,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台阶云贵高原向第三级台阶东南丘陵过渡的地带上,由于地势突然陷落,使这一地带形成了天坑、地缝、高山、深峡等独特的地貌,成为世界少有的地质公园。这一地区由于处在滇、黔、桂三省的边缘,交通闭塞,因此保留了10多个民族的特有民俗和风情,是广西最著名的民族风情大观园。百色市位于这一文化带的西端,乐业大石围天坑、隆林天湖、金钟山、岑王老山等著名的自然景观都在这一地带上,使百色市成为这一文化带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2.三大古道枢纽和文化交汇中心

百色市是古代著名的牂牁古道、茶马古道、中越古道交汇的交通枢纽,滇、黔、越、粤文化沿着这三大古道荟萃于百色地区,遗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址和风情。

牂牁古道

红水河古称牂牁江,牂牁古道是汉代开辟的从古渝州(重庆)经西陆(今贵州贞丰、册享)到添州(今百色右江区)横山(今田东)往邕州(南宁)和广州的古道。从汉代到民国初,这条古道都是滇、黔、桂三省区的贸易干道。被称为北路壮剧之乡的田林县旧州、右江区众多的会馆和古建筑、田东县祥周的横山寨遗址和思林的功尧古隘遗址都是这一古道上重要的名胜古迹。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云贵高原上通往东南亚和西亚以茶马贸易为主的著名古道,它的东段从云南省的大理经昆明、丘北。师宗、广南、那坡、德保到田东祥周(古横山寨),在南宋时这一东段古道是全国最繁华的商道之一。当时的横山寨成为全国最大的马市。田东县的壮族长篇说唱唐皇调、德保县的南路壮剧、壮族的特色乐器马骨胡都产生于这一古道上。现在田东县的祥周、布兵,德保县的百粤坡、那坡县的照阳关残留的码头、泉井、垒城和石板路上深深的马蹄印都 记录下这一古道的繁华与沧桑。

●中越古道

这一古道是从越南的高平经靖西、德保到田东的古道。这条古道留下了众多的侬智高、瓦氏夫人、胡志明等名人的遗址,也留传下许多独特的中越古道文化,德保县至今仍盛演不衰的象舞就是当年文化交流的遗存。

  • 、黔、桂、粤文化交汇中心

由于滇桂古道、黔桂古道、中越古道和粤桂水道在百色地区交汇,百色市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滇、黔、粤文化和越南异国文化都在百色市留下较深的痕迹。田东县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就是典型的滇式铜鼓,北路壮剧的音乐和表演程式明显地受到粤剧的影响,服饰、饮食、医药等文化更是八方荟萃,美不胜收。百色的文化确实是百色纷呈,多姿多彩。

2.3.百色市文化资源独特性分析

百色独特的文化资源主要有地质生态资源、植物生态资源、民族生态资源,其中的天坑群、珍稀植物群落和壮族原生态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

1.世界最大的天坑群

由于百色市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向第三级阶梯东南丘陵平原的过度地带上,地质的沉降作用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这是全世界岩溶地形中最为壮观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在观赏性方面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都是独一无二的。

2.全国少有的“植物王国”

百色市在地理上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北回归线刚好穿过平果、田东、德保、那坡四县,特殊的光热条件和地形条件使百色市成为全国少有的“植物王国”。百色市是广西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统计,百色地区森林面积约1700万亩左右,占全广西森林总面积的22%;森林蓄积量占广西全区总量的24.5%;人均森林面积5.28亩(广西人均2.25亩);人均林木蓄积18.14立方米(广西人均6.4立方米),均居广西之首。 世界最大的天坑底原始森林、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林——靖西底定桫椤林(1000多公顷6万多株)和全国最大的野生白毫茶林以及广西最大的茶树王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3.全国最大的壮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区

百色市是历史上的壮族先民迁移走廊,由于地理环境的闭塞,壮族许多原生态的文化都保存下来,而在广西的其他地区壮族的原生态文化大都消失了。百色是全国壮族原生态文化最后的“桃花源”,古骆越的巫乐、鸡卜,原始的螺笛,古老的棉染织技术和服饰,古老的保健医药技术等“历史的活化石”都完好地保存在百色的大山深处。那坡的黑衣壮、西林那岩的壮族古村落、靖西的旧州绣球村等壮族绝世风情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现在百色已建成全广西最大的民族博物馆——右江民族博物馆,靖西旧州的全国壮族生态博物馆也正在筹建之中。百色可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壮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

2.4.百色市文化资源的主要亮点分析

1.古人类文化

百色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有100多处,其中的百谷遗址和高岭坡(檀河)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最有可能成为全国古人类文化标志性的遗址是出土古人类牙齿种类最多的田东布兵么会洞遗址、全国面积最大的旧石器遗址——田阳那坡那赖遗址和全国最大的新石器遗址——右江区革新桥遗址以及史前文化沉积层最深厚的右江区阳圩镇百达遗址,这四个新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在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方面都是顶级的资源。

2.自然生态文化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已成为广西西部旅游景点的“龙头老大”,除了大石围天坑群外,最有可能成为全国旅游新热点的是靖西岳圩的暗河峡谷跨国漂流和天湖(天生桥水库)跨三省区游,这两个景点因为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所以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做好策划和规划,改善可进入性即可产生效益。

3.民族生态文化

那坡黑衣壮风情村、靖西旧州绣球村、右江民族博物馆目前是主要的开发亮点,具有开发潜力的还有西林那岩壮族木寨、隆林德峨的民俗、平果县太平镇感圩的花婆文化和右江区的娅芒巫文化。在这些原生态文化资源中最容易营造大热点的是娅芒巫文化,在澄碧湖的娅芒崖像边集中展示古骆越的巫乐舞,建造一个大型的旅游景观剧表演中心,这是右江区文化产业开发的最佳突破口。

4.布洛文化

布洛陀文化遗址被发现后,田阳布洛陀文化的开发形成了热潮,但是目前的开发只是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庆的文章,布洛陀文化要形成市场,必须大力建设具有可观赏性的人文景观,抓好布洛陀神系雕塑群、布洛陀创世壁画长廊、布洛陀古乐表演厅的建设。这些建筑要以圣地传世经典文物的标准来建设,如进行低层次的开发就会破坏资源。

