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4月 25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左江悠悠传古韵

谢 寿球

9月 18, 2020

国家公共图书数字工程视频讲座:

左江流域是骆越文化艺术之都

谢寿球

6373498628021524837325577.jpg

 

第六讲 左江悠悠传古韵

   

     左江为什么那样神秘?除了那千古之谜的花山岩画外,就是那绝世的骆越祭祀古乐和舞蹈。

    已故的刘三姐文化之父古笛先生曾向人描绘他与骆越绝世古乐的奇遇:

    上个世纪50年代他曾到龙州的响水村采风,晚上听到了简直是天籁之音的乌猿骨箫吹奏,他回忆说音乐非常迷人,非常动听,他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样迷人的音韵。他找到吹奏乌猿骨箫的老人,细心观赏了他手中那支奇特的乌猿骨箫。乌猿骨箫是用猿猴的筒骨做的,把筒骨刮得很薄,薄到能有颤音后就在上面钻孔,吹奏时就发出奇妙的乐音,民间叫这一种乐器为“乌哩”(壮语)。

  后来他们都说这个老人是民间很有名的老艺人,还说这个老人不但会吹乌猿骨箫,他还会吹“波咧”。这样又发现了古骆越木管乐器“波咧”。他说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就是我们骆越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他发现这个老艺人吹奏技巧很高,吹的很有感情。古笛说我听到深夜还舍不得走,于是我当时就掏钱出来问老人家能不能把这个乐器卖给我。老人说:“不行,这个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无论我怎么求他,给他多少钱他都不肯卖,我当时觉得非常遗憾。
 
  古笛1959年回来工作以后,他的学生到龙州去,他就叫他的学生去响水找这个老艺人,叫他动员老人把这两个乐器借给我们,我们复制以后再还给他。结果去了以后发现这个老人家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的儿子不懂这个东西,东丢西丢,最后在门角找见到了“波咧”,但是乌猿骨箫已经找不见了。后来古笛先生多次到龙州去找乌猿骨箫都没有找到,可以说那悠悠的古韵已成为了绝响。好得老人家里还留下了一支木管吹奏乐器“波咧”,给人们学习仿造,“波咧”才成为古骆越的传世乐器。

4dec6e5cg953f7902db07.jpg

骆越木管古乐器“波咧”

 

    深沉的左江河水深处,到底还沉埋着多少这样令人遗憾的故事。好在经过无数有心之士的搜寻,一些古骆越的绝世乐器终于演绎出它那不同凡响的故事。

    现在左江流域已挖掘出了天琴、喃哆喝、独弦琴等骆越古乐器。

天琴的挖掘同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天琴是崇左沿边地区流行的巫事乐器,流传于防城、上思、宁明、凭祥、龙州一带的壮族地区,演唱人员有男巫师也有女巫师,主要乐器是称为“天琴”的二弦弹拨乐器。天琴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特有乐器,因起源于巫师的法事活动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清光绪九年修撰的《宁明州志》记载:“女巫,俗名‘婆’……以交鬼神为名,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凡患病之众,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鼎’者口唱其鄙俚之词。”天琴是因壮族名称“鼎”而音译为“天”琴的,虽然封建统治者对巫乐诬为“鄙俚之词”,但是天琴巫乐的表演形式却为壮族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历史上流传一时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解放后因为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天琴和巫乐表演在大部分壮族地区已经绝迹。

我在担任南宁日报副总编时从文献记载中知道左江流域的壮族古巫乐和天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此决心利用民族工作考察的便利探访古巫乐的踪迹。在宁明县,我遍寻十万大山各乡镇领导,被告之天琴已经失传,在凭祥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说是天琴在越南还有遗存,在我对寻访天琴已经失望时, 75日,我到金龙乡板池村也即著名的“美女村”考察壮锦,在一位名叫李绍伟的农民家里意外地发现他家藏有一把天琴和许多用古壮字写的经书,天琴于是走出大山,

龙州县从金龙乡各村屯中选拔出10多位壮族姑娘组成了“天琴与美女”组合,排练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唱天谣》。天琴最终以它独特的形式惊艳世界。

    天琴的外形、构造和用料均独具特色,琴筒与板胡相似,琴杆既细又长。尤为特殊之处是琴头、琴杆用三节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胶。这种乐器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哪个民族、哪个地区有与之相同的乐器,真可谓是乐器史上一个奇迹。

