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易经》来源于古骆越鸡卜辞

谢 寿球

9月 11, 2011

黄懿陆
《易经》是在《洛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部巫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在本书的研究当中,笔者提出:《山海经》就是中国的《洛书》,亦即《鸟书》,或者说是屈原《天问》中的《雉经》。理由如下:
(1)《易经》之卦源自鸡占卜之卦。当我们对《易经》进行研究的时候,总是发现,不管《易经》的卦像怎么变化,但却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说:《易经》之卦,千变万化,其体系的单元一卦,则由六划构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这是孔子在《系辞下》十章所作的一种解释。除此之外,窃以为《易经》还带有“六”是《洛(鸟)书》之“洛”同音异写的意思。上古时期,“六”、“洛”同音,而古读“六”发出“洛”音,只有当今百越民族的后裔语言和粤语才保留有这个读音。因为《易经》是《鸟经》,所以卦像用六划,以达到与先越之民对“鸟”称为“洛”同音吻合的目的。而六划的卦像代表天、地、人的意思,则天为两划,地为两划,人为两划,正是源于先越民族鸟卜或鸡卜的卦像。譬如,百越民族后裔之一壮族的鸡卜,最多的可以找到数百卦,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卦像,其占卜的鸡骨就是两根。再者,《易经》基本卦的8个卦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乾”代表天,“兑”代表沼泽,“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地。这就说明,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既是上古时代的发音,也是上古时代“乾”为天,“兑”为沼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鸡,“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的意思。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的人类不把“乾”写成“天”,把“兑”写成“沼泽”,把“离”写成“火”……,如是,后人就不需要作出种种解释,以致留下一大堆疑团了。而在《易经》出现的当时,人们咏读《易经》,应该是不需要解释,一说就使人明明白白的事。后人之所以对《易经》八卦的本义不清楚,写出了许多文字来解释,那就说明“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发音组成《山海经》考古的语言,并非先汉民族的语言,而是先越民族的语言。《易经》八卦卦名是采取汉字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所以才需要这许多的解释。
(2)《易经》八卦汉壮语音语意对照解说
卦名
乾(干)



?




汉语上古语音
kan
duat
lǐai
lǐ?n
suan
kham
k?n
khu?n
壮语
语音
??n
non
fi
??n
rum
r?m
k?n
hun
汉语上古语意

沼泽

雷电
风、鸡


地、人
壮语语意

霜、雪(化后成泽)

