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从买愁村到米收村看临高和吴川的关系

谢 寿球

3月 1, 2016

神道碑.jpg

从买愁村到米收村看临高和吴川的关系

吴川文化研究所 郭安胤

 

编者按:“买愁”和“米收”在古骆越语中的意思是“王母”,凡有“买愁”或“米收”的地方,一般都是有女性王活动故事的地方。

 

一、关于买愁村

史载:买愁村,在临高县东三十里(见《 正德琼台志》卷五)。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胡铨被秦桧流放吉阳军(今三亚市),途经此村时,口占一诗曰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过《徐闻送越客临高,寄家雷水二绝》中有一诗:珠崖如囷气朝昏,沓磊歌残一断魂。但载绿珠吹笛去,买愁村是莫愁村。这两首小诗,使买愁村小有名气。

据《临高县志》记载,买愁村就是现在的临高县皇桐镇美巢村,位于海口府城通往临高、儋州、三亚的古驿道旁,1925年海口至临高的公路建成后,这条古驿道被废弃,但现在依然可见古驿道的遗迹。

王明坤先生认为:海南临高人生活的区域存在大量以等贯首的临高人地名。贯首地名的出现与临高人的语言方式有关,它保留民族语言底层,与民族经济生活和文化传统绾结缠绕,形成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例如以贯首的地名,临高人呼“mai3”,现以为汉语音译,历史上则多译为等,现仍有一些临高人地名沿用。作为地名,””等多种含义,但以最为常见。虽有母亲妻子已婚女性雌性等多重含义,但其作为地名,只与母亲特定女性关涉。海南全岛有以贯首的地名410个,居临高人贯首地名之首。其中岛北的临高、琼山、儋州、澄迈共有365个。临高人母系社会时期女权的余风,一直绵亘在临高人社会中,她有许多文化孑遗。在女性社会地位鼎盛之际,出于对女性的尊崇和对村庄的崇拜,当时,以对临高人的重要性而言,它兼具女性的高上和村庄的翘楚,最能凸显临高人的文化特征。黎族人以自己的称他文化习惯,称呼临高人为是十分自然的事。

还有很多人认为字记录的村名跟冼太夫人有关。学界大都认为临高人入琼应在冼夫人平定南越时期,即大约1400年前,这些人移民到临高,带来了文化,也带来了村庄命名的习惯。临高人敬重冼太夫人,也敬重女性,所以村庄所用母亲命名。读音为mai”,变音就是,临高话就直接用来标注这个字只是读音。在新盈调楼一带今天还是这么叫母亲,临高话的也包括女性,结婚的女性。

临高以音命名的村庄有的美吉、美仓、美香、美然、美仍、美迎、美珠、美山、美隆、美堂、美塘、美龙、美万、美运、美玉、美台、美凤、美夏、美鳌、美略、美良、美郎(多文镇和临城各有1个)、美本、美伴、美罗、美文、美屋、美群、美梅(美台乡和多文镇各1个)、美若、美里(美台乡和多文镇各1个)、美来、美榄、美月、美盛、美巢(皇桐镇和加来镇各有1个)、美草、美灵、美兴、美雅、美所、美岛、美保、美还、美南、美丕、美汉、吉美、抱美、龙美等多个。另外还有仓米等地名。临高附近的儋州市和舍等地(原属临高)还有美胡、美付、美还、美敖、美朗、美玉(有3个)、美傲、美拥、美朝、美俗、美耀、

临高冼姓曾经很辉煌。据清代《临高县志》载,自元代冼靁开始到明代,临高冼氏出了很多读书人,取得功名的有:冼靁(县郭人,元代教谕)、冼志贤(垒之孙,交趾浦浪县丞)、冼濬(县郭人,博白教谕、桂林教授)、冼应澜(石牌人)、冼应举(东塘人)、冼梦松(蚕村人)、冼际昌、冼向华、冼尚敞(县郭人)、冼仲春、冼景春(石牌人)、冼汉光、冼家书(县郭人),多达13人,当时很少有一个姓氏可以媲美。是否这些冼氏的先祖也住过这些以字记录的村庄?临高县蚕村都(今博厚镇透滩村)是古老的村庄,据史料记载,透滩村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里现有古迹:礼魁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训堂、透滩石桥、节孝坊等。冼梦松是透滩村人,明代王佐(1428—1512年),字汝学,号桐乡,也是透滩村人。蚕村距离买愁村只有4公里左右,都具有悠久历史。