5.骆越和句町文化

众多的出土文物表明,百色市是骆越文化和句町文化的中心区,句町文化是骆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骆越国和句町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是广西青铜文化的一个高峰,骆越文化和句町文化的另外两个亮点是傩舞和器乐,这三个方面的文化遗产要尽快抢救和开发。

6.古道和古集市文化

田东、德保、靖西、那坡四县是古道和古集市文化遗存较多的县,以田东为龙头整合这四个县的古道和古集市文化资源,打造壮族古集市文化中心的品牌,推出百色茶马古道旅游线路将会盘活这四县的文化资源。

7. 歌圩文化

百色市是广西壮族歌圩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地级市,广西影响最大的两个歌圩:敢壮歌圩和敢仰歌圩都在百色市。可以说广西歌海之源在百色。打造百色歌圩品牌关键是加强策划,推出新的歌圩文化产品,目前歌圩文化产品形式太旧,缺乏吸引力。

8.壮族古代军事文化

百色市是壮族军事文化的荟萃之地。著名的岑氏兵法、瓦氏阵法就产生在右江地区,百色还是侬智高、岑毓英、岑春煊、瓦氏夫人等壮族著名军事家的故乡和黑旗军的诞生地。修复靖西安德镇南天国遗址和瓦氏夫人陵园,把这两个景点与西林宫保府作为展示壮族古代军事文化的纪念馆,将会给百色增添新的文化亮点。

9.红色革命文化

百色是红七军的故乡和邓小平理论的发源地之一,这是百色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打好红色革命文化牌应是百色文化创建工程的重点。随着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百色将会成为全国的一个热点地区,建设一批有档次的纪念设施,策划好系列的纪念活动,将会有效地提高百色的知名度。

百色市另一个重要的红色革命文化亮点是越南领袖胡志明的革命活动遗址,胡志明许多重大的革命活动都在靖西、那坡等地进行。近年来,胡志明之旅已成为越南青年人向往的旅游热点,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对于中越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将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10.当代政治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先后到百色指导工作,这在全国的地级市中是非常难得的光荣。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创建工程已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著名品牌,目前“三个代表”讲习所又成为百色市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宣传好百色的政治文化亮点,发挥这一政治文化的优势,对于树立百色市的新形象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

2.4.百色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弱势分析

1.区位弱势较明显。按照与出海口、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的距离综合分析,百色市在广西的14个地级市中的区位弱势是显而易见的,这对百色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影响。

2.知名度较低。按照2004年5月底网络知名度的排名,广西14个地级市依次为南宁(275万)、桂林(244万)、北海(130万)、贺州(123万)柳州(119万)、来宾(98万)、玉林(63.1万)、梧州(45万)、河池(34.6万)、百色(33.2万)、钦州(28.5万)、贵港(13.5万)、防城港(6.3万)、崇左(6.2万),百色市排在第10位,处在中下地位,这一状况增加了创建百色文化名市的难度。

3.可进入性较差。

百色市许多文化资源处于偏远的大山深处,可进入性较差。如岑王老山和金钟山,这两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景观虽然不亚于许多全国名山,但开发这些资源,交通条件成为一个较大的瓶颈。百色这一弱势对客流量的影响很大。

4.开发成本较大。

百色市的文化资源原生状态和初级产品的较多,要使这些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投入较大的成本,这就减低了对投资商的吸引力。

3.百色市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1.百色市文化建设的特点

1.起点高,发展快

百色市近年来文化建设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趋势,右江民族博物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不少文化设施的规模和档次居广西前列。如右江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最大的民族博物馆,百色起义纪念馆成为自治区级的旅游景点。

2.旅游突破,亮点突出

百色市的文化产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出手不凡,影响巨大,近年开发的大石围天坑、布洛陀文化遗址、通灵大峡谷、那坡黑衣壮等旅游景点一推出就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品牌。

3.工业驱动,需求强劲

百色市近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总量跃居广西各地级市第四位。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突破,2003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29.9:35.9:34.2,二、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这一格局有力地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许多新兴工业区成为文化产业的繁华区,文化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

4.优势产业凸现,文化品牌初步形成

百色市目前已形成了旅游、文博、民族工艺、演艺、教育等一批有市场效益的优势产业,并打造出大石围天坑旅游、百色起义纪念馆、右江民族博物馆、靖西旧州绣球、右江歌舞团、田阳舞狮、百色中学等在区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品牌。

3.2.百色市文化事业和设施概况

1.新闻出版事业

全市共有报纸1家即右江日报,从业人员213人。报社在广州日报社的扶持下,已全面更新了现代化的采编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成为广西各地级市党报中采编设备最先进的报社之一。报纸发行量52431万份,年广告收入385万元。

2.广播电视事业

全市共有电视台1座,电视站1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3座和调频转播台1座,微波台2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76%和85.26%。2003年营业收入854万元。

3.文化娱乐事业

全市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不含乡镇部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博物馆10个,营业性歌舞厅194 个,网吧238个,文化从业人员 3469人,2003年营业收入 5771     万元。

4.教育事业

200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招生2450人,在校生8043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51 %和21.88 %。普通高中12 所,普通高中招生1.45万人,比上年增长10.34%;在校生3.68万人,增长16.18%。初中学校269所,初中招生5.86万人,在校生16.59万人。小学1827所,招生5.30万人,在校生33.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3%。幼儿园287所,在园幼儿7.58万人,增长4.68 %。

5.卫生事业

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保健所)259个;床位数6599张。其中医院38个,床位4141张;卫生院177个,床位2002张。卫生技术人员7419人,其中,执业医师2758人,注册护师2577人。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2.04人,病床1.87张。

6.体育事业

2003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8个,营业性健身馆厅5个,营业收入15万元。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参加世界重大比赛中,全市体育健儿共获得银牌3枚,铜牌1枚。在亚洲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枚。在全国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3枚,银牌13枚,铜牌5枚。

7.旅游产业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百色市的重要文化产业,全市有旅行社9家,旅游公司8家,拥有固定资产1.945亿元,从业人员2万人,200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3.89万人,全年国内旅游收入6.75亿元, 比上年增长2.26倍,增长速度居广西前列。