银色之光


山上面

?
本书前有所述,先越民族和先汉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语言上的共用时期,当今壮语依然保留着先汉语言的上古音。
乾的卦形为:三。《说卦传》:“乾,天也。”《周易·说卦》:“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冰,为大赤,为良马。”是知乾之本义为天,其他为引申之义。远古时期,“乾”有两种读音:一为“gǐεn (读为‘前’音)”;一为“kan(读为‘干’音)。”在壮族语言中,读为“gǐεn (前)”代表“最高之处”的意思;读为“kan(干)”才是“天”的意思。两种意思都与《易经》八卦的“乾”有联系。一是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古代汉语字典》第783页介绍:“天字在甲骨文、今文中如同一个头颅向外突出的人形。篆文的天字是会意字,由一和大两部分会意而成。指最高而无以上加的颠顶部位。天的本义指头或头顶”。这与壮语对“乾”读为“kan(前)”的意思吻合。“乾”用壮语的“??n (干)”音来读,则与《易经》“乾”代表“天”的意思一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干”通常用的序次,就叫“天干”。乃是“乾”读“干”音的证明。
兑的卦形为:?。《易·说卦》:“兑为泽”。壮语“兑”的发音为天上降下的“霜”或“雪”,而霜雪落地,其后溶化,地上泥泞,甚至于变成“沼泽”。
离的卦形为:?。《易·说卦》:“离为火”。“离”与当今壮族对“火”的发音相同。
震的卦形为:?。《易·说卦》:“震为雷”。“震”是形声字,雨为形,辰为声。这个字的籀文是会意字,由雨、玄、鬲(读作li)、二爻(读作yao),二火组合而成。玄意指昏天黑地;鬲为古代一种炊具,用在这个字里是形容雷雨大作时云气像鬲中的沸水一样激烈翻腾;爻用来形容物体被雷电击中后散乱破碎的样子;爻表示雷电发出的强光像火光一样。震的本义指霹雳。“震”的壮语发音带“银光闪闪”的意思,与雷鸣时发出的光芒有联系;而与代表二火“用来形容物体被雷电击中后散乱破碎的样子;爻表示雷电发出的强光像火光一样”的意思吻合。
?巽的卦形为:?。《易·说卦》:”巽为木,为风”。而“风”为“凤”,但《易经》中无“凤”。《说卦》云:“巽为鸡。”“巽”在壮语中有两种意思:既为“风”的一音之转;又为“养鸡”之“养”的发音,则与“巽”的汉语内涵有联系。
坎的卦形为:?。《易·说卦》:“坎为水”。“坎”与当今壮语对“水”的发音亦同。
艮的卦形为:?。《易·说卦》:“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又云:“艮,东北之卦也。”“艮”的壮语发音是“高上、上面”的意思,与其本意与代表为“山”的意思接近。
坤的卦形为:?,代表地。《说卦传》:“坤,地也。”《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可见,坤还带有“阴阳”和“人”的意思。八卦中的最后一卦“坤”如仅代表为地的意思,壮语称“人”为“坤”,而人立于大地,是大地之精灵,引申亦可代表“地”的意思。
《周易·系辞上》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认为:“这是《系辞传》对《易》的宇宙生成图式及《易》的制作过程的描述,即说明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天地阴阳,天地阴阳产生四象即四时,四时又产生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以八卦为象征)。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混沌状态”①。这个哲学概念,是学术界的共同看法,并且已经成了定论。
事实果真如此吗?依照以上原理,我们以举世公认的太极图剖析如下:
太极图确实把天地分成阴阳两极。即天为阳,地为阴。但是,被学术界公认的八卦,并未形成偶数,却是奇数。
一是从“两仪”来分:“两仪”在《易经》中用以指天地。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认为在《周易》成书之前,先有混元未分的太极,太极产生天地两仪。《集解》:“虞翻日: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即分,即有天地,故日‘太极生两极’,即《老子》云‘一生二’也”。综合历代易学家理论,太极有七种说法:即指阴阳、天地、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多数指阴阳。两仪的符号为爻,图形为:阳爻一,阴爻——。从这个原则来区分,以自然物为八卦,而属于天上的自然物的有天(乾)、雷(震)、风(巽)三种;地上的自然物有地(坤)、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五种,则天地之间的自然物分别为奇数。而天地为两仪,则每仪为两象,每象为两卦,才是“一生二”的绝对效果。但从“两仪”来看,传统对八卦的八个自然物的代表,是天三地五,显然尚未形成对等的“两仪”,已经违背了“太极产生天地阴阳,天地阴阳产生四象即四时”的原则。
二是从阴阳方面来区分,我们把天上产生的自然现象称之为阳,把属于地上的自然物称之为阴,则属于阳的自然物有天、雷、风三种;属于阴的自然物有地、水、火、山、泽五种。可见,它们是不对称的阴阳两极。
三是从四象(四时)来分:《周易·系辞传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系辞传》对《周易》宇宙生成图式及成书过程的描述。两仪亦即天地,四象亦即四时。天地两仪产生春、夏、秋、冬四象,四象产生八卦。《周易·乾凿度》:“孔子日:《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按此原理,四象的春、夏、秋、冬应分别含有一个对应的阴和阳或刚和柔,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天地自然物的阴阳尚未形成偶数,而是奇数,故不能严格而准确地区分出四时。《周易乾凿度》虽说“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但是其作者却未深思:除去“天地”,八卦中所谓“雷风水火山泽之象”是天上之道只有“雷风”之象,地上之道却有“水火山泽”,显然不是对等之道,无法形成对应的四象,与“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的结果相悖。
从八卦中的“兑”卦来看《易经》的阴阳学说,“兑”其实是先越语言发音中“霜或雪”的意思。这样的话,则天之道有“雷、霜(雪)、风”三象;地之道有“水、火、山”三象,分别组合成为“天(乾)、霜雪(兑)、雷(震)、风(巽)”四卦,与“地(坤)、水(坎)、火(离)、山(艮)”四卦对应,成为天地阴阳八卦的标准组合,方才符合阴阳太极八卦学说的哲学原理。
所谓《易经》来源于《洛书》,就是来源于先越语言表述的鸡骨占卜辞。《易经》八卦与先越语言有联系,更是与越人后裔壮族的鸡卜巫术有着源远流长、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八卦”原本就不是汉语,而是先越之民的语言。崇鸟的先越之民把鸟称之为“洛(骆)”,以类鸟的鸡骨为占卜的工具,故有《易经》之一部分源自《洛书》之说。后人采用以汉字记音的方法,对先越之民的《洛书》进行改造,在鸡卜巫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易经》。所以,《易经》源于《洛书》,而《洛书》的最早形式就是鸟纹图形记事的《山海经》。从《易经》的形成原理看,有夏一代,直至商、周,先越之民发明的鸡骨占卜一直处于国家正统巫术的地位。
?
???????? (黄懿陆著.《山海经》考古:夏朝起源与先越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