龙州县的师公在弹天琴_副本.jpg

龙州县的师公在弹天琴

    独弦琴也是骆越古乐,但很少人知道它的骆越文化基因,独弦琴是古老的骆越民间乐器,唐贞元十八年(802),南亚骠国(今缅甸)向唐王朝进献乐舞,其中就有独弦琴。《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hui,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独弦琴有一个骆越语的名字叫“堂匏”,“堂”意为蛇,“匏”意为葫芦,“堂匏”意为蛇头葫芦琴。

弹天琴.jpg

独弦琴

    左江流域的骆越古乐器的多起源于祭祀活动,源于傩祭的法事。祭祀时除了弹奏骆越古乐外还要跳骆越祭祀舞。左江流域重要的骆越祭祀舞有打榔舞、花凤舞、舞雀等。

    花凤舞流传于龙州县金龙镇板烟屯,是一种祭祀舞蹈,与早期骆越地区的鸟图腾崇拜有一定的文化联系。花凤舞原名“鹤舞”,外形特征、操作原理与龙州上金地区的白鹤舞颇为相似。2000年,马汉伟将濒临失传的花凤舞再次带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花凤的外形进行了改良和补充,使其更加符合“凤凰”的审美要求。花凤表演队伍主要包括2-6只彩凤、5-6名乐手,曲谱包括《原花凤舞曲》和新编的《新编舞凤曲》《拜年歌》《贺婚歌》《贺新居》、《报恩歌》等。花凤舞的舞蹈表演形式较为自由,并无固定的舞步,大多是表演者针对不同表演场合的自由发挥,大致可以分为前进步、觅食步、作贺、嬉戏、作揖、跳跃六类;花凤舞多在节庆、婚嫁、歌墟、新居等场合表演,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花凤舞.jpg

龙州花凤舞

    扶绥壮族舞雀,是壮族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扶绥县渠旧镇,驮弄村及周边村屯是其中心流传区域。当地惯称白鹭为“雀”,故又名为“白鹭舞”,是当地壮族在春节、婚礼、贺寿等喜庆日子用于庆贺的舞蹈,表达祝福吉祥之意。舞蹈表现白鹭在野外的生活,表演时用木制雀头,外覆布制雀身,绘有羽毛,由演员套在身上模仿白鹭的形态表演。如飞翔、觅食、戏水、梳羽、栖息等。舞蹈形式质朴,动作简单易学、形象生动逼真。舞队通常为4至6人。用鼓、锣、镲、唢呐等伴奏;以“点步”“碎步”“抖首”“梳羽”等动作为舞蹈语汇,表现白鹭鸟的情态。2014年,扶绥壮族舞雀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60810093011_38199.png

扶绥舞雀

    壮族打榔舞是广西西南部壮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传统民间舞蹈,尤其以流传于崇左市天等县的壮族打榔舞最为典型。天等壮族打榔舞主要分布在上映乡、天等镇、龙茗镇、向都镇、福新乡等乡镇一带。

壮族打榔舞的物质载体是榔和杵。榔是壮族先民专门用于脱稻粒、舂米、打糍粑用的一种木制原始农具。杵则是打榔的工具,长约1米。壮族打榔舞源于丰收后舂新米的劳动。壮族打榔舞动作单一强烈,铿锵有力,敲击花样繁多。舞者4—12人,双手持木杵,以木杵敲击榔壁、榔底和榔边,打法有“拖打”“冲打”“点打”“撩打”和“对打”等,观众可以根据榔声的节奏起舞与歌唱。

打榔舞.jpg

天等打榔舞

    实际上真正的打榔舞是守护丰收驱赶野兽的舞蹈,现在流传的是庆丰收的舂碓舞。木制的碓才是脱粒舂米的载体,才是杵敲击的对象。碓壮语叫“rom”,而壮语把棍子叫做“榔”,打击棍子跟着节奏跳舞叫“打榔”。原始的骆越“打榔”舞如今只有海南省的骆越后裔民族黎族在传承,成为骆越古舞的活化石。古骆越“打榔”舞在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传承过程中棍子演变成了扁担,进入文化遗产名录时叫“扁担舞”。

打榔.jpg

图为原始的打榔舞

马山扁担舞_副本.jpg

马山县由骆越古打榔舞演变的扁担舞

    左江流域重要的舞蹈还有踩花灯、师公舞、大新宝圩板价一带村庄还有白狮子舞,这些舞蹈多在做丧葬法事时表演,因此在喜庆的场合很少见到。另外历史上流传的象舞还待挖掘整理。

    左江之水天上来,崇左这一骆越文化艺术之都,在新时代的创新大潮中正在揭开她神奇的面纱,远方的客人请你们到崇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