8.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百色市以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和群众性“十个千”文体活动等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绩。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创建活动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认为是成功探索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并在百色召开全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工作座谈会,肯定和推广了百色市的做法和经验。

3.3.百色市专业文化队伍状况分析

全市科教文卫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8888人,占从业人员的22.7%(在职职工17106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48人,中级职称人员15373人,初级职称人员26938人,硕士学历80人,大专学历12000人,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行业都有了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骨干,其中教育、卫生等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区居于较前位置。但是各部门的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在学科上也缺乏在全区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4. 区内外文化发展趋势

4.1.广东省文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广东省的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的强劲拉动下,每年均以14.4%的平均速度增长,高出同期GDP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形成了在全国有广泛的新闻出版和影视音像等产业。去年,广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切实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摆上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位置,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美术、文博和文化娱乐、旅游、会展业以及现代信息服务业。2002年广州市的文化消费占GDP的13%,人均文化支出为1500多元,居于全国前列。因为广州市是百色市的对口帮扶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对百色市会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

4.2.湖南省文化发展的趋势

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投入,建成了湖南新闻大厦、新闻出版大厦、毛泽东文学院、省社科活动中心、湖南广播电视中心、湖南出版大楼等12项重点工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产业格局,即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以旅游业和会展业为两翼,着力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的3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做到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轮驱动。目前,湖南的 “电广传媒”和出版集团已成为全国排名前列的文化龙头企业,资产都超过了30亿元。

4.3.云南省文化发展的趋势

1996年12月,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口号,2000年12月,云南省出台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被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全省掀起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热潮。仅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一期就投资3.58亿元。《小河淌水》、《丽水金沙》、《风花雪月》、《香格里拉》、《挑战巅峰》等一大批民族文化剧目成功走向市场。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担纲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也引起了轰动。“东巴文化”、“马帮文化”、“民族服饰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成为国内外文化的新视点。2002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240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289.9亿元,占全省GDP的12.8%。丽江的文化产业增幅每年都在30%以上。显然,民族文化在旅游业的崛起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云南省与百色市毗邻,又同是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云南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经验值得百色市借鉴。

4.4.贵州省文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贵州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有两项重点措施:一是积极实行民族民俗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大力推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工程,保护重点文物、历史文化遗迹遗址、特色村寨、历史古镇、传统节庆以及民族服饰;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民风、民俗,特色饮食等。二是加强基础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推进“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充实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的软硬件,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在文化旅游方面,贵州省大力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点、精品线路,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两条干线、三个旅游区。一个中心,就是把贵阳市建成贵州旅游中心,以贵阳辐射全省各地。两条旅游干线是:建设以领略苗族侗族风情、民族建筑和苗岭风光为主的黔东民族风情旅游线和以观赏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的黔西自然风光旅游线。三个旅游区是:以开发黔东南各民族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区,以毕节彝族文化为主的旅游区,以梵净山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区。今年,贵州又推出“黄果树瀑布节” “兴义盘江奇石博览会暨金秋万峰旅游节”“中国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并全力打造“夜郎古国”的文化品牌,这对百色市的文化旅游影响较大。

  4.4.广西各地级市文化发展趋势

广西各地级市近年来都很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贺州的姑婆山、崇左市的德天瀑布、玉林市的都峤山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是桂林市。桂林市近年来以少有的大气魄和大手笔打造了 “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乐满地休闲世界”、“愚自乐园”、“梦幻漓江”、“印象﹒刘三姐”、“国际会展中心”、“漓江大瀑布饭店”、“日月双塔”、“木龙湖古建筑文化广场”等15大文化精品。15大精品包括城市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已远远超过100亿元以上。而桂林市近年来每年能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3000万元,绝大部分的文化建设资金都是靠项目引进的。这一系列的大制作使桂林市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突破了每年1000万人次的大关。

5.文化名市创建工程项目规划的依据

5.1.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百色文化名市的决定》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4. 《百色市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5.5. 《百色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5.6. 《百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5.7.《打造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品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2003-2007年百色市右江河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5.8.《百色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6.创建文化名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贯彻“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2主要理念

一个坚持:坚持向前看的文化创新。

    两个善于:

    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

    善于利用外脑形成项目策划运作核心的强势集群

三个强调:

    强调理论思维上的创新性

    强调文化名市构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和可操作的实践性

四个明确:

明确构建百色文化名市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明确构建百色文化名市是 “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工程的深化与延伸。

明确构建百色文化名市是继承和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是拉动百色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明确构建百色文化名市是提高百色市知名度增大百色市无形资产的最佳选择。

五个理念:

1.开发深层次文化富矿的理念。

2.文化产业经济的理念。

    3.无形资产运营的理念

    4.文化创新的理念

5.高智力竞争的理念

6.3.主要原则

1.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2.政府指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4.文化创新与突出特色相一致的原则

5.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6.名市创建与兴市富民相促进的原则

7.百色文化名市的主要内涵

7.1.百色文化名市品牌的6个定位

1.古人类文明的摇篮

2.壮民族的发祥地

3.滇、黔、桂边区文化中心

4.红色革命圣地

5.世界最大的天坑风景区

6.壮族文化艺术之都

7.2 概念层次和构架的7大维度

1.古人类文化

     百色河谷已被国内外考古学界证实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拥有100多个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两个最大的新旧石器遗址先后被国内外考古学界公布为年度考古发现的榜首。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壮族找不到民族发源地的文化空白,把壮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极具学术创造意义的高潮,为我区的民族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找到了一个新的兴奋点。壮族先民所创造的骆越文化、句町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古珠江文明。百色河谷是珠江文明的源头。

2.革命历史文化

    百色是邓小平同志亲手开创的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彪炳史册。多年以来,百色早已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的圣地。这一点,是百色作为文化名市的最大亮点之一。

3.少数民族文化

    百色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习俗保持最完好的地方。壮、苗、 瑶、彝 数十个歌圩和延绵数千年的农贸集市,更有遍及各村寨的奇异的食俗、婚俗、丧俗、民居建筑等等,形成了蔚为壮观、绮旎秀丽的民俗风情。德保、靖西、那坡、富宁、文山一线的滇桂民族文化走廊是壮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黑衣壮风情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百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不仅与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一种传承关系,而且对今后的挖掘利用,使之成为百色经济发展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4.自然生态文化

