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彦华
?
这个地方原名叫“渌驮”,那是地方壮语的土称。我个人认为,还是把它叫做大明山的“龙门谷”更为贴切。
史书上把大明山龙头两个锋顶称为“镆铘山”或“镆铘峰”,“相传古代有人得宝剑于此而得名”(见①民国三年编著的《武缘县志》,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本;②《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日记4》)。龙头锋是现代人据山脉形状和当地百姓的俗称取的名。
史书把山峰西南侧的山谷和隘口统称为“渌驮”,或“渌驮隘”,现代人常写为“渌达”,还有人误写为“渌汰”,那是壮语音译的文字,“汰”字应该是笔误,原是三点水加一个“大”字,因电脑字库无法生成,所以有人就以“汰”字代之,其实音译相差甚远。
隘口以外的居民点,古代至解放初为镆铘村。镆铘村有六个居民屯,当地合称为“六陆”即“陆姓六屯”。中间一个圆形土峁,为“镆铘寨”,是古代大明山周边五大兵寨之一。秦汉以后,一直是历代官府驻兵镇守的地方,建有土楼,村民称之“顶寨”。地方志明确记载自元朝至正年代以后镆铘寨编制“常驻弓兵百零八名”。明清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巩固,地方少数民族、土司逐步改土归流,镆铘寨兵营移至东南二十里偏远山间,今马头镇敬三村处(以加强对深山边民改土归流和统治)。镆铘寨土楼随后荒废,土楼地基遗址至1975年为生产队集体开荒完全毁灭。开荒前,遗址中间有一墓状圆形土堆,开荒时挖出一个枕形陶棺,被村民移至生产队仓库,上个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随意塞在粪房屋檐下,以后不知所踪。
此处“渌驮”山谷幽深,高处就是大明山主峰龙头峰“天城”,自古攀龙头峰、“天城”必经之路,当地人俗称“户门”,也就是“龙头峰天城门户”的意思。
?所以这个山谷称为“龙门谷”更为贴切。
龙门谷往东,有几十个圆形匀称的山头, 就是著名的“三十六公朝天子”风水宝地,风水师著有留题。这个宝地留题全文,一时容易忘记,待查抄后补上。
龙门谷偏北高坡上的尖峰,名为“石人峰”,峰顶突起一块人形岩石,当地人称为“石人”;“石人”面前大片茅草坡顶仍有巨石垒墙,前辈人流传为远古避兵防贼的擂石。此处海拔约1600米。
“石人”后面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渠道,山外人称“酋公渠”。相传古时天旱,大明山南麓仅龙门谷还有水源。北邻的“渌淋”谷和渌淋隘外的马、夏、廖、李、杨、陶、潘、阮、韦十姓村庄伏旱饥荒,苦不堪言。山外夏家村有个叫“酋公”的老人为了保住一方田园,以解村民之忧,便自告奋勇翻山越岭到龙门谷上开山引水。酋公历尽千难万险,废寝忘食,默默奋战九九八十一天,在石山坡上开凿出一条渠道,意欲把龙门谷的水源引入渌林谷,人们便把这条引水渠称为“酋公渠”,俗名“公酋渠”。酋公的举动撼动了山神,于是山神震惊引来连日大雨,从此解除了渌淋水源之旱。风雨过后,人们在夏家村前的田垌里发现了酋公的斗笠和蓑衣,而酋公则从此音信杳然。此后,每逢天旱之年,十姓村家只要备上三牲去祭扫酋公渠,必有灵应之雨,渌淋隘外再无旱荒之忧。
“公酋渠”确是一条在石山上开凿的水渠,在石人峰侧后环山而过,至今仍有流水从龙门谷源头分流而过。
“公酋渠”再往上,便是镆铘山两个顶峰的西顶。西顶原是两座粘结在一起的石峰,形似一个老人抱着小孩,当地称之为“公抱孙”。“公抱孙”与东顶比肩相邻居,仅隔一线天的??谷。东顶形似鸡冠,当地人又称之为“鸡头峰”。公酋渠之上,公抱孙之下,是环绕东西两峰的石壁,石壁高约十几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城”。
“天城”之脚,公酋渠以上的位置,有一个天然的岩窟,叫做“和尚岩”,相传是古时一个高人谋夺天下失败后隐居的地方。此后一直有人在此修炼,因此人称“和尚岩”(当地土话“敢和尚”)。
“和尚岩”也是一个传奇的地方。
和尚岩这地方,在广西大明山主峰西南侧,镆铘峰“天城”岩壁之下,传说是一岩洞,其实只是一个较大的岩壁豁口,宽深不足十米,一个厅堂般大小。
相传是古时候的高人谋夺天下,想当皇帝不成,遂出家避难隐居于此。具体这人是谁,现在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一些自作聪明的老人猜测为狄青或者狄军的后人,因为岩壁之上就是大明山的绝顶,“天城”以上即“天坪圩”,“当年狄青南征平定农智高之乱时,曾在”天城“之上驻兵,”天坪圩“就是狄青驻兵扎寨之地;狄青驻兵垦荒种菜,成畦成垄的痕迹至今还在,当年种植的韭菜长年累月都变成了野韭菜,现在那里遍地都是,这是因为其它菜种经霜即死,而韭菜如野草,经霜不死春风吹又生因而得以繁衍至今……
还有一些人猜测在此出家隐居的是吴三桂或吴的同党。称当年吴三桂曾在此屯兵策划反清,最终落败又复归隐居于此。吴三桂相中此地,一是因其山深沟壑,地形险要,常人深入不到;二是因为山中还有一处极大的”屯兵洞“,大明山上有天坪可练兵,下有深洞可藏兵,来无影去无踪,确实是一个理想的屯兵之处。传说“屯兵洞”内曾留有一把剃刀,锋利无比,专为反清叛军盟誓断发准备。传言后世曾有人探得此洞,里面到处都有成堆的发辫……
另外还有人猜测是译吁宋、侬智高、岑瑛、岑浚(明代广西叛乱的土官首领)等等。
略知历史的人,都不难断定,这些杜撰的传说都是站不住脚的。流传这些掌故的老人却很固执,各有各的附会,经常会争论至面红耳赤。????????