二、关于米收村

米收是广东省吴川市塘缀镇的一个村庄名,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是冼姓最早居住的地方之一,也与冼夫人有关。冼夫人与冯氏联婚,米收的冼氏也与冯氏联婚。在吴川,除了米收(塘缀镇)外,还有米阁(塘缀镇)、米容(塘缀镇)、米乐(王村港镇)、米阳(覃巴镇)、米朗(覃巴镇)、米余(浅水镇)和米冼(黄坡镇)等以命名的村庄。与吴川相邻的湛江坡头区(古属吴川县)有米粘(乾塘镇)、米安坡(乾塘镇)和米稔(坡头镇)等;化州市(冼夫人时代吴川和化州地同属罗州,冼夫人丈夫是罗州刺史)有米选(良光镇)、米楼(杨梅镇)、米冼(杨梅镇)、米西(杨梅镇)、米容(杨梅镇)、那米山(杨梅镇)、米能(长岐镇)、米岭(长岐镇)等。廉江市(冼夫人时代、宋代属吴川地)有米鹤(良垌镇)、米贯(良垌镇)等,高州市有米塘(金山开发区)等。   

周忠泰先生认为:这些米字地名与大米无关,这字是骆越语母亲之义。骆越人和现壮族一样,对生育了子女的母亲,习惯采取母从子(女)取名的方式,也即用米(母)长子(或长女)名的方式取名。如+是长子(女)的名,的音译,故米兴汉译则是兴妈妈(骆越语语法与汉语不同,其定语不像汉语那样在中心词之前,而是在中心词之后,译为汉语时要把语序调转过来)。粤西有不少以命名的地名,说明骆越族妇女的地位颇高。

同样道理,临高人与骆越人、现壮族一样,对生育了子女的母亲,习惯采取母从子(女)取名的方式,也即用米(母)长子(或长女)名的方式取名。临高以音命名的村庄如美吉、美仓、美香等等地名,就分别是吉的妈妈、仓的妈妈、香的妈妈等意思。
       
三、关于买愁、米收以及水美

       由于同属骆越语的关系,买愁和米收这名称中,买和米都是对母亲或者女性一词的记音,汉化地区也可以记作美、尾和梅等等,广西壮族中用乜字记录。愁和收也是对骆越语父亲一词的记音,在广东等地,除了用收字外,还有寿、秀、窦、斗等字记录,所以现在很多广东人称父亲为老窦,就是对父亲的尊称。骆越语中买愁和米收就表述为父亲母亲同时存在而创立的村庄,因为骆越族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父亲母亲有时是不能同时在一个村庄的。

骆越族人迁移生活所过的地方泛称百越包括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南、越南,都有很多命名为水美的村庄,由于词语倒置,水美的意思是妈祖(祖母),就是骆越人称妈祖(祖母)的发音。骆越人女性没有名字,因此以祖母(妈祖)居住而命名的村庄就叫水尾,由于后来汉化后有人用文字记载村名,就出现水尾、仕尾、水美、石美、石尾、石梅、徐梅、徐尾等不同名的地名称。不管用水尾,还是仕尾、水美、石美、石尾、石梅、徐梅、徐尾等名称记载的地名,为了纪念祖母(妈祖),作为祖母(妈祖)居住过的村庄这一意思是不能改变的。水尾即可以理解为是妈祖(祖母)拥有的地域。骆越人的社会中祖母(妈祖)是作为一个家族的首领出现的,个别祖母还是部落首领,南朝时的冼夫人,还是部落联盟大首领,为岭南骆越族群的大首领,海南黎族作为骆越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这一风俗还保留。临高即是骆越与汉化的过渡区。

以妈祖(祖母)命名的最著名村庄是福建惠安县的仕尾村,有一千多年历史。有人理解这个村名是仕途末尾,为仕途走向衰落的意思。但历史上这个仕尾村,却是五代俚僚大首领晋江王清源军节度使(治泉州,领漳州)留从效(公元906—962)祖母的墓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朝廷析晋江东乡16里置惠安县时,曾把仕尾与螺阳作为县邑的候选地进行竞选,为是了给足面子与骆越大首领留氏家族。骆越中的俚僚人是以祖母(妈祖)是作为一个家族的首领,僚也有时写作留、路、柳、楼、老。当留从效由俚僚大首领获得晋江王清源军节度使爵位时,为了更好地归服朝廷,就需要汉化,所以在祖母墓地竖立着一方留从效祖父留环的神道碑,上面隶体阴刻着唐鸿胪卿,留公神道八个大字。汉化后原来妈祖(祖母)的地名得到保留,证明骆越人汉化后仍然不忘根本。