    百色自然文化主要指以乐业天坑群为代表的具有轰动性的世界自然遗产。百色市位于云贵高原和岭南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质构造使百色市的山水呈现出瑰伟奇丽的色彩,并且许多尚为被世界所知的自然奇观与民族的生态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5.边境文化

    邻国邻省,特别是延绵数百里的中越边境线和陆路口岸,形成了百色独特的边境文化大观。它还包括了茶马古道、、南方边境“长城”等全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神秘的异国风情对许多旅游者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6.文学艺术

    百色市是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的诞生地,也是壮族《嘹歌》、《唱唐皇》、《唱文隆》、《唱英台》等鸿篇巨著的原创地。百色市还是壮剧、师公戏、多声部民歌等文学艺术的发源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百色市是壮族文学艺术的摇篮。

7.民族医药保健文化

百色也是我国民族医药保健文化资源的富矿区,靖西是壮族传统的端午药市,田东县是古代大西南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以田州命名的著名药材田七至今还是重要的中药。 

8.战略目标及主要标志

8.1.战略目标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和百色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宗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5-10年时间,把百色建设成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广泛知名度的开放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文化名市。

8.2.主要标志

1.具有进步的、开放的现代化观念体系,逐步融合并产生现代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方式。

2.拥有一批设备完善、技术先进、内容丰富的现代文化设施。

3.全市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并具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团体和文化艺术作品。

4.具有特色鲜明、层次较高、辐射力强、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艺术节庆或大型文化活动。

5.具有发育良好、机制灵活、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6.逐步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并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

8.3.主要指标

1.文化产业占经济的比例

要力争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百色市1995年至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6%,从2005年起,百色市文化产业的增长率力争年均递增15%;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全市GDP的20%,成为百色市重要的经济支柱。

2.国内外旅游人数

2003年,百色市共接待游客134万人次,2004年接待游客可达200万人次,从2005年起,要力争每年的旅游人数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旅游人数要超过1000万人次。

3.公共文化设施拥有率

到2015年,全市每个乡镇都要建设一个标准的文化娱乐中心,一个标准的职业教育基地,一个标准的体育健身场馆,县区所在地要有相对集中的文化产业区。

4.文化项目投资量

要保证文化产业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5%,全市每年的文化投入必须保持在20亿元以上。

5.大中专文化人口比例

到2010年,全市大中专人口要占总人口的10%。

6.文化消费系数

到2010年,全市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要超过恩格尔素数,达到40%。

9.总体布局

根据百色市文化资源集中分布于三大文化带的特点,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分为东部右江河谷文化区、南部边境文化区和北部山区文化区三大区,总体构想是开发这三大文化带的最亮点,修筑拦截大西南出海大通道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文化高坝”,营造构建滇、黔、桂三省区省会首府文化三极之间的新极,全面提升百色市的文化品位。也就是建设一个中心(百色文化产业开发中心),两条旅游干线(平果铝——田东横山寨遗址——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澄碧湖风景区——凌云茶山——大石围天坑的百色市中部旅游干线和平果铝——田东横山寨遗址——德保茶马古道遗址——靖西通灵大峡谷群——那坡黑衣壮风情村的百色市南部旅游干线),三大文化区(东部右江河谷文化区、南部边境文化区、北部山地文化区),四大学术研究基地(国际古人类文化研究基地、中国壮学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广西民族影视拍摄基地)。

9.1.百色文化产业开发中心

1.主要范围和建设方向

右江区城区(百色市市区河南区)和澄碧湖风景区。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文化商品交易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百色文化产业开发中心是百色市最大的文化市场和最大的文化娱乐产业经营区,也是市外投资的主要吸纳区,建设构想是打造一个滇、黔、桂边区大三角地带最大的文化娱乐中心和民族迪斯尼乐园,以此为突破口拉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位。

2.主要功能

●转移旧城区的文化产业。

●整合右江区的文化资源。

●集中建设百色市必需的和新的高品位、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扶持支柱性的、重点的文化产业项目。

●吸引文化产业建设投资。

4.主要建设项目

右江河南区:百色市图书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民族艺术剧院、新华大厦、广电大厦、百色体育中心、百色古人类博物馆(国际古人类文化研究基地)、百色文化商品超市等。

澄碧湖风景区文化产业园:澄碧湖民族庄园(已建)、澄碧湖水上乐园、“雅芒”文化产业园、广西民族影视拍摄基地等

9.2. 东部右江河谷文化区

1.主要范围和建设方向

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的河谷地带,这一地带是百色市人口最密集,工业最发达的地带,也是百色市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带。百色市应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这一地带。右江河谷文化区的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这一地带的资源优势,以革命文化、古人类文化、壮族始祖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铝都企业文化为主要特色。主要发展旅游产业、文博产业和民族文化娱乐产业。

2.主要文化品牌

右江河谷文化区重点打造红色革命之旅 、 古人类文化摇篮 、 壮族歌海之源、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圣地、百里文明河谷  、“三个代表”讲习所等文化品牌 。

右江区:打造“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文化产业城”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邓小平大型塑像、古人类博物馆、广西文化产业开发示范区(澄碧湖娅芒文化产业园)。

田阳县:打造“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圣地”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景区建设工程(中国壮学研究基地)、三个代表讲习所示范工程。

田东县:打造“壮族第一商城”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右江不夜城文化产业园、骆越文化城、集市文化中心。

平果县:打造“亚洲铝都”文化品牌和嘹歌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铝都文化产业园、广西民族文学艺术创作基地。

9.3.南部边境文化区

1.主要范围和建设方向

靖西县 、那坡县、德保县。这一区域是边境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和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以及古道文化资源的“富矿区”,也是百色市文化开发的新亮点。这一文化区的建设以边境峡谷山水文化、民族生态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产业。

2.主要文化品牌

边境文化区主要打造中国第一洞穴峡谷漂流、壮族文化走廊  、茶马古道风情之旅等文化品牌 。

靖西县:打造中国第一洞穴峡谷漂流和绣球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通灵大峡谷群休闲度假区建设工程、壮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工程和文化节庆品牌打造工程(绣球节、壮族医药保健节)。

那坡县;打造黑衣壮文化旅游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尼的呀音乐精品打造工程、黑衣壮风情旅游开发工程。

