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5月 16th, 2024

骆越文化网

luoyue.org

骆越祖居地六万大山的七月初七康王祭

吴 芳

8月 27, 2023
各媒体单位参加采访康王祭活动
康王节遗产证书

骆越七月祭是骆越故地最重要的文化遗存,历来有七月节大过年的说法,而岭南七月祭中的七夕祭最热点在浦北县六硍镇,2023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骆越祖居地六万山地区的3万多人聚集六硍镇,举办隆重的康王祭民俗活动,纪念古骆越民族向海而兴的重大历史性节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五位专家应浦北县非遗中心的邀请实地调研了这一七夕祭祀大典。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先生和浦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覃永雁现场调研康王节文化遗产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专家组与浦北县非遗中心主任、文化馆长梁妙玲一起观看鹩剧表演

浦北县六硍镇是骆越民族穿越古郁水和古南流江分水岭,开辟向海而兴古道的中心驿站,遗留着深刻的古骆越祖居地文化印记。六硍镇位于六万大山腹地,附近的葵扇顶是六万大山的主峰。六万大山地区发现新石器山岗遗址300多处,是环北部湾地区出土骆越古文化遗址最多的区域。六万大山的名字在骆越语中的意思就是“骆泉大山”。传说古骆越时代发生过一次大洪水,骆越稻作地区都被淹没了,只剩下祖山顶上一块葵扇大的地方没有被淹。葵扇顶的传说是骆越祖居地标志性的文化传说。六万大山地区又是骆越王子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骆越王子称“郞”王(也称康王),古籍写作“狼”,发源于这一区域的马江、武思江和绿珠江三条河流古称“狼马江”、“狼丽江”和“狼平江”,骆越族人古称“俍”人,士兵叫“狼”兵。“六硍”这一地名也是古骆越语的文化遗存,意为“最小的王子”。正因为六万大山是古骆越人的祖居地,因此骆越七月祭习俗最隆重也最具有原生态的特征。六硍镇农历七月初七祭康王、唱鹩剧、舞麒麟、游竹马、吹奏骆越招魂乐器喃嘟喝等习俗都是骆越七月祭文化的重要遗存,也就成为岭南骆越七月祭文化式微后硕果仅存的“活化石”,显得特别珍贵和具有研究价值。

六万大山主峰葵扇顶
珠儿巷是穿越郁江和南流江分水岭的骆越古道祖居地的历史记忆
康王出游前举行的祭犁头仪式蕴藏着远古的骆越稻作文化基因

七夕康王祭典最引人关注的是抬康王出游仪式。康王出游仪式和其他地方的神像出游仪式最大的不同就是“神灵任性”指挥轿伕行走的路线,轿伕不管用多大的气力也拗不过“神灵”想去的方向,只能随“神灵”的意愿巡游。“神灵”和轿伕相互较劲的场景成为最引人围观的“爆点”。

康王出游前的烧符仪式
康王与轿伕比拼的神秘出庙场景
罗会长亲自导引康王出门

骆越七夕祭康王祭的重要标志是鹩剧展演。鹩剧是起源于古骆越傩祭流行于六万大山地区的独特剧种,和灵山等地带有神秘色彩的跳岭头习俗同祖同源。鹩剧是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濒临灭绝边缘,在鹩剧传承人卢明雅先生的坚守下,六硍的鹩剧又获新生,他主持的唱鹩剧、舞麒麟、游竹马活动成为六硍镇七夕康王祭民俗活动的又一个重要亮点。

研究会专家与鹩剧、麒麟、竹马队伍一起参加巡游活动
鹩剧展演
著名音乐专家覃乃军教授与鹩剧演员合影

七夕走在六硍镇大街上,三万人流齐涨潮,人们仿佛走进了一条彩色的河流和一个欢乐的海洋,精神为之升华,心灵为之震憾。七夕的六万大山骆越古道是骆越文化艺术的历史画廊,它向中华民族奉献了一台向海而兴的历史文化盛宴。

排队等待进庙祭康王的民众
排队上供品的民众
人山人海的六硍街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