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 4月 27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三叠石遗址是古骆越人的雷王祭祀坛

谢 寿球

8月 17, 2021


img_20210816_160117_副本.jpg

三叠石遗址是古骆越人的雷王祭祀坛

南宁古聚落中心千古之谜破解

南宁最早的旧城遗址在五象岭水塘江口一带的古老传说又添新证。2021816日(农历七月初九),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到南宁市著名的三叠石遗址进行七月节祭祀民俗考察,惊奇地发现三叠石原来是一个巨型的“雷王”塑像,三叠石遗址实际上是新石器时代古骆越人的“雷王”祭祀坛,五象岭水塘江口一带是南宁最早的聚落中心。

img_20210816_155410_副本.jpg

给雷王祭祀坛上香

位于南宁水塘江口附近的三叠石遗址历史上是南宁市最大的民间墓园,改革开放前,每年清明节三叠石遗址墓地就会出现人潮涌动、交通瘫痪的现象,成为南宁市清明节的一大景观。世代罔替的南宁三叠石祭祖民俗暗示我们:这里深藏着一个南宁人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img_20210816_155453_副本.jpg

测定“雷王”的精确坐向

从南宁左右江汇合口到长塘的邕江沿岸,分布着广西最大的贝丘遗址群。这个贝丘遗址群的中心就是水塘江口对面的豹子头贝丘遗址,这些遗址的历史跨度在6000年至10000年间,居住的族群就是古之骆越人。从贝丘遗址中发现的石磨棒、石磨盘、石镰分析,这一时期的古骆越人已进入了稻作文明时代。古稻作文明时代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祭祀影响稻作收成的自然神,从邕江沿岸传承的三界神祭祀和大酬雷民俗舞蹈遗产分析,远古居于首位度的的祭祀活动是天神雷王的祭祀活动。作为邕江贝丘遗址群中心的豹子头贝丘遗址附近必定会有天神雷王的中心祭祀坛。这个中心祭坛就是三叠石祭祀遗址。

img_20210816_155639_副本.jpg

三叠石表面有明显的打磨痕迹

img_20210816_155713_副本.jpg

三叠石上明显的凿痕

img_20210816_155856_副本.jpg

在“雷王”坐像前留影

据实地考察,三叠石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的“雷王”坐像,“雷王”坐像的“头部”是一块巨型的鸟头状大石,坐像的“胸部”是一块丰乳状的大石,而坐像的下部是一块如同盘腿状的大石。“雷王”的造型像长着鸟头的女性,这和当地把“雷王”也叫作“雷婆”的传说相一致。这三块重叠的大石,表面都有明显的挖凿打磨痕迹,并非是许多人所认为的天然砾石堆积。令人称奇的是“雷王”尖嘴的指向精准地指向正东。这一坐向和隆安县儒浩村的稻神坐向一样,一度也不差。这也充分说明三叠石是人工制作,是古骆越人创作的艺术雕塑。

img_20210816_155649_1_副本.jpg

远古的“混凝土”

参加考察的广西国土资源厅地质专家黄达文先生经细心鉴定,认为三叠石不是天然的砾石沉积岩,天然砾石沉积岩的地质年代都在上亿年以上才粘合板结成块,而三叠石的年代明显只有数千年,是用人工粘合剂搅拌砾石形成的“混凝土”。这三块“混凝土”经堆塑成型再挖凿打磨叠合而成。这些砾石有石灰石质砾石、石英硅质砾石,还有邕江沿岸80万年前的玻璃陨石等。黄达文先生认为,人工粘合剂估计由石灰、细砂、粘土、糯米、动植物胶等组成,是古骆越人当时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

img_20210816_155557_副本.jpg

三叠石前的祭台和案山

三叠石地图.jpg

三叠石环境图

三叠石“雷王”祭祀坛位于邕江和水塘江汇合处,是岭南风水学派所推崇的“龙母点兵地”。三叠石“雷王”的坐向正对着东面由邕江和水塘江汇合而形成的母猪湾,母猪湾滩险流急、旋涡众多,是行船事故的多发河段。古骆越人在这里树起“雷王”的巨大塑像,是想让“雷王”发挥镇妖驱邪避灾的重要作用。

img_20210816_163630.jpg

南宁市历史上著名的险滩母猪湾

60a14940g76116ce5e01b.jpg

白沙雷庙

三叠石“雷王”祭祀坛北面的白沙村有一个南宁市著名的雷庙,它隔着水塘江与三叠石“雷王”祭祀坛遥相呼应。这说明当地的民众还有“雷王”祭祀的民俗传承。而“雷庙”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邕州老街。看来,民间广泛传说的南宁最早的旧城遗址在这一带并非空穴来风。以三叠石雷王古祭祀坛为中心的地带应该是南宁市最古老的聚落中心,是南宁市的城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