德保县: 打造壮族古道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茶马古道文化风情节品牌打造工程、矮马文化开发工程、壮族民间乐器开发工程、酒文化开发工程等。

9.4.北部山地文化区

1.主要范围和建设方向

乐业县  凌云县  隆林县 田林县 西林县。这四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自然生态文化带,是广西自然生态风光最奇特和民族生态风情最浓郁的地带。这一文化区的建设以自然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服饰文化、茶文化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是这一文化区的龙头景点,百色市应集中力量抓好景区的配套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充分发挥这一世界级景点开发对全市文化建设的拉动作用。

3.主要文化品牌

北部山区文化区应以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造“世界第一大天坑群”旅游文化品牌、句町古国文化品牌、广西第一茶乡和“广西民族风情大观园”文化品牌。

乐业县:打造“世界第一大天坑群”自然奇观旅游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天坑配套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布柳河景区建设工程和民俗村建设工程。

凌云县:打造广西第一茶乡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高山水城茶乡文化旅游、茶文化系列产品开发工程。

田林县:打造“壮剧之乡”文化品牌。主要工程或项目有百里文明山川的群众文化建设工程、壮剧博物馆工程。

隆林县:打造“民族风情大观园”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民俗风情园工程、民族中学品牌打造工程。

西林县:打造“句町古都文化品牌。主要工程项目有句町古都风情园建设工程、句町古乐精品打造工程、土司文化博物馆建设工程。

10.主要项目

10.1.精神支柱工程

1.主要建设内容

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充分利用百色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

精神支柱工程的重点是树立百色人的新观念、新精神,塑造百色人的新形象。

2.重点项目

●邓小平纪念雕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

●邓小平理论论坛。

3.主要措施

●以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为契机,掀起一个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

●弘扬开拓奋进。创新务实的百色人精神。开展树立百色人新观念的大讨论大教育活动,树立起百色人的新形象。

●举行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山歌比赛,出版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山歌选集。

●开展“我为百色文化名市创建献一策”活动,奖励优秀建议提出者。

4.工程目标

●争取到2005年底每个乡镇有一所“三个代表”示范讲习所,2006年每个村有一所 “三个代表”讲习所,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进讲习所进行专题培训。

●树立百色人新观念活动进村进社区进学校,人的思想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

●“我为百色文化名市创建献一策”活动的优秀建议全部送交有关部门处理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

10.2. 文化基础工程

1.主要建设内容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技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不断完善百色的教育体系,创建一批教育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名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办好专家创业基地、科技人才创业园区,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重点项目

●组建百色学院和百色职业教育学院

●民族人才开发中心建设工程

●百色高中、田阳高中、隆林民族中学等三所中学品牌打造工程

●百色人民医院品牌打造工程

3.主要措施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规定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鼓励社会办学,大力引进外来资金兴办教育产业。

●全面改善教学条件。按照合格学校的标准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加强师资教育。建立教师素质教育中心,强化师资教育,引进高层次的教师,加强对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

●开展创建名校活动。采取达标升级的办法促使各个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赶超先进水平,创立自己的品牌。

●建立教师奖励基金。向全社会筹集经费,建立一个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教师奖励基金,重奖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抓好学生素质教育。以特长教育和技能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扭转重分轻才的社会风气。

4.工程目标

●力争每个乡镇有一所都有一个设施一流的中学,每个村都有一所设施一流的小学,全市每个校园都成为花园式校园。

  • 全市有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进入全区先进学校行列。
  • 全市所有50岁以下教师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培养出一批在全区有影响的名师,创造出一批在全区有影响的教学成果。

●培养出大批有才华的富有创造性的新型学生。

10.3.主阵地建设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集中力量办好右江日报、百色电视台、百色电台。建设百色图书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民族艺术剧院、新华大厦、广电大厦、百色工人文化宫、百色体育中心、百色古人类博物馆等一批高标准、公益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2.重点项目

  • 右江文化产业开发区建设工程
  • 百色城镇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 百色农村文化网络建设工程

3.主要措施

●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按照文化中心城市的标准,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规划文化设施建设,建好百色图书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民族艺术剧院、新华大厦、广电大厦、百色工人文化宫、百色体育中心、百色古人类博物馆等一批高标准、公益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

●完善文化设施布局。要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合理安排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功能要完备,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加快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各乡镇要按创建文化名市的要求规划和建设标准的文化、科普、医疗、体育健身等项目的文化设施。

    ●开展村级文化网络建设大会战,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突击建设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4.工程目标

●市区和县城有民族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

  • 乡镇有标准的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

●实现村村有文化室、有灯光球场、有宣传橱窗、有电脑网络室。

10.4.民族文化工程

1.主要建设内容

对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全面发掘、收集和整理我市民族民间的优秀文化。加强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对各县(区)文化发展目标作出准确定位,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确认、建设并推广各民族标志性文化作品。着眼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着眼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着眼于文化与县域经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构建百色民族文化体系。

2.重点项目

  • 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和开发工程
  • 百色民族风情园建设工程

●右江民族博物馆扩建工程

  • 百色市民族文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 百色民族影视创作基地建设工程

3.主要措施

●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重点搜集整理展示民族古籍、文物、歌舞艺术、医药秘方、菜谱、工艺品等,全力突破百色地区历史上的重大文化问题。

●组织系列有关百色市民族文化问题研讨会和笔会,鼓励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文学艺术家到百色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民族题材的文艺创作。

●争取举办若干个全区性或全国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活动。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技艺,鼓励民族文化传人收徒传艺。

●编写百色市民族文化常识读本,在中小学中设立民族文化课,向中小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的基本常识。

●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基金和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项目库,抓紧开发有学术价值和市场效益的民族文化资源。

4.工程目标

●建成较完善的民族文化设施和民族文化载体。

●推出一批在全区和全国有影响的民族文化产品。

●解开骆越古都之谜、句町古都之谜、稻作文化起源之谜、棉纺织工艺起源之谜、造船工艺起源之谜。

●将百色市建成全区和全国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10.5.文化精品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完善签约创作制度,集中优秀人才和财力物力,继续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唱响主旋律,多出文艺精品。努力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办成名报名台,办出一批名栏目、名专题、名节目,提高党报和电视台、电台的社会影响力。着眼于突出特色、提高档次、扩大影响,办好群众文化体育“十个千”活动、百色美食节、敢壮山歌圩、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办好百色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创作基地,使之成为桂西一流的高水平的艺术摇篮。

