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7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蒋廷瑜 彭书琳:从晓锦遗址炭化稻米谈稻作农业的起源

谢 寿球

9月 21, 2013

蒋廷瑜? 彭书琳
?
稻作农业的起源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考古界和农史界吵得沸沸扬扬的热门话题,在广西的西邻云南有4千年前的稻谷发现,东邻广东有石峡遗址将近5千年前的稻谷和米粒发现,在北邻的湖南更有8千年前的稻米发现。广西夹在这三地之间,地理环境相同,而且有大批的野生稻存在,直到20世纪末,广西考古发现最早的稻谷是在贵港和合浦的汉墓中,距今只有两千年,是广西考古学界的一大困惑。1999年12月突然在资源县晓锦遗址发现一大批距今5000年前的炭化稻米,引起异常轰动。晓锦遗址出土的稻米比广东马坝石峡文化的早,在岭南地区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标本。这一发现,不但使广西早期稻作农业找到了实物例证,填补了原始稻作农业的地区性空白,也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资源县晓锦新石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稻作农业的起源问题,过去一般根据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的基因多样化变异中心的意见,认为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也有人根据野生稻和现代栽培稻主要产区分布的情况,认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支那半岛。后来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张德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渡部忠世提出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云南的山地起源说,曾经有相当的影响。到20世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于浙江河姆渡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的大量稻谷遗存,加上在马家浜文化和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中也有较早的稻谷遗存发现,学术界又提出长江流域特别是它的下游及其附近可能是稻作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的意见,这种观点后来概括为长江起源说。事隔不久,在长江中游的湖南彭头山文化和江西城背溪文化中发现了更早的稻谷遗存,年代达到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是当时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长江流域起源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20世纪末,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2枚稻壳,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也发现了原始栽培稻,在广东英德牛栏洞发现了稻的硅酸体。这些发现,把稻作农业起源的年代提早到了公元前1万年以前。在玉蟾岩遗址采集的木炭和陶片经过C14测定,年代分别为公元前12540±230年和公元前12860±230年,江西两处遗址的年代与此差不多,比西亚开始种植小麦、大麦的年代还要早。(严文明:《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见严文明、安田喜宪主编《稻作、陶器和都市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
为什么长江流域会成为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而不是在普通野生稻较多的华南或东南亚的某些地区呢?因为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那里冬季较长,食物比较缺乏,需要某种可以储存到整个冬季都能享用的食物作为补充,稻米正好符合这种需要;长江流域虽然有普通野生稻,但数量比中心区少得多,自然状态的产量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人工培植。也只有通过人工培植,稻种才能安全过冬而得以继续繁殖。这两点在野生稻的中心分布区是不存在的,所以稻作农业的起源地首先应在野生稻分布北部边缘的长江流域,这是对考古发现的证据的一种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通常被称为稻作农业起源的边缘理论。
大家知道,栽培稻有两个亚种,即印度稻和中国稻(或称为日本稻),中国学者则一般称之为籼稻和粳稻。日本静冈大学农学部的佐藤洋一郎教授通过DNA的分析,研究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关系,认为中国稻起源于普通野生稻,即多年生的O.rufipogon;印度稻则起源于印度野生稻,即一年生的O.niuara。而中国稻本身又有热带与温带之分,热带中国稻是基本型,温带中国稻则是从热带稻分化出来的。
不过有的农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一年生的野生稻只不过是从多年生的野生稻分化出来的一支,中国也有一年生的野生稻分布,假如籼稻是从一年生的野生稻培育出来的话,中国也具备这种条件,不能认为中国只能培育粳稻。
就在资源晓锦遗址发现炭化稻米的时候,在广东英德召开了一次“中石器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张文绪教授在会上发表演讲,通过对稻谷稃壳双峰乳突的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栽培稻是一个籼稻分化不明显的亚种,只是到公元前3000年才明显分化为籼稻和粳稻。张文绪教授用电子显微镜分析鉴定玉蟾岩稻谷,从稻谷的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稃毛长度和稃肩角度特征,稻谷稃面的双峰乳突形态等3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粒长与普通野稻相似,粒宽介于籼粳之间而倾向于粳,长宽比值处于籼稻的变域而偏于上限,显示了一种普通野生稻粒形向宽度横向扩大演化的现象。稃毛长度处于普通野稻与籼稻之间,表现出一种纵向缩短的趋向。双峰乳突形状及其各项指标却与粳稻相似,并保持了湖南江永普通野稻的原始状态。外稃顶端无芒,完全不同于普通野稻,表明已具栽培稻性质。可以推定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是从普通野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牛栏洞只有硅酸体,未见稻标本,非籼非粳,有栽培稻痕迹。1万年至8千年间,长江流域天气寒冷,不可能有稻,8千年以后才适合水稻。但北纬25度,无论冷期还是暖期,都可生长水稻。水稻是短日照、高温作物。野生稻只到北纬25度,以北是没有的。长江中下游不可能有野生稻,因而不可能是起源地。在这次会上,有的学者明确提出,稻作农业起源于一万年前的长江和珠江这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即南岭地区,繁荣栽培于距今8千年以后长江、淮河流域,并在这一区域开始籼稻和粳稻的分化。湖南玉蟾岩在南岭的北坡,英德牛栏洞在南岭的南坡,生态环境相似。(张文绪:《水稻的双峰乳突、古稻特征和栽培水稻的起源》,见严文明、安田喜宪主编《稻作、陶器和都市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
晓锦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在广西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尚属首次,也是到目前为止两广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批稻米标本。这批标本不但年代早,而且数量大,出土地点的海拔高(580米),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晓锦炭化稻米经广西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初步鉴定,是亚洲栽培稻(O.sativa),基本属于粳稻类型,米粒形状较现代粳稻米小,尚处在栽培稻进化的较早阶段,是较原始的栽培粳稻。同时也有籼稻。
5千年前是稻作农业的转换阶段,著名农史学家丁颖曾经提出,这是分化籼稻和粳稻的时期。海拔580米应是籼稻区,却出现粳稻,很出人意料之外,引起学术界新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12年10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提出广西很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认为,分布于中国广西珠江流域的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更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韩斌课题组在构建“栽培稻单倍体型图谱”的基础上,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进行基因组重新测序和序列变异鉴定,与以前的栽培稻基因组数据一起,构建出一张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发现了水稻的驯化起源。水稻驯化是从中国南方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开始,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形成了粳稻;对驯化区域的鉴定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分布于广西珠江流域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很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大致可断出栽培水稻的扩散路径: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粳稻,随后往北逐渐扩散到韩国、日本;而往南扩散中的一支,进入东南亚,在当地与野生稻种杂交,产生了籼稻。(《“水稻家族”起源地在广西》,《南国早报》2012年11月14日)
从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经过晓锦粳稻的培育,再到隆安大石铲锄耕农业,其间有着漫长的历程,其中有很多空白地带需要考古发现去填补。
2013-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