四、从买愁村到米收村看临高和吴川的关系

1、临高和吴川都是冼夫人活动过的地方,有冼氏崇拜风俗。一是冼夫人平定南越时期,活动在临高人;一是冼夫人嫁给罗州刺史冯宝时,生活在罗州,吴川地属罗州,以米字命名的地名主要集中在古罗州地;三是临高有很多冼夫人庙,吴川也有很多冼夫人庙。

2、都传承骆越文化。临高地名保留了越文化,语言也保留了不少骆越音。临高话与吴川话、壮族话、骆越语的一些联系,例如: 

——务(临高话、骆越语) 

——林、兰(临高话、骆越语) 

母亲——美、米(临高话、骆越语) 

——侯(临高话、壮族话) 

——敏(临高话、吴川话) 

干什么——祖物(临高话、吴川话)

——“be”(临高话:翁伯都是对长者、对男子的尊称。吴川话:大be即是大伯,已婚妇女称丈夫的哥哥。)

3、族群相同。吴川是冼氏最早的居住地,目前也是冼氏居住最多的地方;临高也是吴川冼氏移民地。临高冼氏名人冼靁,永宁乡县郭都(今临城镇)人。元大德年间( 1297—1307 ),授本县县学教谕,后任昌化军学正。元大德七年( 1303 ),县令达鲁花赤黑汉,目睹县衙简陋倾颓,下令修复。同年动工,翌年秋修成,冼雷作《重修县治记》一文,以记其事。而后,冼靁第一次编修本县县志,可惜失传。自元至明代,临高冼氏考取功名者达到13人,分散在县郭都、东塘都、蚕村都、石牌都等地,几乎全县都有居住,可见当时冼氏人口不少。

4、多处地名相同。临高古名临机,唐武德五年(622年)在今治东40里那虞都海滨之临机(林鸡)村设置临机县,显然,其县名称是以村名而得。唐玄宗开元年( 713年)更今名临高,宋朝时临高曾并入琼州,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迁于今治莫村。吴川也有一临机村,即今长岐镇兰溪(音林鸡)村,现在是人口过万的村庄。临高莫村是县城,应该是一大村落,吴川也有莫村(今坡头区龙头镇莫村),也是一大村落,是元代吴川县尹莫士纯的家乡,其后代莫蓁在明初带部分吴川莫氏和其他姓氏移民海南,对明代的海南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临高还有很多地名和吴川相同的。例如:临高县博厚镇,因村得名,博厚嘉禄冼太庙,比较著名,吴川也有博厚,是香港歌手陈慧娴的祖籍地,附近也有几所冼太庙;临高县调楼镇有莲堂村、潭吉村,吴川市塘缀镇有塘莲村、塘吉村,大山江镇有莲塘村,黄坡镇有塘基村。临高县多文镇有潭楼村,吴川市覃巴镇有覃楼村。

临高县博铺港比较著名,博浦港地处海南北部湾,毗邻临高角,位于文澜江入海口处,西侧500米是临高角天然泳场,离金牌港航距9公里。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博铺港,在临高县北二十里,水自县流出,与海潮连接,上有巡检司”,于明代已初具规模。吴川市博铺镇的博铺历史更加悠久,晋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县有唐代潘水县治遗址。潘水县在唐武德五年(622)置,二十七年后(649年)废。《旧唐书》载:潘水故址在今博铺乡,南距梅菉(今梅菉头村)仅四里

4、风俗相同。尤其是婚姻、生育、寿诞、丧葬等几乎一致。临高民间艺术中的山歌、渔歌与吴川的山歌、咸水歌相似,临高人偶戏与吴川木偶戏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人偶表演。小孩故事相同:小伙伴一起玩,免不了互相逗乐。比如和大的同伴去砸炉(临高叫砸炉,吴川叫焗窑),食物埋在泥土里面后,大家等得焦急,就有人让年纪小的同伴拿一块火炭丢到附近的溪水里,并告诉他说等木炭沉到水底后食物就熟了。小同伴当时并不知道木炭不能沉于水,等自己返回时食物早就被大家饱餐完。

五、小结

买愁和米收是两个村名,一个在海南临高,一个在广东吴川,关系比较密切,语言、地名、风俗大体相同,都保存了骆越民族的基因,使我们在这个骆越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找到他们汉化后还可以寻根的线索。临高和吴川汉化时间有先后,却展现出多彩的文化,需要大家去挖掘、传承和发扬。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两地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