2.重点项目

  • 百色民族影视创作基地建设工程
  • 百色文化精品创作扶持工程
  • 百色文化精品打造项目招标工程
  • 百色文化精品奖励基金

3.主要措施

●建立百色民族影视创作基地,为文化精品创作人员提供良好的采风和创作条件。

●建立精品创作扶持制度,为精品创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

●建立重点精品项目公开招标制度,按照市场化的动作方式进行文化精品生产。

●设立民族文学奖,建立文化精品评选和奖励制度,重奖在全区和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创作人员创作。

●集中力量策划创作一批有鲜明的百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重大题材精品。

4.工程目标

●建立起市场化的文化精品生产机制。

●推出100部(首、幅)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文化精品。

●建立起文化精品的市场快速通道。

10.6.文明创建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路,打造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品牌,全面开展区域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城乡共建等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坚持开展文化科教卫生法律“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发展民间文艺社团,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2.重点项目

  • 百色市文明品牌打造工程
  • 百色市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工程
  • 百色市公民现代文明素质提高工程
  • 百色市新形象塑造工程

3.主要措施

●开展百里文明河谷、百里边境文明走廊、滇、黔、桂文明边区三大区域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推广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创建活动的经验,打造新的区域文明创建活动品牌。

●制定和推行百色文化名市公民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努力提高民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实施百色市公民现代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改造优化人的生活环境,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美化绿化,重视环保工作,注重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开展文明示范村和文明达标村建设活动,努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卫生条件。 

4.工程目标

  • 打造出若干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居于全区前列。
  • 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全市有五分之一的自然村成为文明示范村,一半以上的自然村成为文明达标村。

10.7.体制创新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整顿市场秩序,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2.重点项目

●文化企事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方案
  • 文化项目投资管理方案

3.主要措施

●调整文化机构,大力整合并合理配置现有各类文化资源,合并过小的文化单位,优化组建新的文化单位和机构。

●转变机关职能,理顺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管办分离,使行政部门管好自己的工作,让文化企业真正走上市场。

●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创办文化企业。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步伐,组建股份制公司,允许国有文化企业内部实行管理层和职工持股,积极推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分配与绩效挂钩等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实现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实行“层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制度,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制,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工程目标

    ●建立规范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

  • 形成法治化的有序文化市场和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文化企业的改制工作成效显著。
  • 营造出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0.8.文化产业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建立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努力培育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配置文化资源,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组建一批集演出、游乐、商贸、旅游子一体的大型文化经营实体。开发和利用我市历史文化、边关风情、自然生态文化和民族风情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重点项目

  • 百色文化产业开发区建设工程
  • 民族文化产品交易会建设工程
  • 百色民族风情博览园建设工程

3.主要措施

●加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组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壮大规模实力。积极扶持专、特、 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旅游、演艺、教育、文博、网络等优势产业。

●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以项目引进资金,以土地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开发,以优惠政策营造文化建设热点。

●打造百色文化旅游圈。推出田东至大理茶马古道自驾车旅游线路和田阳——右江区——凌云——乐业——西林——那坡——靖西民族文化风情游线路。

●开发系列民族文化风情表演节目,策划若干台大型的民族文艺节目。

●开发系列旅游纪念品和民族工艺产品,建立民族工艺品开发推广中心。

4.工程目标:

  • 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

●生产出一批有特色的、在全区和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产品。

●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和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管理体系。

●建成在滇、黔、桂边界地区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集散中心。

  ●建成旅游产业占重要地位的旅游大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10.9.文化交流工程

1. 主要建设内容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政府交流项目与民间商业性展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发挥我市沿边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中越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百穗、百滇、百黔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百色知名度和影响力。

2.重点项目

  • 百色市文化交流产品开发工程
  • 百色市文化交流窗口单位建设规划
  • 百色市文化交流产业园建设工程
  • 百色市文化交流大篷车活动策划

3.主要措施

●整合百色文化交流资源 ,确定重点开发项目和主要文化交流产品,提升文化交流产品的品位。

●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成立文化交流行业组织,扶持文化交流重点团队,建立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交流网站,建立与各重点地区文化交流热线,构建文化交流的快速通道,培育文化交流产品市场

●打造文化交流的品牌 。加快开发绣球、壮锦、民族服饰等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交流产品,重点抓好右江歌舞团、田阳舞狮队、句町古乐团等文化交流窗口艺术团体的建设,抓好市场策划和宣传,扩大知名度。

●举办百色古道风情节,组织好文化交流大篷车活动 。

●设立国际壮学论坛,出版壮学学术交流刊物,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滇、桂壮族文化走廊和茶马古道文化和牂牁古道文化考察活动,推动滇、桂、黔文化交流活动。

●出版百色对外文化交流丛书和宣传画册。

4.工程目标

  • 开发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交流产品
  • 文化交流窗口团队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交流单位。
  • 百色市成为滇、黔、桂边界地区文化交流中心。
  • 百色市成为国际壮学论坛的永久会址。

10.10.人才培养工程

1.主要建设内容

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创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培训、进修、激励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一批名艺术家、名作家、名文化企业家、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乡土文化名人。培养、选拔好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人才,加强各级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文化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勇于奉献、富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文化工作队伍。

2.主要项目:

  • 民族文化名人纪念馆建设工程
  • 全国民族文艺创作基地建设工程 
  • 高新科技人才创业园建设工程

3.主要措施

●设立百色市拔尖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扶持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进修和创业,奖励对百色市文化事业有重大贡献的人才。

●建立签约作家、学者写作和研究制度。每年选拔一批水平较高的作家和学者签约从事专题性的写作和学术研究,以促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组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创作活动。组织举办以培训高素质人才为主要内容的“ 名人学者百场 ”报告会。组织举办以百色市文化重大课题为内容的专题学术考察研讨活动。组织著名学者、作家、记者到百色市考察、采风和采访。

●建立民族文化名人纪念馆,制作百色市文化名人事迹、名家档案和文物在馆内展出,弘扬名人名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文化成就。