但是,争论之间,关于和尚岩曾驻有隐居的僧人、岩里僧人“不食人间烟火”,“日食一粒粟米,一餐半棵芝麻”的传奇,却是一致不争的共识。老几辈的人仍凿凿有据地传说:直到清未民初,最后的一位僧人终于香火不继,几乎饿死山上,幸有好心的村民帮扶抬到山下小陆圩,但是僧人禅心不悔,宁愿饿死也不吃圩镇店铺施舍的荤食。
然而,真实的和尚岩是怎么模样的呢?过去的,传说中没有具体描述,也没人知道;现在的和尚岩,有不少人曾登临探秘,其实也只是一个岩洞,冷冷清清地座落在镆铘峰的绝壁之下,里面除了岩石尘土,别无他物;洞口四周是灌木和茅草,因为地势高峭,山谷里茂盛的林木,参天的古树竟遮不到洞口。这里长年云雾缭绕,或流云不断,气息清新;天气晴朗时,大明山南麓层峦叠嶂及方圆百里山川河流可一览无遗,确是远离尘世,清静自在,高瞻远瞩的好地方。
这么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到底有没有住过传说中的僧人呢?笔者毕竟是本地人,传闻日积月累,一直坚定地相信,那是有过的。但是要拿出证据,除了传说,其它的确确实实没有了。据说,在这里曾经还是有人掘走过物件的:先前的一件,是罗波镇的人拿走了,那是一个牛头模样的东西,头上的角是能转动的,但这物件是什么物质所造,具体什么时候发现,怎么掘走,则没有人能证实(本人猜测,倒有可能是一只木铎);后来的一件,倒是很具体,那是20世纪70年代时,山下各村集体都搞多种经营派人上山开荒种药材,当时属马头公社全曾大队第八生产队的社员欧某,受生产队派工到附近种植田七,因入和尚岩避雨,在岩缝间掘得”金碗“一只,”金筷条“一双。这事,欧一直隐密不宣,事隔三十多年,还是流传了出来。2003年,因南宁市大明山管理区,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笔者随专家考察团作向导,曾走访欧先生咨询此事。欧六十九岁,身体健康,坦言确有此事,只是所得物件并非“金”——碗是铜的,筷条也是铜的,早年不敢保留已送给外地一个亲戚……
话说回头,若是这地方真的住过隐居的高僧,有过香火传承,为什么如今一点痕迹都没有,而多少探秘者来来往往,除了以上两个物件外,再没有第三、第四件的传说了呢?难不成当时的住僧真的如传说一般不食人间烟火,两袖清风?既然有碗有筷条,显然其它的生活物件、修炼道具、炊火薪灶的遗物(迹)总该在所不免吧,而今竟一无所遗,这倒是一个迷了。
这就是和尚岩神秘之处。
其实,和尚岩的神秘还不仅于此。我们从和尚岩返回下山之路,很快就到了那条人工开凿的高山引水工程“遒公渠”遗迹。遒公渠旁边的石人山坡上,有古代的擂石遗垒。再从这里直下陡峭的坡底,就是幽深的龙门谷了,谷底开阔处的草坪,原先植有一棵古榕树,是深山里唯一的“社地”(祭祀山神土地的地方),而山口外的镆铘村陆上屯,还有古代骆越祖(“造王”庙)的遗址。骆越祖庙,曾经是广大的骆越地区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古庙,清朝年间思恩府知府李彦章曾受命主持修缉,更名为“大明山庙”。这个古庙在民国初年因“破四旧”折除,至今遗迹上依然香火不断。以上这些个遗迹,地处险峻,又如此相近,它们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或者因缘呢——目睹及此,不能不令人遐想如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