●组织出版百色市文化名人名家丛书和文化成果丛书,帮助名人名家尽快将自己的劳动转化为社会效益。

4.工程目标

●用三到五年时间将百色市建成全国知名的文化学术活动基地。

  • 形成全国有名的百色学派和百色作家学者队伍。
  • 产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和学术成果。

●涌现一批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才能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企业家。

11.主要实施措施

实施措施的思路是深挖百色市文化资源“富矿”,打造百色市文化亮点,抢占广西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和开发的制高点:,以项目工作为突破口,多渠道引进资金,以大投入带动大开发。

11.组织机构规划

1.组织机构规划思路

建立各级文化名市建设领导机构和专家队伍,抓好组织落实工作。成立一个专门的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作领导班子及办事机构,办事机构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要延伸到县到乡镇,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网络。为了向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领导班子要聘请一批有学术创新观念、热心于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定期组织他们到百色市开展学术研究和咨询工作。要在专家顾问中组织一个精干的连续性的工作班子,承担重大的专题研究工作。

2.组织机构的设置

领导班子: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作委员会。

工作班子:办公室、规划管理部、项目开发部、宣传促销部、后勤保障部

专家班子:顾问团(下分文化艺术专家组、学术理论专家组、规划策划专家组、市场经营专家组、政策法规专家组)

3.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高效、精干、智力型。

●职、权、利相统一。

●领导和专家相结合。

●常设专职与临时兼职一体。

●市、县、乡镇三级对应。

4.组织机构的职能

●组织、领导、协调文化名市创建工作。

●管理文化名市创建项目的规划工作。

●管理文化名市创建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产品开发工作

●负责文化名市创建工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工作。

●负责文化名市创建的舆论宣传和市场促销工作。

●负责专家顾问的联络接待工作。

11.2.文化资源普查规划

1.文化资源普查规划的思路

全面开展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摸清“家底”,重点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富矿”。要像当年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一样开展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以县为单位组织专门的队伍,深入各乡村探查独特的景观和古迹,搜集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民俗、服饰、音乐、舞蹈、工艺品、菜谱药方等,并寻访有绝技的民间人士,建立民间专门技艺人员档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完整的资料并完成初步的研究工作,最后编辑成专著出版。

2.文化资源普查的范围

●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生态文化资源。

●民族民俗文化资源。

●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民间科技文化资源。

●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民间人才资源。

●其他文化资源。

3. 文化资源普查的重点

  • 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物和古籍。
  • 珍贵稀有的动植物和土特产。
  • 有重大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
  • 独特的民俗、服饰、歌舞、工艺品。
  • 民间有重大价值的医药、饮食秘方和制作工艺。
  • 民间有绝技的艺人、医师、武师、工匠、巫师。

4.文化资源普查的程序和步骤

●制作文化资源普查表和重点文化资源调查纲要。

●成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队。

  • 深入文化资源点调查研究。
  • 请专家对重要的文化资源进行研究鉴别。

●填写文化资源普查表,撰写重点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 编辑出版文化资源调查丛书。

5.工作目标

在摸清“家底”,挖出深层次文化“富矿”的基础上重点破解百色市五大历史文化之谜:

●古人类文化之谜。

●稻作文化之谜。

●棉纺织文化之谜。

●骆越文化之谜。

  • 句町文化之谜。

11.3.各县区文化建设规划

1.各县区文化建设规划的思路

各县区要在百色文化名市创建规划的总思路和总体构想的框架内编制本县区文化建设规划,规划的重点是着眼于打造文化品牌并编制出一批能引进资金开发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文化发展规划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制定,形成正式的文本并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2.各县区文化建设规划的原则

●县区文化建设规划服从全市总体规划的原则。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特色和亮点的原则。

●重点与全局统筹兼顾的原则。 

3.各县区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

  • 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
  • 重点文化资源保护的详细规划。

●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

●产品开发的市场路径设计。

2.各县区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

  • 为县区创建文化名市工作提供具体操作方案。
  • 为县区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为文化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可行性意见。

11.4.标志性文化建筑规划

1.标志性文化建筑规划思路.

以标志性的文化建筑营造新的人文景观,树立百色文化名市的新形象,提升百色市的文化品位。全市要全面规划和高水平设计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市区和各县中心城镇要设计建造一批有文化品位的雕塑群,计划兴建的百色市图书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民族艺术剧院、百色体育中心等文化设施要按艺术精品的要求来设计,城市雕塑也要体现鲜明的百色市民族特色,富有创意。

2.标志性文化建筑的种类

  • 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城市标志性雕塑。
  • 窗口单位的立面建筑。
  • 风景名胜建筑。

3.建造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原则

  • 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 要有较高的艺术性。
  • 要和环境协调一致。
  • 标志性和实用性相统一。

4.标志性文化建筑的主要功能

  • 提升百色市的文化品位。
  • 营造百色市的文化氛围。
  • 提供形象标识。
  • 建造人文景观。

5.标志性文化建筑的重点

  • 百色市区城市雕塑群。
  • 百色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百色图书馆、百色市群众艺术馆、百色民族艺术剧院、新华大厦、广电大厦、百色工人文化宫、百色体育中心、百色古人类博物馆。
  • 布洛陀宫。
  • 天坑九天门。

11.5.无形资产经营规划

1.无形资产经营规划的思路

要转变重有形资产经营轻无形资产经营的观念,全面实施无形资产经营战略,努力打造百色文化名市的品牌。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及时做好文化品牌商标的注册工作。要积极抓好大石围天坑群和布洛陀文化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前期工作,营造舆论氛围,扩大百色的知名度。要抓紧组织出版百色文化丛书和系列音像作品,做好百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开发策划工作,扩大百色市的无形资产。要注意推出百色的新闻亮点,策划好新闻媒体的异地采访工作, 争取各新闻媒体记者为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作造势。

2.无形资产经营的范围

●商标权和商誉:百色市需要保护的名称和标志,百色市标志建筑和图形,百色市的标志景点和图像,百色市所注册的商标,所拥有的各种服务标记。

著作权及其同等权利:百色市拥有知识产权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百色市投资制作的歌曲及光盘、介绍画册及图片、创编的文艺表演节目、出版的各种书籍等)百色市投资编制的各种文化旅游策划及规划文案 百色市投资设计的各种图纸、软件、资料。

●产品的专利技术和专项技术 :百色市各种文化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的制作技术和工艺,产品的配方等。

●土地使用权:百色市的各文化设施及文化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权

3. 无形资产经营的原则

  • 法规保护的原则。
  • 有偿使用和转让的原则。
  • 不断创新和增值的原则。

4. 无形资产培育和开发的重点

百色市无形资产培育和开发的重点是抢占全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和开发的十大制高点:

  • 古人类文化。
  • 壮族稻作文化。
  • 壮族棉纺织文化。
  • 壮族巫文化。
  • 壮族始祖文化。
  • 骆越文化。
  • 句町文化。
  • 壮族军事文化。
  • 壮族歌圩文化
  • 岩溶地质文化。

11.6.文化开发项目库和数字化平台建设规划

1.项目库建设规划

文化名市创建工作要以项目带动,文化项目工作要按照现代数字工程的规范建立市一级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项目库,所有的文化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规范的文本后进入项目库进行管理。今后凡是不进入项目库的文化建设项目市里的有关部门都不予以立项,也不予以资金的扶持。市里要集中必要的财力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策划和规划,制定一批有全局影响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大型项目,并且以大项目的实施为突破口全面拉动文化名市的创建工作。

2.数字化平台建设规划

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构建百色市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快速通道和交流平台,筹建一个高点击率的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工作网站,全面展示百色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新风采,建立网上文化超市,实行网上远程招商和交易,再造一个网上百色。

11.7.软环境建设规划

1.政策环境建设规划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继续落实和完善对宣传文化单位的财税优惠、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鼓励对文化事业的捐赠等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信贷政策、融资优惠政策、价格政策、配套费减免政策等手段,扶持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提倡、支持社会力量多渠道投入依法兴办文化事业。

2. 法规环境建设规划

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颁布的文化法规,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保证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发展。依法维护文化企业的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公平交易,平等竞争。各级文化和新闻出版、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严格执法,坚持日常性执法管理和集中打击行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强对文化社团的引导,建立文化行业的自律机制。

3.奖励机制规划

各级宣传、文化、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根据百色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文化奖励办法。对优秀的文化精品,对重大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对为文化事业发展与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要给予奖励;对我市在全国、全区性文化艺术比赛、评比中获得重大奖项的获奖者要给予重奖;对文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给予奖励;对为百色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要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

11.8.百色文化名市联创规划

1.创的思路

树立纵横观念,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对百色市的积极影响,和区内和区外各个部门紧密合作,以区域联动促进百色文化名市的创建工作,以文化的大交流培育百色市的文化大市场,构建滇、黔、桂边区文化圈,荟萃各地的优秀文化,提升百色市的文化品位。

2.创的形式

●文艺体育团体互访。

●联合开展学术考察研讨活动。

●旅游景点和线路互动。

●跨界民族联谊活动。

●专题文化交流活动。

●部门共创活动。

3.区域联创规划

●与云南省的文化联创:共同推出田东至大理茶马古道自驾车旅游线路,积极推进云南丘北普者黑风景区与乐业大石围天坑风景区的旅游联动,开展句町古国历史文化与侬智高历史文化的联合考察与研究活动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

●与贵州省的文化联创:共同开展牂牁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积极推进贵州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兴义鲁布革风景区与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旅游联动,联合开展夜郎古国文化开发的学术研讨活动以及壮族与布依族文化关系的研究活动。

●与广东省的文化联创:利用广东省广州市与百色市对口扶贫的关系,积极组织广州市与百色市的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开展珠江文化带的研究,开拓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广东旅游专列游百色,推进两地旅游的联动。

●与周边各地市的文化联创:开辟天湖(天生桥水库)与龙湖(龙滩水库)的天龙之旅线路,加强靖西通灵大峡谷旅游景区与德天瀑布旅游景区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南宁市的文化联谊活动,开通南宁市至百色市的双休日旅游专列。

4.部门联创规划

●与中央企业和自治区企业的联创:加强与银行、电力、石油、电信、铝业、烟草、铁路、军工等中央和自治区企业的联系,争取他们支持与参与百色文化名市的创建活动,加快本部门文化设施的建设,积极投资百色市文化建设项目。

●与当地驻军的联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共同开发12道门和边境民兵哨所的旅游项目。

11.9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

1.明确保护对象,确定保护范围。

在搞好文化资源的普查的基础上明确重点保护对象,协调各级部门,加强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水域、山岳、森林植被、动物资源等方面的生态保护;在确定的重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建筑、服饰、饮食、手工艺、特色商品、歌舞艺术等方面,应鼓励当地居民尽量保持原生性文化特色。

2、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整个文化资源的载体。应统筹考虑当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防止因短期行为而过度开发资源,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审慎开发,合理评估总体环境容量,控制旅游污染、科学治污,加强植被保护,确保旅游投入、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尤其在文化产业区,应对开发商、管理人员、当地居民进行相关宣传教育,严禁为暂时的眼前利益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

3、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确保各方收益的公平分配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应保证当地居民获得一定份额的收入,以调动他们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积极性;保证一定比例的文化产业收入用于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转和维护,促进旅游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在不影响其保护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实验区适度发展文化产业来积累资金,促进核心区的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发展。

11.`10.品牌形象推广规划

  1. 品牌形象定位
  • 春天的故乡。
  • 壮民族的圣地。
  • 天上的花园。
  • 东方的伊甸园。
  • 珠江文明之源。
  1. 舆论氛围营造
  • 制定百色文化名市创建宣传大纲。
  • 设立百色文化名市宣传橱窗和广告牌。
  • 右江日报和百色电视台开辟百色文化名市创建专栏。
  • 组织百色文化名市宣讲团。
  • 在网上开辟百色文化名市社区和论坛。
  • 编写百色文化名市宣传手册。

3.宣传口号设计

  • 设计要求:体现创建文化名市的主要精神,具有文化内涵,语言简洁形象;有较强的震撼力、号召力和亲和力。
  • 口号种类:主题宣传口号、对内宣传口号、对外宣传口号。

4.VI形象设计

  • 设计的种类:形象标志、标志性宣传画、标志性雕塑、标志性服饰、标志性纪念品、标志性灯饰、标志性用具等。
  • 设计要求:图象简洁明快,有较深的内涵,特色鲜明,富有创意,艺术性较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